2025年 8月 20日 上午11:20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兴水利民!水利基础设施现代化加快推进

新华社北京8月16日电(记者魏弘毅、徐思钰)水利基础设施,是实现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是守护江河安澜、保障供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增强民生福祉的重要依托。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以来,我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速、现代化加快推进,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提质赋能。

筑牢兴水利民的水利“长城”

今年5月,大藤峡水利枢纽实现新突破——工程累计发电量超200亿千瓦时,为降碳减排作出水利贡献。

大藤峡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完工于2023年,集防洪、航运、发电、补水压咸和灌溉等效益于一体,是“十四五”期间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成果,也是“十四五”以来我国筑牢兴水利民水利“长城”的生动缩影。

回望“十四五”,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勾勒得更加清晰、完善。以水利基础设施为媒介,中华民族治水兴邦成果更加丰硕——

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十四五”期间,我国共开工12.9万项水利工程,2022至2024年全国水利建设投资连续三年突破1万亿元,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等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加快建设。

综合效益持续发挥。“十四五”以来,我国水利工程已成功抗御54次大江大河编号洪水;2022至2024年水利建设共吸纳就业超过840万人;水利工程助力母亲河复苏行动取得显著成效,江河湖泊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民生福祉显著提升。当前,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已累计向北方调水超过80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5亿人;截至2024年底,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到65%,乡村全面振兴水利基础加快夯实。

“我们将全力推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水利部副部长陈敏说。

赋能水利基建提质升级

当前我国大部地区仍处于汛期。走进天津市水务工程运行调度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显示全市雨情、水情等信息。工作人员正通过防洪调度应急指挥平台对水情进行分析,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这个平台可以对天津境内的五大水系和13个重点蓄滞洪区防洪调度模型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处理。”天津市水务工程运行调度中心防汛调度科科长张民升告诉记者。

数字孪生水利建设,是水利基础设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十四五”期间,由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水网、数字孪生工程组成的数字孪生水利框架体系已完成顶层设计。

大坝,是水利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5月,国际大坝委员会第28届大会暨第93届年会在四川成都举办,中国大坝赢得世界“点赞”——

安全方面,通过关键技术突破与安全风险整治,我国近5年实施约1.8万座水库除险加固,2022年至2024年连续三年水库无一垮坝。

生态方面,浙江开化水库70米升鱼机助力鱼群越坝洄游,黄藏寺水利枢纽持续发挥生态调度作用……外国专家纷纷表示,中国以大坝为媒介扮靓环境,也启发世界。

用科技手段增强水利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动能、以工程为依托推进江河湖泊生态保护治理、持续强化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十四五”以来,智能、生态、安全成为我国水利基础设施提质升级的三个关键词。

水利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要继续大力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提升江河湖泊生态保护治理、水资源优化配置等能力,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让水利基础设施运行更加智慧、高效。

深化水利投融资改革

近期,黄茅峡水库工程在广东省清远市启动建设。作为国家“两重”建设项目,黄茅峡水库工程在充分利用政府投资的基础上,还将作为水利基础设施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通过公募形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政府、市场“两手发力”推动投融资改革,成为近年来水利建设的一大亮点。“十四五”以来,全国水利建设共落实社会资本4999亿元。

全国首单水利基础设施REITs落地,多项水利工程以募投建管一体化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多地通过公开招标吸引各类资金参与农村供水项目建设……“十四五”期间,市场手段助力水利建设效益提升。

“经过持续探索,水利投融资领域基本形成财政资金、金融信贷、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格局。”水利部规划计划司一级巡视员谢义彬说。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完成全年水利建设任务,还需继续探索水利投融资机制创新,为工程建设拓展空间。

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司长张祥伟表示,将继续通过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努力扩大银行贷款规模、积极引入社会资本等举措,深入推进水利投融资改革,发挥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的叠加效应。

长远来看,在水利建设中引入市场机制,还需久久为功。相关专家建议,应进一步明确水利项目的公共产品属性,结合实际分类确定项目的投融资模式,推动各类经营主体进入具有供水、发电等效益的竞争性环节。同时要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编辑:马萌伟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文章转载自 新华财经

spot_img

热点

快讯

棕榈油高位“破发”?4520林吉特成多空赛点,交易员获利了结暗藏玄机

周二(8月19日),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Bursa Malaysia Derivatives Exchange)棕榈油主力合约FCPOc3结束连续多个交易日的强势表现,收盘报4520林吉特/吨,日内下跌39林吉特,跌幅0.86%。盘中合约一度触及逾五个月新高,但尾盘受获利了结及外围市场拖累回落。行情表现与技术面信号 当日盘中,主力合约最高试探4570林吉特附近,但未能有效突破。技术指标呈现多空交织:RSI(14)读数67.04,接近超买区间但未形成背离;MACD柱状线虽为正值(19.93),但快慢线差值收窄,暗示短期动能减弱;布林带中轨(4329林吉特)仍构成支撑,但上轨(4534林吉特)形成明显压力。值得注意的是,日内成交量较前一日放大,表明部分多头平仓意愿增强。基本面与消息面驱动因素 获利了结与外部市场联动吉隆坡一位交易员指出,近期棕榈油累计涨幅较大,部分资金选择锁定利润。此外,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油合约当日下跌1.13%,大连商品交易所豆油主力合约亦下跌0.42%,而大马棕榈油相对于连盘棕榈油(DCPcv1)的溢价收窄,削弱了短期进口利润,间接压制买盘积极性。原油走弱削弱生物柴油题材国际原油期货周二承压,布伦特10月合约下跌1%。市场担忧俄乌谈判可能推动解除对俄罗斯原油的制裁,进而增加全球供应。知名机构分析称,若原油持续走弱,将降低棕榈油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经济性,尤其影响印尼、马来西亚等国的生柴掺混政策落地预期。供需格局未发生根本转变尽管短期调整,行业仍关注东南亚产地库存压力缓解的趋势。8月以来马来西亚棕榈油协会(MPOA)数据显示产量环比增幅放缓,而出口在印度和中东斋月备货需求支撑下保持韧性。一位新加坡资深分析师表示:“当前回调属于技术性修正,产地基本面并未转向宽松,若外围油脂企稳,棕榈油仍有望重拾升势。”机构观点聚焦 短期谨慎情绪占主导吉隆坡交易员强调:“近期涨幅已部分透支产地去库预期,价格需震荡消化获利盘。”该观点得到技术派交易员认同,若4520林吉特支撑失守,可能下探4450-4480区间。中长期看好格局未变知名机构农产品研究主管指出:“棕榈油与豆油价差仍处于历史偏低水平,价格竞争优势明显。此外,东南亚产区天气不确定性及劳动力问题可能持续制约产量恢复。”该机构维持对四季度价格偏强的判断,但提示需关注原油及宏观政策变化。未来关注要点 8月产量与出口数据:本月底MPOB报告需重点关注库存环比变化;...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