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8月 21日 下午10:29

按病种付费办法发布!与试点有何区别?为医疗机构保留哪些自由度?哪些问题要格外注意?专家作出详解

8月15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医疗保障按病种付费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相关政策、技术、要素和配套措施。与试点相比,政策层级提升,统一分组框架,规定两年一次的动态调整机制,并强化总额预算刚性管理。该办法旨在解决地方医保部门和医疗机构反映的问题,如分组动态调整不足和管理能力不均衡。医疗机构在预算编制、核心支付要素协商等方面有更多参与度,但需注重总额预算约束、病种结构优化、数据治理和合规管理。

每经记者|张宏    每经编辑|陈旭    

近年来,国家医保局着力推进住院服务按病种付费,开展了按病组(DRG)和按病种分值(DIP)付费两项试点。

8月15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医疗保障按病种付费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按病种付费有关政策、关键技术、核心要素、配套措施等进行了明确。

中国医疗保障协会医保经办专委会委员田浩伶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每经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本次发布的《办法》核心在于进一步完善制度框架、强化顶层设计并提升治理效能。国家医保部门对数据准确性、公开性和透明度的要求日益严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须将数据治理列为“一把手工程”,确保源头数据真实、完整,避免因数据缺陷导致病种结构测算偏离预期。

《办法》与此前试点内容有哪些区别?

国家医保局在解读文件时指出,经过6年时间,病种付费实现了从试点到扩面,从地方探索到国家统一,目前基本实现病种付费覆盖全部统筹地区。但改革过程中,地方医保部门和医疗机构也反映了一些问题,如病种分组动态调整预期不足,各地配套措施建设不平衡,地区间精细化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差别较大等。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国家医保局印发了《办法》,更好指导地方推进按病种付费改革工作。

田浩伶认为,本次发布的《办法》与既往试点相比,主要有以下区别:

首先是政策层级与规范性显著增强。既往试点由各地自行探索 DRG/DIP 分组规则,导致地区间标准差异较大,动态调整机制亦不一致。此次由国家医保局发布《办法》,有助于提升政策层级及统一性。明确了国家医保局作为顶层设计的主体地位,由国家医保局统一制定分组框架,同时细化了DRG分组的“主要诊断大类—核心分组—细分组”三级结构,以及DIP分组的“核心病组—综合病组”两级结构。此外,《办法》还规定每两年开展一次分组优化与动态调整,形成“国家—省级—医疗机构”三级联动、逐级落地的调整机制。

其次,《办法》提出总额预算刚性化管理。既往部分地区医保总额预算弹性较大,新办法明确基金收支严格遵循“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原则,将付费总额与支出预算刚性挂钩,确保预算执行的可预期性与约束性。

此外,明确配套措施标准化。针对试点阶段单议、预付金、意见收集、谈判协商、数据发布等配套机制地区间不平衡的问题,《办法》统一规定了配套制度。

有助于解决试点中的哪些突出问题?

田浩伶表示,针对分组动态调整预期不足的问题,《办法》提出建立常态化的意见反馈机制。医保部门不仅要负责政策制定,还需持续收集医疗机构的意见,并将其纳入分组动态调整。同时,明确以两年为固定周期,统一各地调整时间。

针对地区间管理能力不均衡的问题,《办法》强调由国家主导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以避免地区差异,并强制配套措施落地。此外,通过建立协商机制,充分吸收医疗机构的意见,鼓励其积极反馈,从而在政策设计阶段减少漏洞,提升政策质量。

田浩伶表示,《办法》通过国家的统一顶层设计,对前期试点制度进行优化升级,有助于实现提质增量。《办法》从分组调整、总额控制、配套措施、机构参与等多个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为医保支付改革制度保驾护航。

《办法》为医疗机构保留了哪些自由度?

田浩伶告诉每经记者,《办法》中的预算编制流程已趋于标准化,医疗机构的参与度显著提升,协商空间明显扩大。医疗机构可依据自身历史数据与服务能力,主动编制预算方案,并与医保部门开展充分协商。

在核心支付要素的协商权方面,医疗机构可就权重、费率等关键指标,与省、市级医保监管部门进行谈判。对新技术、特殊病例,可通过“单议”途径申请多元化的医保支付政策。

与此同时,医疗机构还可参与分组方案优化。医疗机构可就诊断与操作的匹配、资源消耗测算等内容,每两年参与一次分组方案的优化调整,确保分组方案更贴合临床实际。

此外,医疗机构可以灵活使用预付金,可以提前规划、精准使用医保基金,既缓解运营压力,又赋能其开展定制化运营管理。

医疗机构要着重考虑哪些问题?

田浩伶表示,医疗机构在进行预算管理时首先要注意总额预算的刚性约束。医疗机构必须据此建立精细化成本管控机制,防止超支,规避风险。

其次,医疗机构要做好病种的结构优化。应依据自身功能定位和服务能力,持续监测并调整收治的病种结构,科学分析疾病谱变化,研究自身病种结构。

再次,医疗机构要注意夯实数据治理基础。国家医保部门对数据准确性、公开性和透明度的要求日益严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须将数据治理列为“一把手工程”,确保源头数据真实、完整,避免因数据缺陷导致病种结构测算偏离预期。

第四,要严守合规底线。随着支付方式由按项目付费向病种付费全面转型,分解住院、高编高套等风险行为将被重点监控。医疗机构必须建立健全合规管理体系,确保诊疗行为、病案编码及费用申报均符合法规要求。

最后,在病种权重管理方面,医疗机构应以真实、完整的历史数据作为权重协商依据;建立与支付方式相匹配的精准成本核算体系;对新技术、新项目的引入,及时与医保部门沟通,充分利用现有通道争取合理的支付标准。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

spot_img

热点

黄金交易提醒:高盛高呼看涨至4000,金价强势反弹近40美元

文章来源:汇通网 周四(8月21日)亚市早盘,现货黄金窄幅震荡,目前交投于3347.08美元/盎司附近。周三金价守住100日均线关键支撑,并反弹近40美元,最高触及3350关口,收报3348.20美元/盎司,涨幅约1%,强支撑位附近出现逢低买盘,美元指数反弹受阻,给金价提供反弹动能,而且高盛报告维持看涨观点,也提振多头信心。高盛等机构维持对黄金的乐观预测,认为到2026年中期,金价可能突破4000美元大关。本交易日关注欧美国家PMI数据、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变动、美国7月成屋销售年化总数,以及杰克逊霍尔年会的相关消息。

免费在线电脑/ipad/手机硬件测试网站

免费在线电脑/ipad/手机硬件测试网站,提供 GPU、屏幕、网络、摄像头、麦克风、扬声器、鼠标、键盘等硬件检测工具。 网站地址:http://volumeshader.org/zh/screen-test 文章来源:w2solo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九次全体会议强调 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九次全体会议强调 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文章转载自 新华财经

快讯

e 签宝 APP 登顶鸿蒙生态 Top50:重塑全场景电子签名安全标杆

在关键基础设施国产化替代与全球化竞争加剧的双重背景下,电子签名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信任基石,其自主可控体系建设刻不容缓。作为行业先行者,e 签宝率先完成与华为鸿蒙系统的深度适配与融合,成为电子签名领域首家深度适配鸿蒙系统的服务商。e 签宝 App 自上架鸿蒙应用市场以来,凭借卓越表现,成功跻身鸿蒙生态 Top50 应用榜单。成为国产操作系统生态建设的标杆案例。 战略签约:全场景适配,领跑鸿蒙生态 2024 年 12...

一张图看商品支撑阻力:金银油气+铂钯铜农产品期货(2025年8月21日)

文章来源:汇通网 一张图看商品支撑阻力:金银油气+铂钯铜+农产品期货,更新于2025年8月21日周四13:30,具体覆盖金银铂钯铜+原油天然气燃油+小麦玉米棉花14个品种,更多详见汇通财经析若特制图表中的内容。如图数据显示,解读1:本文支撑阻力基于日图PP而来。 ★ 现货黄金 XAU/USD的“日图PP”显示:其枢轴点位于3336.54,对应支撑阻力最大覆盖区间为3284.44-3400.3美元/盎司。 ★ 现货白银 XAG/USD的“日图PP”显示:其枢轴点位于37.58,对应支撑阻力最大覆盖区间为36.26-39.2美元/盎司。 ★ NYMEX铂金主力...

美国库存下降、需求强劲及头寸疲软支撑原油价格

原油价格目前仍被困在相对狭窄的区间内:WTI原油在62美元/桶附近获得支撑,布伦特原油则在65美元/桶附近震荡。市场仍在权衡多空双重驱动因素,加之夏季市场流动性不足,价格始终处于区间波动中,交易员则在寻找或等待下一个具有决定性的催化因素。从支撑因素来看,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最新周度报告显示,美国原油库存减少600万桶,降幅超出市场预期,为6月以来最大单周降幅。库存下降主要由两方面因素推动:一是炼油厂开工率强劲,目前已达到2019年以来的同期最高水平;二是原油出口量回升,升至4月以来的高点,日均出口量达438万桶。这两个因素共同凸显出成品油潜在需求的强劲——尤其是航空煤油,其日均需求量达190万桶,同样创下四年同期新高。上述动态,叠加市场对俄乌停火协议能否成功达成的持续疑虑,共同构成了原油价格的短期底部支撑。(EIA周度原油及燃料库存报告摘要)另一个支撑因素来自地缘政治层面,具体而言是美国政府持续施压,试图限制印度对俄罗斯原油及成品油的进口。自2022年以来,印度已成为俄罗斯最大的能源客户之一,若印度从俄罗斯的能源进口量出现实质性下降,将收紧全球原油供需平衡,进而支撑油价。尽管俄罗斯方面已作出反驳,称印度将维持当前的采购规模,但这一议题仍是潜在的油价支撑来源。与此同时,下行风险仍主导着中期前景。今年,欧佩克+正推动8个成员国逐步恢复供应,总供应量将增加近250万桶/日——这是对此前自愿减产措施的反向调整,而当前恰逢全球原油需求增长放缓的时期。国际能源署(IEA)及其他预测机构均已警示,2024年第四季度乃至更关键的2026年,原油市场可能面临供应过剩风险。不过,市场对IEA预测的“供应过剩将达历史峰值”持怀疑态度:若油价大幅跌破当前水平,高成本产油国乃至部分欧佩克+成员国或会选择减产,从而抑制供应过剩程度。短期来看,市场焦点仍牢牢锁定在美国斡旋下的俄乌和平谈判。近期油价走弱,主要源于市场预期“和平协议最终可能解除对俄罗斯的制裁、恢复其能源供应渠道”。但现实情况更为复杂:即便制裁有所松动,也极有可能是渐进式的;不过,市场对相关新闻标题的敏感度极高,油价仍会随消息面的起伏而波动。此外,从需求端看,宏观经济前景仍是关键变量,交易员将密切关注主要能源消费国(以美国和中国为首)的最新经济数据及各国央行的政策动向。除上述基本面驱动因素外,管理型基金(通常也被称为“投机者”)在主要原油期货合约中的投机头寸同样值得关注。尤其是其近期在WTI原油上的头寸变化: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WTI原油的投机头寸上周跌至19年低点,若将洲际交易所(ICE)WTI原油头寸纳入统计,更是出现了历史上首次净空头头寸。这一局面为空头回补反弹创造了条件——尤其是在当前支撑位持续有效、库存下降趋势延续的情况下。这也解释了为何尽管市场不断讨论未来的供应过剩风险,但油价的下行突破空间仍受到限制。总体而言,原油市场正处于多空平衡状态:短期支撑来自强劲的炼油需求、出口增长及低迷的投机性持仓;中期压力则源于欧佩克+供应增长、需求预期放缓,地缘政治动态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目前布伦特原油锚定在65美元/桶左右,WTI原油在62美元/桶附近震荡,市场短期内似乎不愿推动价格向任一方向突破区间。(布伦特与WTI原油期货合约中的管理型基金头寸)(WTI原油日图 来源:易汇通) 转载自 一期货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