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7月10日电 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助贷机构名单“瘦身”进行时 银行合规成本提升加剧马太效应
距离互联网助贷新规正式实施不到3个月,一场行业“洗牌”正在加速演进。近期,多家银行、消金公司密集披露互联网贷款业务合作机构名单,其中头部助贷平台频现,而中小助贷平台黯然离场。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在合规压力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互联网助贷业务的风险偏好持续收紧,倒逼市场向头部助贷平台集中。记者调查发现,此前,部分中小助贷平台通过协议嵌套、业务转包等方式变相抬高利率至超24%,新规封堵了“隐形加价”的灰色操作空间。业内人士表示,在合规转型过程中,部分中小助贷平台或面临商业模式能否持续的严峻考验。
•上证指数今年以来首次突破3500点
7月9日,上证指数盘中站上3500点。在多数股票下跌的情况下,宁德时代、恒瑞医药、中油资本等大盘股大涨支撑指数。随着上证指数盘中再创今年以来新高,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新易盛等一批股票创下历史新高,这些创新高的股票主要集中在银行股和科技股。机构人士认为,宽裕的流动性支持是行情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后市波动或加大,股指出现趋势性向上行情的扰动因素仍较多,中枢有效抬升或要等待。
•AI眼镜新品密集发布 消费电子行业投资机遇凸显
进入7月,消费电子行业迎来新品密集披露期。AI眼镜出货量向好,产业链国产化率提升,商业化落地加速。数据显示,万得消费电子产业概念指数自6月23日以来的13个交易日区间涨幅为6.67%。展望下半年,业内人士认为,全球消费电子产业升级步伐加快,技术创新已迈向新的高度,细分产业链投资机遇值得关注。
上海证券报
•积极财政政策靠前发力稳增长 下半年“持续用力”空间足
今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靠前发力,一方面通过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债券等,进一步促消费、扩投资、稳外贸、惠民生;另一方面通过加快隐性债务置换,进一步减轻地方偿债压力。专家表示,展望下半年,财政政策有望“加速”又“加量”。除了加快推动存量政策落地见效,也会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未来财政政策“持续用力”仍有空间,可考虑继续增发特别国债、加大专项债收储力度,以及增发政策性金融工具等方向。
•6月超2000只私募基金净值创新高
市场结构性行情持续演绎,大批基金净值走强。私募排排网统计数据显示,今年6月,超2000只私募基金净值创出历史新高。与此同时,上半年超九成百亿级私募获得正收益,其中量化私募正收益占比高达100%。记者采访获悉,近期私募发行市场显著回暖,部分头部私募单一渠道募资超过30亿元;时隔两年,睿郡资产创始人杜昌勇即将启动新产品发行。在业内人士看来,伴随着增量资金持续入场,A股和港股行情有望进一步震荡向上。
•首批基金二季报披露 多只基金规模大增
近日,同泰基金、德邦基金、汇安基金等基金公司率先披露旗下部分基金2025年二季报,拉开了基金二季报披露的帷幕。从这些已披露的季报来看,主动权益类基金二季度大幅提升仓位,绩优债券基金的规模则大幅增长。
证券时报
•中小金融机构“瘦身健体”提速 年内已有84家村镇银行获批解散
2025年进程过半,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仍在提速,村镇银行“瘦身健体”更进一步。据记者梳理,截至7月9日,2025年已有84家村镇银行正式获批解散,相较于2023、2024年同期,增量明显。从解散原因来看,多数村镇银行被辖区内城商行、农商行吸收合并,并设置为分支行。此外,在年内的村镇银行改革进程中,“首次”多次诞生——首次跨省“村改支”“村改分”、国有大行首次入局兼并重组队伍等。
•“反内卷”持续发力 基金看好多个行业盈利改善
近期,随着政策层面的持续发力,“反内卷”的风潮席卷各行各业,光伏、水泥、钢铁、汽车等过度竞争的行业“反内卷”呼声日益高涨,并持续引爆资本市场。7月9日,沪指盘中站上3500点,光伏板块再度拉升,国晟科技、亿晶光电、拓日新能涨停,首航新能、弘元绿能、晶科科技等涨幅居前。此前几个交易日,钢铁、水泥、养殖等行业也轮番上涨。基金公司普遍认为,“反内卷”行情有望持续演绎,其中光伏、钢铁、新能源汽车等受益行业有望走出低利润困境,实现政策面和基本面共振。
•行业规则颠覆性重构 电力市场“电商时代”进入倒计时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业内认为电力“电商时代”正式到来;国家电网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成也已进入倒计时,一场以电价市场化为核心、以资源高效配置为目标的能源革命,不断树立新标杆。
证券日报
•获得基金托管资格的商业银行增至37家
基金托管阵营迎来新成员。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官网显示,7月3日,该行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核准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的批复》,核准该行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这是今年以来首家获批基金托管资格的金融机构,也是第37家获批基金托管资格的商业银行。
•6月份CPI同比由降转涨 PPI同比持续承压
7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同期下降0.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比上年同期下降2.8%。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分析称,CPI同比由降转涨主要受工业消费品价格有所回升影响。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表示,6月份CPI同比由负转正,主要推动力量是当月蔬菜价格同比降幅显著收窄,以及6月份国际原油价格上冲带动国内能源价格同比由负转正。另外,国内促消费政策发力,对汽车、家电价格形成支撑。
•上市公司“宠股东”动作不断 股东回报机制日趋多元化
随着2025年中报季来临,上市公司“宠股东”动作不断。除分红、回购等常规手段外,不少公司开始探索更具互动感与场景感的股东回馈新样本。近日,盈新发展、盖世食品、水羊集团相继发布股东回馈公告,通过景区门票、产品礼盒、酒店住宿等多元方式传递回馈信号,体现出公司在建立长效股东关系方面的积极尝试。
编辑:罗浩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文章转载自 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