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7月 11日 上午5:02

永赢基金李文宾:中国资产迎来全面重估

来源:证券之星网站

  深度解析中国资产重估浪潮下的投资机遇

  

2024年9月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历史性分水岭,中国资产自此持续开启重估浪潮。2025年7月9日,在永赢基金2025年中策略会上,权益投资部联席总经理、永赢锐见进取基金经理李文宾深度剖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制度性突破与战略机遇。

  

会上,李文宾提出以“货币、国防安全、科技创新”三大支柱解析中美世纪博弈,并旗帜鲜明地指出:AI是本轮科技革命的主导产业。逐鹿者不顾兔,在投资中需“始终锚定主导科技” ,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关注方向更聚焦,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站在当下,中国资产的重估或远未结束,政策引导、技术突破与全球资本再平衡的合力下,A股的结构性机会清晰可见。

  

    

(永赢基金权益投资部联席总经理 李文宾)

  

以下为演讲精华实录:

  

各位投资者大家好,我是永赢基金权益投资部联席总经理李文宾。今天借这个机会和各位投资者分享一下2025下半年的资本市场展望。

  

我们看到以2024年9月为分水岭,中国资本市场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走势,2024年9月前,中国国内和港股经历了长达2年多盘整,资本市场中大量优质企业价格长期被严重低估。那怎么理解2024年9月之前中国股市和中国经济展现出的活力和韧性背道而驰,而这以后中国资本市场欣欣向荣这一现象?

  

众所周知,资本市场的冷暖既与当下经济现状密切相关,也会反映了投资者对未来的发展前景的展望和预期。2018年以后,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为了全力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彻底摆脱“举债发展和地产依赖”的传统经济发展路线,我们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魄力推动了“地产去杠杆去泡沫;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及严控和有序解决地方债务”等历史遗留问题的系统性纠正和解决。这是前无古人,且在西方经济史上毫无成功经验可鉴的壮举。因此投资者特别是海外投资者们,对我们到底能否依靠制度优势彻底解决西方几百年未尽之顽疾充满了质疑。路是人走出的,短期资本市场的反应是可以理解的。也只有我们把路走出来了、走通了、走成功了,才是对中国体制优势最好的证明。

  

我们看到,进入2024年以来国内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止跌企稳的拐点:这有赖于过去3年房地产的调整从周期和时间上已经非常充分,同时货币化安置和收储等创新政策不断施力。

  

此外,2022年以来,国内开展了持续高强度的化债工作,以确保如期完成地方债务化解目标:2024年11月4日,财政部部长蓝部长作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的说明指出国内存量隐性债务需在2028年底前全部化解完毕;2024年11月8日,“6+4+2”累计规模达12万亿的地方化债方案正式出台,在2028年之前,地方需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从14.3万亿元大幅降至2.3万亿元,化债压力大大减轻。

  

可以说我们初步实现了地产周期软着陆和化债两大艰巨的历史任务。

  

那2024年9月起中国权益资产持续上涨,市场展现出异乎寻常的超级行情。“中国资产重估”已经成为海外资本研究焦点。那么,低配中国资产的外资,是否应该考虑至少标配中国资产?

  

首先,我们看到美国资本市场的长期繁荣背后是由“强势货币,持续科技创新和强大军力”所支持。强势货币是指美元的全球超储备货币地位,美国通过美元潮汐周期主导了全球经济活动话语权(国际贸易、结算、储备)。持续的科技创新是指美国通过持续科技创新推升国内生产力和经济动力,以维持美国企业的竞争地位,以为资本提供丰厚的投资回报。最后,国防安全是指美国通过强大军事实力,确保美国在海外的经济活动和利益安全。

  

如果我们以此三点为基础分析中美世纪博弈,可以发现我们已经渡过了最为困难的战略防守阶段:首先,从科技创新维度上来看,2025年Deepseek的横空出世,以及国内以华为为代表的高性能算力芯片的面世,带领中国科技产业第一次在“人工智能”这一核心科技革命领域大幅缩小了与海外国家的差距。其次,2025年印巴空战检验了中国军工过去30年发展成色。最后,长达十多年的人民币国际化业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落实到投资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们更需要聚焦于“科技创新”和“国防安全”两大方向。简而言之,只有依赖科技创新方能不断提升国内产业竞争力,从“难以脱钩”到“不能脱钩”;只有坚实强大的国防力量,才能保障中国地缘安全和发展权利。

  

具体就国防安全来看,我们认为全球已开启新一轮军工发展周期和革命,例如:无人机的广泛应用改变作战模式,网络战和电子战成为关键环节,并且强调多兵种协同作战,充分发挥各兵种的优势。

  

就科技创新来说,我们认为AI是本轮科技革命的主导产业, AI是举全人类所有力量奋力开拓和发展的领域。逐鹿者不顾兔,在投资中需“始终锚定主导科技” ,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关注方向更聚焦,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并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通常基金的收益预期越高,风险越大。

  

免责声明:本材料由永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编制,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保留所有权利。本材料所引用信息基于合法取得的信息,但本公司对引用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材料所包含的分析基于各种假设,不同假设可能导致分析结果出现重大不同,在任何情况下,本材料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法律或规则规定必须承担的责任外,本公司及其雇员不对任何人使用本材料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许可,禁止任何机构或个人单独摘引、截取或以其他不恰当方式传播本材料,不得擅自修改、二次加工本材料内容。

转载自 基金网

spot_img

热点

快讯

世界黄金协会:即使没有财政危机,数万亿新美债也将推高金价

世界黄金协会(WGC)的分析师称,即使短期内不发生危机,金价也将受益于美国赤字飙升和财政不稳定加剧。他们在周二(7月8日)写道:“随着‘一个大而美法案’的通过,美国在未来十年将面临3.4万亿美元的额外债务,以及债务上限提高5万亿美元,除非特朗普政府能够实现其高高的增长预测。再加上马斯克发起的‘美国党’和政治背景,财政和政治风险都在累积。”分析师表示,随着美元走软推高了金价和美债收益率,这些不确定性“已经引发了全球资本的重新配置”。他们写道:“随着财政压力的增加,债券市场波动可能会持续下去,最终支撑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需求。”WGC详细列出了这种新财政格局对黄金市场的潜在影响。他们指出:“首先是‘解放日’,当时特朗普最初的关税声明拉响了警报,引发了美债前所未有的抛售。市场几乎没有从那场动荡中恢复过来,现在正在思考特朗普‘大而美法案’的潜在影响。无党派国会预算办公室估计,该法案将使美国36.2万亿美元的债务增加3.4万亿美元。”分析师表示,投资者正在关注支出法案将对资产配置策略产生什么影响。他们写道:“在不确定性无处不在的情况下,黄金很可能会继续成为处于动荡世界中的投资者具有吸引力的避风港,而在这个世界中财政担忧正在增加投资者的风险。”利率上升通常被视为金价的一大不利因素。他们指出:“但自2022年以来,这种反相关再次被其他因素抵消。随着实际利率的上升,目前处于2%以上,黄金价格也普遍上涨,这一次是受到寻求减轻各种风险的投资者和各国央行买入的支持。”图1:十年期美债实际收益率(蓝线)和金价(黄线) 阴影部分表示金价和实际利率反相关分析师补充称:“事实上,自2022年以来,我们见证了央行的购买行为及其加速,这是金价走强的一个重要因素。新兴市场央行对黄金储备的需求增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多元化、地缘政治风险以及黄金在危机时期的表现。”图2:央行年度净买入吨(蓝线:2012至2021年平均水平;绿线:2021年后的平均水平)他们表示:“最近,消费者信心和企业投资意愿受到经济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这反过来引发了全球资本流出美国重新配置,全球投资者正在寻求美债以外的其他避险资产。”WGC表示,在避险资产中重新配置的结果是“美元走弱、金价上涨,以及美债收益率相对其他高等级主权国家债券(如德国)的收益率扩大。”分析师补充称:“更广泛地说,我们认为对财政的担忧是支撑黄金市场的因素之一。例如,美债收益率与利率互换的固定利率之差已被推高——这可能是财政担忧的一个迹象。换句话说,我们正目睹投资者无法或不愿以现行价格吸收其他债券持有人发行或出售的债券,从而对债券收益率施加上行压力,推高美债掉期利差。”他们表示:“我们的简化分析指出,美债和掉期利率之间的差异在解释金价走势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我们认为,这种差异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与美国财政担忧有关。实际上,当财政担忧加剧时,这反映出对美国政府债务可持续性或赤字的担忧,投资者可能会寻求相对安全的黄金,从而推高金价。”所有这些都使美国处于岌岌可危的财政状况。WGC指出:“黄金市场可能会继续受到美国财政问题的支撑,因为债券市场仍将对美债可持续性的考虑保持敏感。事实上,过去20年宽松的财政政策以及需求结构的变化,如今已将美国置于一个不稳定的境地,而‘大而美法案’的通过可能会加剧这种局面。”图3:始于2001年的财政宽松(紫线是美债与GDP之比,蓝线是预算与GDP之比,虚线是CBO的预测)分析师指出,美联储和外国政府(对回报最不敏感的买家)对美债的需求正在下降。“相比之下,外国私人投资者现在是美债最大的非官方持有者。鉴于他们的业务遍及全球,而且倾向于将美债与多个司法管辖区的政府债券进行比较,他们也可能是对价格最敏感的一类投资者。”WGC强调,他们并不认为美国全面爆发财政危机是迫在眉睫的威胁。他们表示:“这样一场危机需要一个短期触发因素,比如对债务上限的误判导致技术性违约,这将加剧现有的长期不稳定趋势。相反,更有可能的结果是,由于政治目标与债市预期发生冲突,出现一系列滚动的迷你危机。事实上,在财政可持续性方面,认知与政策同样重要。”分析师警告称:“如果领导人给人的印象是,他们对长期财政纪律的承诺正在减弱,或者他们决心强行推行将削弱财政状况的政策,那么债市的反应通常是迅速而严重的。但这通常是短暂的,因为政府面对市场压力会退缩,央行也可以介入,以防止收益率上升过快。”随着财政担忧持续升温,他们预计黄金作为一种备用避险资产将继续得到良好支撑。WGC总结称:“利率环境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无疑在推动金价上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并非是唯一因素。财政担忧也有影响。尽管人们强烈认为,美债市场永远不会失去其避险地位,但一场重大危机虽然不太可能发生,但并非不可能。更有可能的结果是,随着美国等高负债主权国家面临市场强加的财政慷慨限制,出现一系列不断滚动的迷你危机。”“这种不确定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市场波动可能会给黄金市场带来额外的支撑。”现货黄金日线图 来源:易汇通北京时间7月10日13:48 现货黄金 报 3323.24 美元/盎司 转载自 一期货

初请失业金人数意外降至七周以来的最低水平,黄金小幅上涨

文章来源:汇通网 周四(7月10日),美国劳工部宣布,在截至7月5日的一周,经季节性调整的首次申请州失业救济人数为22.7万人。这一数字好于预期,此前普遍预计的申请人数为23.5万人。前一周的数据被下修至23.2万人。该数据公布后,现货黄金上涨,最新报每盎司3316.77美元,当日盘中涨幅0.10%。此外,今日交易员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略有下降,这对避险金属构成了温和支撑。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意外降至七周以来的最低水平,这暗示,尽管有其他迹象表明劳动力市场正在降温,但雇主可能仍试图留住员工,这让美联储不急于恢复降息。经季节性调整后的初请失业金人数在6月初达到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但此后每周都在下降。这被经济学家视为衡量就业市场健康状况的最及时指标之一。富瑞首席美国经济学家Thomas Simons在一份报告中表示,"私营企业通过降低劳动力成本有效保持了利润率,采取的方式包括自然减员、缩短工时和招聘兼职人员……减少劳动力闲置,而不是大规模裁员,我们预计,这在很大程度上仍将是未来的一个主题,但能够使用这种策略的时间也不多了。”牛津经济研究院首席美国经济学家Nancy Vanden Houten表示:“最新的失业救济申请数据受到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包括夏季汽车工厂停产,但仍与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特点相符,招聘步伐缓慢,且私营部门裁员相对较少。”她补充道:“目前,劳动力市场的健康状况足以让美联储在评估关税对通胀的影响时维持利率不变。”初请失业金数据展示的趋势与经济学家和美联储决策者的观点一致,他们普遍认为劳动力市场尽管有所弱化,但依然稳固。上周发布的月度就业报告体现了这种喜忧参半的评估。6月失业率小幅下降至4.1%,但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参与率降至两年半最低,劳动力大军出现萎缩。尽管新增就业岗位14.7万个,多于预期,但这些岗位高度集中在少数几个行业。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