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7月 11日 上午3:32

特朗普的下一任美联储主席人选已面临可信度问题

文章来源:汇通网

如果说领导美联储的挑战还不够大,那么下一任美联储主席还面临着一个额外的负担:特朗普总统努力介入,对货币政策施加重手,这带来了可信度问题。

无论谁成为成功的候选人,都有可能让人担心,美联储在那里只是为了听从特朗普的利率命令,这违反了美联储传统上不涉及政治的外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据报道,为了在短期内施加更大的影响力,特朗普正在考虑任命一位“影子主席”,直到现任主席鲍威尔明年卸任,试图施压美联储降息。

这一前景留下了一系列棘手的问题。

除了这种安排带来的棘手问题之外,对美联储和金融市场来说,这可能会有制度上的麻烦,而金融市场指望美联储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情况下做出数据驱动的决策。

TS Lombard的资深欧洲经济学家Dario Perkins周二(7月8日)在一份题为《我们能信任下一任美联储主席吗?》的报告中表示:“突然之间,所有人都在谈论美联储‘失去独立性’,以及‘财政主导’的新时代。特朗普明确将他的降息需求与降低偿债成本联系起来,对此没有产生影响。”

事实上,美联储官员通常做决定是为了实现他们的双重目标,或“双重使命”,即促进稳定的通胀或充分就业。

特朗普一直所求的是不同的。他一直在以越来越好战的言辞威胁鲍威尔和他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官员,要求他们降息,以降低政府不断增长的债务负担的融资成本。特朗普坚持认为,通过大幅降低隔夜基金利率,美联储可以为纳税人节省约8000亿美元。目前隔夜基金利率为4.33%。

鲍威尔和他的前任们一再表示,公共财政状况不会也将不会在利率决策中发挥作用。偏离美联储的传统决策参数,将给下一任主席的可信度带来更多问题。

Perkins写道:“真正的输家不是鲍威尔,而是他的继任者。我们甚至不知道那个人是谁,而且已经强烈怀疑他们的诚信以及他们为了保住这个职位做了什么样的‘交易’。但似乎相当明显的是,鲍威尔的继任者将心照不宣地降息。”

spot_img

热点

90天关税暂停期将尽,全球市场过山车之旅何去何从?

文章来源:汇通网 在全球经济舞台上,特朗普“解放日”关税政策掀起的风暴即将在7月9日迎来90天暂停期的终点。这场关税引发的市场动荡,让全球投资者经历了从剧烈震荡到谨慎乐观的过山车旅程。然而,随着最后期限的逼近,前方的道路依然笼罩在迷雾之中。究竟是继续暂停、达成妥协,还是迎来新的贸易冲击?全球市场正屏息以待

避险需求与贸易不确定性交织,USD/CHF徘徊0.7950,瑞士央行料维持负利率选项

市场关注美方贸易谈判进展,瑞郎走势谨慎当前市场焦点集中于7月9日“90天关税缓冲期”结束后,美国将如何处理未能达成贸易协议的国家。白宫已与英国、越南和亚洲大国达成初步协议,但尚未涵盖其他主要经济体,市场担忧广泛征税将对全球贸易体系构成冲击。“若广泛征税生效,将对美国内部通胀形成新一轮压力,并刺激避险情绪升温。”——市场调查显示避险资产中,瑞士法郎作为传统避险货币之一可能受益。但由于瑞士自身货币政策宽松立场未变,其上行空间也相对受限。美元指数上扬但动能不足美国美元指数(DXY)略升至97.15,但升幅温和,因市场对美联储政策路径存疑。美方虽加速推进双边贸易协议签署,但新的关税执行日(8月1日)并非最终截止点,而是为谈判留出再调整时间的标志性节点。瑞士通胀略超预期,SNB仍倾向负利率瑞士6月CPI同比上升0.1%,高于市场预期的-0.1%,但涨幅温和,尚不足以促使瑞士央行转向鹰派。市场普遍预计,SNB将继续维持政策弹性,并在必要时维持或重启负利率,以防止瑞郎过度升值对出口经济造成打击。从技术角度来看,USD/CHF维持在0.7940–0.7960区间震荡,短期均线略向下倾斜,MACD指标横盘整理,显示动能不足。若突破0.7975区域,可能测试0.8000整数关口,进一步上行将面临0.8030阻力位。下行方面,若跌破0.7920支撑位,则下一个目标看向0.7885区域,即6月低点附近,进一步则指向0.7850水平。“当前USD/CHF走势更多受避险逻辑与政策预期双重主导,短期方向仍待美方关税决策落地。”——市场调查显示编辑观点:短期来看,USD/CHF将在贸易政策与避险情绪之间寻求平衡。若美国加征关税的范围扩大且谈判破裂,瑞郎可能因避险情绪获得短暂支撑;但若瑞士央行表态维持负利率宽松基调,则可能削弱瑞郎的中期升值空间。 转载自 一期货

白宫称与关税相关的通胀几率很低,纽约联储调查显示通胀预期回落

白宫高级经济顾问周二(7月8日)把特朗普总统的关税将导致价格上涨的可能性比作陨石撞击地球的可能性。特朗普的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Stephen Miran在CNBC的“Squawk Box”节目中表示:“罕见事件时有发生,我们会遇到疫情,或者流星,或者其他什么。”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表明这种情况会发生。”主持人Melissa Lee指出,Miran将关税价格上涨与极其罕见的事件相提并论。他回答说:“我并不是不屑一顾,我想说的是,预测是困难的,我们应该总是从概率和可能性的角度来说话。”“我没有水晶球来告诉我未来,其他人也没有。”Miran还宣传了他的委员会的一份新报告,该报告强调了一个事实,即尽管人们担心特朗普的关税会推高价格,但是进口商品的价格在去年12月至今年5月期间有所下降。特朗普直到今年4月才宣布他的对等关税议程,他还两次延长了最后期限(他为各国与美国达成双边贸易协议并避免这些最高税率而设定的)。虽然一些个别商品的价格已经因关税而上涨,但特朗普的政策尚未刺激企业和消费者担心的整体通胀。许多经济学家表示,他们仍然预计未来几个月价格会上涨。他们指出了价格上涨尚未出现的多重原因。一个是特朗普一再推迟实施他的许多最严厉的“解放日”关税。第二个是关税与其实际价格影响之间的延迟,而第三个是许多企业在今年早些时候的囤货。Miran被问及白宫是否预计关税将在未来推高价格。他转述主持人的问题:“它最终不会来吗?”“我的意思是,当然,最终,你知道,流星会来袭或其他什么。但我们一直等了好几个月了,证据还没有出现。”白宫的报告分析了两个通胀指标:PCE和CPI。报告总结称:“结果清楚地表明,3月份开始进口零部件价格下降,而整体价格接近不变或略有上涨。”纽约联储的消费者预期调查显示,6月份受访者认为未来12个月的通胀为3%,与1月份的水平相同。尽管总体通胀前景有所缓和,但受访者仍预计几个关键类别的价格将上涨。 转载自 一期货

快讯

市值4万亿!英伟达如何成为AI时代全球第一巨头?

在科技行业的波澜壮阔中,英伟达(Nvidia)以惊人的速度书写了一段商业传奇。周三(7月9日),这家总部位于加州圣克拉拉的芯片巨头,在纳斯达克市场前市交易中,市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超越苹果和微软,成为全球首家达到这一里程碑的公司。本文将深入剖析英伟达如何从一家小众的图形芯片公司,蜕变为驱动全球AI革命的领军者。从游戏图形到AI革命的起点初创愿景:为游戏玩家打造极致体验英伟达的故事始于1993年,由台裔美国工程师黄仁勋创立。当时,英伟达的目标简单而专注:为个人电脑的游戏玩家提供更逼真的图形效果。那个年代,视频游戏产业正在蓬勃发展,英伟达凭借其图形处理器(GPU)的创新设计,迅速在游戏芯片市场站稳脚跟,与竞争对手Advanced Micro Devices(AMD)并肩成为行业领导者。然而,黄仁勋的视野远不止于此,他敏锐地意识到,GPU的潜力远超游戏领域,可以为更广泛的计算任务提供加速。技术转折:GPU的跨界应用大约在15年前,英伟达开始为GPU开发新的软件,使其用途突破了传统的图形处理,进入更广泛的计算领域。这一战略决策为英伟达的转型埋下了种子。随着云计算的兴起和科学计算需求的增长,英伟达的GPU逐渐被应用于数据中心、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甚至一度火热的加密货币挖矿。这种技术跨界的成功,让英伟达从单一的游戏芯片供应商,逐步转型为多领域计算的先锋。AI热潮中的惊人崛起生成式AI的浪潮过去三年,生成式人工智能(AI)的爆发成为英伟达崛起的最大推手。生成式AI被认为是颠覆商业模式、改变人类与技术交互方式的革命性技术,而英伟达的GPU正是这一技术的核心驱动力。凭借其在AI芯片领域的绝对优势,英伟达的市值在短短几年内从1万亿美元飙升至4万亿美元。根据道琼斯市场数据,2025年7月10日,英伟达收盘股价为162.88美元,市值略低于4万亿美元,相当于标普500指数中后214家公司的总和。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英伟达的市场统治力,也反映了生成式AI对全球经济的深远影响。芯片研发的加速节奏英伟达的成功离不开其持续的技术创新。从21世纪初开始,英伟达以著名科学家如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艾伦·图灵等命名其芯片架构,形成了每两到四年发布一代新芯片的节奏。然而,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一周期被大幅缩短。2022年,英伟达推出Hopper系列芯片,其强大的内存和算力深受AI开发者的青睐,仅2023年就售出数百万枚H100芯片,推动公司市值突破2万亿美元。2024年,英伟达又发布了迄今为止最强大的Blackwell架构,B200芯片集成了2080亿个晶体管,性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些芯片成为Meta、OpenAI、谷歌等科技巨头争相抢购的“香饽饽”,每块芯片售价高达数万美元,却依然供不应求。挑战与应对:市场与政策的双重考验来自低成本AI的冲击尽管英伟达在AI芯片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但也并非没有挑战。2025年初,中国研发的低成本聊天机器人DeepSeek引发了市场震动。DeepSeek仅使用了约2000个英伟达H800处理器,远低于竞争对手的算力需求,证明了开发者可以用更低的成本打造强大的AI系统。这一消息导致英伟达股价一度暴跌近20%。然而,凭借各大客户对AI算力需求的持续增长,英伟达迅速收复失地,股价甚至进一步攀升,展现了其强大的市场韧性。出口限制的压力英伟达的全球化扩张也面临政策阻力。美国政府出于国家安全考虑,对英伟达在中国销售高性能AI芯片实施了严格限制。2023年10月,拜登政府限制了H800芯片在中国的销售;2025年4月,特朗普政府进一步限制了H20芯片的出口,导致英伟达减记了55亿美元的资产。尽管如此,英伟达通过调整市场策略,专注于其他地区的需求,成功缓解了政策带来的冲击。一位英伟达发言人表示,公司已基本退出中国数据中心市场,转而由华为等竞争对手填补空白。财务奇迹与文化符号收入暴增的背后英伟达的财务表现同样令人震撼。2023年5月,英伟达当季收入为72亿美元,而到2025年5月,这一数字飙升至441亿美元,毛利率超过70%。这一惊人的增长不仅得益于AI芯片的热销,也反映了英伟达在高利润技术市场中的统治地位。英伟达的芯片已成为科技公司构建AI基础设施的“标配”,推动了全球数据中心的建设热潮。黄仁勋的个人魅力英伟达的成功离不开其创始人黄仁勋的远见与领导力。身着标志性黑色皮夹克的黄仁勋,被媒体誉为“AI时代的史蒂夫·乔布斯”。他不仅是技术创新的推动者,也是企业文化的象征。他的战略眼光和对技术趋势的敏锐洞察,让英伟达在AI浪潮中始终站在最前沿。 转载自 一期货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