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8月 22日 下午4:21

“反内卷”大背景下的汽车行业格局优化,关注汽车ETF(516110)机会

每经编辑|肖芮冬    

汽车ETF(516110)8月20日放量上涨3.26%,表现优异;近5日上涨5.21%,近20日上涨6.42%。

基本面来看,我国上半年汽车行业表现强劲,销售与出口数据亮眼,新能源车出口与渗透率得到进一步提升。根据乘联会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992万辆。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5年上半年我国汽车的销量为1565.3万辆,同比增长11.4%,其中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44.3%,销量同比增长40.3%,达693.7万辆,贡献全球新能源车的主要增量。出口层面,2025年上半年我国汽车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106万辆,同比增速达到75.2%。

观察7月份数据,中原证券指出,7月份为汽车行业传统淡季,产销呈现季节性回落,但同比仍然延续了两位数的增长态势;出口层面,汽车出口达到57.54万辆,同比增长22.65%;新能源车出口22.5万辆,同比增长120%,势头仍然非常强劲。

在汽车行业销量整体景气的背景下,我们认为汽车的电子化、智能化、轻量化仍是主要的发展方向。例如,华阳集团推出的VPD(虚拟全景显示)产品在小米SU7实现了量产,力求为驾驶者提供更为广阔的视野与更高效的信息显示。

拉长观察期限,近20日汽车板块涨幅仅6.42%,表现并不亮眼,我们认为或因市场资金分流,以及汽车板块(尤其是新能源车)近年来面临的“过度竞争”风险。例如,价格战导致汽车行业利润率从2017年的7.8%下滑至2025年Q1的3.9%。该数据显著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产能集中释放导致供给结构性过剩;车企账期过长,严重拖累上下游的现金流情况等。

华泰证券指出,2025年5月开始,多项针对于汽车行业“反内卷”的政策陆续发布,有望优化车市生态环境,包括:

(1)《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要求大型企业向中小企业采购时,须在60日内付款,且禁止通过商业汇票变相延长账期。已有17家主流车企发声响应,覆盖行业90%以上的销量:包括央企(一汽、东风、长安),国企(上汽、北汽、广汽等)及头部民企(比亚迪、吉利、长城、赛力斯、小米)等;

(2)7月9日,工信部在投诉平台开通“重点车企践行账期承诺线上问题反映窗口”。资料显示,窗口主要受理四类问题:合同账期超60天;通过拖延验收等方式变相延长账期;强制使用商业汇票、电子凭证等非现金支付方式;其他不落实条例的行为。

(3)比亚迪7月开启了价格管控政策,取消了此前的“一口价”促销,并通过高额罚款、暗访稽查等手段严控终端售价。

综上所述,我们看好“反内卷”大背景下的汽车行业格局优化,可以关注汽车ETF(516110)。

风险提示:
无论是股票ETF/LOF基金/联接基金,都是属于较高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的证券投资基金品种,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
基金资产投资于科创板和创业板股票,会面临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提请投资者注意。
板块/基金短期涨跌幅列示仅作为文章分析观点之辅助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保证。
文中提及个股短期业绩仅供参考,不构成股票推荐,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

spot_img

热点

快讯

特朗普“闪电和平计划”破产?美俄博弈暗藏三大致命裂痕,乌克兰沦为最大输家

2025年8月,美国总统特朗普高调推出的俄乌和平计划,仅在四天内从雄心勃勃跌入搁浅困境。这场被外界寄予厚望的外交斡旋,为何迅速演变为一场“政治泡沫”?背后不仅是美俄战略博弈的尖锐碰撞,更暴露了特朗普政府外交策略的致命软肋。一、 四日外交戏剧:从云端坠落的和平幻想周一(8月18日),特朗普在白宫与欧洲领导人会谈时,因未关闭麦克风意外泄露关键对话。他兴奋地对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普京想要为我达成协议,你明白吗?尽管这听起来很疯狂。"这段谈话立即通过媒体传遍全球,引发外界对即将达成和平协议的强烈期待。然而到周四(8月21日),特朗普却在社交媒体上发表惊人言论:"就像一支防守出色却不被允许进攻的运动队",暗示乌克兰必须攻击俄罗斯才能取胜。他更用全大写字母强调"未来将是充满变数的时代",彻底颠覆了四天前的乐观表态。这种戏剧性转变导致国际油价单日波动超过8%,全球股市出现恐慌性抛售。二、 和平计划破产的三大致命伤1. 美俄领导人的根本性战略分歧特朗普追求的是"速成式和平",希望复制其商业交易中的"闪电谈判"模式。他曾向顾问表示"只要我和普京单独谈一小时就能解决问题"。但克里姆林宫方面则采取完全不同的策略:俄罗斯总统普京坚持"以战促和"的长期战略,认为时间站在俄罗斯一边。前美国驻俄罗斯大使弗什博分析指出:"俄方正在用最小的军事进展换取最大的外交筹码,每占领一个村庄就增加一分谈判资本。"2. 安全保障部队计划遭遇多方抵制特朗普团队曾提出由美欧组成多国部队驻守乌克兰,但这个计划遭到三重反对:克里姆林宫明确表示视其为"敌对军事部署";欧洲盟友质疑美国是否愿意长期驻军;美国国内舆论强烈反对派遣美军。更尴尬的是,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同时宣布将对售欧武器涨价10%,被欧洲媒体嘲讽为"死亡与税收,特朗普都不放过"。3. 制裁手段的严重不对等虽然特朗普威胁对俄实施"史上最严厉制裁",但实际出台的措施仅包括对印度购买俄石油加征关税这种象征性行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俄罗斯早已建立完善的反制裁体系,2025年俄中贸易额较战前增长218%,俄印军事合作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水平。前白宫俄罗斯事务顾问希尔指出:"特朗普以为经济施压能立竿见影,但实际上普京准备了十二年制裁应对方案。"三、 乌克兰的绝望困境战场上,乌军正面临开战以来最严峻的局面。在东部战线,俄军采用"蚕食战术"每天推进300-500米,虽然缓慢但从未停止。南部赫尔松地区,乌军反攻因装备短缺陷入停滞。最致命的是兵力短缺问题——乌克兰不得不将征兵年龄下限降至22岁,上限提高至55岁。泽连斯基办公室透露,乌克兰每月需要至少10万发炮弹和200架无人机才能维持现有防线,但西方援助实际到位率不足40%。虽然乌克兰自主研发的"雷霆-2"远程导弹即将量产,但军事专家认为这难以改变战局整体态势。更令人担忧的是,特朗普鼓励乌攻击俄本土的言论,可能导致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四、 大国博弈背后的暗战真相能源博弈:特朗普政府表面上制裁俄罗斯能源,却默许欧洲通过第三国大量进口俄油气。2025年1-7月,欧盟通过印度、土耳其进口的俄原油同比增加47%,美国能源企业则趁机高价出售LNG给欧洲。军火交易:美国通过"武器转售"模式向乌克兰提供装备:先以优惠价格卖给东欧国家,再由这些国家将旧装备转交乌克兰。这种方式既规避了直接军援的责任,又让美国军火商获得双重利润。情报战较量:据北约内部报告显示,俄罗斯成功渗透多个乌克兰军事决策环节,甚至提前获知西方武器运输路线。而美国则通过商业卫星公司获取俄军部署情报,形成奇特"民营情报支援战争"模式。五、 和平前景黯淡:专家预测三种可能结局长期消耗战(概率45%):冲突持续至2026年,乌克兰实际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形成朝鲜半岛式的长期对峙局面。意外升级(概率30%):因误判或突发事件导致冲突扩大,可能引发有限核武器使用或北约直接介入。被迫停火(概率25%):2026年美国中期选举前,特朗普为选举需要强行推动停火,但遗留问题将持续发酵。市场影响短期影或支撑金价与油价避险需求短暂激增 特朗普和平计划的失败,叠加其鼓励乌克兰进攻俄罗斯的言论,显著加剧了地缘政治紧张局势。黄金作为传统避险资产,在此类不确定性上升时往往受到追捧。特朗普的最新表态可能进一步刺激投资者转向黄金,短期内给金价提供支撑。然而,若和平谈判前景未完全破裂,市场对金价的避险溢价可能受到抑制,上涨幅度或较为有限。 对油市而言,供应担忧再起 俄乌冲突的持续升级直接威胁全球能源市场稳定,俄罗斯作为全球第二大石油出口国,其供应中断风险是油价波动的关键驱动因素。...

三位美联储官员“打压”降息预期,市场等待鲍威尔“一锤定音”?

文章来源:汇通网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走向一直是全球经济关注的焦点。周四(8月21日),美联储内部关于是否降息的讨论再度升温,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施密德、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以及波士顿联储总裁柯林斯等关键人物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展现出对经济前景的不同判断,整体措辞偏向鹰派,打压了美联储9月份降息预期。在全球顶级央行决策者齐聚怀俄明州杰克逊霍尔参加年度研讨会之际,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讲话备受期待,市场希望从中窥探9月政策会议的降息可能性。根据芝商所的FedWatch工具,联邦基金利率期货走势显示,市场预计美联储在9月16-17日会议上降息的概率为71.8%,远低于周三的82%和一周前的95%。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