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8月 21日 下午12:16

从规模增长到价值增长,同程旅行(00780)2025年上半年营收90.5亿元

从规模增长转向价值增长,这是企业增长逻辑转向的重要信号。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8月18日,同程旅行(00780)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实现收入90.5亿元,同比增长11.5%,而盈利能力保持上升趋势,经调整EBITDA为23.4亿元,同比增长35.2%,经调整净利润15.6亿元。其中交通票务收入38.8亿元,同比增长11.6%,住宿预订业务收入25.6亿元,同比增长18.8%。

此次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一方面旅游行业持续复苏,OTA行业也均受益行业实现了稳步增长;另一方面公司采取价值增长战略,前瞻性抓住行业结构性机会,积极探索更多的创新旅游供给,实现了用户价值的持续释放,期间该公司年累计服务人次继续创新高,达到19.9亿。

同程旅行抓住了行业结构性机遇,深挖用户需求,从用户规模增长向价值增长转型,带动ARPU不断走高驱动业绩高增,2025年上半年,其客均收入贡献(ARPU)相较去年同期增长13.8%。而受此次业绩利好影响,该公司股价次日高开高走,一度涨超7%。

行业从规模增长到高质量增长

从行业来看,旅游行业持续复苏,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从2022-2024年,国内旅游仍人次从25.3亿增长至56.15亿人次,复合增速达48.98%,2025年上半年,继续保持高增趋势,国内居民出游人次32.85亿。其中,农村居民旅游人次8.33亿人次,同比增长30.6%,首次超过城镇增速。

 图片2.png

实际上,近年来旅游行业持续下沉,非一线旅游人数逐步成为旅游主力,以国内OTA数据来看,增长贡献基本分布于非一线城市。比如同程旅行,2025年上半年,在用户端超过87%的用户分布于非一线城市,在微信平台上69%的新付费用户来自中国非一线城市。

农村是低线城市之下的消费群体,增速超过城镇说明了大众旅游的趋势愈发明显,而且农村可提升空间也非常大。按照旅游人次/人口比,上半年城镇为2.6,而农村仅为1.8,农村旅游人次有望进一步增长。而且居民存款额达到历史新高,2025年上半年,中国居民存款增加了10.77万亿元,“净存款”规模攀升至78.02万亿元的历史峰值,显示了巨大的消费潜力。

也正因如此,消费多样性成为旅游市场的常态,探索及挖掘用户需求成为行业的必修课。而旅游结构显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根据同程旅行发布《2025“五一”假期旅游消费洞察报告》,呈现出“城市大休闲、乡村微度假”的特点,周边游增长迅猛,包含高品质住宿及玩乐套餐的优质周边游的预订热度在“五一”假期出现大幅上涨。

国内也出现了出境游热潮,2024年中国出境游1.46亿人次,已接近2019年水平。2025年出境游继续火热,根据同程旅行数据显示,“五一”假期,排名前十位的热门出境游目的地和入境游客源地中,都可以看到持续上涨的出境游需求。

这些现象都传递了一个明显的信号,旅游行业正从规模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体现在旅游消费的多层次,全方位的提升,行业参与者从以前用户规模增长为目标,到如今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精细化创新供给。今年《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及《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等政策以及AI大模型应用都推动了行业的高质量增长。

大众旅游时代下,用户价值驱动保质量发展

旅游行业进入大众旅游时代,如上文分析,大众旅游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旅游人口渗透率提升,尤其是农村人口渗透率;二是旅游频次提升,单人出游次数大幅增加,显示了强劲的旅游需求。在大众旅游时代下,用户多样化需求推动行业升级,带来行业结构性机会,用户价值驱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在行业转型背景下,同程旅行围绕着“用户多样化需求”,通过探索多场景业务,不断创新及丰富产品矩阵,释放用户价值。

比如在交通票务,同程旅行聚焦大众出行的“第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构建了丰富的出行产品体系,包括公交地铁、网约车、大巴客运和民航客运等品类的全场景出行产品线,将服务从出行“主动脉”渗透至“毛细血管”。在住宿预订,该公司密切关注用户需求的变化,比如积极开拓娱乐和体育赛事等新兴住宿预订场景,以捕捉新的增长机遇。

同程旅行保持创新能力,比如今年该公司创新推出“首乘无忧”以及中转联程等产品,收获了用户的青睐,以首乘无忧来说,今年二季度获得大幅增长。这些特定场景下的创新产品,在降低用户出行成本的同时,也满足用户长途游的需求。另外,该公司推出的城市通产品,满足用户短途游需求,目前“城市通”已与全国超过100多个城市的地铁公交业务实现线上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同程旅行积极探索多元场景,以满足用户需求,比如在2025年6月,该公司助力“苏超”赛事,与苏州市体育局联动发起苏州球迷专列,赛事期间雄安新区容城县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超过88%。此外,该公司还通过火车/机票+接送服务、酒店+用车服务等创新组合,提升住宿预订的服务质量。

 图片3.png

在用户价值增长战略下,同程旅行用户数量以及付费用户都得到显著的提升,2025年上半年,同程旅行平均月付费用户4650万户,年付费用户约2.52亿户,同比分别增长9.2%及10.2%。而用户价值驱动平台各项业务全方位的增长,一方面用户粘性持续增强,并通过口碑吸引更多的新增用户;另一方面用户需求得到满足,付费意愿提升,大幅增强平台的货币化能力。

聚集非一线用户群体,估值锚定驱动市值走牛

在大众旅游时代,而非一线城市的用户是主要需求群体。如上文所言,大众旅游时代下,产生了多样化的旅游需求,其中休闲度假以及出境游为热门旅游方式之一,这也体现了非一线用户对体验生活的需求。

同程旅行探索多元场景以及创新产品供给都来源于庞大的用户基础,这得益于该公司扎根国内,立足“大众”,该公司自2021 年初明确下沉市场战略以来,就将目标锁定大众化需求,在流量和资源两端发力,逐步渗透至二线及以下的用户群体。公司的新增注册用户以及付费用户主要来源于二线及以下城市,其下沉战略成果显著。

吸引用户固然重要,但留住用户也同样重要,该公司通过维护及培养用户获得忠诚度,比如黑鲸会员计划,提供多种专享权益,包括免费接送机及医疗援助服务等,也针对会员探索短途及季节性出游场景,数据显示,该公司的黑鲸会员不断攀升,助力用户黏性持续提升。2025年二季度,同程旅行付费黑鲸会员同比增长达到24%。。

值得注意是,同程旅行顺应生成式AI浪潮,打造大众旅游智能服务闭环,2025 年,同程旅行全面接入 DeepSeek并上线了AI智能体DeepTrip。DeepTrip整合了平台的供应链能力与DeepSeek的推理能力,一方面赋能公司业务场景,提升运营效率,另一方面大幅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比如在定制游方面,该公司将DeepTrip嵌入服务流程来优化咨询流程,使用户能够轻松获取全面的目的地信息,从而减少咨询时间并提升用户体验。另外,该公司还通过DeepTrip向查询旅游行程的用户推送营销活动,从而简化他们的决策流程。该公司实现从“AI 推荐”到“AI 执行”的闭环转化,充分赋能用户价值释放。

总的来说,同程旅行坚持长期主义,看到行业多样化需求下的结构性机会,从用户规模增长走向用户价值增长。

该公司也得到投资者的长期认可,以年线看市值走出了长牛趋势,且也获得投行机构的看好。以近期研报看,方正证券研报称公司为国内一梯队OTA平台,具备低成本获客优势,而长尾流量变现力持续增强,中长期看好;财通证券认为公司战略定位清晰,深耕下沉市场,中长期有望提升下沉市场份额,推动公司业绩增长。

今年已过半,截止目前同程旅行的市值升幅9%,PE估值为18倍,动态下仍是被低估的,随着下半年用户价值持续释放,平台货币化率及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在估值锚定下,市值有望进一步走高。

spot_img

热点

快讯

技术分析:现货金价或将重回8月20日低点3311美元

文章来源:汇通网 周四(8月21日)亚洲时段,现货黄金震荡微跌,目前交投于3342.36美元/盎司附近。https://upload.fx678img.com/upload/ht/20240807/sy_2024080713032794.jpg路透技术分析师指出,现货黄金可能重新回到 8 月 20 日的低点 3311 美元/盎司,正如其波浪形态所暗示的那样。该日期的反弹可能是由(d)浪推动的,(d)浪是自3408美元以来的下行趋势的第四浪。预计这浪将被下一浪(e)逆转,而(e)浪似乎刚刚开始。突破 3355 美元,可能进一步上涨至...

美国关税承诺落空,贸易协议成 “空头支票”,美国贸易困局拖累美元?

今年初,美国总统曾威胁加征高额关税,本月虽快速达成含投资承诺的系列协议,却仍保留以国家安全为由对汽车、钢铁、铝等的关税,凸显其速战速决式协议落地的挑战。关税悬而未决及投资分歧,让企业对美贸易政策存疑。日韩称协议含将进口汽车25%关税降至15%,但关税仍在征收,加剧丰田等车企亏损;英国5月达成协议后,也在等待钢铁关税下调,美方仅同意讨论调整相关关税,未作坚定承诺。特朗普第二任期的贸易谈判中,倾向口头承诺而非有约束力文本,政策重点是缩小贸易逆差。贸易伙伴因他曾单方面加税推翻前协议,也倾向采用回避具法律义务的正式协议。日本首相石破茂称正式条约执行慢且难保证其遵守,欧盟推动的书面声明也无法律约束力。美国商务部长称日韩等国协议文件数周内完成,不会是传统长文协定。特朗普协议模式多为盟友承诺投资和增购换关税降低,但内容矛盾早现。美韩协议后,白宫称韩国将为美国汽车和大米提供市场准入,韩国财长却表示未讨论大米问题。投资上,盟友反对特朗普对资金有过大裁量权,如美韩3500亿美元投资基金,特朗普称将由美方控制,韩国则要求基金非美方单方面决定且项目具商业意义。日美协议达成后,日方抗议美方行政命令在现有征税基础上叠加15%新关税,美方虽同意不叠加,却称非初始协议内容。欧盟也在等待汽车关税减免,期待美方兑现承诺。美国在与亚洲和欧洲盟友的贸易往来中,达成了一系列涉及关税调整与投资承诺的协议,但这些协议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共同长期削弱了美元的影响力。截至2025年8月,纳斯达克100指数市盈率40.8倍,费城半导体指数高达50.9倍,TAMAMA科技指数35.6倍,均处于历史高位区间。标普500席勒市盈率(周期调整市盈率)达38.45,仅次于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峰值。作为发达的成熟市场,估值已经超越新兴市场全球股市、黄金一起上涨,也可能从侧面反映了,包括美国自己都担心美元的币值,将美元向其他资产做转移。(各主要股指估值分位数)美国签署了大量非书面协议,由于协议实施难度大,导致对美投资金额及投资收益难以达到预期。美国在与日本、韩国等国的协议中,盟友对美投资事宜,像美韩协议中就有3500亿美元的投资基金。然而,这些协议多为非书面形式,缺乏严格约束,实施难度极大。韩国反对美国单方面决定3500亿美元投资基金的投资,认为基金“不是由美国单方面决定的结构”,还要求美国提议的投资项目具有“商业意义”,导致投资落实受阻;使得实际投资金额和投资收益因协议约束有限而低于预期。抑制投资导致的产业和回流和供应链整合,影响美国制造业的回归影响国内基本面,打压美元指数。目前已产生巨大影响的关税项目,取消关税一再拖延,导致美国与贸易对象交恶。当前,美国对汽车、钢铁等已产生巨大影响的敏感产品关税仍保留,取消关税的承诺一再拖延。约定了如将进口汽车25%的关税降至15%等关税减免内容但日本、韩国、英国、欧盟等盟友苦等关税减免却无果,日本和韩国的汽车制造商因此遭受损失,丰田汽车预计在截至明年3月的财政年度,关税将导致其营业利润减少约95亿美元;即便是早在5月份就与特朗普达成新贸易协议的英国,也仍在等待高额钢铁关税的下调。这直接导致美国和这些大企业交恶,未来影响到美国企业的盈利能力。美国美国企业的盈利能力直接决定了美国的国力,从而打压美元指数。美国贸易政策增加企业不确定性,影响最终撼动美元的地位。由于关税问题悬而未决,如欧盟仍在等待汽车关税的减免,且在投资和其他问题上存在分歧,像日美贸易协议达成后,白宫的一项行政命令似乎在美国针对日本进口商品的现有征税基础上,又“叠加”了15%的新关税,这让企业和决策者对美国未来的贸易政策感到不确定。瑞士IMD商学院教授西蒙埃弗内特提到,这种新的、更松散的贸易政策意味着拖延、争议和误解将成为与美国贸易关系的新常态,这增加了企业以及其他国家和美国贸易往来的成本,进而促使它们降低贸易往来,最终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关税收入不及预期,会恶化美国的财政(高额债务存在化债压力,化债压力有稀释债务的动机)稀释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限制美元作为结算货币的使用场景,撼动美元的地位。钢铁等上游材料的高额关税或为结构性通胀埋下伏笔美国对钢铁的关税,使原本依赖进口钢材的下游加工厂商承担额外的进口成本,由于上游钢厂设备老旧,产品没有销路需求不足,而出现上游钢材价格下跌,下游钢厂成本上升的情况,同理,类似的情形为美国”结构性通胀”的现象提供了解释。若关税政策持续且供需矛盾未缓解,这种总体通胀不明显,局部通胀严重的结构性通胀可能进一步扩散,成为美国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又由于结构性通胀支持利率下行,最终与利率下行一起打压美元指数。(美元指数周线图,来源:易汇通) 转载自 一期货

情绪与结构同向:欧元为何总在中轨下方打转

周三(8月20日)欧洲时段,欧元/美元汇价在1.1640一线徘徊;盘中一度下探至1.1622,刷新低位并逼近布林下轨1.1620。临近FOMC会议纪要与杰克逊霍尔年度会议,市场风险偏好降温,美元的避险与实际利率预期回升叠加,使欧元承压。权益市场前夜抛压集中在科技板块,风险资产整体走软的外溢效应亦拖累欧元表现。基本面欧元区方面,7月CPI与初值一致,通胀同比维持在2%,核心物价环比-0.2%、同比2.3%,通胀粘性并未显著加速,这使市场对欧洲央行短期进一步收紧的押注维持在温和区间。拉加德稍早在日内瓦的发言强调,近期达成的经贸协议并未消除经济不确定性,且对四季度增长作出更为温和的判断;她同时指出今年以来欧元区经济展现一定韧性。这一表述总体偏中性偏谨慎,未能为欧元提供新的上行动能。美国方面,FOMC会议纪要将于今晚公布,但其讨论时点早于近期一串关键劳动力与通胀数据,时效性可能有限。真正的政策线索仍看周五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的演讲——市场更关心“高利率维持更久”是否仍是基准假设,以及名义利率与通胀回落之间的再平衡路径。在此之前,不确定性的上升本身就强化了美元的防御属性。地缘层面据路透,关于美乌会晤后的后续进展,克里姆林宫的冷淡回应压制了市场此前的乐观预期;莫斯科作为潜在会面地点的提议遭乌克兰方面拒绝,使后续谈判前景再度生变。对欧洲增长与能源链条的尾部风险再度被计价,欧元的风险溢价小幅抬升。与此同时,在缺乏重磅宏观数据的背景下,前夜美国科技龙头承压带动权益市场整体回撤,欧洲主要交易时段开盘亦偏承压。风险资产的同步回落提升了对美元资金性的需求与久期防御偏好,压制了欧元的反弹幅度。技术面:4小时K线显示,汇价自1.1729回落后持续在布林带通道内下行,当前位于1.1642,低点触及1.1622,逼近布林下轨1.1620;中轨位于1.1666、上轨1.1711。价格连续多根实体在中轨之下运行,表明短线处于“弱势区间”。指标端,MACD指标DIFF为-0.0008、DEA为-0.0003,柱状图为-0.0010,死叉延续且绿柱拉长,动量仍偏空;相对强弱指数(RSI,14)位于42.4860附近,低于中性位50,显示趋势空头占优但尚未深度超卖。结构上,1.1698与1.1729构成连续下降波段的两级日内阻力;1.1589与更早的1.1527为下方支撑密集区。若短线反弹受阻于1.1666(布林中轨)并回落,仍将维持“下移—反抽—再下移”的典型弱势节奏;只有有效收复1.1666并向上回测不破,才有机会重启对1.1711—1.1729阻力带的测试。市场情绪观察从跨资产联动观察,权益资产回撤与避险偏好升温同步,美元作为流动性与结算货币的“双重角色”再度受益。期内信息不确定性上升、事件风险在前,交易员倾向降低净风险敞口,期权端更偏向保护性仓位,欧元的看涨风险溢价受压。情绪上尚未出现极端恐慌,RSI维持在40—45的“弱势平衡区”,意味着“顺势跟随”仍是多数量化策略的选择;对冲需求高于抄底需求,叠加宏观指引未明,短线流动性将更多涌向美元端。总体而言,情绪框架与技术结构形成“同向共振”:风险厌恶→美元偏强→欧元反弹乏力。 转载自 一期货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