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8月 21日 上午10:12

连续两日下跌竟是“假动作”?洞察棕榈油高位震荡背后的出口韧性逻辑

周三(8月20日),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BMD)棕榈油主力合约FCPOc3收于4497林吉特/吨,日内下跌24林吉特,跌幅0.53%。尽管连续两日回调,但盘面在出口数据提振下较日内低点有所回升,整体仍维持在高位震荡区间。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日内走势:外盘油脂拖累与出口支撑的博弈

今日棕榈油走弱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
获利了结压力:此前连续上涨后短期资金存在兑现需求;
竞争油脂疲软:大连商品交易所豆油主力合约下跌1.61%,棕榈油合约下跌1.1%,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油同期下跌0.54%。

然而,出口数据显著限制了跌幅。船运调查机构ITS和AmSpec Agri Malaysia数据显示,8月1-20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量环比增长13.6%-17%。吉隆坡某交易员指出:“尽管获利了结导致盘面承压,但强劲的出口数据提供了支撑,后续需重点关注中国大连市场的指引。”

基本面:供应收紧与替代需求双线逻辑

1. 马来西亚供应增速放缓
马来西亚棕榈油理事会(MPOC)近期表示,受季节性减产周期及生物柴油需求增长影响,棕榈油价格短期内预计坚守4300林吉特/吨支撑位。该观点强调,大豆供应收紧(尤其南美产区压力)进一步强化了棕榈油的性价比优势。

2. 椰子油暴涨引发的替代效应
亚洲椰子油价格因供应短缺及健康饮品需求激增而快速上涨,部分消费者开始转向棕榈仁油、豆油和葵花籽油等替代品。这一结构性变化可能为棕榈油需求提供额外增量。

技术面:关键支撑位的多空争夺

从技术指标看:
布林通道(20,2):中轨4555林吉特存在压力,下轨4120林吉特构成支撑;
MACD(12,26,9):金叉形态未破坏,但动能柱收缩暗示短期调整需求;
RSI(14):64.54仍处于多头区间,未进入超买状态。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知名机构技术分析师Wang Tao认为,棕榈油可能进一步下探4388林吉特/吨(对应波浪理论中的4浪底部),但若守住该位置,中期上行趋势仍将延续。

机构观点:短期震荡与中长期乐观并存

MPOC:明确表示“生物柴油需求及大豆供应问题将支撑价格高于4300林吉特”,强调供需紧平衡格局;
交易端共识:出口韧性(尤其对印度和中东地区)是当前核心利好,但需警惕中国油脂库存变化及汇率波动风险。

未来展望:关注9月产需数据兑现

尽管短期出现技术性回调,但市场并未脱离高位震荡框架。核心矛盾仍集中于9月产量恢复速度与出口需求的匹配度。若8月全月出口增速维持15%以上,且马来西亚库存维持在200万吨以下,价格中枢有望进一步上移。然而,需警惕竞争油脂价格联动性风险及宏观资金流向变化。

转载自 一期货

spot_img

热点

棕榈油高位“破发”?4520林吉特成多空赛点,交易员获利了结暗藏玄机

周二(8月19日),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Bursa Malaysia Derivatives Exchange)棕榈油主力合约FCPOc3结束连续多个交易日的强势表现,收盘报4520林吉特/吨,日内下跌39林吉特,跌幅0.86%。盘中合约一度触及逾五个月新高,但尾盘受获利了结及外围市场拖累回落。行情表现与技术面信号 当日盘中,主力合约最高试探4570林吉特附近,但未能有效突破。技术指标呈现多空交织:RSI(14)读数67.04,接近超买区间但未形成背离;MACD柱状线虽为正值(19.93),但快慢线差值收窄,暗示短期动能减弱;布林带中轨(4329林吉特)仍构成支撑,但上轨(4534林吉特)形成明显压力。值得注意的是,日内成交量较前一日放大,表明部分多头平仓意愿增强。基本面与消息面驱动因素 获利了结与外部市场联动吉隆坡一位交易员指出,近期棕榈油累计涨幅较大,部分资金选择锁定利润。此外,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油合约当日下跌1.13%,大连商品交易所豆油主力合约亦下跌0.42%,而大马棕榈油相对于连盘棕榈油(DCPcv1)的溢价收窄,削弱了短期进口利润,间接压制买盘积极性。原油走弱削弱生物柴油题材国际原油期货周二承压,布伦特10月合约下跌1%。市场担忧俄乌谈判可能推动解除对俄罗斯原油的制裁,进而增加全球供应。知名机构分析称,若原油持续走弱,将降低棕榈油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经济性,尤其影响印尼、马来西亚等国的生柴掺混政策落地预期。供需格局未发生根本转变尽管短期调整,行业仍关注东南亚产地库存压力缓解的趋势。8月以来马来西亚棕榈油协会(MPOA)数据显示产量环比增幅放缓,而出口在印度和中东斋月备货需求支撑下保持韧性。一位新加坡资深分析师表示:“当前回调属于技术性修正,产地基本面并未转向宽松,若外围油脂企稳,棕榈油仍有望重拾升势。”机构观点聚焦 短期谨慎情绪占主导吉隆坡交易员强调:“近期涨幅已部分透支产地去库预期,价格需震荡消化获利盘。”该观点得到技术派交易员认同,若4520林吉特支撑失守,可能下探4450-4480区间。中长期看好格局未变知名机构农产品研究主管指出:“棕榈油与豆油价差仍处于历史偏低水平,价格竞争优势明显。此外,东南亚产区天气不确定性及劳动力问题可能持续制约产量恢复。”该机构维持对四季度价格偏强的判断,但提示需关注原油及宏观政策变化。未来关注要点 8月产量与出口数据:本月底MPOB报告需重点关注库存环比变化;...

快讯

8月21日财经早餐:特朗普加大施压美联储,金价逼近3350关口,聚焦杰克逊霍尔年会

文章来源:汇通网 周四(北京时间8月21日),现货黄金交投于3348美元/盎司附近,金价周三上涨,美元走弱,市场参与者正在为即将举行的杰克森霍尔年会做准备。与此同时,美联储会议记录显示,似乎只有两位决策者支持在7 月会议上降息;美原油交投于62.90美元/桶附近,油价周三上涨,因美国上周原油库存降幅大于预期,投资者等待有关乌克兰冲突会谈的下一步进展,目前俄罗斯原油仍受到制裁。

每日机构分析:8月20日

每日机构分析:8月20日 文章转载自 新华财经

忽视供需基本面,原油投资者可能过度乐观?

主要能源预测机构此前预测,未来数月乃至2026年石油供应将远超需求。国际能源署(IEA)预测,2025年全球石油产量将增加250万桶/日,达到1.055亿桶/日;2026年将再增加190万桶/日,其中2026年第一季度预计激增410万桶/日。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同样预计,今年和明年原油库存将大幅增加。与此同时,预计今年全球石油消费量仅为1.0374亿桶/日,明年为1.0444亿桶/日。对此,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已有所走软:从7月30日的每桶73美元以上,跌至本周的略低于66美元,这也反映出北半球夏季石油需求的减弱。但原油期货曲线的远期端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远期“微笑”曲线与其他大宗商品市场类似,石油市场参与者可购买未来数月或数年交割的期货合约,让产油商、炼油厂、消费商和投机者既能对冲风险,也能对价格走势下注。远期曲线反映了这些预期,主要分为两种形态:现货溢价(Backwardation):即近期合约价格高于远期合约价格,通常表明市场供应趋紧,会推动产油商增加产量;期货溢价(Contango):即远期合约价格高于近期合约价格,通常意味着供应过剩,此时储存原油比继续开采更具经济吸引力。鉴于众多专家都指出当前石油市场将出现严重供应过剩,投资者本应预期2026年全年布伦特原油远期曲线会呈现陡峭的期货溢价形态。但实际情况是:从近期的10月合约到2026年3月合约,曲线呈明显的现货溢价;2026年3月至9月期间基本持平;之后才转向大幅期货溢价。最终形成的这种形态,被称为远期“微笑”曲线。这种形态较为罕见且令人困惑。若市场确实将面临大规模供应过剩,未来数月交易者很可能需要在储油罐中储存更多原油,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需要用油轮储油。这意味着,油价可能即将迎来大幅回调。投资者对“微笑曲线”的乐观心态投资者对布伦特原油远期曲线的“微笑”形态表现出一种谨慎乐观的心态。这种心态源于对OPEC+干预能力的信心以及对地缘政治风险的复杂预期。投资者可能押注OPEC+会在供应过剩加剧前重新实施减产,以避免油价进一步下滑。这种预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远期曲线为何未完全反映IEA和EIA预测的库存累积。这种乐观可能低估了OPEC+内部的分歧以及非OPEC+产油国(如巴西、加拿大)增产的冲击。(布伦特原油价格远期曲线)部分交易员对IEA和EIA的供应过剩预测持怀疑态度,认为这些预测可能夸大了实际过剩规模或低估了需求复苏潜力。一些对冲基金和投机者认为,全球经济可能在2026年出现意外反弹,特别是在新能源政策刺激下,亚洲市场(如印度)的石油需求可能超预期。此外,交易员可能认为OPEC+以外的产油国(如美国页岩油)因成本压力难以持续增产。对地缘政治风险的矛盾心理投资者对地缘政治因素的解读充满矛盾。一方面,他们担忧特朗普的贸易战和对俄罗斯、伊朗的制裁可能收紧供应,推高短期油价;另一方面,他们认为这些因素对长期供需的影响有限,因此远期曲线在2026年后才转为升水。这种心态反映了投资者试图在短期波动与长期过剩预期之间寻找平衡,但这种“两头押注”的策略可能忽视了地缘政治事件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市场误判的风险。忽视供需基本面的风险(全球原油供需)投资者可能过于依赖历史经验,低估了当前供需基本面的变化。投资者对OPEC+的信任源于其过去通过减产稳定市场的记录,但OPEC+内部(如阿联酋和伊拉克)对增产的渴望可能削弱其协调能力。此外,投资者似乎并未充分考虑全球需求增长放缓的现实,尤其是全球部分区域经济复苏乏力。这种忽视基本面的心态可能导致交易员在库存快速累积时措手不及,进而引发价格剧烈调整。投机心态与市场波动部分投资者对“微笑曲线”的反应带有投机性质,试图通过远期合约的贴水形态获利,而非基于供需预测进行长期投资。这种短视心态在油价波动加剧时尤为明显,可能放大市场的不稳定性。当前曲线的异常形态可能吸引更多投机资金进入市场,但如果供应过剩如期而至,投机者可能面临巨额亏损,尤其是在缺乏足够储存能力的情况下。总结:盲目乐观的隐患投资者对油价“微笑曲线”的心态表现出过度乐观和投机倾向,过分依赖OPEC+的干预能力,同时对地缘政治和供需基本面的复杂性认识不足。这种心态可能导致交易员低估市场风险,尤其是在全球供应过剩和需求疲软的背景下。如果IEA的预测成真,库存累积将迫使远期曲线转向升水,届时投资者的盲目乐观可能演变为重大损失。交易员需密切关注供需动态和OPEC+的政策调整。 转载自 一期货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