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8月 20日 下午5:28

华尔街交易员大动作!大型科技股全线崩跌!发生了什么?

K图 NVDA_0

  一场抛售风暴即将来袭?

  隔夜美股市场,大型科技股全线崩跌,截至收盘,迈威尔科技暴跌超6%,甲骨文、AMD大跌超5%,英伟达博通台积电ADR大跌超3%,Meta、奈飞跌超2%,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特斯拉高通等全线走弱。受此影响,纳指收跌1.46%,标普500指数收跌0.59%。

K图 ORCL_0

K图 AMD_0

  值得注意的是,华尔街交易员突然大举买入“灾难式”看跌期权,引发市场关注。据最新消息,期权交易员们正在购买跟踪纳斯达克100指数的Invesco QQQ Trust Series 1 ETF的看跌期权。有业内人士指出,交易员们似乎正在担心今年4月的猛烈抛售潮重演。

  美国银行首席投资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警告美国风险资产正在形成泡沫,并预测美股将在本周五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结束后下跌。Interactive Brokers首席策略师Steve Sosnick指出,部分投资者正从科技股获利了结。另有市场人士对AI概念股的高估值心存疑虑。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近日接受采访时直言,AI板块正处于泡沫中。

  华尔街交易员的大动作

  当前,华尔街的期权交易员对美股科技股暴跌的担忧日益加剧,正在大举抢购看跌期权对冲风险。

  美东时间8月19日,据彭博社报道,22V研究集团衍生品策略主管Jeff Jacobson表示,华尔街交易员们正在大举购买跟踪纳斯达克100指数的Invesco QQQ Trust Series 1 ETF的“灾难式”看跌期权(disaster puts)。

  看跌期权赋予投资者以特定价格出售标的证券的权利,通常被用作防范市场下跌的工具。Jeff Jacobson表示,用来衡量对冲深度暴跌与小幅下跌成本差异的指标已接近三年来的最高水平。

  他表示,交易员们似乎正在担心4月的那场抛售的重演。

  近期美股科技股持续走强,包括英伟达、Meta和微软在内的“美股七巨头”指数自4月8日触底以来累计暴涨近50%。

  有分析指出,一些潜在的下跌触发因素即将出现——从几天后开始的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到下周即将公布的英伟达财报。

  美东时间8月18日,阿波罗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Torsten Slok在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写道,随着科技股的走势与上世纪90年代末的互联网泡沫“惊人地相似”,市场对泡沫的担忧正在加剧。

  Jeff Jacobson表示:“市场已经走出了一波很大的涨势。太多的因素可能导致大型科技股下跌。”

  另外,如果由关税政策推动的通胀导致美联储无法像市场已提前计入的预期那样大幅降息,“美股七巨头”的上涨势头可能戛然而止。

  Jeff Jacobson还警告称,可能会出现资金从“美股七巨头”中流出,转向此前落后的板块,也可能在英伟达公布财报时出现“卖出消息”的情况。

  他补充称,目前较高的期权偏斜度显示,交易员们正在对冲4月“关税恐慌”重演的风险。回顾此前,纳斯达克100指数曾在2月9日至4月8日期间累计暴跌超20%。

  Jeff Jacobson认为,这种担忧可能被夸大了,但他对美股大型科技股的短期前景感到悲观:“显然,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这些股票的集中度实在太高了,不需要太大的触发因素(就可能出现大幅下跌)。”

  高盛警告

  高盛经济学家警告称,美国就业市场的放缓尚未结束,而且可能进一步恶化。

  高盛经济学家表示,招聘势头的减弱程度超出了此前预期。对先前数据的修正表明,就业增长水平过低,无法维持充分就业。

  高盛经济分析师David Mericle和Jessica Rindels在报告中写道:“我们对就业增长的估计甚至明显低于每月3万个就业岗位的最低标准。未来对就业增长的修正更有可能是负面的。”

  高盛指出,尽管失业率尚未显现出重大问题,但其他指标却已亮起黄灯。劳动力参与率有所下降,职位空缺开始减少,除少数几个行业外,招聘几乎放缓至零。

  就业市场疲软态势对美联储和白宫都至关重要。对美联储而言,就业增长放缓强化了其降息以支持经济增长的理由。

  高盛预计,今年将有三次降息,每次下调25个基点,分别在9月、10月和12月;如果招聘活动持续疲软,2026年可能还会再降息两次。

  高盛团队还指出,结构性变化正给就业带来压力。移民数量大幅下降,这意味着维持充分就业所需的每月新增就业岗位减少。更严格的移民政策还意味着,移民工人就业或被官方数据统计到的可能性降低。

  对于特朗普而言,他此前一直将强劲的就业岗位创造作为其经济政绩的有力证据,而就业市场的进一步降温都将削弱他的一个关键谈资。

  就在几天前,特朗普曾猛烈批评高盛团队对过去的市场预测“错误”,并且对美国经济过于悲观。

  高盛8月10日发布报告认为,截至6月美国消费者已承担22%的关税成本。随着越来越多企业转嫁关税成本,预计到10月份,美国消费者承担的比例将达到67%。

  特朗普猛烈抨击了高盛的这份研报,称其对关税的相关预测“错了”。他还在“真实社交”上发文表示,“高盛经济学家应该换人”,集团首席执行官应该改行做“打碟师(DJ)”。

  高盛经济学家David Mericle后来在接受采访时为这份研报进行了辩护,并表示该投行没有被特朗普的批评吓倒。

证券时报网)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

spot_img

热点

8月20日财经早餐:静待鲍威尔杰克逊霍尔讲话,金价3315附近徘徊,美国公布钢铁和铝衍生产品关税清单

文章来源:汇通网 周三(北京时间8月20日),现货黄金交投于3315美元/盎司附近,市场对俄乌冲突持谨慎乐观态度,投资者屏息以待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本周晚些时候在杰克逊霍尔的讲话;美原油交投于62.10美元/桶附近,油价周二下跌,因交易员押注有关可能达成协议以结束俄乌冲突的谈判,可能会缓解对俄罗斯原油的制裁,从而增加全球供应。

快讯

俄乌谈判带不动油价?错!页岩油成本、储备危机藏着交易暗线

周二(8月19日)无论结果如何,美国总统特朗普为解决乌克兰冲突采取的外交举措都不太可能撼动石油和天然气市场。自2022年2月俄乌冲突以来,俄罗斯面临西方多轮制裁和限制,给该国庞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行业造成沉重打击,导致莫斯科失去了重要收入,并重塑了全球能源市场。俄罗斯天然气目前仅占欧洲进口量的18%,低于2021年的45%,而欧盟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也从30%左右下降到3%。欧盟计划到2027年全面淘汰俄罗斯能源。据Kpler数据,印度原油进口中俄罗斯原油的占比已由2021年的16%升至38%。中国和土耳其对俄罗斯石油的采购也明显增加。除非实现全面停火并解除美欧对俄的全部制裁,否则能源市场难有明显反应。而这种情形发生的概率极低。在更为可能的情境下,无论是上周五(8月15日)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会谈,还是其周一(8月18日)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及欧洲领导人的会晤,石油和天然气市场都不太可能受到冲击。(俄罗斯海运石油出口情况)乌克兰全面和平的可能性仍然很小。换句话说,不要指望俄罗斯和西方的关系会很快完全正常化。特朗普可能会向泽连斯基施压,迫使他接受暂时或部分停火。但即便如此,只要普京仍然掌权,欧洲也不太可能恢复从俄罗斯进口能源。(欧洲的天然气进口情况)也许更可能出现的情况是特朗普未能促成一项协议,这也不会对能源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美国可能会加强制裁,特别是针对俄罗斯能源买家,正如特朗普已经威胁的那样。但美国总统上周五表示,由于他所说的与普京的“成功”会谈,他将推迟实施所谓的“二次制裁”。当然,印度因购买俄罗斯石油已面临二次制裁。然而,尽管印度买家似乎减少了对俄石油的采购量,另一位超级买家却增加了进口,对全球供应的整体影响仍然微乎其微。最终还需要跟踪进步的局势变化,才能清晰地判断对原油市场的影响。至关重要的是,石油和天然气市场似乎正进入供应过剩时期,这意味着俄罗斯石油供应中断很容易被抵消。国际能源署(IEA)预计,受OPEC+和美洲产量增长的推动,2025年石油供应将超过需求176万桶/日,2026年将超过需求300万桶/日。全球液化天然气(LNG)市场也在迅速扩张,未来几年美国、卡塔尔、加拿大等地将陆续新增供应。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液化天然气产能预计将从2024年的每年5亿吨增长到2030年的每年8亿吨。总结:虽然上述分析中乌克兰谈判的走向(战争或和平)对油市而言影响没有那么大,现有制裁框架、能源替代趋势及市场供应过剩格局,决定了油气市场不会因谈判结果出现明显波动。但实际上,能源价格一直是欧洲的核心问题,而且原油如果真的需求不足,价格疲软,价格则不能满足厂家开采页岩油的成本,会导致页岩油生产厂家退出,利好油价。同时在航天交通等领域,天然气的能量密度和液体燃料也没法替代。同时原油的储备量用目前原油的产量计算下,不到20年就会采集完毕。也限制了油价进一步的走低。市场充斥着情绪交易者,俄乌会谈是近期重点事件,原油这里依然存在比较好的交易窗口。 转载自 一期货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