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8月 20日 下午5:27

路透调查:英国央行今年将仅再降息一次 受制于通胀与经济增长韧性

路透调查显示,多数经济学家在过去一个月基本没有改变对前景的展望,他们认为英国央行将在今年再次降息25个基点,然后在 2026 年初再次降息,因经济展现韧性,将造就持续的通胀。

本月稍早,经过货币政策委员会罕见的第二轮投票,英国央行以 5 票对 4 票的结果将利率下调 25 个基点至 4.00%。央行行长贝利表示,放宽政策不宜"速度过快或幅度过多。”

6月通胀率意外飙升至3.6%,促使英国央行上调预估,预期本季度通胀率达到4.0%峰值。周三将公布的数据可能显示,7月通胀率料进一步上升至3.7%,英国央行目标为2.0%。但接受调查的经济学家仍预计通胀率将在当前水平左右达到峰值,这表明多数经济学家8月并未对他们的预测做出调整,因为8月往往较为平静,很多人放暑假。

在 8月13日至 19 日接受调查的62 位经济学家中,有 50 位表示,英国央行今年将再一次降息 25 个基点,最有可能在 11 月会议采取行动,到时候英国央行也将提供最新一轮的预测数据。有九位受访者预计央行将继续按兵不动。利率期货合约预估下一次降息将在 2026 年初。

汇丰(HSBC)高级经济学家 Chris Hare 表示:”对于是否要进一步降息,英国央行目前确实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我们认为,通胀趋缓的势头,尤其是薪资数据,将刚好足以让货币政策委员会在 11 月降息。如果投票继续出现分歧–呈现出两派意见、三派意见的表决结果,我也不会感到讶异。”

Hare 表示:”风险在于通胀率最终达到4%,同时工资增长也有可能不会像我们预期的那样放缓。如果我们看到通胀预期指标升高的情况比现在更加令人不安...这将增加货币政策委员会多数成员选择暂时按兵不动的可能性。”英国经济的走向也与放缓的预测反其道而行。上一季度英国经济意外增长 0.3%,使其在今年上半年领先于 G7 国家。

Pantheon Macroeconomics 英国高级经济学家 Elliott Jordan-Doak 说:”我们对经济的了解是,它具有人们未曾预料到的潜在韧性,而这最终也会影响到我们的利率预期。”他预计英国央行将按兵不动至明年年底。

 

编辑:崔凯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文章转载自 新华财经

spot_img

热点

中信建投期货:美国PPI 大超预期 美联储降息预期弱化

文章来源:汇通网 贵金属:美国 7 月 PPI 数据大超预期,美国 7 月 PPI 同比升至...

特朗普普京峰会前夕油价下跌,供应过剩担忧加剧

油价周五(8月15日)下跌,交易员关注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领导人普京在阿拉斯加的峰会进展,这可能导致放松因俄乌冲突而对莫斯科实施的制裁。同时石油市场过剩预测也对价格情绪造成压力。本周,WTI原油价格预计将下跌0.7%,而布伦特原油价格预计将上涨0.2%。布伦特原油LCOc1下跌38美分,跌幅0.6%,至每桶66.45美元。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CLc1下跌49美分,跌幅0.8%,至每桶63.47美元。今年以来,油价已下跌约10%,受特朗普关税影响以及OPEC+产量增长快于预期的担忧所致。市场参与者对夏季结束后的供应过剩和需求不确定性日益担忧。特朗普-普京峰会与地缘政治风险周五特朗普与普京在阿拉斯加会晤,乌克兰停火是首要议题。特朗普表示,他相信俄罗斯已准备好结束战争,但他也威胁说,如果和平谈判没有进展,将对购买莫斯科石油的国家实施二级制裁。普京预计将于当地时间上午11点(北京时间凌晨3点)抵达安克雷奇。据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表示,俄罗斯期待此次会谈能够取得成果。对于此次峰会对油价的潜在影响,BOK Financial交易高级副总裁丹尼斯·基斯勒分析道:“如果会谈陷入僵局,特朗普总统可能会威胁对印度乃至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进一步征收关税,这将导致原油贸易紧张。”他进一步补充,“如果宣布停火,短期内将对原油价格产生负面影响。”特朗普警告普京,如果不同意乌克兰停火,将面临“非常严重的后果”,这可能包括对俄罗斯的更严厉制裁以及对购买其石油的国家实施二级关税。目前,仅印度已被针对——惩罚性关税将于不到两周内生效——但中国和土耳其也可能受到审查。投资者认为,任何影响俄罗斯能源出口的变化都可能重塑全球贸易流动。DNB Carnegie分析师也对峰会走向及油市反应给出判断:“我们相信普京愿意给特朗普足够的让步,以短期内避免进一步的石油制裁,甚至可能推迟对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的额外25%关税宣布。周五的任何进展迹象都将被油市解读为看跌,尽管基本面保持不变。”市场反应将在周一开盘时显现。中国经济数据与燃料需求担忧中国经济数据疲软,引发了对燃料需求的担忧。尽管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原油用户,其石油产量增加,但这仍给市场人气带来压力。7月份,中国炼油厂的加工量同比增长8.9%,但低于6月份的水平,6月份的水平是2023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尽管出口量有所增加,但中国上个月的石油产品出口量也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这表明国内燃料需求有所下降。供应过剩预测与市场情绪石油市场过剩加剧的预测以及美国利率长期维持高位的前景也对市场情绪造成压力。美国银行分析师周四表示,他们正在扩大对石油市场过剩的预测,理由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俄罗斯和其他盟国组成的OPEC+生产国集团的供应量不断增加。分析师目前预测,从2025年7月到2026年6月,平均每天的产量将过剩89万桶。国际能源署(IEA)表示,今年全球石油市场将出现比此前预期更大的盈余,供应增长速度将是需求的三倍以上。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向上修正了其供应盈余估计,现在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和2026年第一季度库存将每日增加超过200万桶。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反而上调了明年石油需求预测,描绘出更乐观的图景。本周基本面方面供应过剩担忧重新成为焦点。上周美国原油库存增加,因为国内产量和进口增加,根据EIA最新数据,截至8月8日当周,商业原油库存增加300万桶,至4.267亿桶,而预期为减少100万桶。北京时间01:30,WTI原油报63.2美元/桶,跌幅1.19%。布伦特原油报66.14美元/桶,跌幅0.99%。 转载自 一期货

快讯

俄乌谈判带不动油价?错!页岩油成本、储备危机藏着交易暗线

周二(8月19日)无论结果如何,美国总统特朗普为解决乌克兰冲突采取的外交举措都不太可能撼动石油和天然气市场。自2022年2月俄乌冲突以来,俄罗斯面临西方多轮制裁和限制,给该国庞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行业造成沉重打击,导致莫斯科失去了重要收入,并重塑了全球能源市场。俄罗斯天然气目前仅占欧洲进口量的18%,低于2021年的45%,而欧盟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也从30%左右下降到3%。欧盟计划到2027年全面淘汰俄罗斯能源。据Kpler数据,印度原油进口中俄罗斯原油的占比已由2021年的16%升至38%。中国和土耳其对俄罗斯石油的采购也明显增加。除非实现全面停火并解除美欧对俄的全部制裁,否则能源市场难有明显反应。而这种情形发生的概率极低。在更为可能的情境下,无论是上周五(8月15日)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会谈,还是其周一(8月18日)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及欧洲领导人的会晤,石油和天然气市场都不太可能受到冲击。(俄罗斯海运石油出口情况)乌克兰全面和平的可能性仍然很小。换句话说,不要指望俄罗斯和西方的关系会很快完全正常化。特朗普可能会向泽连斯基施压,迫使他接受暂时或部分停火。但即便如此,只要普京仍然掌权,欧洲也不太可能恢复从俄罗斯进口能源。(欧洲的天然气进口情况)也许更可能出现的情况是特朗普未能促成一项协议,这也不会对能源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美国可能会加强制裁,特别是针对俄罗斯能源买家,正如特朗普已经威胁的那样。但美国总统上周五表示,由于他所说的与普京的“成功”会谈,他将推迟实施所谓的“二次制裁”。当然,印度因购买俄罗斯石油已面临二次制裁。然而,尽管印度买家似乎减少了对俄石油的采购量,另一位超级买家却增加了进口,对全球供应的整体影响仍然微乎其微。最终还需要跟踪进步的局势变化,才能清晰地判断对原油市场的影响。至关重要的是,石油和天然气市场似乎正进入供应过剩时期,这意味着俄罗斯石油供应中断很容易被抵消。国际能源署(IEA)预计,受OPEC+和美洲产量增长的推动,2025年石油供应将超过需求176万桶/日,2026年将超过需求300万桶/日。全球液化天然气(LNG)市场也在迅速扩张,未来几年美国、卡塔尔、加拿大等地将陆续新增供应。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液化天然气产能预计将从2024年的每年5亿吨增长到2030年的每年8亿吨。总结:虽然上述分析中乌克兰谈判的走向(战争或和平)对油市而言影响没有那么大,现有制裁框架、能源替代趋势及市场供应过剩格局,决定了油气市场不会因谈判结果出现明显波动。但实际上,能源价格一直是欧洲的核心问题,而且原油如果真的需求不足,价格疲软,价格则不能满足厂家开采页岩油的成本,会导致页岩油生产厂家退出,利好油价。同时在航天交通等领域,天然气的能量密度和液体燃料也没法替代。同时原油的储备量用目前原油的产量计算下,不到20年就会采集完毕。也限制了油价进一步的走低。市场充斥着情绪交易者,俄乌会谈是近期重点事件,原油这里依然存在比较好的交易窗口。 转载自 一期货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