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8月 24日 上午6:09

广信科技上市不足两个月跻身北交所“10倍股”行列 市场看中它什么?

2025年上半年,广信科技实现营收3.75亿元,同比增长44.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648.63万元,同比增长91.52%。公司于6月26日登陆北交所,上市不足两个月,便跻身北交所“10倍股”行列。公司业绩增长得益于下游特高压、新能源领域需求旺盛。东吴证券认为,广信科技竞争优势凸显,但业务高度依赖电网投资,特高压项目推进节奏或影响业绩增长。

每经记者|于垚峰    每经编辑|张海妮    

8月22日晚间,北交所上市公司广信科技(920037.BJ,股价99.45元,市值90.96亿元)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5亿元,同比增长44.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648.63万元,同比增长91.52%。

更引人瞩目的是,这家于2025年6月26日登陆北交所的企业,上市不足两个月,股价便从10元/股的发行价一度飙升至100元/股以上,跻身北交所“10倍股”行列。

8月23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联系广信科技董秘,向其发送了采访邮件,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回复。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56元

2025年上半年,广信科技的业绩呈现“量利双升”态势。营收规模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这背后是下游特高压、新能源领域需求旺盛,公司产品销量与价格均得到有效提振。同时,净利润和毛利率也较上年同期明显提升,盈利空间进一步扩大。

毛利率改善,与公司产品结构优化密切相关。广信科技的核心业务包括绝缘纤维材料与绝缘成型件,其中绝缘成型件附加值更高,上半年该业务增长迅猛,其占比提升直接带动公司整体盈利水平上升。

从财务结构来看,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资产总额与净资产均实现增长,主要得益于上市募集资金到账以及新项目投入。尽管资产负债率较上年末略有上升,但仍处于行业较低水平,偿债能力稳定。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还同步推出了上市后的首份权益分派预案,计划向股东派发现金红利,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56元(含税),预计派现近6000万元,占上半年归母净利润比例超62%。

业务高度依赖电网投资

广信科技业绩与股价的双重爆发,离不开下游行业的高景气度支撑。公司所处的绝缘制品制造子行业,是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重要细分领域,产品主要应用于高压、超高压及特高压输变电变压器,以及轨道交通牵引变压设备、新能源产业等领域。该领域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从行业数据来看,2024年我国电力行业主要发电企业投资总额达17770亿元,同比增长18.86%,为近十年最高水平。其中,电源投资11687亿元,同比增长20.80%,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投资持续加码;电网投资6083亿元,同比增长15.32%,特高压、远距离跨区输电项目建设加速,直接拉动变压器需求增长。根据行业预测,2025年我国变压器需求将达到21.45亿千伏安,同比增长10%。

新能源领域的爆发同样为行业注入动力。2024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277.17GW,风力发电新增装机容量79.24GW,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GW,新增装机同比增长超130%。新能源发电的大规模并网,需要配套大量输变电设备,而绝缘材料作为输变电设备的核心部件(占设备成本3%~5%,直接影响安全性),需求随之快速增长。

东吴证券研报认为,在国产替代趋势下,广信科技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作为国内少数具备750kV及以上超/特高压绝缘纤维材料生产能力的企业,公司产品实现全电压等级覆盖,且是全球唯一可生产30mm厚度无胶绝缘板的企业,技术水平远超海外龙头瑞士魏德曼(最大厚度9mm)。目前,公司已与特变电工、正泰电气、山东泰开等国内大中型变压器制造商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成为核心供应商,而随着国内企业在超高压领域进口替代进程加速,公司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不过,东吴证券在研报中也指出,广信科技的发展也面临挑战,公司业务高度依赖电网投资,尤其是特高压项目的推进节奏。若未来宏观经济调整或政策变化导致特高压项目延后,电网投资增速放缓,将直接影响公司订单获取,进而影响业绩增长。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211424884767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

spot_img

热点

特朗普惊天大计划:为乌克兰筑起“北约铁盾”,普京首度点头,欧洲齐聚华盛顿力挺!

文章来源:汇通网 在2025年8月的国际舞台上,一场关乎欧洲安全的重大外交风暴正在酝酿。美国总统特朗普正积极推动一项大胆的和平方案,旨在为乌克兰提供类似于北约第五条的强大安全保障,这不仅标志着美俄关系的一次潜在转折,还牵动着欧洲多国领导人的神经。据路孚特,特朗普当地时间上周五(8月15日)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会晤取得了关键进展,俄罗斯方面首次表现出对这一想法的开放态度,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则将在华盛顿与特朗普面对面磋商,欧洲盟友们集体陪同,以确保乌克兰的利益不被牺牲。这场会晤可能成为结束欧洲80年来最惨重冲突的关键节点,但也面临着领土让步、安全承诺和停火争议等多重考验。

美国滞胀风险席卷全球市场

美国滞胀的幽灵正笼罩全球金融市场,迫使投资者紧急调整资产配置,以应对关税冲击下经济增长放缓与通胀高企的双重威胁。滞胀这一经济停滞与通胀并存的 “梦魇”, 可能重塑债券、股市、外汇和避险资产的格局,投资者需保持高度警惕。滞胀风险的背景美国银行全球研究部(BofA Global Research)8 月初的调查显示,约 70% 的全球投资者预计未来 12...

美联储降息预期与债券收益率下滑支撑黄金向上反弹,短期等待压力测试

黄金(XAU/USD)周一在亚洲时段触及3323美元的两周低点后迅速反弹,并在盘中创下新高。推动金价走强的关键因素是美国国债收益率下滑以及市场对美联储9月重启降息周期的押注。CME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今年年底前至少会有两次25个基点的降息。此外,投资者在特朗普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及欧洲领导人的会晤前进行仓位调整,也一定程度上支撑了避险资产的需求。市场普遍认为这场对话可能推动和平方案,从而对黄金构成间接支撑。然而,美元在近期数据推动下小幅走强。美国7月PPI录得2022年以来最快月度涨幅,压制了对大幅降息(50基点)的预期。此外,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意外下降,但通胀预期上升,显示物价压力仍存,这进一步削弱了黄金大幅上行的动力。投资者目前普遍保持观望,等待本周三的美联储会议纪要及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的讲话,以寻找更清晰的政策指引。“金价的反弹主要受益于美债收益率的下行和市场对9月降息的押注,但美元的韧性和风险情绪的改善正在限制黄金的涨幅。”——某国际投行大宗商品分析师从技术图形来看,金价在3323美元(61.8%斐波回撤位)获支撑后快速反弹,突破了4小时200均线(约3346美元)。若能持续站稳3355美元(50%斐波回撤位)上方,后续或有望上探3372—3374美元区域,并进一步挑战3400美元整数关口,甚至逼近月内高点3408—3410美元。下方支撑则在3346美元(200均线)及3323美元(关键回撤位)。若跌破这一水平,黄金可能再度回落至3300美元,甚至延伸至3282—3268美元区间,后者接近6月底低点。整体上,短期技术面仍偏向温和看涨,但行情仍需确认突破。编辑观点:当前黄金处于多空博弈的关键阶段。美联储降息预期与美债收益率下滑构成支撑,但美元的强势和风险偏好回暖形成压制。整体来看,黄金短期仍以消息驱动的震荡反弹为主,真正的突破方向需等待杰克逊霍尔会议后的政策信号。 转载自 一期货

快讯

应该担心美国银行准备金的下降吗?美联储“救火”准备!

2019年9月,由于美联储过度削减银行准备金,金融体系出现了运转困难。未来几个月美国财政部补充现金缓冲时,金融系统可能面临类似挑战。我们认为银行准备金需维持在2.5万亿至3万亿美元区间,尽可能趋近区间上限。即使未来美国银行准备金下降,美联储也可以将其重建到舒适的水平。当前美国银行准备金规模远高于历史水平且持续下降的原因金融危机前,银行准备金通常维持在约2000亿美元水平,因为当时美联储对准备金支付零利率,银行仅因监管要求才在美联储持有现金。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美联储实施多轮量化宽松(QE),通过债券购买操作使银行体系积累了大量准备金(这是QE交易的对账项)。为此,美联储开始以新引入的准备金利率(当前为4.4%)向银行支付利息。随着疫情后新一轮量化宽松的实施,美国银行体系已结构性转变为高准备金存量模式。与此同时,近年来美联储主要通过逆回购工具逐步收缩过剩流动性,该工具允许市场参与者将超额资金存放在美联储。在2022和2023年峰值时期,约有2.5万亿美元隔夜资金通过该工具回流美联储。由于疫情后的量化紧缩(QT)的结果,这些(逆回购工具)余额现在已降至低于500亿美元。最近债务上限的提高允许财政部发行更多票据以重建现金缓冲,进一步加速了流动性收缩进程。随着逆回购工具余额趋近于零,且美国财政部持续重建其现金缓冲,下一阶段很可能将表现为银行准备金规模的下降。当前银行准备金规模为3.3万亿美元,在2021年美联储量化宽松计划达到高潮时,该规模曾突破4万亿美元大关。2022年以来,银行准备金整体保持稳定(波动区间在5000亿美元之内),其原因在于:迄今为止,疫情后过剩流动性的收缩主要是通过逆回购工具回流美联储的资金规模减少来实现的。随着财政部在美联储重建现金缓冲,银行准备金可能进一步下降未来银行准备金将对流动性变化更为敏感。当前政策推力来自美联储通过“温和版量化紧缩”每月缩减约200亿美元资产负债表,但近期最大的直接流动性压力源自美国财政部,其现金缓冲的增加必然导致银行准备金减少。目前财政部现金缓冲规模为5500亿美元,可能增至8000亿美元(历史阶段性水平),若实现该目标,意味着银行准备金将减少2500亿美元,降至3万亿美元附近,我们需要担忧这种情况吗?美联储上次主动允许银行准备金下降是在2019年结束的量化紧缩(QT)期间。当年9月,美联储发现紧缩过度:银行准备金已被削减至1.4万亿美元(折半减少),月底出现严重市场紊乱,流动性短缺导致回购利率飙升,系统基本陷入瘫痪(部分诱因是约1200亿美元的企业税款缴纳需求)。美联储那时是如何应对的?他们通过回购操作并最终购买国债来重建银行准备金。这就是应对方案:当准备金过低时立即重建。美联储很可能已从中吸取教训。核心问题在于:这种情况是否会引发系统性风险?以及银行准备金降至何种水平会重蹈2019年的市场紊乱?由此衍生的关键问题是:何种规模的银行准备金才算充裕?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回溯一下2019年的经验,这至少能帮我们确定准备金的最低安全边界,虽然并非完美参照,但可通过准备金占GDP比重来评估:2019年9月该比例曾跌至6.5%的历史低点,随后美联储通过重建准备金将其推升至8%左右,这个8%应被视为绝对底线。按当前经济规模折算并展望未来六个月,8%的占比相当于约2.5万亿美元准备金规模,若占比达9%则对应2.8万亿美元,10%则对应3.1万亿美元。简而言之:若8%是底线,9%提供安全边际,10%则堪称充裕区间。当前3.3万亿美元的准备金规模,已明显高于3.1万亿美元的保守安全线。即使财政部继续增加2500亿美元现金缓冲,银行准备金规模仍将处于10%的保守安全区间。与此同时,量化紧缩每月削减约200亿美元准备金(需注意:MBS35亿美元的缩减上限很少触及),这确实会持续消耗准备金,但即便如此,整体情况仍相对稳健。事实上,准备金占GDP比重维持在9%(即2.8万亿美元)也是可行水平。银行准备金安全区间可确定为2.5万亿美元(紧张水平)至3万亿美元(充裕水平)(银行准备金加上逆回购余额表)归根结底,金融体系能够承受准备金规模下降。即便出现最坏情况,美联储也随时可重建准备金。但最终美联储很可能采取超保守策略。美国已形成高准备金银行体系,美联储绝不会放任市场陷入流动性短缺。一旦出现短缺迹象,美联储将立即启动准备金重建机制:既可通过常备回购工具(当前基本未使用)进行临时调节,也可通过购买国库券实施永久性投放(虽也可购买国债,但可能避免该操作以免被误解为重启量化宽松)。务必密切关注此事态发展,这对金融体系正常运转至关重要。但我们认为美联储已严阵以待,必将避免2019年9月的市场紊乱重演。对美元影响分析总体上,准备金下降对美元的影响偏中性至正面:短期内流动性收紧可能强化美元作为避险资产的吸引力,但中期美联储的重建干预可能引入走弱压力。鉴于当前高水平和美联储的警惕性,类似于2019年的系统性危机重演概率低,美元不会面临重大下行风险。投资者应关注美联储的QT动态,若准备金逼近2.8万亿美元,美元波动性可能上升。建议密切监测美联储9月会议,以评估政策转向。北京时间15:02,美元指数现报98.74。 转载自 一期货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