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7月 13日 上午2:14

硅料价格强势上涨 “硅料界OPEC”有望年内成立

新华财经上海7月12日电 多晶硅期货已经连续三周收涨,累计涨幅达28%。现货市场上,多晶硅现货价格明显回升,硅片厂商纷纷提价。光伏行业为何会迎来如此涨势?

7月11日,协鑫科技助理副总裁宋昊对记者表示,政策自上而下“反内卷”叠加硅料行业并购重组力争今年完成的预期,拉动了嗅觉灵敏的资金抢先而入。目前,包括协鑫科技在内的硅料企业正筹划一个类似OPEC的行业组织,承接无法退出的硅料产能及其负债,引导产能淘汰,并使用提高硅料价格带来的利润清偿负债。目前业内正在谈判阶段,力争今年内完成全部机构设立及并购重组工作。硅料的上涨往往引起光伏行业四大环节(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全线价格上涨,光伏行业利润有望整体修复。

硅料价格强势上涨 期货指数周内上涨17%

回顾过去两年,光伏四大产业环节(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的低价竞争愈演愈烈,其中硅料环节尤甚。

然而,近期硅料价格出现明显抬升。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简称“硅业分会”)7月9日发布多晶硅周评,本周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价格区间为3.40—3.80万元/吨,成交均价3.71万元/吨,环比上涨6.92%。n型颗粒硅成交价格区间为3.40—3.70万元/吨,成交均价3.56万元/吨,环比上涨6.27%。

硅业分会介绍,本周硅料价格延续涨势,报价区间提升至4.5—5.0万元/吨。本周多晶硅报价大幅上调25%—35%,但新订单成交量有限。此次提价主要是由于多晶硅企业超一年以上亏损运营,为清库存导致价格已远低于综合成本,为符合“不低于成本销售”的价格法规要求,硅料企业一次性提价至综合成本线之上。

硅业分会评论,在下游各环节市场价格尚未企稳的情况下,硅片企业短期内仍持观望态度,暂未大规模接受涨价,因此本周硅料新单成交清淡。值得注意的是,本周虽新增订单较少,但受涨价预期驱动,前期已签订单执行力度有所增强,下游催单意愿强烈,与前期频繁毁单形成鲜明对比。可见,硅料市场已呈现触底企稳的态势。

此后,硅业分会又在7月10日发布单晶硅周评,表示硅料涨价推动下,硅片价格有望上行。

拉长时间来看,南华多晶硅期货指数本周涨幅达17.07%,月内涨幅达27.55%。

05aa6ae9518f43f8ad6697f70d1c4ac6.PNG

南华多晶硅期货指数本周涨幅达17.07%,月内涨幅达27.55%。来源:Choice

究竟是什么引发了硅料的涨势?

回顾过去两年,光伏行业曾为“保价”作出不少呼吁和自律行动。但行业陷入“囚徒困境”,部分企业背叛自律公约为自己扩产获利。

如今,政策+并购的力量正在从外部打破这一困局,重塑激励机制。“硅料界OPEC”有望统一协调产能,修复硅料价格,清偿债务,化解投资风险,并为“背叛”设立监督机制。光伏行业的利润修复有望以此开始。

政策“反内卷”大背景下 “硅料界OPEC”有望年内成立

“硅料业内并购重组的方案已获得相关部门支持。此外,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一系列的行动措施,让我感受到了对光伏‘反内卷’的重视,以及行动的坚决。”宋昊表示。

宋昊介绍,目前这一并购重组计划正在规划和谈判阶段。这一计划旨在最终形成一个类似OPEC的结构,各硅料企业将出资成立一家基金或资管机构。该机构将引导产能淘汰,并通过调节价格获得利润,用利润清偿这些产能的债务、化解投资风险。

他表示,光伏产业需求可预测性强,通过调节供给,就可以调节价格。提价之所以能够被下游接受,是因为去年起硅料已因价格过低而失去了需求价格弹性,即降价不会增加需求、提价不会减少需求。因此在不影响下游需求的情况下,硅料价格存在上涨空间。

根据规划,前述机构制定的硅料价格将取决于企业成本及债务规模,同时保持中国硅料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

那么,这一组织如何避免垄断之嫌?宋昊分析,其目标不是通过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获取超额收益,是一个自救行为;另外,在充分保障客户权益情况下,形成的就不是垄断结果;该组织因债权债务结构的存在而存续,随着债务清偿而瓦解。

在光伏四大环节均存在涨价预期的情况下,身处最上游的硅料环节涨价,有望向下游传导。“下游正在观望硅料环节的并购重组能否做成。若能够做成,便为全行业提供了参考样本。”宋昊称。

从中央政策到行业定价机制,外部力量正打破光伏行业的困局。光伏这一中国新能源产业的“金名片”,有望重回健康发展。

 

编辑:王菁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文章转载自 新华财经

spot_img

热点

日本经济警报:5月实质薪资暴跌近两年最惨,通胀狂飙压垮家庭购买力!

周一(7月7日),日本政府最新公布的数据揭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现实:今年5月,日本实际薪资创下近两年来最大跌幅,通胀的持续高企远远超过了工资的增长速度。这不仅对日本家庭的购买力造成了沉重打击,也为日本经济复苏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实际薪资暴跌:家庭购买力岌岌可危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数据显示,2025年5月,经过通胀调整后的实际薪资同比下降了2.9%,这是自2023年9月以来的最大降幅,较4月修正后的2.0%跌幅进一步扩大。这也是日本实际薪资连续第五个月下滑,凸显了通胀对家庭收入的持续侵蚀。实际薪资作为衡量家庭购买力的关键指标,其持续下降意味着普通日本家庭在面对不断上涨的生活成本时,实际可支配收入正在大幅缩水。通胀的快速攀升是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推手。财务省数据显示,5月消费者通胀率同比增长高达4.0%,远超工资增长的速度。相比之下,名义整体现金所得(即未扣除通胀影响的工资收入)仅增长了1.0%,达到30.0141万日元(约2080美元)。这一增幅不仅远低于4月修正后的2.0%,也是自2024年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通胀与工资增长之间的巨大落差,让日本家庭的消费能力备受挤压。名义薪资增长乏力:奖金缩水拖后腿尽管实际薪资表现低迷,名义薪资的增长也未能带来多少安慰。厚生劳动省官员指出,5月名义薪资增长放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特别支付额的大幅下降。所谓特别支付额,主要包括一次性奖金等波动较大的收入来源。数据显示,5月特别支付额同比暴跌18.7%,直接拉低了整体薪资的增长表现。与此同时,基本工资和加班工资的涨幅也出现放缓。5月基本工资同比增长2.0%,加班工资增长1.0%,均低于4月的表现。这种全方位的薪资增长疲软,反映出日本企业在面对经济不确定性时的谨慎态度。尤其是在美国贸易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企业更倾向于控制成本,而非大幅提高员工薪资。春季劳资谈判的滞后效应:中小企业加薪步伐缓慢尽管上周日本劳工组织发布报告称,工会工人的平均薪资创下34年来最大涨幅,但这一利好并未能扭转整体薪资的疲软态势。厚生劳动省官员解释说,春季劳资谈判的成果通常需要到夏季才能在薪资数据中充分体现。更重要的是,政府调查覆盖的受访企业中,许多是没有工会的小型企业。这些企业的加薪速度往往慢于大型企业,导致整体薪资数据的表现不尽如人意。这一现象反映了日本经济结构中的一个深层问题: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的薪资差距正在扩大。大型企业因资源充足、工会力量较强,往往能在劳资谈判中争取到更高的薪资涨幅;而中小企业由于利润空间有限,面对通胀和成本压力的应对能力较弱,员工薪资增长自然受到限制。消费回暖的希望与隐忧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实际薪资持续下滑,日本家庭的消费支出却在5月出现了近三年来最快的增长速度。这一数据为市场带来了一丝希望,表明消费者信心可能正在逐步恢复。然而,消费的回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薪资增长的可持续性。如果实际薪资继续被通胀侵蚀,家庭的消费能力可能难以长期支撑这一增长势头。薪资趋势不仅是家庭消费的关键驱动力,也是日本央行制定货币政策的重要参考。日本央行一直密切关注薪资和通胀数据,以决定是否进一步加息。如果实际薪资持续低迷,可能会迫使央行在货币政策上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从而影响日本经济的整体复苏进程。总结与展望:日本经济何去何从?总的来说,日本5月实际薪资的暴跌和通胀的持续高企,暴露了日本经济在复苏道路上的脆弱性。尽管工会工人的薪资涨幅创下新高,但整体薪资的疲软和中小企业加薪的滞后,让普通家庭的购买力持续承压。消费支出的短暂回暖虽然令人振奋,但若没有稳定的薪资增长作为支撑,这种势头可能难以持久。对于日本经济而言,未来的关键在于能否实现工资与通胀的良性循环。企业需要更有力地提高薪资水平,政府和央行则需通过政策引导,缓解通胀对家庭的冲击。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日本能否找到平衡点,不仅关乎国内民生,也将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期内,实际薪资下滑和高通胀的组合可能削弱日元汇率,因市场对日本经济复苏信心不足。中长期看,若薪资增长无法跟上通胀,或央行政策应对失衡,日元可能持续面临贬值风险。 转载自 一期货

快讯

美元展望:特朗普关税威胁冲击全球股市,美元指数走高

随着特朗普总统对加拿大发出新一轮关税威胁,并释放贸易冲突扩大的信号,股市风险情绪恶化,美元指数(DXY)小幅走高。美元走强之际,标普500指数周五下跌0.4%,此前一天该指数刚创下历史新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222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0.3%。特朗普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宣布对加拿大商品加征35%的关税,并表示若加拿大采取报复措施,将进一步提高关税。他还暗示将对其他贸易伙伴全面加征15%至20%的关税,这一比例高于投资者此前预期的10%基准水平,促使市场进一步转向以美元为主的防御性配置。贸易紧张局势加剧了美元需求:避险资金流入规模扩大,交易员纷纷转向美元现金寻求安全,这是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升级时的典型模式。特朗普称关税政策“受到市场欢迎”的言论并未安抚股票交易员,因最新对进口铜和巴西商品加征的50%关税凸显了政府的强硬立场。与此同时,英伟达因人工智能乐观情绪推动纳斯达克指数本周初创下纪录的大幅涨幅已消退,科技股领跌盘前交易。技术面支撑美元企稳(美元指数日图 来源:易汇通)美元指数图表显示,价格从7月低点96.377反弹,目前正测试97.90–98.00区间,接近50日移动平均线(SMA)所在的98.90关口,该位置仍是短期阻力位。前期波动高点99.421和100.540仍较遥远,但近期美元指数连续多个交易日收涨,表明势头正谨慎地转向美元。200日移动平均线103.64仍是较远的阻力位,可能只有在贸易冲突升级加剧避险情绪时,才会成为市场焦点。交易员聚焦美联储政策路径与财报季花旗集团的德鲁·佩蒂特指出,若要维持股市上涨,宏观数据与美联储政策必须保持一致,但“目前尚未完全达标”。随着第二季度财报季下周开启,且关税政策为企业利润率预期注入新的不确定性,交易员正评估潜在的避险资金流入。若股市持续承压,美元可能进一步受益。市场展望短期来看,若避险情绪延续至财报季初期,美元指数可能尝试向98.90阻力位推进;若能站稳该水平上方,可能进一步指向99.40。然而,股市超卖引发反弹的可能性仍是限制美元大幅上涨的因素,除非美联储政策转向或贸易风险进一步升级。美元交易员需关注针对欧盟的后续关税政策公告,以及股市对此的反应,以判断下周美元的上涨动能。北京时间23:46,美元指数报97.7726,涨幅0.19%。 转载自 一期货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