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7月 11日 下午1:17

首批公募基金二季报披露 债基规模最多飙升近九倍 货基规模同样涨到创新高

来源:财联社

  

  首批基金二季报披露,债基、货基均出现规模的大幅飙升。

  

  财联社梳理已披露的公募基金二季报了解到,多只债基在二季度规模增长较多,单只债基在二季度规模最多增加近九倍,不乏产品规模创成立以来的新高;货基也在持续吸金,出现有基金管理人在二季度频频出手对旗下货基限购,但货基规模依然创下新高的情况。

  

  固收类基金规模持续增长,基金经理也在二季报透露对后市的看法。在他们看来,债市在三季度中上旬整体处于偏顺风环境,内部流动性的宽松预计是最有确定性的因素,组合配置将向相关方向调整。

  

  债基规模飙升

  

  规模飙升,是首批披露二季报的债基普遍出现的情况。

  

  汇安永福90天持有中短债则是其中增幅最为显著的一只。二季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该基金总规模为19.74亿元,份额总额为18.2亿份。

    

  与一季度末的1.98亿元规模、1.84亿份基金份额相比,规模增长了896.56%,基金份额的增幅也达到888.33%。

  

  具体来看,份额的增长主要源于C类份额。数据显示,该基金的C类份额在二季度增加了12.15亿份,占基金总份额增量的七成以上。

  

  前述的二季度末规模、份额,均创下了汇安永福90天持有中短债成立以来的新高。

  

  同样规模增幅显著的,还有东方红益鑫纯债。二季报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该基金规模为17.83亿元,较3月底增加了655.51%。

  

  该基金份额总额则是从2.14亿份,增至16.05亿份,增加了13.9亿份,增幅同样也超过6倍。

  

  其他债基也有出现二季度规模快速上涨的情况。

  

  德邦短债二季报显示,截至6月底,该基金份额总额为54.82亿份,较3月底增加30亿份以上,增幅也达到了125.23%;基金规模同样翻倍,二季度末增至63.71亿元。

  

  德邦锐乾债券的二季报也显示,该基金规模在二季度从2.1亿元,增至7.8亿元,增加了271.42%。

  

  货基规模同样上涨

  

  除了债基以外,首批公募二季报中还能看到,货基也在吸金。

  

  今年二季度末,东方红货币规模首次站上300亿关口,达到301.74亿元,较一季度末增加62.02亿元,增幅也达到了25.87%。

    

  如果拉长时间来看,这也是该基金规模增量最显著的单一季度。面对规模的增长,东方红资管曾在二季度频频出手限购。最近一次在6月4日,东方红资管将非个人投资者在东方红货币的限购额上限由1000万元调整至50万元,直至目前,尚未披露放开申购的相关公告。

  

  在此之前,东方红资管还在5月29日宣布调整东方红货币的非个人投资者申购额度上限,同样也是1000万元调整至50万元。不同的是,彼时公告提到,5月30日即恢复大额申购。

  

  另一只货币基金德邦如意,也在二季度从73.84亿元,增至88.8亿元。

  

  德邦基金也在6月5日宣布,即日起对多个代销机构的非个人投资者的申购上限进行调整,调整至100万元。原因是为进一步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

  

  事实上,此前中基协的数据提到,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为33.74万亿元,是自2024年初以来第八次创下历史新高。

  

  彼时,货基规模增量最为显著,5月货基规模增加了4071.3亿元;债基的规模同样显著,5月底,债券基金总规模约为6.78万亿,环比增长2218.76亿元。

  

  如何捕捉投资机会?

  

  规模的增长之下,大多数产品并未出现单一投资者持有或变动幅度较大的情况。仅在德邦锐乾债券的二季报看到,一机构投资者在二季度赎回基金份额2647.44万份。因此,规模的增量来源仍待后续半年报披露。

  

  不过,多位基金经理也在二季报中,透露对组合的后续操作新思路。

  

  在二季度整体收益率下行的情况下,徐觅和胡伟在东方红益鑫纯债上选择阶段性调整久期的策略,先是4月初显著拉长久期并及时止盈,后随着流动性宽松逐步确认,在6月再次拉长久期至5.5年左右。

  

  “下一阶段,在外部环境面临各种不确定下,内部流动性的宽松预计是最有确定性的因素,我们也将把组合的配置向受益于此的方向靠拢。”2位基金经理提到,将以投资级加杠杆策略为核心,久期交易策略适时辅助,将期限结构向纺锤型调整,整体保持一定的杠杆水平。

  

  “债市在三季度中上旬整体处于偏顺风环境。”邹舟和张晶在合管的德邦锐兴二季报提到,展望下半年,关税政策仍有较大扰动,抢出口、转口退潮后,外需压力可能会显著加大。

  

  但内需层面,以旧换新政策补贴使用过半,三季度有望持续,但对部分耐用消费品的拉动效果或逐步放缓,另外地产周期仍待企稳,基本面对债券市场仍有利,还叠加财政增量有待确定、货币宽松预期先行等因素。

转载自 基金网

spot_img

热点

新股孖展统计 | 6月30日

美联储内部分歧加剧:通胀迷雾笼罩,降息前景未卜!

在全球经济风云变幻的2025年,美联储内部关于货币政策的争论愈发激烈。随着通胀前景的不确定性和外部政治压力的持续升温,美联储决策者们在利率调整问题上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分歧。周三(7月9日)公布的美联储6月会议纪要揭示了这一紧张局势,多数官员预计年内重启降息,但具体时间和幅度却引发激烈争论。美联储内部的分歧显现在6月17日至18日的政策会议上,美联储利率制定委员会的讨论展现出明显的分裂倾向。会议纪要显示,大多数官员倾向于在今年晚些时候恢复降息,理由是劳动力市场的疲软迹象逐渐显现,而关税带来的通胀压力被认为是相对温和且暂时的。然而,另有一部分官员持谨慎态度,他们认为通胀率向美联储2%目标回落的进展并不充分,短期内没有充分理由支持降息。这部分官员担忧,即使通胀压力看似可控,关税的潜在影响可能在未来几个月进一步加剧,推高物价水平。值得注意的是,会议纪要还透露了一个微妙但重要的观点:部分官员认为当前利率水平可能并未显著高于“中性利率”——即既不刺激也不抑制经济增长的利率。这一观点在支持降息和反对降息的阵营中均有体现。这意味着,即便美联储在年内重启降息,降息幅度可能较为有限,且需在经济数据支持下谨慎推进。通胀与劳动力市场的双重风险美联储官员在6月会议上对经济前景的评估显示出复杂的心态。尽管与5月初的会议相比,经济急剧放缓或通胀大幅上升的风险有所减弱,但通胀走高和劳动力市场疲软的风险依然存在。多数官员认为,通胀上行的压力相较于经济活动放缓更为突出。会议纪要指出,虽然部分与会者认为关税只会导致一次性物价上涨,对长期通胀预期影响有限,但更多官员担忧关税可能带来更持久的通胀压力。这种分歧反映了美联储在权衡短期经济稳定与长期政策目标时的困境。此外,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将其部分贸易对抗行动降级,例如缓解与中国的贸易冲突,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济急剧波动的风险。然而,美联储官员仍对未来不确定性保持高度警惕,特别是在全球供应链和贸易政策可能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少数派的声音:7月降息的可能性会议纪要中最引人注目的细节之一是,两位美联储官员公开表达了对7月降息的支持。这两位官员分别是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和米歇尔·鲍曼,他们均由特朗普任命。沃勒和鲍曼认为,关税对物价的影响将是一次性且温和的,预计不会在2026年之后引发持续的高通胀。这一立场与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的谨慎态度形成鲜明对比。鲍威尔在近期公开场合中并未为7月降息铺路,而是强调将密切关注6月和7月的通胀数据,以评估关税对零售价格的传导效应。鲍威尔在国会证词中表示:“我们对关税对物价的影响持开放态度。如果传导效应低于预期,将对我们的政策决定产生影响。”这种审慎的措辞表明,鲍威尔更倾向于在数据明确支持的情况下再采取行动,而非仓促降息。外部压力与美联储的独立性美联储的决策环境不仅受到经济数据的制约,还面临来自白宫和特朗普本人的巨大政治压力。特朗普近期致函鲍威尔,重申希望美联储通过降息减轻美国国债的融资成本。这一要求与美联储的法定职责——维持低通胀和强劲的劳动力市场——相悖,引发了外界对美联储独立性的广泛关注。鲍威尔对此明确回应,否认美联储决策带有任何党派偏见,并强调其政策目标是为经济长期稳定服务,而非为政府提供廉价融资。特朗普及其顾问的公开批评进一步加剧了美联储的外部压力。然而,美联储内部普遍认为,国会的授权任务要求其优先考虑经济稳定,而非屈从于短期政治诉求。这种立场在当前高通胀和劳动力市场波动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历史背景与未来展望回顾过去,美联储在2022年和2023年通过一系列激进的加息政策将利率推至20年高位,以应对疫情后快速上升的通胀压力。2024年下半年,美联储开始小幅降息,将利率下调了1个百分点,试图在控制通胀和支持经济增长之间找到平衡。然而,2025年的经济环境依然充满挑战,通胀前景的不确定性、关税政策的影响以及劳动力市场的潜在疲软,都为美联储的决策增添了复杂性。展望未来,投资者普遍预计9月可能是美联储恢复降息的更可能时间点,而7月降息的可能性较低。鲍威尔的谨慎态度和对数据的依赖表明,美联储将在接下来的会议中继续评估经济形势,以确保政策调整的稳健性。与此同时,外部政治压力的持续存在可能进一步考验美联储的独立性和公信力。总结:美联储的艰难抉择在通胀前景不明朗、劳动力市场波动以及外部政治压力加剧的背景下,美联储内部的分歧不仅反映了经济形势的复杂性,也凸显了其在政策制定中的艰难抉择。多数官员倾向于年内降息,但幅度和时机的选择仍需更多数据支持。少数派官员对7月降息的乐观态度与鲍威尔的审慎立场形成对比,而特朗普的干预企图则为美联储的独立性蒙上了一层阴影。未来几个月,美联储如何在多重压力下平衡通胀控制与经济增长,将成为全球经济关注的焦点。 转载自 一期货

快讯

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仍持中性立场 金价稳定在3300美元上方

由于找到一些支撑,金价在每盎司3300美元上方站稳脚跟,而美联储在货币政策方面继续谨慎行事,即便潜在的7月降息获得一些支持。分析师表示,美联储6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没有什么出人意料的地方,央行维持其中性立场。会议纪要称:“在考虑货币政策前景时,与会者普遍认为,鉴于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市场仍然稳固,且当前的货币政策适度或谨慎受限,委员会准备等待通胀和经济活动前景更加明朗。”会议纪要还称:“几位与会者指出,如果数据演变符合他们的预期,他们将对考虑最早在下一次会议下调政策利率目标区间持开放态度。”尽管“几个成员”持鸽派立场,但市场预计美联储本月不会降息。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美联储观察工具的数据,市场预计在9月份之前不会放松货币政策。Forexlive的资深外汇策略师Adam Button表示:“这几位是谁并不神秘,就是沃勒和鲍曼。这里的新闻是,没有其他人加入他们的行列,而那些根本不打算降息的人在数量上超过了他们。这并不意味着,市场预期今年降息63个基点是错误的,因为在坏消息到来之前,官员们倾向于过度鹰派。但我们可能高看了沃勒和鲍曼。”LPL Financial的首席经济学家Jeffrey Roach表示,他没有看到会议纪要中有内容会改变美联储目前对货币政策的中性立场。他说:“尽管存在不利因素,但经济仍在艰难前行,这让政策制定者有时间评估关税的预期影响。自上周公布就业数据以来,市场并未预期FOMC会在本月晚些时候降息。下周的通胀数据可能会显示再次加速,这将给予美联储更多理由维持利率高位。我们预计通胀数据要到今年晚些时候才会改善。”会议纪要发布后,金价出现震荡反弹,兼受贸易局势担忧影响,金价目前回升至3320上方。北京时间10:41,现货黄金现报3320.90美元/盎司。 转载自 一期货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