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5月 18日 下午7:46

澳元危机四伏:0.6200关口能否成为绝地反击的起点?

周五(4月11日)欧洲时段,澳元兑美元汇价维持在0.6230附近震荡,市场情绪谨慎,多空双方势均力敌。尽管美元指数跌至三年来新低,但澳元并未能有效利用这一有利因素,显示出内在疲软的基本面状况。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基本面分析

美元指数(DXY)目前交易于三年来的最低水平,跌破99.50。在全球和美国经济前景持续引发担忧的背景下,DXY继续下滑。市场现在将注意力转向周五晚间即将发布的美国3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和密歇根消费者信心初步数据。

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通胀率在3月份同比放缓至2.4%,低于2月份的2.8%和市场预期的2.6%。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增长2.8%,低于此前的3.1%,未及3.0%的预期。按月计算,整体CPI下降0.1%,而核心CPI上升0.1%。

特朗普周三宣布对美国大多数贸易伙伴暂停实施新关税90天,将税率降至10%,为继续谈判创造空间,分析师认为此举旨在缓解贸易紧张局势。

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最新会议纪要显示,政策制定者几乎一致认识到通胀上升和增长放缓的双重挑战,警告称美联储在未来几个月面临”艰难的权衡”。

澳大利亚方面,低迷的商业和消费者信心加强了市场对澳洲联储(RBA)政策转向鸽派的预期。市场现在预计澳洲联储今年将降息高达100个基点,从5月开始,并可能在7月和8月进行额外降息。

技术面分析师解读:

从120分钟图表来看,澳元兑美元目前处于一个上升通道的下轨附近,近期形成了一个明显的整理态势。价格在0.6230附近震荡,位于MA55(0.6077)和MA14(0.6209)之上,显示中期趋势仍然保持向上。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MACD指标显示DIFF(0.0039)和DEA(0.0042)均为正值,但MACD值为负(-0.0006),表明短期动能有所减弱。相对强弱指数RSI处于59.8900的中性区域,而商品通道指数CCI(55.6064)也处于中性位置,显示目前没有明显的超买或超卖状况。

从汇价结构看,澳元兑美元在0.6388构筑了高点,而在0.5913形成了重要低点。价格目前处于这两个极端之间的回调区域,0.6260和0.6180构成了短期重要的支撑阻力位。值得注意的是,价格目前正在测试由近期低点连接形成的上升趋势线,这一趋势线的有效性将决定短期走势方向。

从日线图表观察,澳元兑美元已经完成了对MA55(0.6275)的回测,并在此位置受到压制。日线MA14(0.6208)与MA200(0.6485)之间的距离较大,显示中长期趋势分化明显。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MACD指标在日线图上显示负值,DIFF(-0.0042)和DEA(-0.0035)均为负,显示中期下行压力依然存在;而RSI指标处于49.6889的中性位置。

从价格形态看,澳元兑美元在日线图上完成了一波下跌后的技术性反弹,但尚未形成明确的反转信号。0.6300和0.6150分别是当前的关键阻力和支撑位,汇价能否突破这一区间将决定中期走势。

后市展望

短期展望
短期内,澳元兑美元可能继续在0.6150-0.6300区间内震荡。美元指数的持续走弱可能为澳元提供一定支撑,但考虑到澳大利亚国内经济疲软和RBA降息预期升温,上行空间可能有限。若美国3月PPI数据进一步确认通胀降温,可能引发澳元短线上攻,目标指向0.6300和0.6350水平。

然而,从技术形态看,当前的反弹更像是下跌后的修正,而非趋势反转。若价格无法突破0.6300关口,可能再次回落测试0.6180支撑,失守则可能向0.6100甚至0.6000关口下探。

长期展望
从长期角度看,澳元兑美元的基本面压力依然存在。澳大利亚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RBA降息预期以及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将继续制约澳元的表现。虽然美元走势疲软,但这可能不足以推动澳元形成持续的上升趋势。

若全球风险情绪进一步恶化,澳元可能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真正的转机需要澳大利亚经济数据明显改善或RBA政策立场发生积极变化,这在当前环境下并不容易实现。

从技术角度看,长期趋势仍偏向空头,只有持续突破并站稳0.6400上方,才能确认中期反转。否则,0.5913的低点仍有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受到挑战。

注:本文基本面内容据路孚特报道展开。

转载自 一期货

spot_img

热点

瑞讯银行:关税摩擦面临新挑战,影响扩展到美股和汇市

尽管周二(4月15日)欧洲资产市场在一些关税摩擦缓和的消息影响下情绪高涨,但在交易时段临近结束时,情况变得不太乐观。今天早上,由于贸易方面传来一些不太乐观的消息,期货市场也呈现下跌态势。首先,美国和欧盟在贸易谈判中进展甚微,目前双方之间20%的关税依然存在。其次,特朗普并没有等到来自中国的电话以讨论关税问题。有消息称中国对波音的飞机订单可能会受到影响。最后,特朗普政府决定限制英伟达公司的H20芯片对中国的出口。这些芯片是专门为中国设计的,它们适用于推理运算,但不如用于人工智能训练的高端芯片那么强大。具体来说,英伟达公司警告称,本季度将记录55亿美元的资产减记,而彭博情报预计该公司今年的总营收损失可能在140亿至180亿美元之间。因此,英伟达在盘后交易中下跌超过6%,纳斯达克期货的表现看起来比其他指数期货更糟。由于关税存在不确定性,阿斯麦(ASML)第一季度的订单预计会减少;而台积电(TSM)预计第一季度销售额将增长42%,利润将增长约56%,但由于关税的不确定性,在这个财报季,业绩预期可能比实际数字更为重要。关税不确定性对企业盈利的影响关税形势存在三大主要挑战。我们不知道关税的具体规模,不知道它们会持续多久,也不知道关税是会提高、降低还是取消。第一季度企业盈利潜在增长的部分原因是在关税生效前需求被提前释放,而由于不确定性,企业推迟了资本支出和人工智能投资计划,接下来可能会出现一两个季度的低于趋势的增长。中美贸易摩擦目前仍未缓解,并已扩展到其他领域。在此背景下,美国刚刚要求英伟达停止向中国出售为中国设计的芯片,作为回应,中国很可能会限制对美国出口稀土金属以及其他对制造芯片和机器至关重要的大宗商品。总之,风险占据主导。中国今早发布的最新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超出了分析师的预期,显示第一季度同比增长5.4%,零售额增长近6%,而分析师此前预期为4.2%。中国的数据表现越强,就越不可能在贸易摩擦中放低姿态。安硕明晟中国ETF自4月8日以来反弹超过10%,但昨日出现下跌。该ETF所包含的公司对美营收占比不到3%,这意味着贸易摩擦和美国取消订单的影响将仍然有限,而这些公司将受益于中国的刺激措施。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出现“死亡交叉”标普500指数日线图现在亮起了红灯,出现了“死亡交叉”形态,即50日移动平均线跌破了200日移动平均线。虽然一些交易员认为“死亡交叉”形态是一个滞后指标,但上一次我们看到“黄金交叉”形态(与“死亡交叉”相反)是在2023年初,在“黄金交叉”形态出现后的几个月里,标普500指数上涨了48%。当然,技术指标并不能保证未来的价格走势,但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100指数的50日移动平均线目前均已低于200日移动平均线,道琼斯指数也很快会出现这种情况。黄金和外汇市场不出所料,贸易紧张局势继续刺激了对黄金的需求。今天早上,每盎司黄金价格刚刚创下了3283美元的新纪录。美元仍然受到贸易摩擦的压力,贸易摩擦已开始对美国公司产生实际影响,并加剧了美国国内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好消息是,美国国债的抛售情况现在比一周前有所缓解,这对于判断金融危机的风险有多严重很重要。目前,债券持有者仍在坚守。外汇市场上,对美元需求的下降继续推动主要货币升值。昨日,欧元兑美元汇率在1.13下方受到支撑,英镑兑美元汇率上涨至1.3266,尽管由于本月预定的就业成本上升,英国3月份的就业人数大幅下降。工资略低于预期,但尽管账单增加,3月份的消费仍有所增长,这一事实被视为令人鼓舞的消息。由于关税存在不确定性,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但如果通货膨胀仍在可控范围内,英国央行(BoE)可能会在经济动荡时期支持经济。然而,如果通货膨胀上升,英国央行的支持力度将受到限制,这可能会对英国的增长预期和英镑造成压力。当然,由于美国增长预期被大幅下调,英镑兑美元汇率看起来走势强劲,但近期欧元兑英镑汇率的上涨表明,英镑相对于欧元的吸引力并没有那么强。 转载自 一期货

白银预测:交易者视黄金上涨为白银反弹的催化剂

文章来源:汇通网 周二(10月29日)欧盘时段,银价上涨,市场试图从最近34.87美元至33.08美元的跌势中反弹。白银交易商正密切关注34.35美元、34.87美元和重要的35.40美元的关键阻力位,这可能决定白银的短期走势。虽然目前的上涨表明市场人气有所改善,但如果价格跌破33.08美元,下行风险依然存在,可能会瞄准32.49美元的支撑支点。黄金价格对银价的影响虽然白银和黄金受到许多相同基本面因素的驱动,但最近黄金持有量接近上周每盎司2,758.53美元的纪录高位,这对白银产生了影响。金价稳定在49.77美元窄幅区间内,暗示盘整,突破该区间可能给银价带来额外波动。黄金的次要支点支撑位2,733.64美元和阻力位2,758.53美元正受到关注,金价可能走高可能支撑白银的看涨前景。美国10年期国债每日收益率黄金和白银都受到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的影响,这为非收益资产提供了一个更有吸引力的选择。周二,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突破4.3%,投资者正在评估即将公布的经济数据,以寻找有关美国经济实力的线索。较高的收益率通常会吸引资本进入固定收益证券,从而给包括白银在内的贵金属带来压力。美元稳定支撑白银需求美元的稳定为银价提供了间接支撑,尤其是在银价从近期高点回落之际。美元波动可能对白银价格产生直接影响,因为美元走强往往会给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带来压力。不过,近期美元企稳,加上即将到来的美国大选的不确定性和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帮助维持了白银对寻求避险资产的投资者的吸引力。美联储利率决策和经济数据聚焦市场参与者正密切等待美联储11月7日的利率决定,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美联储观察工具(FedWatch Tool),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为97%。本周将公布的就业机会、ADP就业数据和核心个人消费支出物价指数等经济指标可能影响美联储的基调。如果数据支持降息,这可能会降低持有非收益资产的机会成本,从而对白银有利,进一步增强白银对冲经济不确定性的潜力。白银市场预测(现货白银日图 来源:易汇通)随着银价小幅走高,银价近期前景谨慎看涨。然而,34.35美元和34.87美元的阻力位仍然是重要的阻力。突破这些水平可能会使银价测试35.40美元的关键水平。如果白银未能出清这些水平,则有可能回撤至33.08美元,下一个支撑位为32.49美元。交易商应密切关注美元、美国国债收益率和经济数据,因为它们可能在年底前影响白银走势。北京时间21:35,现货白银报34.229美元/盎司,涨幅1.72%。

快讯

黄金供需失衡助长价格飙升,瑞银称一年内或升至2900美元!

文章来源:汇通网 10月21日,City A.M报道称,由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特别是黎巴嫩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以及美国大选的不确定性,金价创下历史新高。投资者正在转向黄金作为避险资产以及对冲通胀和市场波动的工具。利率下降,美国经济强劲等因素也推动了黄金需求的激增。瑞银和花旗等投行近期纷纷上调金价预期。 由于投资者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之际寻求避险资产,周一金价一度飙升至2740.44美元的历史新高。这意味着今年黄金的价格已飙升38% 。这次金价的上涨是在黎巴嫩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加剧之际举行的,人们对更广泛的地区局势升级的担忧与日俱增。美国大选结果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对特朗普在博彩市场赔率提高的担忧,也促使投资者转向避险资产。AJ Bell的经济学家Russ Mould表示:“当投资者在不确定时期寻找保值手段时,黄金通常会吸引投资者的注意力。”他解释道:“特朗普赢得美国总统大选将增加国际贸易紧张局势升级的风险,而他的挑衅性可能会导致市场的不确定性加剧。拥有黄金本质上是一种针对未知因素的保险。”英国最大零售投资管理公司 Hargreaves Lansdown指出,投资者对黄金的兴趣受到“过度溢出导致该地区更广泛冲突的风险”以及即将到来的选举的不确定性的提振,这使得黄金对于那些寻求对冲市场波动的人来说成为有吸引力的资产。AJ Bell的经济学家Russ...

美债收益率飙升4.4%,欧元突破关键阻力!央行政策终极对决已打响?

周五(4月11日),全球债券市场在经历了一周的剧烈波动后稍显平静,但市场情绪依然紧绷。欧元区债券收益率在周内波幅收窄,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稳定在2.584%,而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则攀升至4.427%,创下近期高位。美元指数(DXY)日内下跌1.7%,反映出市场对美元信心的短暂回落。与此同时,欧元在缺乏明显催化剂的情况下,兑美元上涨至1.1382镀金。投资者对关税言论引发的避险情绪、美联储与欧洲央行的政策预期分化,以及通胀数据的复杂信号表现出高度敏感。机构和散户的讨论聚焦于美债抛售压力、欧元区债券的避险属性,以及主要央行在当前环境下的政策空间。本文将从基本面和技术面出发,剖析债券市场动荡对美联储和欧洲央行政策的影响,并探讨美元与欧元的中短期走势。基本面:债券市场与央行政策的博弈本周债券市场的核心驱动力之一是关税言论带来的不确定性。尽管部分关税措施被推迟90天,市场对全球经济前景的担忧并未消散。欧元区债券市场展现出一定的韧性,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本周仅小幅上行3个基点,远低于美国市场的剧烈波动。这与欧元区作为避险资产的吸引力上升有关。有机构分析师指出,投资者在美债抛售潮中转向欧元区债券,尤其是德国国债,以对冲不确定性。德国首席市场策略师在近期评论中表示,德国债券市场未完全跟随全球抛售趋势,显示出欧元区资产在动荡时期的相对稳定性。这种现象部分源于欧元区经济数据的温和表现,例如德国3月通胀率回落至2.3%,为欧洲央行提供了更多政策灵活性。相比之下,美国债券市场经历了显著抛售压力。1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本周飙升,德美10年期国债利差扩大至183个基点,创下30年来最大单周增幅。散户讨论中提到,美债收益率的快速上行可能与高杠杆对冲基金被迫减持有关。前美国财长在本周发表评论,指出美债价格的下跌可能引发金融不稳定,促使政策制定者在关税问题上采取更谨慎的态度。这种观点在机构圈内引发共鸣,市场开始猜测美联储是否会因此调整政策节奏。美联储的政策前景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3月19日的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维持利率在4.25%-4.5%不变,并强调在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降息步伐将保持谨慎。有机构分析认为,美联储可能因美债收益率的快速攀升而推迟降息,甚至不排除在极端情况下重启量化宽松的可能性。这种猜测虽未成为主流,但反映出市场对美联储政策空间的担忧。3月CPI数据显示,美国通胀压力有所缓解,但市场普遍预期,关税言论的潜在通胀效应可能在未来数月显现,限制美联储的降息窗口。欧洲央行方面,市场对下周四(4月17日)政策会议的预期趋于明朗。货币市场几乎完全定价欧洲央行将降息25个基点,主利率预计在12月降至1.7%左右。德国2年期国债收益率回落至1.766%,反映出市场对欧洲央行宽松政策的强烈预期。欧元区通胀的温和表现为降息提供了支撑,但机构观点也提醒,欧元区经济复苏的脆弱性可能限制欧洲央行的宽松幅度。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3.866%,与德国国债的利差扩大至128个基点,表明市场对欧元区高债务国家的风险溢价仍保持警惕。技术面:美元与欧元的关键信号欧元兑美元日线图技术分析当前欧元兑美元报价1.1363,日内大涨1.46%,突破布林带上轨1.1210,显示短期多头动能强劲,但已进入超买区间。RSI 14升至75.7285,进一步印证超买风险,需警惕技术性回调;若价格能企稳于布林带中轨1.0911上方,则中期上升趋势仍将延续。短期支撑关注中轨1.0911及下轨1.0612,若回调后守住支撑,不排除进一步上探前高。整体来看,市场情绪偏多,但需关注超买修正压力,中期趋势维持看涨。美元指数日线图技术分析美元指数日内重挫1.18%,报价99.7414,跌破布林带下轨100.8855,表明空头占据绝对主导。RSI 14跌至24.5818,进入超卖区域,暗示短期或有反弹修正需求,但若无法重返中轨103.3159上方,则弱势格局难改。当前下方支撑薄弱,若继续下行可能试探历史低位;上方阻力关注中轨103.3159及上轨105.7469。总体而言,美元指数短期存在技术性反弹可能,但中长期趋势仍偏空。债券市场方面,美债收益率的飙升主导了市场情绪。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4.4%,并在周四触及4.427%,接近年内高位。技术面上,收益率的快速上行伴随成交量放大,显示抛售压力尚未完全释放。30年期美债收益率升至4.85%,创下1月24日以来新高,短期内可能测试5%的心理关口。相比之下,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58%附近企稳,波幅明显收窄,显示欧元区债券市场的避险属性正在吸引资金流入。市场情绪与风险因素机构与散户对当前市场的看法高度分化。机构投资者更关注央行政策与债券收益率的联动效应,认为美债抛售可能迫使美联储在未来数月重新评估货币政策框架。散户则更多聚焦于美元指数的短期波动和欧元兑美元的技术信号,部分交易者对欧元区债券的避险潜力表示乐观。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对关税言论的解读存在分歧。部分机构认为,关税推迟可能为欧美贸易谈判争取时间,从而缓解市场压力;但也有观点警告,若谈判无果,债券市场可能面临新一轮抛售。另一个关键风险是通胀预期的升温。尽管美国3月CPI数据显示通胀压力有所缓和,但市场普遍担忧,潜在的关税效应可能推高未来数月的物价水平。欧元区方面,通胀的温和回落为欧洲央行提供了降息空间,但经济复苏的脆弱性可能限制宽松政策的力度。俄乌局势的持续紧张也为市场增添了地缘政治风险,推高避险资产需求,进一步支撑欧元区债券的吸引力。未来趋势展望展望未来,债券市场的不确定性仍将主导美元与欧元的走势。美债收益率的快速上行可能在5%附近遇到阻力,但若抛售压力持续,收益率曲线可能进一步陡峭化。欧元区债券市场预计将保持相对稳定,德国国债收益率可能在2.5%-2.7%区间内波动,意大利等高债务国家的利差风险需密切关注。总体而言,市场正处于政策预期与避险情绪的拉锯战中。美联储与欧洲央行的政策分化将继续为美元与欧元提供不同的驱动逻辑,而债券市场的波动将成为短期走势的关键变量。交易者需密切关注央行会议结果、通胀数据更新以及地缘政治动态,以把握盘面变化。 转载自 一期货

林吉特走强+库存拐点,棕榈油多头还有戏吗?

周五(4月11日),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BMD)棕榈油主力6月合约收盘报4214林吉特/吨,日内微涨0.33%,但周线累计下跌2.63%,连续第二周收阴。市场在月度出口数据发布后陷入震荡,投资者正评估库存回升与需求回暖的博弈格局。 库存拐点压制短期情绪马来西亚棕榈油局(MPOB)周四数据显示,3月末库存环比增长3.52%至156万吨,为六个月来首次回升。尽管开斋节备货需求旺盛,但产量季节性恢复叠加进口激增(3月进口量跳涨至24.5万吨)导致库存压力显现。吉隆坡交易员指出:“期货价格在连续下跌后进入整理阶段,市场需要4月出口和产量数据来确认下一步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4月上旬出口呈现强劲反弹。独立检验机构AmSpec Agri数据显示,4月1-10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环比增长52.8%至30.1万吨;另一家机构Intertek统计的出口量亦增长29.3%至32.3万吨。这一数据或部分抵消库存利空,但持续性仍需观察。印度方面,3月棕榈油进口量环比上升14%至42.5万吨,反映低价对需求的刺激作用。 外盘联动与汇率扰动国际油脂市场同步波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油主力合约周内上涨1.4%,大连商品交易所豆油及棕榈油期货分别收高0.84%和0.69%。棕榈油与竞争性油脂的价差变化将直接影响出口竞争力。此外,林吉特对美元汇率本周升值1.03%,使得以美元计价的棕榈油对海外买家成本抬升,这一因素可能抑制部分采购意愿。 机构观点分歧:关注二季度供需转换部分分析师对短期走势持谨慎态度。新加坡某大宗商品研究主管认为:“库存重建可能持续至4月中旬,若产量增速超过出口,价格或下探4100林吉特支撑位。”然而,知名机构Fitch...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