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5月 14日 上午7:33

密集迎来突破,谁是下一个“超级枢纽”?

多条跨境铁路迎来集中突破,不仅为中国向北、向西、向南打通多条关键通道,也为边疆省份带来巨大的机遇。在时代的变局中,内陆有望形成若干“国际枢纽”,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每经记者|肖纯    每经编辑|刘艳美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多条跨境铁路传来新动向。

近日,国家铁路局局长费东斌在北京会见乌兹别克斯坦铁路股份公司董事长纳尔祖拉耶夫。双方就加强中乌铁路交流合作、推动中吉乌铁路建设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就在上月底,中吉乌铁路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段重点控制性工程费尔干纳山、纳伦1号、科什特伯3座隧道开工建设,标志着中吉乌铁路项目正线工程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此次动工比计划开工日期提前了两个月。

与之几乎同一时间,越南总理签发《关于加快老街—河内—海防铁路线路项目实施进度的通知》。此前的2月,泰国内阁通过中泰高铁二期工程项目决议;中蒙签署关于甘其毛都—嘎舒苏海图口岸跨境铁路建设的协议。而按照计划,翻越喜马拉雅山的中尼跨境铁路实地勘测也将于今年6月完成。

多条跨境铁路迎来集中突破,不仅为中国向北、向西、向南打通多条关键通道,也为边疆省份带来巨大的机遇。在时代的变局中,内陆有望形成若干“国际枢纽”,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多线并进

尽管多条跨境铁路都在近期出现加速推进的消息,但这些项目从设想之初到逐渐落地,无不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根据公开资料,早在2015年11月,中越双方就签署《关于越南老街-河内-海防标准轨铁路线路规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换文》。

中泰高铁的启动比中越铁路还早一年,两国于2014年就启动了该项目。

中蒙甘其毛都-嘎舒苏海图口岸跨境铁路则是从2004年就开始讨论,双方经历了数十轮谈判。

中吉乌铁路从提出设想到实质性进展,更是花了27年时间。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物流与供应链研究所所长王国文分析,“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虽然持续有影响力,但是在一些关键节点上一直没有取得突破,其原因包括周边国家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另外“中国标准”走出去一直还存在着一些阻力。

对于最近的突破性进展,王国文认为,最近国际地缘政治形势变化很快,同时中国的影响力也在扩大,中国经济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周边国家与中国经济的连接度也进一步提高,实际上,这也是这么多年来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

这些跨境铁路有高铁,也有货运铁路,有的连接东南亚,有的打通中西亚,但重要性都毋庸置疑。

老街-河内-海防铁路主干线全长约390.9公里,3条支线长约27.9公里,途经越南7省2市,贯穿多个重要区域——老街作为与中国接壤的口岸城市,矿产资源丰富;河内是越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海防则是越南北方最大港口城市。

中泰高铁二期工程从泰国呵叻至距离老挝首都万象仅一河之隔的边贸重镇廊开,全长357.12公里。该线路未来会跟已通车的中老铁路连通,为沿线地区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提振中老泰三国的互联互通和全方位合作。

中尼跨境铁路从日喀则经吉隆口岸至加德满都,全长约515.8公里,采用中国标准轨距和单线电气化标准。建成后将成为连接中国与南亚次大陆的战略性通道,对提升尼泊尔交通基础设施水平、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吉乌铁路从喀什向西,经吉尔吉斯斯坦进入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全长约523公里。建成后将成为(中欧班列)南通道与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的一部分,打通中国同中亚的最短陆上通道,到中东和南欧的铁路运距较目前线路缩短约900公里。

中吉乌铁路走向示意图 图片来源:《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

中蒙甘其毛都-嘎舒苏海图口岸跨境铁路只有8公里,却“四两拨千斤”。中国2024年进口蒙古煤炭8370万吨,占其出口总量92.4%。与此同时,现有二连浩特至扎门乌德的中蒙铁路面临运力瓶颈。新铁路将强化供应链稳定性,降低中国进口成本,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关键节点,促进区域资源优化配置与绿色能源合作。

这些跨境铁路加速推进,使得一个以中国为关键节点,辐射东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庞大铁路网络趋于成型。凭借这一超级网络,中国将更深度地参与区域合作,加强与各国经贸往来。

枢纽崛起

对内陆省份来说,跨境铁路无疑将带来巨大机遇——之前远离沿海的内陆地区,将变身成为开放门户。

比如云南磨憨,这座边境小镇因为2021年通车的中老铁路,一跃成为中国对东盟第一大铁路口岸。

中老铁路 图片来源:中国铁路

王国文表示,新的通道形成之后,将形成新的开放门户、新的区域枢纽和节点,也必然会增加中国对内对外贸易和投资机会。

备受关注的如喀什,坐拥亚欧“十字路口”的黄金位置,铁路时代却成了末端梗阻。一旦中吉乌铁路建成,国内经喀什到欧洲较目前线路将节省7至8天,喀什、新疆乃至整个西部的交通格局都有望为之一变。

去年5月,中国首个国际道路运输联盟(IRU)认证的国际公路运输系统(TIR)集结中心落户喀什。据当地媒体报道,此前在上海、广州等地运送至喀什的货物需换装境外TIR车辆,通过集结中心,将能实现“门到门”“点对点”运输。

与喀什类似的还有昆明。规划中的泛亚铁路由东线(中越铁路)、中线(中老泰铁路) 、西线(中缅铁路)组成,起点都是昆明。

目前已建成的中线将进一步延伸至泰国,东线正加速推进,西线也在建设中。三线交汇,让昆明有望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面向东南亚的核心枢纽。

中铁联集昆明中心站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正在装箱作业 图片来源:云南发布(杨紫轩 摄)

南宁则以陆港加持海港的双重优势加入枢纽之争。

平陆运河开建,将直接打通南宁通往北部湾的水运通道。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上升为国家战略,南宁或将成为整个西南地区的出海口,区位优势得到重塑。

深处内陆,不沿边不沿海的贵阳也加入进来。

4月27日,贵州发布《支持贵阳国际陆港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将贵阳国际陆港打造为贵州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的“门户”,形成面向东盟、中亚、欧洲的国际贸易中转集拼地和西南重要国际物流枢纽。

贵阳加入枢纽之争的背景是,多条跨境铁路经由中国铁路网相连,放大了拉动效应。

越南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货物从越南经海路到达汉堡或阿姆斯特丹等欧洲港口,大约需要50天的时间。

在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主任赵卫华看来,这样的周期已经不能适应越南当前对外贸易增长现状,特别是对于部分具有时效限制的产品而言,如此长的运输周期明显难以满足需要。

比如欧盟和中国同为越南热带农产品和水产品的最大消费市场,这些货物保质期或最佳食用期在15天左右,通过海运很难在规定期限内运到欧盟,空运成本又过于高昂。

越南等东南亚国家通过跨境铁路,借道中国西部陆海新通道,就能打通去往欧洲的新路径。

2023年12月,“中老铁路+中欧班列”国际货运新模式成功运行,直接将老挝、泰国两国商品运抵欧洲的时间压缩到15天之内。

在如此有想象力的新模式下,成都、重庆、昆明、贵阳等西部枢纽城市都在全力开拓中欧班列、中亚班列、中老班列、中越班列,形成连接欧洲、中亚和东盟的物流大通道和国际物流枢纽,逐渐变身为向西向南开放的前沿。

图片来源:成都国际铁路港

产业空间

交通优势能促进产业集聚,以大通道撬动大产业。

首先是文旅,凭借铁路高效便捷的优势,中老铁路一开通就迅速成为连接中国与东南亚跨境游的“黄金线路”。

目前,昆明至万象、普洱至琅勃拉邦间开行的国际旅客列车,出入境旅客从每天300人次增至最高1300人次。今年以来,东盟国家游客赴西双版纳的旅游订单同比增长超2.5倍,沿线酒店入住率稳定在85%以上,形成独具特色的跨境旅游经济圈。

中老铁路还经过了云南咖啡的核心产区。咖啡豆转运损耗高、成本高,如今通过铁路运输,每个集装箱能节省5000元。普洱火车站附近,一座座咖啡产业园拔地而起,从运输到加工、集散,一条咖啡产业链正在形成。

新疆自贸试验区的总体方案中,喀什定位是联通中亚和南亚的商品加工集散基地,一边承接东部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一边做大做强外向型经济,培育跨境电商。

图片来源:中国海关传媒(张兆涵 摄)

这不仅意味着人口的集聚,还在客观上要求更为强大的物流运输能力和完善的供应链。中吉乌铁路将为喀什提供这种便利。有专家指出,中亚间的贸易,如果加上未来要在中亚国家建设的海外仓,物流效率会有惊人的提升。喀什的跨境贸易也将迎来拐点式的增长。

王国文则谈到,与北、中线直接由火车过境不同,铁-公-铁的运输模式,为在喀什转运的企业停留下来、进行就地加工转化提供了机会,也让供应链管理中的“延迟战略”得以发挥。

所谓“延迟战略”,是指不经过提前预测,而是在得到了确定的市场需求信息后,才开始进行产品生产和物流运作,并由此准确满足顾客需求的战略机制。

王国文进一步解释,与传统制造产品不同的是,不少电子产品都能在作为供应链最末端的口岸进行组装,在前端工厂进行大规模生产后,口岸有望成为接受定制化柔性生产的载体。

图片来源:喀什市政府官网(武勇 摄)

据他观察,喀什正在探索此种模式。在两侧的边境仓,他发现了不少进出口相关企业提供相应的物流增值服务,这“将能够提升喀什加工业的吸引力”。

纵观各地最新获批的2035年国土空间规划,国家对一些城市的定位,也勾画出对未来的期许。

比如,昆明作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乌鲁木齐得到面向中亚西亚交往中心、国际商贸物流中心的定位……这些都凸显了中国与周边关系日益紧密背后的城市格局重塑。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

spot_img

热点

快讯

棕榈油超跌反弹初现,但经济不确定性压制上行空间

周二(4月22日)马来西亚棕榈油期货在连续六个交易日下跌后,今日终现反弹。截至收盘,BMD交易所7月合约报收3967林吉特/吨,涨幅1.46%。技术面上,布林带中轨位于4198林吉特,价格仍处于超卖区间;MACD柱状图虽维持负值,但绿柱收敛至-26.9574,显示短期卖压有所缓解。这一反弹更多源于空头回补与豆棕价差修复——当前棕榈油较豆油贴水已吸引部分买盘,但林吉特走强及全球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令涨幅受限。 多空因素交织下的价格驱动逻辑短期支撑:价差修复与需求端边际改善孟买Sunvin集团商品研究主管Anilkumar Bagani指出:"能源价格与豆油同步回升,叠加印度采购回暖,共同推动棕榈油反弹。"数据显示,大连商品交易所豆油主力合约日内上涨1.32%,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豆油价格同步走高1.03%。这种联动性源于棕榈油在全球植物油市场的替代效应——当豆棕价差缩窄至合理区间,价格敏感的买家往往转向棕榈油。 需求端出现积极信号:据路孚特,马来西亚棕榈油委员会(MPOC)在今日报告中强调,中国和印度两大进口国或于5-6月加大采购。中国方面,夏季传统消费旺季临近,库存回补需求将逐步释放;印度则因国内棕榈油库存处于低位,且当前价格较豆油更具竞争力,进口窗口有望打开。值得注意的是,3月印尼棕榈油出口虽环比下滑2%(受斋月国内消费增加影响),但绝对量仍处于四年高位,印证需求韧性。 压制因素:货币波动与供给复苏预期 林吉特兑美元汇率今日贬值0.48%,理论上利好以美元计价的棕榈油出口,但Bagani提醒:"若林吉特延续年初以来的升值趋势,将削弱马来西亚棕榈油的出口报价优势。"此外,原油市场波动加剧亦带来不确定性——尽管今日油价因空头平仓反弹,但美国货币政策紧缩预期仍压制能源需求前景,间接影响棕榈油的生物柴油消费预期。...

黄金分析:现货黄金触及3500美元,接下来怎么走?

黄金在每一次短期回调时都持续吸引着热切的买家,坦率地说,没人能猜到这轮涨势还能走多远。这轮走势背后的动力明确无疑,并且显然抑制了交易员或长期投资者的任何实质性抛售行为。在此背景下,尽管金价已触及显著超买的技术水平,但黄金预测仍然看涨。是什么推动了黄金预测?自本月早些时候在2956美元触底以来,金价已飙升近18%,这一惊人的涨幅是由一系列基本面因素共同推动的。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典型的“完美风暴”案例:全球持续的不确定性、各国央行的持续增持、美元走软以及经典的避险资金流入。所有这些都为金价提供了强劲支撑。但主要的催化剂仍然是悬而未决的贸易紧张局势。贸易紧张局势营造出了一种经济阴霾,让风险资产摇摇欲坠,而黄金多头则自信地占据主导地位。特朗普总统对美联储的尖锐言辞以及他再次发出的关税威胁,只会增强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吸引力。当然,贸易方面若真能取得突破,可能会削弱黄金的一些吸引力。但鉴于到目前为止的谈判仅产生了一些宽泛的陈词滥调,市场没有理由改变方向。在我们看到实质性进展而非仅仅是情绪好转之前,逢低买入的策略似乎还会继续,这使得黄金预测保持乐观。话虽如此,在3500美元的价位上,黄金很难说是便宜的。如果股市重拾乐观情绪,金价回调的风险很大。但鉴于这一趋势的强劲程度,任何回调都不太可能是温和或干脆利落的。如果黄金下跌,将不太会直线下降如果黄金高位行情不能持续,也别指望它一蹴而就地下跌,它从来都不会这样。就像大海不会因为一个波浪就退潮一样,黄金的下跌,如果真的开始下跌的话,可能会出现所有常见的情况:回调、反弹,以及投资者的一些否认情绪。那些期待大规模抛售的人可能要等上一段时间了。目前的趋势非常强劲,就目前而言,逢低买入仍然是投资者青睐的操作。如果出现回调,这可能会为多头提供充足的机会重新评估他们的头寸,也会让空头终于有机会好好表现一番。但我们不要操之过急——目前还没有趋势反转的迹象。黄金技术面预测:热度高企,但涨势仍在延续从技术层面来看,黄金正沿着看涨的轨迹自信地前行。这一点毋庸置疑。但相对强弱指数(RSI)以及其他动能指标现在发出的信号值得引起注意。日相对强弱指数读数已接近80,已经进入严重超买区域。不过,这并不一定预示着厄运即将来临。它只是证实了我们已经知道的事实:买方占据主导地位。那么,价格接近顶部了吗?有可能。但我还不会敲响警钟。这些高企的指标更多的是一种警示,而非战斗的号角。与其说是“快离场”,不如说是“保持警惕”。需关注的现货黄金技术水平黄金攀升至创纪录的3500美元令人印象深刻,但不出所料,它已开始从这一心理高位略微回落,这很可能是由于一些常规的获利了结行为。在这一水平之上没有天然的阻力位;我们有的只是整数关口。然而,在下跌过程中,情况就不同了。技术分析(现货黄金日图 来源:易汇通)初步支撑位包括周一的高点3430美元以及日线图上的整数关口3400美元。再往下看,3357美元是上周的突破位,然后是可靠的3300美元支撑位。如果出现更有意义的回调,3245美元和3167美元将值得关注,这两个此前的阻力区间现在都有可能成为支撑位。(现货黄金周线图 来源:易汇通)周线图上,3245美元和3357美元的价位仍然很关键。在这之下,3000美元是下一个心理关口,而2956美元是上一个波段低点。如果出现更深幅的下跌,可能会考验2790美元,但目前这只是猜测。即便如此,这样的下跌也不一定意味着趋势反转。更有可能的是,它会吸引那些寻找再次入场机会的投机性买家。但是相对强弱指数(RSI)呢?这就有意思了。月度相对强弱指数目前为87,这是自2020年和2011年的狂热时期以来未曾见过的水平。历史告诉我们,这样的极端水平往往会导致一段时间的横盘整理或盘整。与此同时,在今天早些时候的最高点,黄金的交易价格比其200周移动平均线高出了令人咋舌的1400美元,溢价超过67%。人们不禁要问,即使在如今的宏观经济环境下,这种与均值的偏离程度能持续多久。那么,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呢?目前,趋势追随者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如果出现反转K线并且有一定的延续性,尤其是在日线图或周线图上,市场情绪可能会迅速转变。在我们看到一系列明确的更高低点和更低高点的形态之前,任何下跌都更有可能吸引逢低买入者,而不是引发恐慌性抛售。 转载自 一期货

4月22日美市更新支撑阻力:18品种支撑阻力(金银铂钯原油天然气铜及十大货币对)

4月22日美市更新的黄金、白银、铂金、钯金、原油、天然气、铜(商品)以及:美元指数、欧元、英镑、日元、瑞郎、澳元、加元、纽元(热门货币对)的支撑阻力位一览。 转载自 一期货

多数机构预测10非农放缓,金价有望继续上行

文章来源:汇通网 美联储发言人近几个月表示,其职责的两个方面——价格稳定和就业最大化——所面临的风险已经达到平衡。这使得周五劳工部的就业状况报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北京时间11月1日(周五)20:30,美国将公布10月非农报告。市场预计10月份非农就业岗位将增加12.5万个,低于9月份异常强劲的25.4万个就业岗位。10月份失业率预计将维持在4.1%。ZipRecruiter 首席经济学家朱莉娅·波拉克表示,本周的非农就业报告将表明,增长正在放缓,而且也变得更加集中在几个行业。今年创造就业机会的主要领域是政府、医疗保健、休闲和酒店业,这种情况仍然存在,特别是在医疗保健领域,而ZipRecruiter也发现人们对技术行业以及金融和保险等相关业务更感兴趣。花旗经济学家 Veronica Clark 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表示:“10月份的数据将是对9月份数据走强的重要确认或否定,但可能不足以将市场注意力转移回美国衰退风险。”不过,十月份的数据将反映正在进行的波音罢工和袭击东南部的飓风。Clark克估计,这些因素将拖累就业人数7万至8万。Clark还表示,由于影响10月份数据的临时因素,市场可能会看到本月就业人数增长放缓。可能要等到11月或12 月的数据公布后,就业趋势真正疲软的情况才能令市场和美联储官员满意。花旗对美国就业市场的看法比市场普遍预期更为温和,预测10月非农增加9万,10月失业率微升至4.23%。此外,花旗表示,对9月份数据的任何向下修正都可能比平常更重要。22V Research 的 Dennis...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