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5月 13日 上午8:14

专访北京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张向宏:未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技术路线一定会收敛成一条,核心是将供数、用数和服务主体放进同一个空间

5月10日,在2025中国数谷·西湖论剑大会上,张向宏解读了《数据基础设施技术路线研究报告》。他表示,数据基础设施的核心目标是解决数据“供不出、流不动、用不好”的问题,实现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他提到,区块链、隐私计算等六种技术路线兼具流通与安全特点,未来相关的技术路线将收敛成一条。

每经记者|张蕊    每经编辑|陈旭    

张向宏,现任北京交通大学信息管理理论与技术国际研究中心特聘教授,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他曾担任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等职,主持过50多项国家级重大课题研究和100多项地方和企业项目研究,曾参与起草十多部国家政策文件。

5月10日,以“数智无界 安全共生”为主题的2025中国数谷·西湖论剑大会在杭州举行。大会期间举办了数据安全流通论坛,该论坛首次邀请18个数据基础设施试点城市中超过半数的城市数据运营管理机构掌舵人齐聚一堂,共商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大事。

张向宏在论坛上对《数据基础设施技术路线研究报告》作了解读。论坛期间,他还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的采访。

要在数据高速流通过程中解决数据安全问题

NBD:在当前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您认为我国数据基础设施技术路线的核心目标是什么?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哪些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

张向宏:核心目标就是要解决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数据“供不出、流不动、用不好”的问题。

我国数据基础设施的定义是从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的角度出发,面向社会提供数据采集、汇聚、传输、加工、流通、利用、运营、安全服务的一类新型基础设施,是集成硬件、软件、模型算法、标准规范、机制设计等在内的有机整体。

这里面第一句话就是“从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的角度出发”,所以其根本任务就是让原本不能流通的数据能够流通起来,使流通慢的数据加速流通,并且在数据的供给、流通和使用过程中确保数据安全,即实现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这就是根本目标。

衡量数据基础设施是否卓有成效,主要有两个指标:

一是是否有大量数据在应用、流通。如果只有三五个人或者三五十人的数据在流通,这也不能算,像滴滴、美团、携程等平台,上面有几亿用户的海量数据在高速流通,这才是真正的数据基础设施。

二是流通过程必须是安全的。

数据流通基础设施要解决数据高效流通和可信安全的问题,其技术确实很难。计算机发展至今只有七八十年的历史,安全和发展往往是割裂的。以前是由不同的人做,有的做发展,有的做安全,而现在需要将数据流通技术和保障数据安全技术结合起来,难度在这里。

所以,区块链技术、隐私计算技术、数联网技术,数据元件、数场、可信数据空间技术等这六种技术路线,目前来看都兼具了确保数据能流通并且流通过程安全的特点。而像传统的TCP/I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云计算等,确实能让数据流通,但是不保安全。

但前述六种技术目前还不够成熟,例如区块链和隐私计算技术虽然安全,但效率较低,难以大规模应用。隐私计算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银行等金融机构,为高净值客户提供数据保护方案,成本较高,它只覆盖少量用户,因此不算基础设施。

所以,要使隐私计算等技术得到更广泛应用,必须突破如何在使用联邦学习(一种分布式机器学习技术)、多方安全计算、密态等技术后,减少数据价值损耗、提高数据流通速率的问题。只有突破这一难题,隐私计算技术才能像5G一样,降低成本,为更多行业和普通百姓服务。

因此当前如何在数据高速流通的过程中同时解决数据安全问题,这是相关技术的核心,也是难点。

张向宏教授接受采访 每经记者 张蕊 摄

未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技术路线一定会收敛成一条

NBD:去年国家数据局发布了一个支持可信数据空间发展的文件,提出到2028年,我国将建成100个以上可信数据空间。您认为可信数据空间是一条比较有前景的技术路线吗?

张向宏:这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

一个角度是,《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中提出了六条技术路线,可信数据空间是其中之一。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信数据空间与其他五条技术路线一样,都是国家鼓励试点试验的技术路线。

目前,其他技术路线都没有专项政策,而可信数据空间出台了《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 年)》。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国家政策支持方面显然与其他技术路线存在差异。目前,从社会反响来看,可信数据空间的探索确实相对比较多。

另一个角度是,未来的技术发展一定会收敛成“一个空间”,或者叫“一个场”“一个平台”或“一个网”。无论叫什么名字,核心问题是数据在这个空间里是高效流通的,流通过程中是安全的。

构建这个空间、场或平台时,可能会用到隐私计算技术、区块链技术、数据控制技术、数据元件技术、数据沙箱技术等,这些技术不是必须用,但不用这些技术肯定无法实现目标。

至于称呼,空间、场、平台或网并无本质区别,关键在于要有大量数据的供数主体,带来海量的数据资源;要有大量的用数主体,带来丰富的数据应用场景;要有大量的数据服务主体,从数据资源到数据场景中间提供大量服务。

只要具备这些要素,无论叫什么名字都无所谓。把握数据基础设施的核心要义,就是要将数据的供数主体、用数主体和服务主体放在一个空间上、一个场上、一个平台上、一个网上。

通过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数据平权”问题

NBD:不同行业的数据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应该是存在差异的,比如金融、医疗、交通等行业,您觉得在制定技术路线时,应如何平衡通用性与行业特殊性?

张向宏: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生产要素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以土地和劳动力为要素的是农业社会,以技术和资本为要素的是工业社会,以数据为要素的是数字社会。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们逐渐进入以数据为要素的数字社会,目前正处于加速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在进行全面数字化转型。

从这个角度来看,各行各业对数字化的需求并无差异。如果一个行业不进行数字化转型,不通过数据发展业务、改善流程、降低成本,或者个人不通过数据平台交友、购物、打车,生活将很难正常开展。因此,从需求角度来看,我认为各行各业的差异性并不大。

对各级政府来说,当前需要做的工作是填平“数据鸿沟”。国家数据局等部门出台的《“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列出的12个行业中,第一个是工业制造,第二个就是现代农业,这两个是排在前面的,金融、医疗等排在后面。

目前我们还处于数据要素化发展的前期阶段,过十年、二十年回头再看,数据在传统工业、农业等领域的应用将会非常广泛。例如传统物流业,以前数据应用较少,现在数据应用已经非常广泛。

NBD:您认为生成式AI(人工智能)的训练数据溯源难题、输出结果不可控性是否将颠覆现有数据安全框架?您觉得监管应更侧重训练数据治理还是输出内容管控?

张向宏:我个人认为,对于人类社会的技术进步,我们不应过度猜测,而应顺其自然。过度忧虑只会增加人类的焦虑。

以人工智能为例,我们对人工智能当前这个发展阶段的期望值过高。人工智能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存在一些偏差是正常的,它目前的发展阶段就是这样,尚未达到真正的智能。

自动驾驶也是一样,我们不能完全依赖自动驾驶技术,自动驾驶目前只是辅助驾驶,它出现一些偏差,你认为是它的问题,要限制它,这就是“人的焦虑”的反映。

今天我讲到“数据基础设施与人工智能需要高度契合”这个发展趋势,举例说DeepSeek解决了人工智能的算力瓶颈和算法瓶颈这两大问题,我们叫算法平权、算力平权,这是一个重大突破。

人工智能有三大要素:算力、算法和数据。目前,算力和算法问题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但数据问题仍然存在。我们应该关注如何构建更大规模、更高质量的数据集,使人工智能更聪明、更智能,这就是国家数据基础设施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要在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上让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集聚一大批各行各业的高质量数据集。数据应用于千行百业,其中有一个新兴应用场景,就是人工智能,还有低空经济等等,意义非常重大。

我们应该关注如何通过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数据平权”问题,使人工智能得到突破性发展。由于数据来源不可靠等因素,人工智能会出现大模型幻觉等问题,如果能提供高质量的数据,这些问题就会减少。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张蕊摄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

spot_img

热点

快讯

COT报告:交易员转为净做空日元

文章来源:汇通网 每周交易者承诺(COT)报告显示了资产管理公司和大型投机者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期货市场中的持仓情况。以下是截至 2024年10月29日星期二美国商品交易委员会发布的COT报告披露的部分持仓数据。该报告的发布日与其记录的交易员实际持仓之间,存在3天的滞后期。该报告在星期五发布,但其中只有截至星期二的数据。大型投机者连续第二周净做空欧元/美元期货,总空头增加15.4%(27.9万份合约)。他们还转向净做空日元期货,使总做空敞口增加34.8%(23.2万份合约)。资产管理公司和大型投机者似乎通过削减多头和空头头寸来降低澳元/美元期货的风险。黄金触顶的早期迹象可能正在形成,两组交易员总共减少了14.8万份空头头寸,减少了12.4万份多头头寸。资产管理公司将VIX期货的净多头敞口推高至1年高位。日元/美元(日元期货)仓位——COT报告:大型投机客转为净做空日元,结束了长达10周的净做多日元头寸。这是自2021年第一季度以来首次出现看涨。资产管理公司也净做空,但已经是第二周了。但鉴于日本央行此后召开的会议不如预期温和,且有传言称可能加息,或许他们对净空头敞口的回访可能是短暂的。欧元/美元(欧元期货)仓位——COT报告:大型投机者连续第二周增加净空头敞口,并达到自2022年9月以来的最看跌水平。然而,资产管理公司仍然坚定地保持净多头,他们的敞口净值上周几乎没有变化(仅下降了1000份合约)。鉴于欧元/美元连续几周的抛售,我现在想知道它是否会反弹,这意味着美元会有更深的回撤。在经历了5周的抛售之后,我对澳元/美元也有类似的看法。澳元/美元(澳元期货)仓位——COT报告:资产管理公司对澳元/美元期货的看跌达到六周以来的最高水平,而大型投机客的净多头敞口实际上没有变化。无论如何,澳元/美元期货似乎普遍在降低风险,总未平仓合约减少,同时资产管理公司和大型投机者的交易量也在减少。这两组交易员合计削减了-23.7万份多头合约,平仓了-12.2万份空头合约。黄金期货(GC)仓位- COT报告:迹象表明,金价在如此令人眼花缭乱的高位上可能并非一切都好。上周,大型投机客和管理基金都减少了对黄金的多头和空头敞口,金价也以每周看跌的走势收盘。大型投机者的总空头合约升至49周高点87.8万份,资产管理公司的总空头合约升至23周高点39.7万份。多头合约合计减少12.4万份。结果是净多头敞口被交易员之间总计15.3万份合约拉低。这在宏观计划中并不算大,但它确实显示了2700美元附近多头的一定程度的紧张情绪,并暗示我们可能会在明年价格最终达到3000美元之前看到一次修正。华尔街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100指数)的仓位——COT报告:我们还看到华尔街的上涨势头减弱,标普500指数期货的净多头敞口以12个资产管理公司中最快的单周速度下降(-20.5万份合约)。他们还以四周来最快的速度削减了道琼斯期货的净多头敞口(减少了2.9万份合约)。尽管如此,他们对纳斯达克期货的净多头敞口仅增加了120份合约,尽管上周下半周的价格走势表明,在美国大选前的周末,交易员普遍在降低风险。VIX期货仓位(IMM数据)- COT报告:资产管理公司将他们的净多头敞口推至52周高点,增加了9.9%(620万份合约)。

关税阴霾笼罩全球,美国民众对特朗普新任期经济信心大降

一项新的民调显示,自从特朗普重新入主白宫以来,美国人对他管理美国经济能力的信心直线下降。据路透社/益普索周三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只有37%的美国人赞成特朗普对经济的处理方式,低于他首个任期内的任何时候。皮尤研究中心周三公布的一项调查也发现,不到一半的美国成年人(45%)对特朗普在经济问题上做出“正确决定”的能力有信心。这比去年11月的同样一次调查下降了14%,当时59%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特朗普的经济决策有信心。在周三公布的这两项调查之前,CNBC本周早些时候发布的全美经济调查也记录了特朗普整个白宫生涯中最低的经济支持排名,只有43%的美国人赞成他对经济的处理方式。考虑到特朗普在2024年总统大选中,以降低通胀和重振仍从疫情中复苏的经济为纲领,击败了时任副总统哈里斯,美国人对总统处理经济的总体信心大幅下降,这一点尤为重要。但自特朗普上任以来,他主要专注于征收,然后暂停,然后征收关税,而不是他承诺的减税和放松管制。这些关税已经带来了不确定性,并使股市陷入动荡,因为人们担心贸易战的潜在后果。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发现,约59%的美国人不赞成特朗普对进口商品征收全面关税。美国人对特朗普处理经济问题的信心仍然存有党派分歧。大多数共和党人(80%)表示,他们对特朗普在经济和税收政策方面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非常”或“有些信心”。相比之下,只有11%的民主党人持同样观点。随着公众对特朗普经济计划的信心动摇,他的总体支持排名也有所下滑。据路透社/益普索4月16日至21日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约42%的美国人认可特朗普的工作表现,低于他就职这几天的47%。本周公布的其他几项民意调查也发现,特朗普的整体公众支持率出现了类似的下降:在CNBC的调查中,44%的美国人赞成特朗普对总统职位的处理方式;在皮尤的调查中,这一比例为40%,40%的支持率较2月份下降了7%。 转载自 一期货

全球市场聚焦:美元回落,黄金原油能否迎来大涨良机?美联储降息预期引爆市场!

文章来源:汇通网 周一(11月4日)全球市场聚焦于即将到来的美国总统大选以及美联储的利率决策,这两大事件被认为是影响金融市场走向的关键。投资者纷纷准备应对大选带来的潜在波动,特别是市场对特朗普或哈里斯获胜后美元及其对应资产的不同反应。此外,近期油价的回升与黄金的温和上涨也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本文将详细分析黄金、外汇及能源市场最新走势,基于当前价格变化、宏观经济环境和分析师观点来提供一份全面的市场前瞻。

惊爆!美联储陷百年危机 特朗普”屠刀”或引爆全球金融海啸

据路孚特,全球金融界正经历历史性震颤!作为世界经济定海神针的美联储,如今被政治风暴裹挟至悬崖边缘。特朗普政府掀起的美联储人事风波叠加关税核弹,正在动摇二战后建立的全球金融秩序根基——这个被视作“全球公共安全网”的超级央行,首次面临独立性与功能性双重瓦解的致命威胁。一、政策囚笼:美联储深陷“加息降息”两难困局在诡异的经济迷雾中,美联储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政策困境。当欧央行准备降息刺激经济时,美联储却可能被迫反向操作——特朗普政府的新关税政策正催生通胀恶魔,逼得这家全球最大央行不得不考虑继续加息。这种政策分道扬镳正在撕扯全球金融市场,发展中国家首当其冲:美元融资成本飙升35%,新兴市场汇率剧烈震荡,至少12个国家已向IMF申请紧急援助。二、独立危局:特朗普的“央行大清洗”倒计时更致命的威胁来自白宫内部。特朗普近日公然威胁解雇联储主席鲍威尔,这记重拳直接击碎了美联储坚守百年的政策独立性护盾。TS Lombard机构警告,即便鲍威尔撑到2026年任期结束,特朗普安插的继任者仍可能将美联储改造成"白宫经济战指挥部"。IMF首席经济学家古兰沙紧急发声:"央行独立性一旦沦陷,全球通胀怪兽将彻底失控!"三、风暴前夜:美元霸权体系正在崩塌?特朗普政府掀起的政策飓风已现灾难性后果:美元与美股罕见同步暴跌,十年期美债收益率狂飙一度触及4.58%,国际资本正以每月3000亿美元速度撤离美国市场。国际金融协会(IIF)最新预警显示,美国或在年底陷入"特朗普衰退",而美联储届时可能沦为政策僵尸——既无法降息救市,又无力遏制通胀,这种双重瘫痪将直接动摇全球货币体系根基。总结:历史转折点:全球金融安全网濒临崩溃IMF主席格奥尔基耶娃的警告正在应验:当各国央行失去协同作战能力,世界经济将陷入“冰火两重天”的炼狱模式。美联储若沦为政治棋子,不仅意味着美元霸权时代终结,更可能触发1930年代以来最惨烈的全球金融海啸。 转载自 一期货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