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8月 22日 下午4:46

哈马斯:以色列“基甸战车2”行动不会成功!暂不回应停火方案,征召6万预备役,以还要对加沙做什么?德国、法国谴责……

8月20日,巴勒斯坦哈马斯谴责以色列批准“基甸战车2”军事行动,称其为“种族灭绝战争”。以色列国防部长批准接管加沙城计划,并追加国防预算。哈马斯已同意停火方案,但以色列暂未回应。以军已控制加沙城郊区,开始进攻准备。多国谴责以色列行动升级,呼吁停火。联合国表示加沙人道救援物资需求巨大,运送仍面临挑战。

每经编辑|杜宇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8月20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发表声明,谴责以色列军方批准“基甸战车2”军事行动。

哈马斯表示,以色列此举“延续了22个月以来的种族灭绝战争”,无视调解方推动停火与交换被扣押人员的努力哈马斯近期已同意调解方提出的最新停火方案,但以色列政府仍坚持战争,企图摧毁加沙并迫使居民流离失所。

声明强调,“基甸战车2”行动不会成功,以军无法实现既定目标,并呼吁调解方加大对以色列施压,要求停止“种族灭绝与饥饿政策”。

以国防部长卡茨8月19日批准了以军接管加沙城的作战计划,代号为“基甸战车2”,该计划将于21日递交以色列内阁审议。同日,以内阁追加约90亿美元财政预算主要用于国防开支,将在未来几天内向约6万名预备役人员发出征召令,该计划将于21日递交以色列内阁审议。

战火中的加沙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以方决定暂时不对哈马斯同意的停火方案做回应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8月20日,总台记者获悉,以色列战略事务部长德尔默前一日在巴黎与卡塔尔高级代表团会面时表示,以色列只对达成全面停火协议感兴趣,即哈马斯释放所有以方被扣押人员,并同意放弃加沙领导权。

此外,以色列第12频道报道称,以色列方面决定暂时不对哈马斯同意的停火方案做回应。

当地时间18日,哈马斯发表声明称,包括哈马斯在内的多个巴勒斯坦派别已宣布同意加沙地带停火谈判调解方埃及和卡塔尔关于停火方案的最新提议。

以军开始进攻加沙城第一步 内塔尼亚胡要求缩短进攻时间表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8月20日,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德弗林对媒体表示,以军已经控制了加沙城郊区地带,开始进攻加沙城的第一步。

德弗林称,以军已经在加沙城开始初步行动,将加大对加沙城哈马斯的打击力度,包括其地上和地下基础设施,为进一步攻势做准备。

以军表示,自今年3月18日恢复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以来,以军已经打死2000多名哈马斯成员,其中包括许多高级指挥官,并打击了超过1万个哈马斯目标,包括基础设施、武器库和地下隧道等。目前以军已经取得加沙地带约75%地区的作战控制权。

同日,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发表声明称,总理内塔尼亚胡已指示军方,缩短进攻加沙城的时间表,击败哈马斯并夺取其控制地区

多国谴责以色列升级在加沙地带行动

据央视新闻,法国总统马克龙8月20日在社交媒体发文说,以色列计划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实施的军事行动只会为巴以人民带来“灾难”,并在地区引发“永久战争”。马克龙说,他当天先后与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埃及总统塞西通话。他和约埃两国领导人都认为,结束巴以冲突需要实现加沙停火、释放所有被扣押人员、向加沙地带居民运送人道援助物资、解除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武装并加强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作用。

德国政府副发言人斯特芬·迈尔20日说,德国反对以色列接管加沙城作战计划,呼吁相关各方立即实现持久停火以结束冲突。迈尔当天向媒体表示:“我们反对此类军事行动的升级,呼吁各方和国际社会立即通过持久停火来结束冲突”,“德国将继续利用一切外交手段施加影响”。

联合国:加沙人道救援物资需求缺口依旧巨大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20日,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发布联合国及其合作伙伴在加沙开展工作的最新情况。8月3日至16日期间,各机构向加沙运送了1.2万吨面粉和其他物资,支持了80多个社区厨房,每天提供超过40万份餐食,比7月底的供应量增加了一倍,但还不到4月时的一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为3万名急性营养不良儿童提供了一个月的治疗性食品,以及可供1250名婴儿食用的奶粉,并继续为数千名儿童进行营养不良筛查。联合国及其合作伙伴筹集了30多卡车的药品和手术材料等物资,重建了一个血液透析中心,每天向1000多个地点运送超过13000立方米的饮用水,修复供水网络,并为600户家庭提供卫生用品。

据估计,为满足约140万人的现有避难需求,需要约3500卡车的帐篷等基本生活用品。这还不包括未来可能出现的流离失所,而流离失所只会进一步推高避难需求。运送这些物资依然是一项挑战,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等机构持续受到限制,导致物资运送受阻,此外还存在包括海关清关要求在内的其他障碍。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新闻

封面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

spot_img

热点

[送码] 我自己做了一款「戒烟助手 pro」iOS App,送大家一些码

大家好,最近折腾了个小项目——一款叫 「戒烟助手 Pro」 的 iOS 应用。 做它的原因其实挺简单的:我自己抽烟多年,总想戒,但各种笔记、表格都坚持不下去。于是干脆写了个 App 来管自己,顺便希望也能帮到有同样困扰的人。 它能干嘛 📊 记录每天的抽烟情况,自动生成趋势图,看得到自己到底有没有减少 ❤️...

快讯

特朗普“闪电和平计划”破产?美俄博弈暗藏三大致命裂痕,乌克兰沦为最大输家

2025年8月,美国总统特朗普高调推出的俄乌和平计划,仅在四天内从雄心勃勃跌入搁浅困境。这场被外界寄予厚望的外交斡旋,为何迅速演变为一场“政治泡沫”?背后不仅是美俄战略博弈的尖锐碰撞,更暴露了特朗普政府外交策略的致命软肋。一、 四日外交戏剧:从云端坠落的和平幻想周一(8月18日),特朗普在白宫与欧洲领导人会谈时,因未关闭麦克风意外泄露关键对话。他兴奋地对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普京想要为我达成协议,你明白吗?尽管这听起来很疯狂。"这段谈话立即通过媒体传遍全球,引发外界对即将达成和平协议的强烈期待。然而到周四(8月21日),特朗普却在社交媒体上发表惊人言论:"就像一支防守出色却不被允许进攻的运动队",暗示乌克兰必须攻击俄罗斯才能取胜。他更用全大写字母强调"未来将是充满变数的时代",彻底颠覆了四天前的乐观表态。这种戏剧性转变导致国际油价单日波动超过8%,全球股市出现恐慌性抛售。二、 和平计划破产的三大致命伤1. 美俄领导人的根本性战略分歧特朗普追求的是"速成式和平",希望复制其商业交易中的"闪电谈判"模式。他曾向顾问表示"只要我和普京单独谈一小时就能解决问题"。但克里姆林宫方面则采取完全不同的策略:俄罗斯总统普京坚持"以战促和"的长期战略,认为时间站在俄罗斯一边。前美国驻俄罗斯大使弗什博分析指出:"俄方正在用最小的军事进展换取最大的外交筹码,每占领一个村庄就增加一分谈判资本。"2. 安全保障部队计划遭遇多方抵制特朗普团队曾提出由美欧组成多国部队驻守乌克兰,但这个计划遭到三重反对:克里姆林宫明确表示视其为"敌对军事部署";欧洲盟友质疑美国是否愿意长期驻军;美国国内舆论强烈反对派遣美军。更尴尬的是,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同时宣布将对售欧武器涨价10%,被欧洲媒体嘲讽为"死亡与税收,特朗普都不放过"。3. 制裁手段的严重不对等虽然特朗普威胁对俄实施"史上最严厉制裁",但实际出台的措施仅包括对印度购买俄石油加征关税这种象征性行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俄罗斯早已建立完善的反制裁体系,2025年俄中贸易额较战前增长218%,俄印军事合作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水平。前白宫俄罗斯事务顾问希尔指出:"特朗普以为经济施压能立竿见影,但实际上普京准备了十二年制裁应对方案。"三、 乌克兰的绝望困境战场上,乌军正面临开战以来最严峻的局面。在东部战线,俄军采用"蚕食战术"每天推进300-500米,虽然缓慢但从未停止。南部赫尔松地区,乌军反攻因装备短缺陷入停滞。最致命的是兵力短缺问题——乌克兰不得不将征兵年龄下限降至22岁,上限提高至55岁。泽连斯基办公室透露,乌克兰每月需要至少10万发炮弹和200架无人机才能维持现有防线,但西方援助实际到位率不足40%。虽然乌克兰自主研发的"雷霆-2"远程导弹即将量产,但军事专家认为这难以改变战局整体态势。更令人担忧的是,特朗普鼓励乌攻击俄本土的言论,可能导致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四、 大国博弈背后的暗战真相能源博弈:特朗普政府表面上制裁俄罗斯能源,却默许欧洲通过第三国大量进口俄油气。2025年1-7月,欧盟通过印度、土耳其进口的俄原油同比增加47%,美国能源企业则趁机高价出售LNG给欧洲。军火交易:美国通过"武器转售"模式向乌克兰提供装备:先以优惠价格卖给东欧国家,再由这些国家将旧装备转交乌克兰。这种方式既规避了直接军援的责任,又让美国军火商获得双重利润。情报战较量:据北约内部报告显示,俄罗斯成功渗透多个乌克兰军事决策环节,甚至提前获知西方武器运输路线。而美国则通过商业卫星公司获取俄军部署情报,形成奇特"民营情报支援战争"模式。五、 和平前景黯淡:专家预测三种可能结局长期消耗战(概率45%):冲突持续至2026年,乌克兰实际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形成朝鲜半岛式的长期对峙局面。意外升级(概率30%):因误判或突发事件导致冲突扩大,可能引发有限核武器使用或北约直接介入。被迫停火(概率25%):2026年美国中期选举前,特朗普为选举需要强行推动停火,但遗留问题将持续发酵。市场影响短期影或支撑金价与油价避险需求短暂激增 特朗普和平计划的失败,叠加其鼓励乌克兰进攻俄罗斯的言论,显著加剧了地缘政治紧张局势。黄金作为传统避险资产,在此类不确定性上升时往往受到追捧。特朗普的最新表态可能进一步刺激投资者转向黄金,短期内给金价提供支撑。然而,若和平谈判前景未完全破裂,市场对金价的避险溢价可能受到抑制,上涨幅度或较为有限。 对油市而言,供应担忧再起 俄乌冲突的持续升级直接威胁全球能源市场稳定,俄罗斯作为全球第二大石油出口国,其供应中断风险是油价波动的关键驱动因素。...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