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8月 23日 下午4:54

创新药牛股科济药业披露半年报:百万元CAR-T疗法上半年卖了111单,公司目前仍在亏损

2025年上半年,科济药业实现收入约5100万元,同比增长约703.8%,净亏损收窄至7548.3万元,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CAR-T产品赛恺泽的收益。上半年,公司从华东医药处获得111份有效订单。科济药业管理层表示,将积极响应宏观政策,平衡商业利益,让更多患者获益。

每经记者|许立波    每经编辑|魏官红    

过去一年,乘着港股创新药板块的东风,专注于开发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细胞疗法的科济药业(02171.HK)在二级市场上表现亮眼。截至8月15日收盘,科济药业的股价已较2024年9月5日的低点上涨约八倍。

但科济药业仍处在亏损当中。8月14日,科济药业发布2025年半年报:公司于报告期内实现收入约5100万元,同比增长约703.8%;收入的增长主要得益于CAR-T产品赛恺泽(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的收益。同时,科济药业上半年净亏损约为7548万元,较上年同期收窄超78%。

在8月15日举行的中期业绩交流会上,科济药业管理层透露,公司上半年共计从商业合作方华东医药处获得111份赛恺泽的有效订单。以此粗略计算,赛恺泽的出厂价约为46万元。

高昂的成本是限制CAR-T产品可及性的关键因素,目前国内CAR-T疗法定价普遍在百万元左右。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商保创新药目录的出炉则有望扭转这一局面,包括赛恺泽在内共有5款CAR-T产品被纳入初审名单。对此,科济药业管理层也表示,将积极响应宏观政策,在平衡商业利益的情况下尽可能让更多患者获益。

净亏损收窄主要依靠“控费增效”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科济药业的净亏损收窄除了受益于核心商业产品的放量销售,“控费增效”以及其他亏损净额的收窄也是关键因素。

公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净亏损由上年同期的3.52亿元大幅收窄至7548万元。净亏损减少主要是由于研发开支减少、行政开支减少、外汇收益净额上升及毛利上升。

具体来看,科济药业将研发开支从去年同期的2.46亿元削减至1.30亿元,从具体项目来看,研发开支中的雇员福利开支是“控费”的关键,这主要是由于科济药业的雇员人数相比去年同期有了大幅下降,从468人降至371人。

减员也引起了投资人的担忧,对此,公司管理层在业绩会上表示,减员主要是基于战略调整,“随着我们CT041(舒瑞基奥仑赛)进入到NDA(新药上市申请)阶段,注册临床研究这样阶段性的需求大幅减少,另外公司的生产效率也在提升,所以人员结构确实会有些适当性的调整”。

2024年是科济药业商业化元年,旗下首款CAR-T产品赛恺泽于当年3月1日上市后,迅速铺开市场,在国内市场的独家商业化权益授权给了华东医药。2025年半年报显示,在商业化落地方面,华东医药已利用中国多层次保险体系,提高患者可及性。2025年上半年,赛恺泽完成认证及备案的医疗机构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共计从华东医药获得111份有效订单。

科济药业方面预计,随着营销活动持续进行及保险覆盖范围扩大,赛恺泽的销售收益将进一步加快增长。

目前,科济药业最接近商业化的一项产品管线为舒瑞基奥仑赛注射液,定位于实体瘤治疗。今年6月,舒瑞基奥仑赛申报上市,其首个适应证就瞄准了胃癌。目前,科济药业正在全力推进舒瑞基奥仑赛注射液的上市申请,期待其能成为全球首款针对实体瘤的CAR-T产品。

业绩会上,科济药业董事会主席李宗海表示,舒瑞基奥仑赛的上市申请在正常进行中,乐观估计明年一季度到二季度能够获批。

值得注意的是,赛恺泽以及舒瑞基奥仑赛均属于自体CAR-T,即利用患者自身的T细胞进行改造后回输体内,从而识别并杀伤肿瘤细胞。相比通用型(异体)CAR-T,自体CAR-T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已有较多临床验证,但高昂的生产和治疗成本仍是相关药企暂时无法逾越的障碍。

面对更广泛的临床需求,科济药业已将其战略重心转向规模经济效应更显著的通用型CAR-T。官网信息显示,科济药业目前有多款通用型CAR-T候选产品正在开发阶段,但均处于临床早期或是临床前阶段,其中进展较快的管线为CT0596,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或白血病,其正在中国开展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初步临床数据已于今年5月披露。

商保创新药目录具体执行方式尚未明朗

8月12日,国家医保局公示通过2025年医保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初步形式审查的药品及相关信息。本次目录调整首次实施“双轨制”,即基本医保目录聚焦基础保障,商保创新药目录则为符合“独家新药”或“罕见病用药”条件的药品提供了补充保障通道。

据悉,此次共有5款CAR-T产品进入了商保创新药目录,包括复星凯特(现名复星凯瑞)的奕凯达、合源生物的源瑞达、药明巨诺的倍诺达、驯鹿生物的福可苏以及科济药业的赛恺泽。一旦正式纳入目录,有望进一步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在业绩交流会上,科济药业管理层在回应商保创新药目录相关问题时表示,近期,国家在创新产品的支付力度和支付政策方面正进行更积极的探索。针对赛恺泽这一品种,科济药业正与华东医药积极协作争取相关政策支持,目前已进入初审名单。

“至于后续细节,包括价格的测算和具体执行方式,还需与华东医药进一步分析和探讨。”科济药业管理层方面强调,由于现阶段相关政策尚未明朗,公司暂不便给出过多指引或规划。但总体原则是,积极响应宏观政策,在平衡商业利益的情况下尽可能让更多患者获益。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从复星凯瑞方面了解到,此前CAR-T产品为解决高昂价格所带来的可及性问题,主要通过惠民保等普惠型商业保险的广泛覆盖。截至目前,复星凯瑞的奕凯达已被纳入超过110个城市惠民保及80余款商业健康保险项目。

有熟悉商业保险的业内人士指出,一些创新药在地方商业健康险或惠民保中已有探索性落地,但总体覆盖面和保障服务的深度仍需提升。

在高额的细胞治疗领域,CAR-T疗法的商保与惠民保纳入同样存在差距。据镁信健康等此前发布的《中国创新药械多元支付白皮书(2025)》,截至2024年底,奕凯达已被80余款商业医疗险覆盖,倍诺达已被70余款商业医疗险覆盖,超过60%的惠民保项目提供了CAR-T保障。这意味着,仍有近四成的惠民保项目和大量地区的商业险产品尚未将CAR-T纳入,患者在这些地区的自费负担依旧沉重。

据此,上述业内人士指出,全国商保目录的建立,有助于缩小不同地区在药品保障上的差距,将现有的零散探索转化为更普遍、更可持续的保障体系。随着商保服务体系日趋标准化,将进一步解决可负担性和可及性问题。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41N1354372881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

spot_img

热点

忽视供需基本面,原油投资者可能过度乐观?

主要能源预测机构此前预测,未来数月乃至2026年石油供应将远超需求。国际能源署(IEA)预测,2025年全球石油产量将增加250万桶/日,达到1.055亿桶/日;2026年将再增加190万桶/日,其中2026年第一季度预计激增410万桶/日。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同样预计,今年和明年原油库存将大幅增加。与此同时,预计今年全球石油消费量仅为1.0374亿桶/日,明年为1.0444亿桶/日。对此,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已有所走软:从7月30日的每桶73美元以上,跌至本周的略低于66美元,这也反映出北半球夏季石油需求的减弱。但原油期货曲线的远期端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远期“微笑”曲线与其他大宗商品市场类似,石油市场参与者可购买未来数月或数年交割的期货合约,让产油商、炼油厂、消费商和投机者既能对冲风险,也能对价格走势下注。远期曲线反映了这些预期,主要分为两种形态:现货溢价(Backwardation):即近期合约价格高于远期合约价格,通常表明市场供应趋紧,会推动产油商增加产量;期货溢价(Contango):即远期合约价格高于近期合约价格,通常意味着供应过剩,此时储存原油比继续开采更具经济吸引力。鉴于众多专家都指出当前石油市场将出现严重供应过剩,投资者本应预期2026年全年布伦特原油远期曲线会呈现陡峭的期货溢价形态。但实际情况是:从近期的10月合约到2026年3月合约,曲线呈明显的现货溢价;2026年3月至9月期间基本持平;之后才转向大幅期货溢价。最终形成的这种形态,被称为远期“微笑”曲线。这种形态较为罕见且令人困惑。若市场确实将面临大规模供应过剩,未来数月交易者很可能需要在储油罐中储存更多原油,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需要用油轮储油。这意味着,油价可能即将迎来大幅回调。投资者对“微笑曲线”的乐观心态投资者对布伦特原油远期曲线的“微笑”形态表现出一种谨慎乐观的心态。这种心态源于对OPEC+干预能力的信心以及对地缘政治风险的复杂预期。投资者可能押注OPEC+会在供应过剩加剧前重新实施减产,以避免油价进一步下滑。这种预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远期曲线为何未完全反映IEA和EIA预测的库存累积。这种乐观可能低估了OPEC+内部的分歧以及非OPEC+产油国(如巴西、加拿大)增产的冲击。(布伦特原油价格远期曲线)部分交易员对IEA和EIA的供应过剩预测持怀疑态度,认为这些预测可能夸大了实际过剩规模或低估了需求复苏潜力。一些对冲基金和投机者认为,全球经济可能在2026年出现意外反弹,特别是在新能源政策刺激下,亚洲市场(如印度)的石油需求可能超预期。此外,交易员可能认为OPEC+以外的产油国(如美国页岩油)因成本压力难以持续增产。对地缘政治风险的矛盾心理投资者对地缘政治因素的解读充满矛盾。一方面,他们担忧特朗普的贸易战和对俄罗斯、伊朗的制裁可能收紧供应,推高短期油价;另一方面,他们认为这些因素对长期供需的影响有限,因此远期曲线在2026年后才转为升水。这种心态反映了投资者试图在短期波动与长期过剩预期之间寻找平衡,但这种“两头押注”的策略可能忽视了地缘政治事件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市场误判的风险。忽视供需基本面的风险(全球原油供需)投资者可能过于依赖历史经验,低估了当前供需基本面的变化。投资者对OPEC+的信任源于其过去通过减产稳定市场的记录,但OPEC+内部(如阿联酋和伊拉克)对增产的渴望可能削弱其协调能力。此外,投资者似乎并未充分考虑全球需求增长放缓的现实,尤其是全球部分区域经济复苏乏力。这种忽视基本面的心态可能导致交易员在库存快速累积时措手不及,进而引发价格剧烈调整。投机心态与市场波动部分投资者对“微笑曲线”的反应带有投机性质,试图通过远期合约的贴水形态获利,而非基于供需预测进行长期投资。这种短视心态在油价波动加剧时尤为明显,可能放大市场的不稳定性。当前曲线的异常形态可能吸引更多投机资金进入市场,但如果供应过剩如期而至,投机者可能面临巨额亏损,尤其是在缺乏足够储存能力的情况下。总结:盲目乐观的隐患投资者对油价“微笑曲线”的心态表现出过度乐观和投机倾向,过分依赖OPEC+的干预能力,同时对地缘政治和供需基本面的复杂性认识不足。这种心态可能导致交易员低估市场风险,尤其是在全球供应过剩和需求疲软的背景下。如果IEA的预测成真,库存累积将迫使远期曲线转向升水,届时投资者的盲目乐观可能演变为重大损失。交易员需密切关注供需动态和OPEC+的政策调整。 转载自 一期货

新华财经周报:8月11日至8月17日

新华财经周报:8月11日至8月17日 文章转载自 新华财经

快讯

鲍威尔讲话来临,美元/日元能否持续上涨?

周五(8月22日)美元/日元汇价刷新了近两周的新高,北美时段交投于148.60附近。市场普遍关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主席鲍威尔即将在杰克逊霍尔经济研讨会上的讲话。鲍威尔的言辞可能会为未来货币政策的走向提供新的线索,特别是关于美联储是否会在9月开始降息以及后续降息的幅度与时机。此前,7月的美联储政策会议决定维持4.25%-4.50%的利率区间,但两位美联储官员投票支持25个基点的降息。美联储的这番举动加剧了市场对9月降息的预期,而美国就业数据的疲软则进一步巩固了这一预期。美联储的官员们仍在等待更多的经济数据以确认降息的必要性。与此同时,美元的走势因市场对于鲍威尔讲话的预期而变得更加坚挺,市场对美联储是否会实施货币政策调整保持高度关注。技术面美元/日元汇价在近期内呈现加速上涨的趋势。当前汇价已接近148.80,并靠近布林带上轨(149.64),显示出市场的突破行为。布林带的收窄暗示价格波动的收窄,可能预示着未来的一波突破。支撑与阻力:目前的支撑位为146(布林带下轨),若汇价回调至此区域,将可能受到支撑。当前的阻力位在149附近,并接近149.64,若突破此阻力,可能进一步挑战150.00的关口。MACD与RSI指标:MACD线(0.279)与信号线(0.297)处于接近的交汇状态,显示出市场短期内可能出现横盘整理或者上行突破。RSI指标处于56.65,显示出市场情绪偏向中性偏强。不过市场虽然有动能,但短期内也有可能面临整理的风险。趋势分析:汇价目前处于上升趋势中,且多次突破了短期阻力位,显示出较强的买盘情绪。若突破150.00大关,将可能迎来更大的上涨空间。市场情绪观察当前市场情绪呈现出一定的谨慎氛围,尤其是在鲍威尔讲话之前,市场对于未来货币政策的预期依旧不明朗。美元的上涨反映出市场对于美联储维持相对紧缩政策的信心;另外在美国经济出现不确定因素时,美元通常会受到避险资金的青睐。然而,日本的通胀数据表现疲弱,也导致日元在对比中处于弱势,进而推动了美元/日元的上涨。后市展望多头展望:由于美元当前的强势表现以及市场对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的预期,若价格突破149.64,短期内可能会继续挑战150.00及更高的水平。若未来美国经济数据支持美元的强势,美元/日元的上涨可能会继续。空头展望:另一方面,在价格突破或触及149.64后,若未能有效维持在该水平上方,可能会引发空头反应,回调至146支撑位。 转载自 一期货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