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7月 16日 下午5:38

国际金融市场早知道:7月16日

国际金融市场早知道:7月16日
文章转载自 新华财经

spot_img

热点

特朗普关税威胁席卷全球:各国应对策略为何屡屡受挫?

在全球贸易的舞台上,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如同一场风暴,席卷了多个国家和地区。从墨西哥到欧盟,从加拿大到日本,各国尝试了从妥协到强硬的各种策略,却大多难以抵挡特朗普的关税威胁。这场贸易博弈不仅关乎经济利益,更牵涉到各国的政治考量与全球贸易格局的重塑。以下,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各国应对特朗普关税威胁的努力、面临的困境以及未来的可能出路。各国应对策略:从绥靖到反击的无奈尝试面对特朗普政府咄咄逼人的关税政策,多个国家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应对方式,却鲜有成效。墨西哥选择了积极配合特朗普的禁毒执法要求,大幅加强了边境安全措施,以期换取美国在贸易政策上的宽容。然而,这种“示好”并未能完全避免关税的威胁。欧盟则采取了更为谨慎的策略,暂停了原定的报复性关税计划,转而将重心放在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上,试图通过对话寻求解决方案。加拿大则经历了从强硬到妥协的转变,几个月前曾以对等关税进行反击,但最终也选择了更为和解的姿态。然而,这些努力似乎都未能让各国免受特朗普进一步升级关税的压力。就在上周,特朗普向大约二十几个国家发出了新的关税威胁信函,警告将对这些国家的商品加征更高关税。这种高压政策让各国意识到,特朗普的关税威胁不仅是一种经济手段,更是他实现政治和经济目标的工具。各国在应对这一局面时,陷入了既要维护自身利益又要避免贸易战全面升级的困境。特朗普的关税逻辑:谈判还是单边施压?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为何如此难以应对?IMD商学院教授、全球贸易政策监测网站Global Trade Alert负责人Simon Evenett一针见血地指出,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谈判,而是一种“要么接受、要么放弃”的单边施压。他表示,尽管包括日本和欧盟在内的多个经济体近几个月来积极回应特朗普的关切,试图通过对话解决问题,但这种接触的效果却令人怀疑。特朗普的策略似乎更倾向于通过不断加码的威胁,迫使各国在谈判桌上做出更多让步。例如,特朗普在5月份曾威胁对欧盟商品征收高达50%的关税,这一举动显著加快了欧盟与美国的谈判进程。然而,上周发出的新信函却显示,美国并未因谈判进展而放缓施压的步伐。信函中,特朗普威胁将对大多数欧洲商品的关税从目前的10%提高到30%,令欧盟官员措手不及。此前,欧盟曾以为通过谈判取得的进展足以避免被列入威胁名单,但现实显然并非如此。欧盟的应对:谨慎谈判与反制准备并行面对特朗普的最新威胁,欧盟展现了谨慎与强硬并存的应对策略。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在周日表示,欧盟将继续暂停报复性关税至8月初,以争取更多谈判时间。她同时强调,欧盟也在积极准备进一步的反制措施,以应对谈判失败的可能。据知情人士透露,欧盟委员会计划于周一向成员国提交第二套报复性关税方案,针对价值约720亿欧元(约合840亿美元)的美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此前,一项涉及210亿欧元美国商品的关税方案已于4月获批,但至今未实施。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则更加强硬,他呼吁欧盟加快筹备反制措施,动用包括“反胁迫工具”在内的所有可用手段。这一工具允许欧盟对美国的服务业等领域实施关税等制裁措施,展现了欧盟在谈判之外的强硬底牌。然而,冯德莱恩表示,目前尚未到动用“反胁迫工具”的地步,谈判仍是当前的主要方向。值得注意的是,欧盟还在积极开拓新市场,以减轻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冯德莱恩在周日宣布,欧盟与印尼就一项贸易协议达成政治共识,这一举措被视为欧盟在全球贸易格局中寻找新平衡的努力。少数成功案例:英国与越南的突围之道在众多深受关税威胁的国家中,英国和越南是少数与特朗普政府达成纲要性贸易协议的国家。这两个国家的成功或许得益于其独特的贸易背景和灵活的应对策略。例如,英国在脱欧后急需巩固与美国的贸易关系,而越南则通过积极的外交努力缓解了与美国的贸易紧张局势。此外,中美两国在今年早些时候的关税战后达成了临时休战,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一些借鉴。然而,成功案例的稀缺也凸显了应对特朗普关税威胁的复杂性。Aurora Macro Strategies的高级贸易顾问Dmitry Grozoubinski指出,各国在应对特朗普政府时的策略差异巨大,很难总结出一种通用的“最佳做法”。例如,墨西哥和加拿大因《美墨加协定》与美国有着深厚的贸易联系,且两国均响应特朗普的要求加强了边境安全,但这并未能完全豁免关税威胁。巴西的情况则更为特殊,尽管其对美贸易存在顺差,特朗普仍以非贸易理由威胁对其征收50%的关税。未来展望:谈判与适应的双重挑战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各国需要在谈判与适应之间找到平衡。Simon Evenett建议,各国应在8月1日的最后期限前继续寻求谈判机会,但同时也应做好长期适应的准备。这包括支持本国出口商、帮助企业开拓新市场,以减轻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前美国贸易代表助理Dan Mullaney则认为,特朗普的最新信函可能是一种谈判策略,旨在为8月前的谈判争取更大筹码。然而,他也警告说,这种高压策略可能进一步激化欧盟内部的强硬派情绪,导致贸易冲突升级。Grozoubinski则坦言,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充满了不确定性,其“可接受的协议范围”完全取决于他个人的想法,且随时可能变化。这使得各国在制定应对策略时如履薄冰。无论是墨西哥的妥协、欧盟的谨慎谈判,还是加拿大的强硬转和解,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始终如影随形,考验着各国的智慧与耐心。总结:全球贸易的十字路口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如同一场席卷全球的贸易风暴,让各国在妥协与对抗之间艰难抉择。墨西哥、欧盟、加拿大等国的不同应对策略,折射出全球贸易格局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尽管少数国家如英国和越南通过灵活的外交取得了初步成功,但大多数国家仍在这场博弈中苦苦挣扎。未来,各国不仅需要在谈判桌上争取更有利的条件,还需通过开拓新市场、支持本国企业等方式,为可能的长期贸易战做好准备。在特朗普的关税阴影下,全球贸易正站在一个充满挑战的十字路口。 转载自...

CBOT持仓:豆油逆势抗跌!生物燃料政策能否力挽狂澜?持仓数据暗藏玄机!

周三(7月9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谷物期货市场延续震荡偏弱走势,玉米、大豆和豆粕期货价格进一步下探,触及年内低位,小麦和豆油则表现相对分化。受美国中西部有利天气和USDA作物报告利空影响,市场对丰收预期增强,叠加关税言论引发的出口需求担忧,资金情绪偏向谨慎。CBOT12月玉米期货(CZ25)收跌6.5美分,报4.14-1/4美元/蒲式耳;11月大豆期货(SX25)下跌3.25美分,报10.17-1/2美元/蒲式耳;堪萨斯城9月硬红冬小麦期货(KWU25)下跌5美分,报5.22-1/2美元/蒲式耳;8月豆粕期货(SMQ25)下跌1.5美元,报270.7美元/短吨;豆油则因生物燃料需求支撑,持仓显示资金净多头增加。本文基于最新持仓变动、基差动态及国际交易数据,分析小麦、大豆、豆油、豆粕和玉米的盘面情绪及未来走势。根据汇通财经观察,海外交易商估算的结果显示:2025年7月8日当日,大宗商品基金:增加CBOT玉米投机性净空头;增加CBOT大豆投机性净空头;增加CBOT小麦投机性净空头;增加CBOT豆粕投机性净空头;增加CBOT豆油投机性净多头。最近5个交易日,大宗商品基金:增加CBOT玉米投机性净空头;增加CBOT大豆投机性净空头;增加CBOT小麦投机性净空头;增加CBOT豆粕投机性净多头;增加CBOT豆油投机性净空头;最新30个交易日,大宗商品基金:增加CBOT玉米投机性净空头;增加CBOT大豆投机性净空头;增加CBOT小麦投机性净空头;增加CBOT豆粕投机性净空头;增加CBOT豆油投机性净多头。具体变动数据见图表。小麦:丰收压力与出口疲软并存小麦市场受美国冬小麦收割进度加快压制,USDA最新报告显示,截至7月8日,美国冬小麦收割完成度达53%,略超分析师预期49%,但低于五年均值54%。堪萨斯州作为硬红冬小麦主产区,产量较过去三年显著改善,施压堪萨斯城9月硬红冬小麦期货(KWU25)收跌至5.22-1/2美元/蒲式耳。美国平原地区硬红冬小麦现货基差保持稳定,反映供需暂时平衡,但农户因价格低迷惜售,限制现货交易活跃度。持仓方面,7月8日商品基金增加500手小麦净多头,但近5个交易日净空头增加6500手,显示短期看多情绪与中长期看空预期并存。国际交易动态中,约旦和孟加拉国分别发布12万吨和5万吨制粉小麦采购招标,截止日期分别为7月15日和7月9日,但韩国面粉厂拒绝美国小麦采购,凸显出口需求疲软。俄乌局势和黑海地区天气扰动为小麦价格提供潜在支撑,知名机构Sovecon上调2025/26年度俄罗斯小麦出口预测,全球供应充裕进一步限制价格上行空间。展望盘面,小麦期货可能在5.20-5.50美元/蒲式耳区间震荡,需关注USDA周五供需报告及国际招标结果。大豆:供应宽松与出口需求矛盾大豆期货延续弱势,CBOT11月大豆期货(SX25)收于10.17-1/2美元/蒲式耳,逼近年内低点。USDA作物报告显示,66%的美国大豆作物评级为良好至优秀,较去年同期略低但无重大威胁,叠加中西部有利天气,市场对丰收预期增强。伊利诺伊州迪凯特地区加工商大豆基差上涨5美分,显示局部需求支撑,但美国墨西哥湾CIF7月大豆驳船基差下跌1美分至86美分/蒲式耳,8月基差微涨至88美分/蒲式耳,反映出口市场分化。持仓数据显示,7月8日商品基金增加2000手大豆净空头,近5个交易日净空头增至1.7万手,30个交易日净空头累计达1万手,显示资金对大豆价格中长期悲观。国际交易方面,USDA确认菲律宾采购14.4万吨美国豆粕(含9.7万吨2024/25年度交割),为大豆需求提供间接支撑,但巴西丰产预期(2024/25年度产量预估1.715亿吨)削弱美国出口竞争力。关税言论进一步加剧市场对出口前景的担忧。盘面走势上,大豆期货可能在10.00-10.50美元/蒲式耳区间低位震荡,需关注USDA周五供需报告对库存预估的更新。豆油:生物燃料政策支撑有限豆油市场表现相对抗跌,受生物燃料政策预期支撑,但价格上行动能不足。7月8日,商品基金增加1500手豆油净多头,近30个交易日净多头累计增加2.45万手,显示资金对豆油中长期看多情绪较强。然而,近5个交易日净空头增加1.9万手,反映短期避险情绪升温。美国墨西哥湾8月FOB豆油出口溢价稳定在85美分/蒲式耳,基差变动不大,显示需求平稳。USDA作物报告未提及大豆压榨数据,但市场预计美国压榨产能创纪录,豆油供应充裕施压价格。国际交易中,全球植物油需求受人口增长和生物燃料政策驱动,长期利好豆油,但短期内南美棕榈油和豆油供应增加限制价格上行空间。关税言论对豆油出口的潜在影响令市场谨慎。盘面走势上,豆油期货可能在40-42美分/磅区间窄幅波动,需关注生物燃料政策动态及南美供应数据。豆粕:供应充裕压制价格反弹豆粕期货延续低迷,CBOT8月豆粕期货(SMQ25)收跌至270.7美元/短吨,触及合约低点。USDA确认菲律宾采购14.4万吨美国豆粕,提振市场情绪,但现货市场基差未见明显波动,芝加哥、迪凯特等地铁路豆粕基差维持-20至-22美元/吨,反映供应充裕。持仓方面,7月8日商品基金增加1500手豆粕净空头,近5个交易日净多头增加3500手,显示短期看多情绪回暖,但30个交易日净空头累计增加3.3万手,资金对豆粕中长期走势偏悲观。美国压榨速度加快,豆粕库存充足,叠加南美丰产预期,价格上行空间受限。全球动物饲料需求稳步增长为豆粕提供潜在支撑,但出口竞争力受巴西高产量压制。盘面走势上,豆粕期货可能在265-275美元/短吨区间低位整理,需关注USDA供需报告及出口销售数据。玉米:丰收预期主导空头情绪玉米期货承压明显,CBOT12月玉米期货(CZ25)收跌至4.14-1/4美元/蒲式耳,逼近2025年低点4.02-1/4美元/蒲式耳。USDA报告显示,74%的美国玉米作物评级为良好至优秀,创2018年以来同期最高,叠加中西部无极端高温天气,丰收预期强烈。知名机构StoneX指出,当前作物评级预示创纪录产量潜力。墨西哥湾CIF7月玉米驳船基差微涨至88美分/蒲式耳,8月基差升至87美分/蒲式耳,显示局部需求支撑,但农户因价格低迷惜售。持仓方面,7月8日商品基金增加1万手玉米净空头,近5个交易日净空头增至3.05万手,30个交易日净空头累计9.06万手,反映资金强烈看空情绪。国际交易中,USDA确认墨西哥采购11.2776万吨2025/26年度美国玉米,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分别发布5万吨和24万吨玉米采购招标,截止日期分别为7月9日和7月2日,显示全球需求稳定但不足以抵消供应压力。盘面走势上,玉米期货可能在4.00-4.30美元/蒲式耳区间低位运行,需关注USDA供需报告及天气变化。未来趋势展望CBOT谷物期货市场短期内料延续震荡偏弱格局,玉米和大豆受美国丰收预期和关税言论压制,价格上行空间有限,小麦因出口需求疲软和全球供应充裕承压,豆粕供应过剩限制反弹,豆油则受生物燃料政策支撑相对抗跌。USDA周五供需报告将提供库存和贸易预期指引,国际招标动态和天气变化也将影响盘面波动。交易者需密切关注基本面数据和持仓调整,以捕捉潜在的市场转折点。 转载自 一期货

【上半年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1.29万亿元】海关总署14日对外公布,上半年,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1.29万亿元,增长4.7%,占进出口总值的51.8%,较去年同期提升0.9个百分点。

【上半年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1.29万亿元】海关总署14日对外公布,上半年,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1.29万亿元,增长4.7%,占进出口总值的51.8%,较去年同期提升0.9个百分点。 文章转载自 新华财经

快讯

王沪宁出席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调研协商座谈会

王沪宁出席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调研协商座谈会 文章转载自 新华财经

全球贸易战火再升级!特朗普对印尼挥出19%关税大棒,欧盟840亿美元反制清单曝光

文章来源:汇通网 在全球贸易局势日益紧张的背景下,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的一系列动作无疑为国际市场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周二(7月15日),特朗普宣布与印尼达成一项新贸易协议,对来自印尼的商品征收19%的关税,这一决定不仅标志着美国在贸易政策上的强硬转向,也引发了欧盟的高度警觉,迅速筹备报复措施以应对可能的贸易战升级。

美国CPI数据前夕,黄金小幅反弹,等待向上突破

金价于亚洲时段温和反弹,受美元走弱与避险需求共同支撑。目前市场聚焦于即将公布的美国6月CPI数据,投资者正重新评估美联储是否可能在年内开启降息周期。整体CPI(同比)预计增长2.7%,核心CPI或达3.0%。若数据不及预期,将强化市场对9月降息的押注,利空美元,利多黄金。当前市场已预期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约为60%,年底前降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约50%。尽管特朗普周一缓和了对外贸易言辞,市场对贸易谈判前景仍充满疑虑,避险资金仍倾向配置黄金。尤其是其上周对超20国发出关税通知、宣布对铜进口加征50%关税,使投资者对全球贸易前景保持警惕。不过,随着股市情绪整体偏向乐观,部分资金回流风险资产,对黄金涨势构成限制。若CPI数据走强且美联储坚持高利率立场,金价或再度承压。技术面上,金价(XAU/USD)整体维持多头结构,当前正测试3365美元关键阻力位。若能有效突破该区域,将打开上行空间,目标指向3400美元甚至3435美元。日线图上MACD维持正向开口,动能指标显示买盘依然活跃,短线倾向继续上攻。反之,若金价在3365附近受阻,则可能回落至3340美元支撑区域,进一步支撑位位于3326和3300美元附近,仍被视为逢低吸纳的潜在区域。整体来看,只要金价维持在3300美元上方,短线多头趋势不改。编辑观点:金价短线仍处于关键突破前的整理阶段。市场情绪正受制于即将出炉的美国CPI数据,若通胀放缓将增强美联储降息预期,为黄金打开上行空间。但若数据强劲且关税影响被证实推高通胀,金价恐承压回落。因此,3365美元一线将成为短期黄金多空博弈的重要分水岭,密切关注数据公布后的市场定价反应及美债收益率的同步走势。 转载自 一期货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