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5月 9日 下午11:30

日本央行加息遇阻 瑞穗呼吁趁机加快缩减购债规模

智通财经APP获悉,瑞穗全球市场部联席主管Kenya
Koshimizu表示,日本央行应该加快缩减政府债券购买规模的步伐,因为暂停加息的可能性将为日本央行提供更大的灵活性来调整其缩减计划。

Koshimizu在日本央行将于6月份对现有的债券缩减计划进行审查之前发出上述呼吁。

瑞穗等主要市场参与者的呼声将成为即将进行的审查的基础,日本央行在债券市场的影响力减弱提升了民间银行的重要性,因为人们希望民间银行将重新成为日本政府债券的主要买家。

Koshimizu上周五表示,“去年缩减购债规模的步伐非常温和”,因为有人担心,在加息的同时缩减购债规模可能会导致债券收益率突然飙升。

但他表示,由于美国政策和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加剧,日本央行暂时难以继续加息,“日本央行在调整缩减计划方面可能有更大的灵活性。”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计划震动了金融市场,引发了对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使日本央行的加息路径变得复杂化。

根据去年制定的量化紧缩(QT)计划,日本央行每季度减少约4000亿日元的债券购买,到2026年3月将月购买量减半至3万亿日元。

Koshimizu拒绝就什么是适当的缩减步伐发表评论,但他补充道:“不必像去年那样温和。”

他表示,“我们现在应该集中精力恢复日本债券市场的功能,”特别是在美国政策发生数十年来最大转变导致全球市场动荡之际。

日本央行持有约一半的未偿还日本国债,这给市场的流动性和价格发现功能带来了压力。

当被问及瑞穗将在何种条件下开始全力购买日本国债时,Koshimizu表示这将“取决于具体情况”。

他暗示,在最近几年降低风险敞口后,可以考虑购买美国国债。“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强了高流动性产品的吸引力,”他表示。

Koshimizu表示,长期来看,他对日本的前景充满信心,因为摆脱通缩已促使日本企业将重点从削减成本转向促进增长。

spot_img

热点

12月5日期货市场动态:豆粕为何逆势而行?螺纹、沪银走势竟出人意料!

文章来源:汇通网 周四(12月5日),国内商品期货市场整体偏弱,多数品种显现出不同程度的回调。以下将针对豆粕、棕榈油、沪银、玉米、玻璃、PTA、螺纹钢、橡胶、PVC以及菜粕的表现与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未来走势展开展望。

关税言论与零售数据冲击,美元下行空间仍存?

周五(2月14日),美元在今日交易中面临强烈的压力,美元指数(DXY)昨日跌破108.00关口,这一跌幅主要受到美国总统特朗普关于可能实施对等关税政策的最新声明影响。此外,尽管美国的零售销售数据将在今天公布,市场更多的焦点正在集中于下周发布的S&P全球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预期数据。美国零售销售数据的短期市场反应预计较为温和,美元面临的主要风险依然来自于政策不确定性以及全球贸易摩擦。基本面分析 美元的下行压力主要来自于特朗普的关税言论。在周四(2月13日),特朗普签署了一项备忘录,要求政府工作人员准备应对多国的“对等关税”,其中明显将日本、韩国等国家列为重点对象。这一政策声明虽然并未立即实施,但已引发市场对于全球贸易风险的担忧,尤其是在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中,这些政策可能会进一步拖累美元的表现。对于短期内美元走势的影响,市场普遍看空,预计美元将持续震荡,并且有可能会跌破当前的支撑区域。本周五,市场关注美国零售销售数据的发布。预计1月零售销售将出现微幅下降,降幅为0.1%,低于12月0.4%的增长。这一数据的发布时间将使市场短期内面临一定波动,但由于预期的降幅较为温和,且整体经济形势中零售数据并不一定能引发重大反应,因此预计其对美元指数的直接影响有限。此外,CME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美联储6月加息的概率为57.4%,表明市场预期美联储可能会维持当前利率,尤其是在通胀压力持续的情况下。技术面分析 美元指数(DXY)本周呈现出明显的下行趋势,已跌破108.00支撑区域。根据技术分析,目前的200日简单移动平均线(SMA)位于104.90,若美元继续回撤,有可能测试这一长期支撑水平。当前的强阻力位在107.35,而此前的支撑位107.35现已转为阻力,进一步上涨面临较大挑战。在短期内,美元指数仍处于较强的震荡区间,日内的RSI显示市场未能找到持续反弹的动力,且短期内下行空间依然较大。从具体的技术点位来看,美元指数在下行过程中,106.52和106.34是近期较为关键的支撑位,其中106.34对应100日SMA,进一步下行则可能测试105.89的支撑位。尽管RSI仍有下行空间,但目前的技术图形仍显示出美元面临的下行压力。若美元要恢复上涨趋势,必须突破107.35并重新站稳107.90这一55日SMA位置。未来走势展望 美元指数的短期走势仍将受到特朗普关税言论和即将发布的经济数据影响。尽管今日的零售销售数据对市场的影响预计较为温和,但随着未来几周美联储政策预期的进一步明朗,美元的中期走势将更加依赖于通胀压力和经济数据的表现。如果下周S&P PMI数据表现疲软,加之美联储持续维持较高的利率环境,美元的下行压力可能会加大。综合来看,美元指数目前的技术形态显示出较强的下行风险,短期内可能在106.50至107.30区间内震荡整理,若跌破106.50支撑,美元可能会进一步回落至105.00附近。对于未来几周,投资者应重点关注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进展及美国经济数据的变化,特别是即将公布的PMI和美联储政策走向。撰写本文时,美元指数交投于106.80附近,日内下跌约0.03%。 转载自 一期货

快讯

3910林吉特关口告急,MACD死叉暗示趋势反转?

周三(4月30日),马来西亚棕榈油期货今日延续跌势,主力合约FCPOc3收于3910林吉特/吨,创下去年9月20日以来的最低收盘价,单日跌幅0.84%,连续第三日下行。技术指标显示市场疲态加剧:布林通道(20,2)中轨下移至4093林吉特,MACD柱状图持续位于零轴下方,空头动能未见衰减。 基本面压力凸显近期市场核心矛盾集中于产量回升与库存累积预期。知名机构调查显示,马来西亚3月棕榈油库存可能结束连续五个月下降趋势,环比增长10.3%。吉隆坡交易商Iceberg X的专户交易员David Ng指出:"当前价格疲软直接反映了市场对季节性增产周期开启的担忧,尤其是5-6月传统高产季临近,库存压力或进一步显现。" 出口数据虽小幅改善——4月船运调查机构预估出口环比增长3.6%-5.1%,但未能抵消供应端利空。印尼政府同步下调5月毛棕榈油参考价至924.46美元/吨,进一步强化区域供应宽松预期。 关联市场拖累生物柴油需求国际原油价格本月录得近三年半最大单月跌幅,间接削弱棕榈油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经济性。与此同时,林吉特兑美元汇率今日升值0.3%,令以美元计价的棕榈油对海外买家成本上升。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油价格下跌0.43%,大连商品交易所豆油合约微涨0.18%,而棕榈油合约下跌0.17%,显示植物油价差竞争格局下,棕榈油短期缺乏比较优势。...

11月13日欧市更新的支撑阻力:金银原油+美元指数等八大货币对

文章来源:汇通网 11月13日欧市更新的黄金、白银、原油、美元指数、欧元、英镑、日元、瑞郎、澳元、加元、纽元支撑阻力位一览。

基本面恶化、看跌情绪明显,WTI原油连续第3日承受巨大压力

周三(4月30日)欧盘时段,WTI原油期货连续第三个交易日承受巨大压力,这是由市场情绪和美国库存数据的看跌转变所驱动。WTI原油已突破63.06美元的关键支点,正在测试59.67美元的水平,这是54.48美元至64.87美元交易区间的50%位置。若跌破这一支撑区间,可能会使4月9日的低点54.48美元再次出现。WTI原油和布伦特原油自本月初以来,下跌了均约16%。这是自2021年11月以来最深的月度下跌。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了一系列关税措施,引发了新一轮贸易争端。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石油消费国,中美相互征收报复性关税,交易员们预计需求前景将下降,全球经济放缓的风险加大。中国工厂数据影响能源市场情绪中国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4月从3月份的50.5下降到49,数据给能源市场情绪带来一定影响。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分析师黄子春表示:“由于负面情绪影响,PMI数据下降可能夸大了关税的影响,但随着外部需求降温,尽管中国政府加大了财政支持力度,但这不太可能完全抵消影响。”欧佩克+和美国产量增加,供应端风险上升在供应方面,欧佩克+和美国市场的产量上升加剧了看跌势头。据报道,几个欧佩克+成员国正在推动6月再次提高产量,因为内部团结已成为比支撑价格更优先的事项。与此同时,美国石油协会报告称,上周原油库存增加了380万桶。美国能源信息署(EIA)今日晚些时候公布的数据预计将显示库存增加40万桶,幅度较小,但估计值的差异增加了不确定性。基本面恶化,前景看跌(WTI原油日图 来源:易汇通)由于石油需求下降,且欧佩克+和美国生产商的供应压力不断增大,短期油价预测明显看跌。除非需求信号稳定或主要产油国出台政策调整,否则交易员应做好应对进一步下行风险的准备,特别是如果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跌破59.67美元的支撑位。北京时间20:14,WTI原油报60.11美元每桶,跌幅0.51%。 转载自 一期货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