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8月 23日 下午8:38

狂买中国资产!挪威央行买入众安在线 持股比例近5%!


K图 06060_0

  外资正在持续买入中国资产。

  券商中国记者查询港交所披露易发现,8月7日,Norges Bank(挪威央行)买入134.81万股众安在线股份,持股数量达到8289.27万股,持股比例升至众安在线H股股本的5.07%,在总股本中的持股比例达到约4.92%,成为众安在线第五大股东。

  挪威央行入股众安在线是外资买入中国资产的一个缩影。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扭转了过去两年总体净减持态势。

  继续买入众安在线,挪威央行持股达4.92%

  记者查询显示,挪威央行此次买入134.81万股众安在线股份,每股均价为17.7718港元,耗资约2395.82万港元。

  此次买入之前,挪威央行已低调买入众安在线8154.46万股股票。以众安在线8月13日股价17.98港元计算,挪威央行持有的众安在线股票市值达到14.9亿港元。

  众安在线是中国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于2013年11月6日揭牌开业,2017年9月28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7月4日,众安在线完成配售新H股。配售完成后,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由14.7亿股增加至16.8亿股,已发行H股总数由14.2亿股H股增加至16.3亿股,未上市内资股数目维持不变,为5000万股未上市内资股。

  随着配售完成以及蚂蚁集团、腾讯、优孚控股等原股东减持,众安在线股东结构发生变化。

  目前,平安集团持股数量1.5亿股,持股比例8.9031%,为第一大股东,深圳市加德信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数量1.34亿股,持股比例7.9306%,为第二大股东。

  今年3月以来,众安在线原第一大股东蚂蚁集团减持众安在线4409万股。此次减持后,蚂蚁集团持股数量降至1.08亿股,在众安在线H股配售后的总股本中持股比例为6.4321%,降至第三大股东。腾讯对众安在线的持股数量减少至9409.32万股,在总股本中的持股比例降至5.58%,为众安在线第四大股东。

  除蚂蚁集团、腾讯之外,众安在线原始股东优孚控股年内也对公司进行了减持。减持完成后,优孚控股所持众安在线股份数量降至6738.98万股,退出前五大股东之列。

  新H股配售完成后,众安在线第五大股东为深圳日讯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日讯网络”),该公司持股数量为8100万股。

  随着挪威央行持有众安在线股份数量达到8289.27万股,在总股本中的持股比例达到约4.92%,挪威央行超越日讯网络成为众安在线第五大股东。

  今年以来,众安在线股价连续攀升,股价一度突破21港元/股。8月13日,众安在线股价收于17.98港元/股,较年初股价涨幅超50%。

  外资频加仓中国资产

  挪威央行入股众安在线是外资买入中国资产的一个缩影。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扭转了过去两年总体净减持态势。

  与此同时,不少外资机构对于中国资产的展望也愈发乐观,加大对中国资产的配置正在成为共识。高盛近日的报告将未来12个月MSCI中国指数目标点位从85点上调至90点,并维持对中国股票的“超配”评级。

  高盛指出,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的兴趣已攀升至近年来的高点。这主要受以下因素推动:对美国市场之外的多元化配置需求、人民币兑美元走强的预期、中国AI模型和应用的涌现、国内对私营部门的支持,以及中国股票估值相较于全球主要股票市场仍有折价等。

  除了二级市场买入,中国金融市场也是外资布局重点。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表示,目前,全球前50大银行有42家在华设有机构,40家最大的保险公司近半数已进入中国,八成全国性银行通过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有效提升了公司治理效能和经营管理水平。中外资机构优势互补,竞合发展,丰富了机构类型和产品服务,更好满足了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券商中国)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

spot_img

热点

美原油跌跌不休?2030长期供应缺口或引爆油价超级周期!

美原油10月期货合约周一(8月18日)在上个交易日下跌1.16%的情况下,亚市早盘一度跌0.33%,目前探底回升至0.69%,交投于62.36美元/桶附近。油价除受到美、俄两国元首上周五会晤缓解原油供应担忧的影响之外,最近又有重磅报告发布,报告揭示油价短期上行遇到压力,但透露出油价长期看涨的倾向。可回收石油净增长使石油价格短期承压国际能源咨询机构睿咨得能源(Rystad Energy)上周四(8月14日)报告显示,在阿根廷和德克萨斯州等地关键区域有新发现和勘探的油田,受此发现2025年全球可回收石油资源将显示出净增长。由于预计资本限制和能源转型对原油需求影响日益增加,直至2050年,未来石油需求不太可能继续快速增长。尽管目前原油产量有所增加,分析表明,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将受到限制,睿咨得能源对温度升高的极限二氧化碳量预测将比IPCC的中等情景要少得多。石油产量拐点已至研究显示,尽管2024年全球石油产量达到300亿桶,但过去一年全球发现的可回收石油资源量增加了50亿桶。这一净增长主要是由阿根廷的瓦卡穆埃塔油田和德克萨斯州与新墨西哥州的二叠纪特拉华盆地上潜在资源的勘探所推动的。包括理论存在但未发现的油田在内的全球可回收石油资源总量稳定在大约1.5万亿桶。过去十年中最重要的变化是在尚未发现的资源方面,我们的预测减少了4560亿桶,这是由于前沿勘探活动的急剧下降、美洲以外页岩油开发的不成功以及过去五年海上成本的翻番所致。从1900年到2024年,历史上共生产了15720亿桶原油。如今,世界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仅够维持14年的产量。睿咨得能源预计,未来五年来自新常规石油项目的储备替代量将不到产量的30%,而勘探只能替代大约10%。图为全球可采石油储量的情况需求不足油价下降或导致生产厂家出清如果未来全球石油需求如欧佩克预测的那样增加,即使对生产者来说价格具有吸引力,供应也可能难以满足需求。然而,如果能源转型继续取得进展,预计未来的石油需求将会下降,特别是随着交通运输车辆的电气化程度提高,正如在亚洲大国发生的。要完全开采这些石油资源,需要油价稳定在较高水平上,而原油供应进一步的增加则需要新技术来降低生产成本。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可能没有足够的资本来满足不断增长的石油需求,服务价格可能会飙升,而且可能没有足够的创新动力来维持如此高的石油排放。图为世界主要油田年度产油趋势2030年油市或迎来困境反转睿咨得能源首席分析师Magnus Nysveen称,如果未来几十年石油需求上升,全球可回收资源将无法提供满足需求的供应,这将创造一个资本密集度较低的能源源无法与之竞争的限制性经济环境。因此,睿咨得能源并不预期石油需求将继续急剧增长至2050年,该公司的分析得出结论,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评估的最坏情况升温情景不会发生。参考睿咨得能源的预测的极端情景,这将导致温度上升2.5°C,未来来自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将限制在2000亿吨二氧化碳,其中900亿吨来自煤炭,600亿吨来自石油,500亿吨来自天然气和天然气液体。这比IPCC的中等情景少了500亿吨二氧化碳,中等情景将导致温度上升2.8°C。在需求平稳或增长的世界中,到2030年之后将需要另一个石油超级周期。这一情景要求大幅增加前沿勘探和钻探成功率,以及加速部署二次回收和在北美及全球范围内全面开发非核心页岩层。(美原油10月期货合约日线图,来源:易汇通)北京时间14:48,美原油合约现报:62.36美元/桶。 转载自 一期货

三位美联储官员“打压”降息预期,市场等待鲍威尔“一锤定音”?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走向一直是全球经济关注的焦点。周四(8月21日),美联储内部关于是否降息的讨论再度升温,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施密德、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以及波士顿联储总裁柯林斯等关键人物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展现出对经济前景的不同判断,整体措辞偏向鹰派,打压了美联储9月份降息预期。在全球顶级央行决策者齐聚怀俄明州杰克逊霍尔参加年度研讨会之际,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讲话备受期待,市场希望从中窥探9月政策会议的降息可能性。根据芝商所的FedWatch工具,联邦基金利率期货走势显示,市场预计美联储在9月16-17日会议上降息的概率为71.8%,远低于周三的82%和一周前的95%。经济过渡期的复杂图景博斯蒂克:谨慎降息,警惕不确定性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在亚特兰大大都会商会发表演讲时明确表示,他预计美联储在2025年内可能仅降息一次,这一预测延续了他年初的判断。然而,他也坦言,当前经济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每一个预测都伴随着“宽广的置信区间”。博斯蒂克指出,当前联邦基金利率(4.25%-4.5%)略具限制性,是否需要调整利率的讨论仍在进行中。他预计今年经济增长将保持温和,但随着2026年美国经济政策逐渐明朗,商业信心有望回升,届时美联储可能将政策立场调整至更中性的水平。博斯蒂克强调,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他表示,美联储应避免“反复无常”的政策调整,例如先加息再降息的摇摆做法,这种做法在历史上曾导致公众对美联储履职能力的信心下降。他还提到,过去美联储的政策重点在于降低通胀,但通胀进展并不均衡。近期就业市场出现了一些疲软信号,但他需要更多数据来确认招聘形势是否真正恶化。博斯蒂克将当前经济描述为“处于过渡期”,他试图在这一复杂环境中找到政策的最佳路径。施密德:通胀高于目标,降息需谨慎与博斯蒂克的谨慎乐观不同,堪萨斯城联储总裁施密德对降息持更为保守的态度。在接受CNBC采访时,施密德表示,目前没有急于降息的必要,因为通胀率仍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劳动力市场也依然稳健。他指出,当前通胀率更接近3%而非2%,美联储需要警惕降息可能对公众通胀预期造成的心理影响。施密德强调,“最后一段路是最难的”,将通胀率降至2%需要格外谨慎的政策操作。施密德的表态是在堪萨斯城联储主办的杰克森霍尔年度研讨会开幕前夕做出的。作为今年有投票权的利率政策制定者,他的观点对9月16日至17日的政策会议具有重要影响。他还提到,尽管近期就业数据略显疲软,但商业领域的乐观情绪正在增强,当前利率水平并未对经济造成显著抑制。这表明,施密德更倾向于维持现有利率,以确保通胀不会因过早降息而反弹。古尔斯比:通胀数据引发降息疑虑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的表态进一步凸显了美联储内部的谨慎情绪。在接受彭博电视采访时,他表示,尽管9月政策会议可能采取货币政策行动,但近期通胀数据的变化让他对降息前景有所保留。古尔斯比指出,最新通胀报告显示服务业通胀正在上升,且这一趋势可能并非由关税等外部因素驱动,而是一个潜在的“危险信号”。这让他对是否应立即降息持犹豫态度,担心过早宽松可能加剧通胀压力。柯林斯:对降息持开放态度相比之下,波士顿联储总裁柯林斯则展现出更为灵活的立场。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柯林斯暗示她对最快在下个月降息持开放态度。她预计通胀率将在2025年底前继续上升,但到2026年可能恢复下降趋势。柯林斯的观点为市场注入了一丝乐观情绪,表明美联储内部并非完全反对降息,而是需要权衡通胀与经济放缓之间的复杂关系。特朗普的降息压力与美联储的独立性挑战政治压力下的货币政策美联储的决策不仅受到经济数据的驱动,还面临来自政治层面的外部压力。美国总统特朗普及其盟友持续公开呼吁降低借贷成本,试图通过降息刺激经济增长。这种压力在近期尤为明显,尤其是在劳动力市场放缓、特朗普政府快速提高进口关税可能进一步推高通胀的背景下。美联储7月会议记录显示,决策者们已意识到当前经济形势可能带来“十分困难的取舍”。两位理事在7月会议上投票支持降息,显示出内部对政策调整的分歧。鲍威尔讲话备受瞩目在这一关键时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于8月22日在杰克逊霍尔研讨会上发表讲话,市场普遍期待他能为9月会议的降息前景提供更明确的信号。此外,鲍威尔预计将发布一个新的美联储框架,解释过去五年通胀急升、就业岗位充足以及不确定性成为常态的经济环境。这一框架可能为美联储未来的政策路径提供指引,同时也将检验美联储在政治压力下的独立性。美联储的艰难抉择与全球影响美联储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一方面,劳动力市场放缓的迹象和特朗普的降息压力要求货币政策更宽松;另一方面,通胀率仍高于目标,且服务业通胀的上升为降息敲响了警钟。博斯蒂克、施密德、古尔斯比和柯林斯的不同表态反映了美联储内部对经济前景的分歧:是优先抗击通胀,还是适度宽松以支持经济增长?这一问题不仅关乎美国经济,也将对全球市场产生深远影响。杰克逊霍尔研讨会为美联储提供了一个重要舞台,鲍威尔的讲话可能为市场提供方向感。然而,无论美联储最终选择何种路径,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都将是关键。正如博斯蒂克所言,反复无常的政策可能动摇公众对美联储的信心,而施密德和古尔斯比的谨慎态度则提醒我们,通胀的“最后一公里”往往最为艰难。柯林斯的开放态度则为市场保留了一线希望,降息的可能性并未完全消失。 转载自 一期货

日本经济超预期VS美联储降息在即,技术面惊现“黄金坑”,聪明钱已提前埋伏!

日元(JPY)在新的一周开局疲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叠加美元(USD)小幅走强,推动美元兑日元在周一(8月18日)亚市时段震荡微涨,目前交投于147.42附近,较前一交易日纽约汇市收盘价147.18上涨约0.17%,盘中最高触及147.58,最低下探147.08,整体维持窄幅震荡格局。日本央行(BoJ)下次加息时机的不确定性,以及普遍的风险偏好环境,削弱了日元的避险吸引力。不过,市场对日本央行坚持政策正常化路径的预期升温,可能会抑制日元空头的激进押注。值得关注的是,日本央行相对鹰派的立场与其他主要央行(包括预计9月将重启降息周期的美联储)形成显著政策分化。这种货币政策差异可能成为美元的逆风因素,并为低收益日元提供支撑,交易者在押注美元兑日元进一步走强时需保持谨慎。本周晚些时候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在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8月21日-23日)发表讲话,在此之前市场交投可能趋于谨慎。日元承压,因市场期待俄乌冲突结束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领导人普京在阿拉斯加的会晤虽未取得明确突破,但投资者仍期待此次对话能增加结束俄乌冲突的可能性。特朗普周一早间表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若愿意“几乎可以立即”结束与俄罗斯的战争。特朗普将于今日欧洲领导人加入扩大会议前,先行与泽连斯基举行双边会谈。这一进展缓解地缘政治风险,持续支撑当前的市场风险偏好。受此影响,叠加日本央行加息时机的不确定性,周一亚市时段避险日元遭遇部分抛售。日本执政党自民党在参议院选举失利引发的国内政治不确定性,以及对美国加征关税负面经济影响的担忧,都可能延缓日本央行进一步推进政策正常化的步伐。值得注意的是,上周五数据显示尽管面临美国关税逆风,日本第二季度经济增速仍超预期。加之日本央行上调通胀预期,年底前加息的可能性依然存在。相比之下,市场预计美联储9月会议降息概率高达85%,且2025年至少还将有两次25个基点的降息。经济数据方面,美国人口调查局上周五公布7月零售销售月率增长0.5%,符合预期;6月数据从0.6%上修至0.9%。但密歇根大学初步数据显示,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意外从7月的61.7降至58.6,预期指数也从57.7降至57.2。更值得关注的是,一年期通胀预期从4.5%升至4.9%,五年期通胀预期从3.4%升至3.9%,叠加上周四强劲的生产者价格指数,显示价格压力有所回升。这进一步削弱了市场对美联储激进宽松政策的预期,尤其是对9月大幅降息的押注,从而为美元和美元兑日元提供支撑。但缺乏实质性买盘的情况下,多头仍需保持谨慎。交易者或避免激进布局,转而等待周三公布的美联储会议纪要。此外,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年会上的讲话预计将提供降息线索和重要指引。美元兑日元可能会面临严峻阻碍,受限于148.00关口附近(美元兑日元4小时图,来源:易汇通)过去两周以来,美元兑日元汇率持续在熟悉区间内震荡,表明市场正处于盘整阶段。鉴于日线图技术指标呈现中性,审慎做法是等待汇价实现区间突破后再布局方向性交易。当前汇价已突破月内高点下跌浪的23.6%斐波那契回撤位,这为短线续涨提供技术支撑。不过4小时图的100周期均线(SMA)与38.2%斐波那契回撤位(148.00关口附近)将构成强劲阻力。若能有效突破并站稳该阻力区域,短期走势将转向多头主导,汇价可能进一步上探148.55-148.60区间(50%回撤位),甚至挑战149.00整数关口。下行方面,147.10-147.00区域将提供初步支撑,失守后可能回踩上周四创下的数周低点146.20附近。若持续跌破146.00心理关口,将触发空头新一轮攻势,汇价或进一步下探145.40-145.30支撑区,最终指向145.00关键心理位。北京时间13:35,美元兑日元交投于147.36/37。 转载自 一期货

快讯

原油价格企稳,地缘政治成焦点

周五(8月22日),WTI原油期货价格近乎持平,交易商重点关注能否守住63.25美元这一支撑位。当前油价紧守技术关口,市场关注点已转向看涨动能能否重新释放,推动WTI原油突破下一道上行阻力64.56美元关口及65.00美元。若油价能持续突破上述阻力位,将表明买盘兴趣升温,但65.41美元和66.18美元的上方阻力仍不容忽视。一旦突破66.18美元,油价或有望开启一轮涨势,向69.69美元逼近。然而,若未能守住63.25美元支撑位,油价可能进一步测试61.12美元附近的下一道支撑区间,届时多头或将获得重建底部的机会。目前技术面处于微妙平衡状态,交易商正等待下一个推动油价突破近期波动区间的驱动因素。和平努力陷入停滞,乌克兰紧张局势再起本周,随着乌克兰与俄罗斯实现和平突破的希望逐渐渺茫,地缘政治溢价重新回归原油市场。尽管特朗普提议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举行峰会,但进展依然渺茫。荷兰国际集团(ING)分析师警告称,停火可能性越低,美国对俄罗斯能源实施进一步制裁的概率就越高,这将为原油提供看涨支撑。周四局势出现升级:俄罗斯加强了对欧盟边境附近地区的空袭,而乌克兰则袭击了俄罗斯一座关键炼油厂及乌涅恰(Unecha)加油站,导致德鲁日巴(Druzhba)输油管道的运输中断。匈牙利方面已证实,该输油管道的交付业务已暂停。这些事态发展引发了市场对欧洲供应风险的担忧,为布伦特原油(Brent)和WTI原油提供了价格支撑。原油库存下降与美联储动态牵动交易商神经本周基本面同样为原油市场提供了利好支撑:美国原油库存减少600万桶,远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80万桶降幅。这一意外下降表明,尽管整体经济面临阻力,但原油需求依然坚挺。不过,德国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显示经济萎缩0.3%,这一疲软数据加剧了市场对欧洲原油消费需求的担忧。与此同时,交易商正密切关注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在杰克逊霍尔(Jackson Hole)经济研讨会上的讲话,以寻找货币政策线索。若美联储可能实施降息,将对经济增长形成支撑,进而提振原油需求。原油价格展望:维持看涨倾向(WTI原油日图 来源:易汇通)短期原油价格前景仍呈谨慎看涨态势。若油价突破65.00美元的50日均线,涨幅或有望加速,但交易商仍需密切关注经济信号及全球政治动态——当前关键风险因素仍处于微妙平衡状态。 转载自 一期货

联储降息预期动摇,美元未来如何表现?

周五(8月22日),美元指数在静默的市场交易中仍然表现坚挺。美元的表现主要受美联储政策前景和美国经济数据的影响。昨日的美国经济数据结果较为复杂:初请失业金人数较预期疲弱,费城联储制造业指数也低于预期,而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则表现强劲,这些数据促使美元小幅回升;尤其是PMI数据的强劲反应引发了市场对美联储短期内可能不会立即降息的重新评估。市场对于美联储降息的预期有所修正,9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有所下降,利率期货市场目前已将12月降息预期下调至不到50个基点。市场对美联储政策的看法仍然存在不确定性,但随着更多官员的讲话,市场的焦点逐渐转向9月非农数据,这可能成为决定美联储是否继续降息的关键因素。技术面:从技术面来看,美元指数的价格走势表现出一定的震荡反弹。图表显示,当前美元指数处于布林带中轨(98.3323)附近,且在短期内受到布林带下轨(96.9866)和上轨(99.6781)的支撑与压制。MACD指标目前仍然处于0轴上方,显示出短期内汇价可能会有一定的反弹空间,当前的MACD值为0.0477,表明上涨动能仍在。另外,当前交易区间的波动幅度在布林带宽度的影响下逐渐增大,成交量也有所上升,暗示市场可能正在积蓄力量,准备迎接下一波突破。但不排除在9月非农数据公布前,美元出现一定的技术性调整。市场情绪观察:目前市场情绪表现为一定的谨慎和观望状态。美元在受到数据支持的同时,交易员对于美联储政策走向的疑虑依旧存在。从期货市场看,市场对于美联储短期内降息的预期有所削弱,但美联储官员的讲话仍为市场提供了不同的声音,这种不确定性使得市场情绪复杂化。此外,风险资产的反弹也给予了部分新兴市场货币(如南非兰特、韩元和墨西哥比索)一定的支持。这表明,尽管美元坚挺,但其他货币在风险情绪改善时仍有所表现,显示出市场对美联储政策和全球经济前景的复杂反应。后市展望:空头展望:若美联储在未来的会议中维持鸽派立场,特别是在9月降息的预期得到验证,美元可能会遭遇短期回调;市场可能会进一步修正此前的升势,美元的强势将受到抑制。多头展望:若美联储释放出更加强硬的加息信号,尤其是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讲话中传递出更加明确的紧缩政策信息,美元可能会迎来新的上涨浪潮。短期内,若美元突破布林带的上轨(99.6781),将为其进一步上涨提供技术性支撑。 转载自 一期货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