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7月 15日 上午9:15

金融总量合理增长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透视上半年金融数据

新华财经北京7月14日电(吴雨、彭扬)14日,上半年我国金融统计数据出炉。今年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持下,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效果如何?信贷资金主要流向了哪些领域?下阶段货币政策走向如何?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在当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进行了解读分析。

中国人民银行当日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6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68.56万亿元,同比增长7.1%;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0.22万亿元,同比增长8.9%;广义货币(M2)余额330.29万亿元,同比增长8.3%。

“从上半年的金融数据看,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介绍,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在5月份出台实施一揽子金融支持举措,促进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为推动经济回升向好营造适宜的环境。

当前,信贷仍是社会融资主要渠道。上半年,我国信贷总量保持平稳增长,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12.92万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闫先东认为,上半年信贷呈现“总量增长、结构优化”的特征,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信贷支持保持较高水平。

近13万亿元的信贷资金主要投向了哪里?数据给出了答案:投向企业的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大头。

中国人民银行统计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1.57万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89.5%,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了6.6个百分点。

“中长期贷款增加7.17万亿元,是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的主要构成,表明金融持续为实体经济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闫先东介绍,住户贷款增加1.17万亿元,其中,经营性贷款增加9239亿元,体现了金融机构持续加强对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生产经营活动的支持力度。

从行业投向看,贷款结构持续优化。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新增贷款主要投向制造业、基础设施业等重点领域。具体来看,6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7%,上半年增加9207亿元;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4%,上半年增加2.18万亿元。

闫先东介绍,今年以来,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贷款呈现“总量增长、覆盖面扩大”的特点。5月末,金融“五篇大文章”贷款余额103.3万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科技贷款余额43.3万亿元,同比增长12%;绿色、普惠、养老、数字领域的贷款同比分别增长27.4%、11.2%、38%和9.5%,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信贷只是社会融资渠道之一。今年以来,我国债券市场规模稳步提升,有效发挥了对实体经济融资的支持作用。

发布会上的信息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债券市场发行各类债券44.3万亿元,同比增长16%;债券净融资8.8万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比重为38.6%。

“上半年债券融资继续向重点领域倾斜,民营企业债券发行3500多亿元,绿色、科技等相关债券发行超过1万亿元。”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负责人曹媛媛介绍,5月债券市场“科技板”推出以来,债券市场已有288家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约6000亿元,其中银行间市场发行超过400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促进了新兴和未来产业培育发展,也为传统产业运用新技术成果提供了有力支持。

融资成本是企业和居民关注的重点之一。今年以来,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低位下行,助力企业和居民“轻装上阵”。

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3%,比上年同期低约45个基点,新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3.1%,比上年同期低约60个基点。6月,公司信用类债券平均发行利率2.08%,较去年同期下降32个基点,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

谈及下阶段金融支持的重点领域,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司长彭立峰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已会同相关部门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下一步将指导各地、各金融机构加快推动意见落地见效,全力做好金融服务消费工作,为提振和扩大消费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货币政策传导需要时间,已经实施的货币政策的效果还会进一步显现。”邹澜介绍,下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更好地推动扩大国内需求、稳定社会预期、激发市场活力,支持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

 

编辑:刘润榕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文章转载自 新华财经

spot_img

热点

🫧 心泡泡 – 治愈系心情记录与分析平台上线啦!

每天的情绪如泡泡升起,又悄然散去。你是否也希望,有一个温柔的角落,记录这些珍贵的心绪变化? 欢迎来到 心泡泡 —— 一个专为你打造的 治愈系心情记录与分析平台。 ✨ 为什么选择心泡泡?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往往忽略了自己内心的声音。 心泡泡希望成为你情绪的温柔陪伴,帮你轻松记录每日心情,通过可视化的方式了解自我,找到平静与治愈的力量。 🌈 主要功能亮点 📝 心情记录 每天只需点一点,就能选择你当前的心情状态。 支持 8...

全球市场本周迎来”超级数据周”!中美欧日英重磅数据连发,特朗普声明与G20会议或引爆行情

文章来源:汇通网 本周全球金融市场即将迎来2025年最具看点的"超级数据周",从华盛顿到北京,从美联储到G20,多重风险事件交织叠加。美国关税政策阴云未散,中国二季度经济成绩单即将揭晓,全球投资者屏息以待这场经济数据的"连环炸"。本文将为您深度剖析每个不容错过的市场焦点。

快讯

美元疲软掀全球股市热潮,美国投资者因“害怕错过”或将大举进军海外市场

在全球金融市场风云变幻的2025年,美元汇率的持续下跌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不仅重塑了全球股市的格局,还可能推动美国投资者重新审视他们的投资组合。过去,美国投资者因对本土市场的偏好而大幅减持海外股票,但如今,海外市场的优异表现和美元的疲软正在激发一种“害怕错过”(FOMO)的情绪,或将促使他们加速向海外市场配置资金。这种趋势不仅可能缩小美国股市与全球股市之间的回报差距,还可能引发全球资本流动的重大变革。美元下跌点燃全球股市热潮美元疲软的催化效应2025年上半年,美元兑主要发达市场货币的汇率指数下跌了10%,其中对欧元的跌幅更是高达13%。这一显著的汇率波动成为全球股市表现超越美国股市的关键催化剂。以美元计价的MSCI明晟全球指数(不含美国股票)今年以来上涨了近17%,几乎是标普500指数6%涨幅的三倍。欧元区股市(STOXXE)表现尤为抢眼,年内涨幅达到27%,德国DAX指数更是飙升37%,而香港恒生指数也录得了20%的增长。这些数据清晰地表明,美元的走弱为非美国市场的优异表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汇率波动放大海外市场吸引力汇率的变动直接影响了以美元计价的海外资产回报率。例如,欧洲股市以美元计价的涨幅远超以欧元计价的涨幅,这一差距凸显了汇率对投资回报的重要性。对于美国投资者而言,美元的持续疲软意味着持有海外资产不仅能享受市场上涨的红利,还能通过汇率转换获得额外的收益。这种双重回报的吸引力,正在让越来越多的美国投资者重新考虑他们的资产配置策略。美国投资者的“失衡”困境过度依赖本土市场的风险多年来,美国股市凭借其卓越表现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目光,标普500指数在经历2025年初20%的下跌后迅速反弹至历史高位。然而,这种“美国例外论”的溢价也导致美国投资者的资产配置严重失衡。摩根大通资产管理首席全球策略师David Kelly指出,美国投资者目前对非美国资产的配置比例显著偏低。他认为,即使美元未来走势存在不确定性,投资者过度押注美国市场的策略并不明智。Kelly建议,谨慎的投资者应通过分散投资来降低风险,尤其是在美元可能进一步走弱的背景下。投资组合的“惯性”问题晨星策略师Amy Arnott进一步分析了美国投资者资产配置失衡的原因。她指出,过去五年美国股市的强劲上涨使得投资者的组合中美国股票的占比不断攀升。如果五年前投资者的组合中有三分之二是美国股票,三分之一是国际股票,且从未进行重新平衡,那么如今美国股票的占比可能已高达71%。根据晨星的数据,国际基金资产总额约为4.6万亿美元,仅占美国主动型基金和ETF总资产的26%,远低于全球市值权重建议的37.7%。这种失衡不仅增加了投资者对美国市场的风险敞口,也让他们在面对海外市场高回报时显得措手不及。“害怕错过”情绪的崛起海外市场的低估值诱惑与美国市场相比,非美国市场的估值普遍较低,这为投资者提供了更高的安全边际。例如,标普500指数的12月预估市盈率仍然远高于其他主要股指,而欧元区和香港等市场的估值则相对更具吸引力。Arnott强调,适度的国际投资不仅能帮助投资者分散风险,还能确保他们不会因过度依赖美国市场而错失全球市场的增长机会。在美元走弱的背景下,低估值的海外市场正成为美国投资者不可忽视的投资热点。全球资金流动的转变摩根士丹利的研究显示,尽管外资对美国股票的需求在4月2日关税冲击后有所放缓,但美国股市的庞大规模依然吸引着资金流入。然而,最新数据显示,美国投资者实际上在小幅净卖出国内股票,这可能预示着他们正准备重新平衡投资组合。另一方面,美国银行的调查显示,全球基金经理人对美元的低配程度已达到20年来的最低点,美元抛售潮可能已经进入尾声。如果美元继续走弱,叠加美国利率可能下滑以及贸易和财政赤字的扩大,美国投资者将更难抵挡海外市场的诱惑。全球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本土偏好与资本回流全球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也为投资决策增添了复杂性。特朗普政府的一些政策倾向似乎在鼓励资本回流美国,这可能导致欧洲储户将其存放在美国的数万亿美元资金撤回,从而进一步推高欧洲市场的表现。然而,这种趋势对美国投资者而言可能意味着更高的机会成本。如果他们继续固守本土市场,可能会错过由美元走弱和全球资本流动带来的投资机会。美元走弱的“滚雪球”效应美元的进一步走弱可能是决定美国投资者行为的关键因素。如果美元跌势如滚雪球般扩大,受到美国利率下滑、贸易赤字扩大等因素的推动,美国投资者可能将加速向海外市场配置资金。这种趋势不仅可能重塑全球股市的格局,还可能为2025年下半年的全球金融市场带来新的活力。结语:迎接全球投资新机遇2025年的全球金融市场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点。美元的下跌为非美国市场注入了强劲的增长动力,而美国投资者因“害怕错过”而可能掀起一股向海外市场配置资金的热潮。通过重新平衡投资组合,美国投资者不仅能降低对单一市场的风险敞口,还能抓住全球市场的增长机遇。正如专家所言,分散投资是应对不确定性、实现长期稳健回报的最佳策略。在美元走弱和全球股市热潮的背景下,美国投资者或将迎来一次重要的投资转向,为全球金融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转载自 一期货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