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7月 15日 上午11:04

【新华解读】上半年人民币贷款新增近13万亿 财政靠前发力支撑社融同比多增

暂无

新华财经北京7月14日电(记者 翟卓)中国人民银行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2.83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多4.74万亿元;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和M2余额分别同比增长8.9%、8.3%,增速较上月高0.2个、0.4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表示,总的来看,上半年我国金融总量保持合理增长,政府债券仍是社融规模的主要支撑,低基数效应带动M2增速明显回升,一揽子政策显效支持信贷平稳增长。而往后看,随着各项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发力,下半年信贷有望维持合理水平。

——低基数下M2增速明显加快 财政发力支撑社融同比多增

6月末,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和M2余额分别同比增长8.9%和8.3%,较上年同期高0.8和2.1个百分点。

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闫先东14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半年,金融总量合理增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回升向好。

首先在社会融资规模方面,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2.83万亿元,同比多4.74万亿元。其中,政府债券净融资新增7.66万亿元,同比多增达4.32万亿元,占同期社融规模同比多增量的91.1%,是拉动社会融资规模增长的主要力量。

369662443099844609.png

从总量看,今年上半年政府债券供给较去年显著增长,特别是5月以来发行进度较快,对社会融资规模形成明显支撑。

从节奏看,今年政府债券明显靠前发行,与去年政府债券发行先慢后快形成节奏错位。据市场人士估算,今年上半年,一般国债、新增地方债的发行进度基本过半,发行节奏快于去年同期约10-15个百分点,财政支持力度明显加快。

其次在货币供给方面,6月末,M2余额为330.29万亿元,同比增长8.3%,较上年同期高2.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113.95万亿元,同比增长4.6%。

369662435143249921.png

业内专家认为,M2增速回升与上年同期的低基数效应有较大关系。彼时受治理违规“手工补息”,以及债券“牛市”带动居民存款向理财分流等因素影响,去年6月M2同比仅增6.2%,处于历史低位。若剔除去年低基数影响,两年平均下来M2年均增速约7.2%。

“从上半年的金融数据看,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的效果比较明显。下阶段,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持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说。

展望后续,受访人士预计,考虑到政府债发行节奏错位效应将逐渐收敛弥合,治理“手工补息”的低基数效应也会减弱,预计下半年金融总量增速将保持在合理水平。

“而且随着存量政策效应持续发挥、新产业新动能加快发展,内需有望持续扩大,社会预期也将有效提振,经营主体活力还会增强。在社会有效融资需求逐步改善的同时,金融部门也会继续为实体经济提供有力有效支持。”上述受访人士说。

——人民币贷款新增近13万亿 广泛覆盖金融“五篇大文章”

信贷方面,6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68.56万亿元,同比增长7.1%,增速与上月末持平,但较上年同期低约1.7个百分点。不过据业内人士估算,若还原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因素影响后,6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速仍能保持在8%左右。

业内专家表示,去年以来用于化债的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券保持较快发行节奏,短期内会对贷款规模产生替代效应,下拉贷款增速,但长期看有助于缓释地方债务风险,畅通资金循环,同时也有利于改善金融资产质量,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在金融供给日益丰富、直接融资加快发展的背景下,不宜简单通过贷款等单一融资渠道数据来判断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社会融资规模比贷款更能全面反映金融总量服务实体经济的效果。”上述专家说。

此外,季节性消费需求的集中释放也对信贷形成支撑。市场人士反映,6月恰逢“618”促销的关键节点,加之暑期出行规划迎来高峰,住户消费需求集中释放,对相关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增加。

数据显示,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合计新增12.92万亿元,其中6月单月增加2.24万亿元。

而在总量合理增长的同时,信贷结构也出现不少亮点。据闫先东介绍,上半年新增贷款主要投向制造业、基础设施业等重点领域。此外,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贷款也呈现“总量增长、覆盖面扩大”的特点。

例如截至6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7%,上半年增加9207亿元;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4%,上半年增加2.18万亿元。

而截至5月末,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贷款余额103.3万亿元,占本外币各项贷款的38.2%;同比增长14.0%,增速比各项贷款高7.3个百分点;年内贷款增量在各项贷款增量中的占比超过六成。

往后看,业内专家判断,随着各项货币政策工具的持续发力显效,全年信贷仍将维持合理增长,科创、消费、绿色、普惠等重点领域也都将获得有力度的保障。

最后在价格方面,贷款利率继续保持在历史低位水平。据邹澜介绍,1-6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大约为3.3%,比上年同期低约45个基点;新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3.1%,比上年同期低约60个基点。

 

编辑:幸骊莎

 

声明:耀新财经为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文章转载自 新华财经

spot_img

热点

国际金融市场早知道:7月11日

国际金融市场早知道:7月11日 文章转载自 新华财经

特朗普对加拿大挥动”关税大棒”引爆避险情绪!金价续涨背后暗藏三大玄机

文章来源:汇通网 周五(7月11日)亚洲时段,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投下"关税核弹",宣布自8月1日起对加拿大商品全面加征35%关税,较现有税率暴增10个百分点。这一决定犹如平地惊雷,瞬间点燃市场避险情绪,现货黄金价格应声飙升,盘中最高触及每盎司3336美元,为近三个交易日新高,有望连续三个交易日上涨。

CBOT持仓:基金疯狂加仓空单!玉米大豆跌势何时见底?关键支撑位进入倒计时

周一(7月14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谷物期货市场呈现震荡偏弱走势,受美国有利天气、全球供应充裕预期及关税言论影响,市场情绪趋于谨慎。大豆期货跌破10美元/蒲式耳,创三个月新低,玉米和小麦期货同样承压下行。持仓数据显示,商品基金在玉米、大豆和豆粕上持续增持净空头,反映对供应过剩的担忧,而豆油因生物燃料需求预期表现出相对韧性,小麦则因地缘因素获得一定支撑。本文基于最新持仓变动、基差动态及国际交易情况,分析小麦、大豆、豆油、豆粕、玉米的市场情绪与价格影响,并展望未来盘面走势。根据汇通财经观察,海外交易商估算的结果显示:2025年7月11日当日,大宗商品基金:增加CBOT玉米投机性净空头;增加CBOT大豆投机性净空头;增加CBOT小麦投机性净多头;增加CBOT豆粕投机性净多头;增加CBOT豆油投机性净空头。最近5个交易日,大宗商品基金:增加CBOT玉米投机性净空头;增加CBOT大豆投机性净空头;增加CBOT小麦投机性净多头;增加CBOT豆粕投机性净多头;增加CBOT豆油投机性净空头;最新30个交易日,大宗商品基金:增加CBOT玉米投机性净空头;增加CBOT大豆投机性净空头;增加CBOT小麦投机性净空头;增加CBOT豆粕投机性净空头;增加CBOT豆油投机性净多头。具体变动数据见图表。小麦:地缘支撑与供应压力并存CBOT小麦主力合约(ZW1!)周一收跌0.3%,报5.43-1/4美元/蒲式耳,盘中触及一周高点后回落。持仓数据显示,7月11日商品基金增加小麦净多头3000手,近5个交易日净多头增持4500手,反映市场对俄乌局势不确定性的避险情绪。然而,近30个交易日基金仍增持净空头2500手,显示长期看空情绪未完全消退。美国农业部(USDA)最新报告上调2025/26年度美国小麦产量预估至19.29亿蒲式耳,高于市场预期的19.15亿蒲式耳,叠加俄罗斯出口税维持零水平刺激其出口,全球供应充裕限制价格上行空间。基差方面,美国平原硬红冬小麦现货基差保持稳定,蛋白溢价略升(如11.2%蛋白小麦上涨9美分),但农户因价格低迷惜售,现货交易活跃度有限。国际交易方面,约旦和孟加拉国近期小麦招标显示全球需求疲软,短期内小麦价格或在5.40-5.60美元/蒲式耳区间震荡,需关注俄乌局势及USDA周度出口数据。大豆:供应宽松压制价格大豆主力合约(ZS1!)周一跌0.3%,报10.04-1/2美元/蒲式耳,盘中触及9.98-1/4美元/蒲式耳的三个月低点。USDA报告显示,2025/26年度美国大豆期末库存上调至3.10亿蒲式耳,高于市场预期的3.02亿蒲式耳,叠加巴西2025/26季大豆种植面积扩大预期,供应宽松压力显著。持仓方面,7月11日基金增加大豆净空头3500手,近5个交易日净空头增持5000手,反映市场对丰收预期的悲观情绪。基差数据方面,7月装船的美国海湾CIF大豆驳船报价较8月期货(SQ25)高89美分,较前日上涨2美分,FOB出口溢价稳定在95美分,显示现货市场因农户惜售和运费上涨略有支撑。国际交易中,USDA确认219000吨新季大豆销往墨西哥,提振出口预期,但巴西丰产前景限制价格反弹空间。短期内,大豆价格或在10.00-10.30美元/蒲式耳区间低位盘整,需关注南美物流效率及USDA作物报告。豆油:生物燃料需求提供支撑豆油期货表现相对坚挺,尽管周一持仓数据显示基金增加净空头2000手,近5个交易日净空头增持13500手,但近30个交易日净多头增持31000手,反映市场对生物燃料需求的长期看涨预期。USDA预计2025/26年度美国豆油用于生物燃料的比例将超50%,为价格提供基本面支撑。基差方面,美国海湾豆油出口基差保持稳定,反映买家需求谨慎但未明显萎缩。全球植物油市场方面,马来西亚棕榈油价格近期波动对豆油形成间接影响,但南美供应增加限制上行空间。技术面看,豆油价格在关键支撑位41.50美分/磅附近企稳,短期或在41.50-42.50美分/磅区间震荡,需关注全球能源市场动态及USDA出口销售数据。豆粕:需求疲软与供应压力并存豆粕主力合约(SMQ25)周一收跌1.10美元,报270.30美元/短吨,周度跌幅达2.6%。持仓数据方面,7月11日基金增加净多头2000手,近5个交易日净多头增持7000手,但近30个交易日净空头增持28000手,显示市场对需求的谨慎态度。USDA上调2025/26年度豆粕生产、消费和出口预估,但全球供应充裕(特别是巴西预期增产)压制价格。基差方面,美国海湾豆粕出口基差持稳,国内现货市场因压榨速度加快承压,部分加工厂下调报价。国际交易中,伊朗近期发布60000吨豆粕进口招标,显示一定需求支撑,但欧洲市场FOB鹿特丹高蛋白豆粕报价下跌,反映需求疲软。豆粕价格短期或在265-275美元/短吨区间低位运行,需关注USDA出口数据及南美产量动态。玉米:丰收预期主导看空情绪玉米主力合约(ZC1!)周一跌0.7%,报4.09-1/4美元/蒲式耳,接近6月末的八个月低点。USDA下调2024/25年度玉米期末库存至13.40亿蒲式耳,低于市场预期的17.20亿蒲式耳,同时上调出口预估至27.50亿蒲式耳,反映强劲出口需求。然而,持仓数据显示,7月11日基金增加净空头6000手,近5个交易日净空头增持7000手,近30个交易日净空头增持63600手,凸显市场对美国创纪录丰收的看空情绪。基差方面,7月装船的美国海湾CIF玉米驳船报价较9月期货(CU25)高88美分,较前日上涨2美分,FOB出口溢价稳定在100美分,显示运费上涨支撑现货市场。美国中西部降雨充足,作物生长条件优越,短期内玉米价格或在4.00-4.20美元/蒲式耳区间低位震荡,需关注USDA作物进度报告及国际招标动态。未来趋势展望CBOT谷物期货市场短期内将延续震荡偏弱格局,玉米和大豆受美国及南美丰收预期压制,价格上行空间有限,需警惕4.00美元/蒲式耳和10.00美元/蒲式耳的心理关口跌破可能引发的程序化卖盘。小麦市场在地缘因素支撑下或维持5.40-5.60美元/蒲式耳区间震荡,但全球供应充裕限制反弹幅度。豆油因生物燃料需求预期相对抗跌,价格或在41.50-42.50美分/磅区间运行,而豆粕在需求疲软和供应宽松压力下或继续在265-275美元/短吨区间低位盘整。交易者需密切关注USDA周度出口数据、南美产量动态及全球政策变化,以捕捉市场潜在波动机会。 转载自 一期货

快讯

关税阴云笼罩欧盟与墨西哥,欧元跌至三周低点

周一(7月14日)亚洲时段,欧元因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最新关税威胁而大幅下跌,一度触及三周低点。与此同时,美元则在这一波澜中震荡走高,刷新三周高点,墨西哥比索也未能幸免,出现下滑。特朗普不仅在贸易政策上频频出招,还再次公开要求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下台,引发市场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全球汇市在这一系列事件中反应相对平静,但暗流涌动,投资者对未来经济走势的判断愈发谨慎。关税阴云笼罩欧盟与墨西哥,欧元跌至三周低点美国总统特朗普于上周六(7月12日)分别致函欧盟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和墨西哥总统希恩鲍姆,宣布将从8月1日起对来自欧盟和墨西哥的进口商品征收高达30%的关税。这一重磅消息迅速引发市场震动。欧元在周一(7月14日)亚洲交易时段应声下跌,盘中一度跌至1.1653美元,创下近三周来的最低水平。相比之下,美元则在这一波澜中表现坚挺,美元一度上涨0.24%至98.10,为6月25日以来新高,美元兑墨西哥比索一度升值0.36%,达到18.70的水平。市场反应为何趋于平静?尽管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来势汹汹,但外汇市场的整体反应却显得相对克制。分析人士指出,这可能与市场对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已经习以为常有关。澳洲联邦银行(CBA)外汇策略师Carol Kong表示:“过去几个月,特朗普多次抛出关税威胁,金融市场似乎已经对此麻木。”她进一步分析,市场可能将特朗普的最新表态视为一种谈判策略,旨在迫使欧盟和墨西哥在贸易谈判中做出更多让步。这种“狼来了”的心理让汇市波动幅度有限,但潜在风险依然不容忽视。其他货币表现分化,全球市场谨慎观望在特朗普关税威胁的背景下,其他主要货币的表现也各有不同。英镑兑美元一度下跌0.3%,至1.3451美元,为6月23日以来新低,显示出市场对英国经济与美国贸易关系的担忧。日元则一度逆势上涨0.3%,美元兑日元最低触及146.85,显示出一定的避险属性,不过,午后随着美元的重拾涨势,美元兑日元回升至147.31附近,收复了大部分跌幅。澳元和纽元则双双走弱,澳元一度下跌0.3%至0.6556美元,纽元下滑0.45%至0.5978美元。这些货币的波动反映了市场对全球贸易局势不确定性的复杂情绪。美国股市创高与汇市脱节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了全球贸易局势的紧张,但美国股市却依然保持强劲势头,屡创新高。这种“脱节”现象表明,投资者对美国经济的信心并未因贸易摩擦而显著动摇。然而,美元在这一过程中仅获得温和提振,显示出市场对特朗普政策的长期影响仍持保留态度。特朗普再批美联储,鲍威尔去留引发热议除了关税威胁,特朗普还在周日公开表示,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下台,将是“大好事”。这一言论再次将美联储的独立性推向风口浪尖。特朗普长期以来批评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过于保守,多次呼吁大幅降息以刺激经济增长。此番言论无疑加剧了市场对美联储未来政策走向的不确定性。美联储降息预期与市场定价根据当前市场定价,投资者预计美联储到2025年12月将降息略超50个基点。然而,特朗普对鲍威尔的持续施压可能进一步影响市场对美联储政策的预期。分析人士指出,美联储的独立性若受到侵蚀,可能对美元的长期稳定性构成威胁,同时也会加剧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中国经济数据备受关注,全球市场寻找新线索在特朗普关税威胁的背景下,全球投资者正将目光转向中国。周二即将公布的中国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受通缩压力和中美贸易关系紧张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速预计将从年初的稳健增长放缓至较低水平。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表现将直接影响全球市场的信心和走向。贸易战阴影下的全球经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对欧盟和墨西哥构成压力,也进一步加剧了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在全球供应链高度互联的今天,任何一方的保护主义政策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中国经济数据的表现,以判断全球经济是否能够抵御贸易战带来的冲击。总结:汇市暗流涌动,未来走势仍不明朗特朗普的最新关税威胁和对美联储的公开批评,让全球外汇市场再次成为焦点。尽管欧元和墨西哥比索受到直接冲击,但市场整体反应相对平静,显示出投资者对特朗普政策的“审美疲劳”。然而,这种平静可能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随着中国经济数据的临近发布以及美联储政策的进一步明朗,全球汇市可能迎来新的波动。投资者需保持警惕,密切关注贸易政策、地缘政治和经济数据的最新动态,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市场变局。(欧元兑美元日线图,来源:易汇通)北京时间14:42,欧元兑美元现报1.1660/61。 转载自 一期货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