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7月 12日 上午1:20

【新华财经调查】近观远景:从一块“充电宝”看我国电力市场蝶变

d7f4eec4ef7944eba17b262cfb0b459b.png

新华财经北京7月11日电(记者安娜)4个银色储能系统集装箱按照真实场站布局摆放,最小间隔仅5厘米。点燃其中A箱,持续燃烧49小时,箱体最高温度近1300摄氏度,其他三箱温度始终未超过44摄氏度,均低于电芯预警温度——近日,远景科技集团旗下远景储能在权威机构见证下,完成大规模火烧测试。

“136号文出台后,国内储能市场经过短暂调整,最近又渐渐活跃起来了。”远景储能总裁田庆军告诉记者,包括远景在内的多家头部储能企业近期都开展了大规模火烧测试,这是头部储能厂商引领储能安全新标准的重要举措,也是储能行业走向价值竞争的积极信号之一。而面向未来电力市场,储能行业的“自我革命”才刚刚开始。

国内储能行业走向价值竞争

储能被业内形象地称为“超级充电宝”,这个称谓也精准描述了它的基础作用——存放电。

风光发电具有间歇性、随机性等特点,不利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储能则可担当起“居中调和”的角色。“储能最初的定位是为了让风电和光伏发电更友好地接入电网,打开风电光伏发展的天花板。”田庆军说。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约为“十三五”末的20倍,较2023年底增长超130%。

“在储能装机快速发展的同时,新技术百花齐放。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钠盐电池、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超级电容、储热、氢储能、重力储能、复合型储能等多种模式已逐步开展规模化工程应用。”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秘书长刘勇说。

随着风光发电快速增长,其发展的核心关切从最初的产业扩张,转向大规模电力消纳,这给储能崛起带来机遇。

有研究显示,风光发电量占比一旦超过10%,将对电网平衡构成显著挑战。正因如此,国内部分地方一度对风电、光伏项目提出10%到20%的配储比例要求。

据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2025年一季度,全国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合计达53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1%,在全社会用电量中占比已达22.5%。

伴随着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强制配储”虽在一定时期内给储能企业带来市场空间,但也导致一些项目为配储而配储,不顾品质,不管调用。

“当下新型储能行业普遍陷入以价换量的恶性循环,产品价格和中标价格屡创新低。这些都在提醒我们当技术红利逐渐代替政策红利,行业正经历着一场从野蛮生长转向理性繁荣的产业革命。”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泽深此前曾公开表示。

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正式公布(发改价格〔2025〕136号,业内简称“136号文”),拉开我国新能源发电全面竞争入市的大幕,也叫停了新能源项目“强制配储”。

记者调查了解到,136号文出台后,我国储能行业经历了一波调整期。一些业内人士反映,今年2月到5月,国内储能市场活跃度比去年同期明显降低了,招标减少,不少企业原来要配储的项目也停了下来。但从6月份开始,市场开始修复,广东、山东、内蒙古等地储能项目申报又活跃了起来。

近期,远景储能、海辰储能、瑞浦兰钧、阿特斯等一批储能头部厂商集中开展锂电池储能系统大规模火烧测试,引领行业安全规范发展。这反映了头部储能企业对品质的追求,也折射了储能行业转向价值竞争的紧迫感。

微信图片_20250711122146.jpg

图为远景储能系统真机大规模火烧测试现场(远景储能供图)

安全是储能发展的生命线。去年12月我国开始实施的《预制舱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技术规范》(GB/T 44026-2024),要求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不触发其他电池模块发生热失控。这一标准正成为国内储能投资商的招标准入条件。而大规模火烧测试在国内尚没有强制要求。

“大规模火烧测试是检验储能系统在火灾极端情况下,火灾不出箱的影响最小化能力,目前正在成为国内客户的加分项,预计很快会成为行业普遍规范。”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136号文推动新能源发电和储能全面入市,也对储能安全和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看到,文件出台后,国内储能行业在短暂经历两三个月低谷以后,定位和商业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正走向价值竞争。”田庆军说。

谁能更深刻理解电力市场,谁就能更好发展

如果说储能是新能源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那么我国电力市场的发展则为储能成长提供了沃土。

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业内简称“9号文”),新一轮电改正式启动,我国开始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配售电业务,这也为新能源企业打开更大发展空间,为光伏和风电装机实现快速增长提供条件。

储能在新一轮电改启动一年后,开启商业化发展进程。2016年,《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关于促进电储能参与“三北”地区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等多份文件出台,对于储能商业化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这一年也被一些业内人士界定为我国“储能元年”。

“从9号文到136号文,我国电力市场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十年。”田庆军说,“到今年2月,我们见证了这期间每次电力改革里程碑式文件出台所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储能产业恰是在这一轮电改过程中应运而生,发展壮大。”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数据,2024年,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达6.2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3%。其中,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占全部新能源发电量的55%。

在田庆军的记忆中,伴随着电力市场的发展,远景储能业务也经历了不同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远景储能业务起步初期,储能业务定位是协助风电和光伏发电更友好地接入电网。远景储能具备全栈自研能力,在业内较早推出20尺5兆瓦时、8兆瓦时储能系统,通过做高能量密度、做大容量来降低初始投资成本和度电成本。

现阶段,在继续通过技术创新降低度电成本的同时,远景储能更重视交易和构网技术的发展。

“构网型储能在某种意义上扮演了新电网的角色,可以让更多风电和光伏发电摆脱对电网的依赖。在一些弱电网的地方、电网末梢,或者电网建设投入不足的地方,构网型储能也可以更好支撑电网消纳新能源。”田庆军说。

交易型储能则正成为远景储能在市场上的竞争利器。“随着136号文落地,新能源发电正全面进入电力现货市场。新能源发电企业如何在电力现货市场中保持领先优势?储能的交易功能可发挥巨大价值。”田庆军表示。

以山东滨州100兆瓦/200兆瓦时储能电站为例,这座独立储能电站搭载了远景智慧交易型储能系统,可根据区域负荷预测、电价预测、发电预测和设备状态等生成短期和实时交易策略。在山东12座同等容量独立储能电站中,滨州这座电站的峰谷预测准确率、峰谷价差均位居前列,全生命周期电站收益较其他电站平均每百兆瓦时高出1500万元。

微信截图_20250711122421.png

图为远景山东滨州100兆瓦/200兆瓦时独立储能项目(远景储能供图)

目前远景智慧交易型储能解决方案已在江苏、内蒙古、山东等国内多地储能项目应用。

“136号文出台以后是什么时代?是电力市场运营的时代,谁能更深刻理解电力市场、拥有更好的交易策略,谁就能在竞争中胜出。”田庆军说。

与AI融合或为储能发展必由之路

时刻保持对行业、市场和技术趋势的洞察,远景仍在不断根据变化调整储能的业务定位。

田庆军认为,与AI融合是人工智能时代储能发展的必由之路。未来,储能不仅可以扮演交易的角色,同时也可以作为电网、风电、光伏、下游负荷协同运行的中枢,让以它为中心的区域电力系统更加智能。

“这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我们认为,这也是下一代储能的演进方向。”他表示。

而未来储能要想“解锁”上述新技能,不只需要技术进步,也需要电力市场持续发展和相关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土壤和动力。

目前,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规则体系已基本建立。与此同时,相关政策体系和市场化实践仍在稳步推进。

记者注意到,在136号文出台之后,今年4月《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正式公布,标志着我国电力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三大电力市场核心基本规则建成;今年5月,业内期盼已久的“绿电直连”机制取得突破——《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布,为我国风电、光伏发电等绿色电力不接入公共电网,实现点对点直供,促进新能源就地消纳提供政策保障;6月底,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再迎里程碑时刻,我国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买卖双方可在这个“电力超市”实现实时跨省区交易……

伴随着国内电力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储能产品的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品质不断提升,在全球范围内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

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统计,今年1至5月,我国储能企业新增出海订单、合作项目已超过144吉瓦时,较去年同期增长超436%。

微信图片_20250711122202.jpg

图为采用远景智慧液冷储能解决方案的蒙古国50兆瓦/200兆瓦时储能电站(远景储能供图)

远景储能也在积极探寻海外商机。田庆军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公司已在全球参与超过300个储能项目,交付超30吉瓦时,在手订单超50吉瓦时。其中海外签约、交付、并网项目涉及东南亚、非洲、中东、欧洲、拉丁美洲、北美等地区30多个国家。

 

编辑:张瑶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文章转载自 新华财经

spot_img

热点

随着关税重新成为焦点,风险偏好情绪逐渐消退

周五(7月4日),在美国庆祝独立日之际,投资者正消化过去24小时的市场动态。关键的就业报告带来多重惊喜:非农就业人数增至14.7万人,高于11万人的预期;失业率意外降至4.1%。另一方面,平均时薪小幅回落至3.7%,创一年新低,与ISM服务业PMI调查中“支付价格”分项的变动幅度一致。与此同时,经过三个多月的谈判、审议和幕后施压,众议院以4票优势通过了参议院批准的“美丽大法案”。尽管少数共和党众议员对医疗补助削减表示不满,但仅两人投票反对该法案,该法案还将债务上限提高了5万亿美元。这份获批的法案已送往白宫,美国总统特朗普定于当地时间今日签署。这对美联储意味着什么?特朗普对强劲的就业数据和预算法案的通过直言不讳,他的社交媒体账号充斥着夸张的标题。然而,一系列利好消息,即薪资增长带来的通胀压力下降,同时劳动力市场保持健康,在短期内让美联储的工作稍显轻松。经济数据未显疲软,很可能会削弱美联储的鸽派言论,缓解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内部的紧张情绪,更重要的是,减轻7月降息的压力。市场已迅速调整预期,就业数据公布前7月降息的概率为21%,如今降至仅5%。特朗普或许会很快重启对鲍威尔的激烈言辞和指责,但数据支撑了美联储当前的立场。因此,多数FOMC委员目前可以静观其变,关注关税方面的动态,为9月会议制定策略。周四的逆转是否完成?与预算法案未对市场造成明显影响不同,美国经济数据的公布立即产生了冲击。美元全面大幅走强,非农数据公布后,欧元兑美元下跌约一个大点(即1美分)。美国股指攀升至历史新高,比特币再次触及11万美元。然而,这些走势未能持续,部分原因是特朗普迅速将焦点转向关税问题。欧元兑美元盘中略低于1.18,股市已逐渐回吐昨日相当一部分涨幅。由于美国股市和债市因独立日休市,今日市场很可能波动较小。关税问题成焦点关税问题可能彻底打破今日预期的平静。7月2日美国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后,协议数量翻倍至两项,美国政府正将重心转向关税。周五,至少10个国家将收到“关税信函”,其中详细列出将于8月1日实施的贸易限制措施。此外,美国财政部长隔夜表示,至少100个国家很快将面临至少10%的对等税收。 转载自 一期货

快讯

日元承压持续走软,美元兑日元测试147关口压力

日本加息预期降温,通胀回落削弱政策收紧动力由于美日贸易关系再度紧张,加上日本本土经济数据疲软,市场对日本央行(BoJ)年内加息的预期明显降温。5月日本实际工资同比降幅创下20个月新低,同时生产者物价指数显示通胀压力可能正在回落。在此背景下,原本就谨慎的日本央行更可能选择观望立场。“通胀走软与出口下行趋势交织,将大幅抑制日本央行推进政策正常化的动力。” ——据市场调查显示,东京经济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Keita Yamashiro表示此外,市场普遍认为日本央行可能延后原定的政策退出计划,从而对日元构成持续抛压。日本国内政治不确定性亦加剧日元承压。近期民调显示,自民党与公明党的执政联盟在即将于7月20日举行的参议院选举中可能失去多数席位。首相石破茂就特朗普的关税行为表示“深感遗憾”,但强调将继续推动双边谈判。日本方面计划于7月19日在世界博览会期间与美国财政部长进行磋商。“日元的避险属性正在被国内政治风险削弱。” ——据市场调查显示,新加坡宏观研究机构EastSpring评论美元指数维持强势,主要受益于美联储官员近期相对鹰派的讲话以及美国劳动力市场数据的稳健表现。最新公布的初请失业金人数降至22.7万人,优于市场预期与前值,显示美国就业市场仍具韧性。“尽管部分美联储官员支持7月降息,但就业数据与通胀趋势仍支撑维持高利率的逻辑。” ——据市场调查显示,旧金山联储主席Mary Daly指出与此同时,Fed理事Waller表示关税引发的通胀效应可能是短暂的,利率决策不应被政治动机驱动。从技术角度来看,美元兑日元反复测试147.00上方压力,若突破则短线有望进一步测试147.60-147.65区域阻力,不排除挑战148.00前期高点。技术指标向好,MACD与RSI均支持进一步上行。日图结构显示买盘持续在100小时均线(当前在146.20附近)获得支撑。“只要维持在146.00上方,技术结构仍偏向多头,跌破则有可能打开回撤至145.00的大门。” ——据市场调查显示,纽约技术分析师David Lu评论编辑观点:美元兑日元近期走势呈现典型的“强美元+弱日元”结构,基本面、技术面与政策面多重共振推动行情加速。贸易担忧情绪不断升温,日本国内政策与经济信心动摇,正削弱日元的传统避险角色。市场接下来将重点关注美联储7月会议前的通胀数据表现,以及日本政局是否加剧动荡。 转载自 一期货

白银预测:利好消息点燃看涨情绪,银价触及13年高点

文章来源:汇通网 周五(7月11日),现货白银价格大幅飙升,突破关键阻力位并触及37.62美元的13年高点。这一行情源于交易员对美国贸易战升级行动和美联储鸽派立场的反应,与黄金市场的看涨支撑形成呼应。美联储降息信号为白银多头注入动力美联储理事沃勒释放了潜在降息信号,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则表示今年仍有可能实施两次降息。尽管美国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降至22.7万,显示劳动力市场韧性,但这并未改变美联储的宽松倾向。从历史数据看,低利率环境会提振白银等非收益性资产,当前白银的上涨行情与黄金受美联储鸽派立场支撑的大趋势一致。在此背景下,叠加持续的地缘政治风险,交易员逢低买入的偏好进一步强化。技术面水平:多头掌控局面,目光瞄准40美元白银突破37.23美元和37.32美元阻力位,确认看涨动能,而37.62美元的13年高点成为关键拐点。尽管短期暂无明确上行目标,但若涨势持续,市场将向40美元这一心理关口靠拢。支撑位方面,第一层支撑位于36.16美元,其次是35.28美元,50日均线34.90美元则提供重要的下行保护。与黄金类似,白银能否守住关键均线上方将决定动量交易员是否会在上涨过程中大举加仓。欧佩克政策不确定性与特朗普关税推动避险买盘美国总统特朗普最新的关税举措,对加拿大加征35%关税、对巴西加征50%关税,且计划对其他贸易伙伴加征15%-20%关税,加剧了避险资金流入白银的趋势,与黄金市场表现一致。市场正为供应链中断和贸易伙伴反制措施做准备。本周加元和巴西雷亚尔走低,凸显了资本流入贵金属的广泛担忧。由于欧佩克的生产政策令能源市场持续紧张,交易员正密切关注潜在的溢出性通胀压力,这可能进一步支撑白银买盘。市场预测:白银上行空间仍存(现货白银日图 来源:易汇通)白银的飙升得益于技术面突破、贸易战避险资金流入和美联储宽松预期的共同支撑,短期内市场偏向看涨。若有效突破37.62美元,可能引发更多买盘,交易员将把40美元视为下一个心理阻力位,同时以36.16美元作为跟踪风险参考。目前,白银与黄金基本面支撑的相关性以及仍具建设性的技术面背景表明,只要贸易战叙事和降息预期持续,白银有望延续涨势。北京时间21:55,现货白银报37.742美元/盎司,涨幅2.04%。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