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7月 4日 上午11:29

文旅市场复苏引行业加码投入,途牛(TOUR.US)再临投入与盈利的十字路口

25Q1季度,国内文旅市场在政策支持、消费信心回升与技术创新驱动下,展现出强劲的复苏动能。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国内出游数据,当期国内出游人次为17.94亿人,比上年同期增加3.75亿人,同比增长26.4%。在国内文旅供需两旺背景下,国内文旅及在线旅游OTA行业收入增长稳健。

以途牛为例,近日,途牛(TOUR.US)公布了其截至2025年3月31日未经审计的Q1季度业绩报告。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Q1季度,途牛净收入同比增长8.9%,核心业务打包旅游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9.3%。

在收入增长的同时,途牛在25Q1季度还有一个重要的公司策略转换便是在控费方面,相较前几年较为谨慎克制的控费策略,途牛在本季度在业务上投入力度明显放大,抢占市场的意味更浓,也从侧面展现出行业内对国内后续文旅市场增长的乐观态度。

加码前期投入,抢占未来市场

对比2021年至2024年的Q1季度业绩,途牛在25Q1季度的收入表现进一步走高,这主要得益于国内旅游业在近年来逐渐复苏,为线上旅游OTA企业回了一大口血。也正是因此,途牛在去年Q1实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单季盈利。

image.png

但在另一方面,途牛当期净亏损540万元,相比2024年同期盈利2190万元,重新转盈为亏,一度引发业界关注。从财务数据来看,主要是因为当期途牛销售与营销支出达到4320万元,同比增长17.3%,占营收比例达到36.8%。

对于途牛而言,消费市场和一级投融资市场的火热,推高了公司对于市场复苏程度的预期。在国内文旅投融资市场,今年一季度前2个月,国内文化产业主要资本市场融资项目数量和融资金额分别同比上升151.9%与105.5%,旅游业主要资本市场融资项目数量和融资金额分别同比上升13.1%与28.7%。可见,国内旅游消费市场的强劲复苏以及多地出现的旅游热还是对资本市场的信心起到了显著提振作用。

也正是因此,途牛逐渐放开了在市场的营销投入。但这或许也会引发投资者的担忧:面对日益恢复的市场,途牛是否会回到疫情前大肆烧钱搞营销。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在2020年之前,为了打赢线上OTA市占率大战,途牛先后与多个热门综艺及热门电影进行合作,砸下大量广告费。但由于后续疫情影响,途牛的投入并未实现盈利转化。

但这一现象在2023年似乎得到了转变。2023年Q3季度,途牛顺利实现同比扭亏为盈,而这也是其自去年Q2季度后实现连续第二个季度盈利。虽然其在去年年报未能守住盈利,但从往期净利润同比增长来看,途牛自2022年Q1季度起,其净利润状况便在明显好转。如今途牛再次加大投入,也让不少投资者担心公司在投入与盈利之间的权衡问题。

不过从公司在业务端的投入方向来看,如今途牛的打法与当年“大水漫灌”式的投入显然不同。

具体来看,今年一季度以来,途牛正构建和完善“线上直播+线下门店”渠道布局,例如,今年3月,途牛自营直播间“途牛马尔代夫海岛游”携手多位旅游达人,在马尔代夫10个岛屿酒店开展了为期21天的实地实景直播,累计支付金额超1亿元,累计曝光量超7500万。其中,单场直播最快在3小时内便实现了1000万元的支付金额。财报显示,途牛当期在自营、达人、门店、供应链等多渠道联动直播带动下,公司直播支付金额及核销金额同比增长均超过了20%。

另一方面,今年Q1季度,途牛还在加速国内重点城市门店布局,截至今年3月底,途牛已经在国内主要一二线重点城市开设了近300家线下门店。

不难看出,相比于当年的“砸广告”投入策略,“线上直播+线下门店”渠道布局更符合当下国内文旅市场的发展调性,本质上属于前期“硬件投入”,有望后续实现持续的业绩转化。

旅游供给侧变化带来的机遇

今年Q1季度,途牛收入端持续增长,在此背后旅游供给侧变化带来的新业态值得关注。

近年来,国内旅游产品的供给呈现出更加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从去年的全国各地的Citwwalk、文博游、演艺旅游到今年Q1季度国内更多城市用户旅游消费加速释放,县域等新兴目的地热度飙升,当前中国旅游市场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发展特点。

以县域旅游为例,文化和旅游部信息显示,2025年一季度,在国内出游人次17.94亿元,国内居民出游总花费1.80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28万亿元,同比增长18.6%。

其中,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出游均有较大幅度增长。数据显示,“五一”5天假期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其中农村居民出游率为10.7%,出游人次4971.16万,占假日国内出游总人次的15.8%,县城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30%,四线城市高星酒店预订量更猛增超80%。国家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消费增速高达20.2%,甚至超过了“一线城市”的19.6%。

在此背景下,途牛结合自身在跟团游方面的发展优势,更新了在县域旅游领域的打法。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从途牛疫情前后的收入变化以及业务收入占比变化不难看出,由于跟团游一直是途牛的优势业务,这也成为这家在线旅游企业成为区别于其他OTA头部企业的差异化存在。

因此,面对县域旅游的消费新需求,途牛“牛人专线”在业务端持续丰富“纯玩团”“私家团”“定制游”“小团游”等产品形态与供给。随着“机票/高铁+目的地跟团”、日游等旅游产品需求大幅增长。途牛一方面充分发挥散客票全国出发的优势,深入应用航司直连等自动化系统;另一方面,深入目的地完善直采供应链,通过旅游全品类动态打包系统,发挥自身在打包旅游业务上的差异化优势。

从今年Q1财报来看,途牛的营销费用已经一转往期的控费策略开始加大促销投入。只是与此前的大肆烧钱不同,今年Q1公司核心的打包旅游业务收入增速高于当前营销费用增速,展现的投入产出比较高,也从侧面印证了其运营效率的提升。

不过目前的盈利情况依旧是二级市场投资者关注途牛的重点,净亏损的表现也一定程度影响了公司近期股价。根据公司指引,途牛预计今年Q2季度净营收为1.310亿至1.368亿元,同比增长12%至17%。而持续增长的收入水平或将有助于公司重回稳健的盈利水平。

spot_img

热点

金价在一周高点下振荡 看涨潜力似乎完好

文章来源:汇通网 金价格难以利用过去两天录得的涨幅,周三(7月2日)亚洲交易时段窄幅振荡,略低于前一天触及的一周高点。美元走高,似乎在隔夜从2022年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反弹的基础上蓄力,而这反过来又会令贵金属承压。此外,潜在的看涨情绪是削弱这种避险商品的另一个因素。然而,对美联储不久将恢复其降息周期的预期稳固,以及对美国财政状况恶化的担忧,可能会限制美元任何有意义的升值。此外,与贸易有关的不确定性也有助于限制金价的下行空间。交易员也可能选择等待美国就业报告的发布,以寻找美联储降息路径的线索,这将推动美元和黄金。多头现在可能会等待金价突破隔夜波动高点,在3358美元附近,然后再围绕金价进行新的押注。随后的上涨应该会让大宗商品重回3400美元的整数关口,超过此整数关口的持续强势将抵消任何近期负面前景,并将偏好转向多头。另一方面,跌破3329-3328美元区域(亚洲时段盘中低点)走弱可能在3300美元附近找到支撑。接下来是3277-3276美元的水平区域和在3246-3245美元区域附近的一周的低谷,如果金价跌破后者,将使金价易于加速下跌至3210至3200美元的支撑位,迈向3175美元区域。现货黄金日线图 来源:易汇通北京时间7月2日14:44 现货黄金 报 3333.85 美元/盎司

快讯

一张图:波罗的海指数因海岬型船运价下跌连续第七天下滑

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7月3日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报 1434 点,创2025年6月3日以来新低水平,环比(较前值)跌0.62%,且为连续第7天下跌(含0增长)。综合短期表格来看,最近11个BDI数据增长情况是:正增长1次,负增长10次,零增长是0次。其中,巴拿马型运费指数(BPI)报1507 点,较前值涨1.01%,海岬型运费指数(BCI)报1894 点,跌3.27%,超灵便型船运价指数(BSI)报1052 点,涨2.04%。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三大分项的最新720天走势图、十年走势图等详见汇通财经特制图表。 受好望角型船舶需求下降的影响,波罗的海交易所主要海运指数(用于监测运输干散货商品的船舶运费)周四连续第七个交易日下跌。主要指数跌至6月3日以来的最低点,下跌9点,至1,434点,跌幅0.6%。海岬型船运价指数下跌64点,至1,894点,跌幅3.3%,达到5月28日以来的最低点。海岬型船舶通常运输15万吨铁矿石和煤炭等货物,其日平均收益下降537美元,至15,705美元。铁矿石期货价格升至一个多月高点。与此同时,巴拿马型船运价指数上涨15点,至1,507点,涨幅1%。巴拿马型船通常运载60,000-70,000吨煤炭或谷物,平均每日收益上涨141美元,至13,565美元。在小型船舶中,超灵便型船运价指数攀升至七个月来的最高点,上涨21点,至1,052点。 转载自 一期货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