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8月 23日 下午9:59

上半年收官!美元指数跌超10% 离岸人民币汇率涨逾1800点

新华财经北京7月1日电(马萌伟)2025年上半年,受美国关税政策和经济前景不确定性的拖累,以及特朗普干预美联储利率政策引发了市场对于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全球投资者正逐步降低美元资产配置,美元指数几乎呈现“自由落体式”下跌,上半年累计下跌10.8%,创1973年以来最差同期表现。

与此同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则呈现先跌后涨走势。数据显示,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累计上涨298个基点,涨幅为0.41%;在岸人民币兑美元上涨1332个基点,涨逾1.8%;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上涨1805个基点,涨幅约2.5%。

归因来看,美元指数的趋势性走弱、国内基本面托底和政策发力、央行稳汇率操作更加灵活、客盘结汇需求释放等成为人民币汇率韧性的重要来源。

美元遭遇半世纪以来最差开局

在美联储独立性受到威胁之际,美元指数延续第一季度的弱势行情。6月30日(第二季度最后一个交易日),美元指数跌破97关口,为连续第六个月收跌;美元指数上半年累计下跌10.8%,创上世纪70年代以来最差开局。

6月30日,特朗普在其自创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帖文,对鲍威尔施加压力,并晒出一张自己写给鲍威尔的便条,旁边附有一份全球各央行利率列表,显示美国当前利率高于多数国家。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还在新闻发布会上向媒体展示了这张便条。

81a64990da684f3e9027a173f0f325ec.png

美元指数走势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指出,一季度,美国股汇“双杀”,主要是因为特朗普的关税、移民和政府部门改革等政策导致了市场混乱,特朗普交易逆转为特朗普衰退预期。标志性的事件是,亚特兰大联储的GDPnow模型自2月底起持续预测一季度美国经济环比折年率负增长。

二季度,美国股债汇“三杀”,主要是因为特朗普新政引爆美元信用危机。4月初,特朗普政府推出对等关税措施,加剧了全球贸易局势紧张。之后,特朗普干预美联储利率政策,甚至一度酝酿提前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引发了市场对于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再则,关于美国拟对外国投资者持有美元资产征税的传闻(如海湖庄园协议)不胫而走,又加重了市场对美元资产安全性的疑虑。4月份,美指下跌4.4%,单月跌幅就超过了上季季度总跌幅。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频繁施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要求其尽快降息。而美联储内部对于“何时降息”存在巨大的分歧,官员们多次就利率前景密集发声。

6月30日,高盛突然调整对美联储降息时间的预测,目前预计该央行将在9月而非12月启动降息。该行认为,关税带来的通胀影响“比预期稍弱”。最新预测显示,美联储将在9月、10月和12月会议上各降息25个基点,并将终端利率预期从原先的3.5%-3.75%下调至3%-3.25%。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在研究报告中称,美联储在未来两次会议上降息的可能性仍然不大。市场对7月降息的可能性从8%上升到20%,9月降息的可能性从60%升至90%。但分析师表示,大多数美联储官员支持鲍威尔的谨慎立场,不太可能很快支持降息息。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美元未来可能继续走弱。美国政府政策反复无常,进一步削弱了市场对美元的信心。

在一项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最新发布的调查中,经济学家们纷纷警告,美国总统特朗普“令人瞠目的财政政策过度”和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攻击,可能削弱美元资产过往作为外国投资者眼中终极避风港的地位。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九成的受访经济学家对未来5至10年美元计价资产的避风港角色表示“有些担忧”或“非常担忧”。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发布的报告预计,在未来12个月内,美元仍将延续疲软态势。比预期更严厉的美国关税措施削弱了市场对“美国例外论”的信心,美元作为传统“避险资产”的角色正面临挑战。

高盛集团全球回购交易主管理查德·钱伯斯认为,美元当下的颓势很可能还将进一步延续,因为外国投资者正在增加他们的货币对冲。

摩根大通预计,未来12个月内美元指数将继续下跌5.7%。该机构认为,当前数据已经表露出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迹象,而未来预计将进一步放缓,且放缓幅度超过其他发达市场经济体,同时其经济增速也低于大多数新兴市场经济体。

道明证券分析指出,美元在2025年下半年可能会经历进一步的贬值,预计跌幅约为4%。尽管如此,相比年初的跌势,下半年的下降速度将会有所减缓。美元在第三季度可能同时面临来自结构性因素的压力以及技术面的支持。

人民币保持温和升值幅度

2025年上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呈现先跌后涨走势,目前已创近七个月新高。具体数据显示,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累计上涨298个基点报7.1586;在岸人民币兑美元上涨1332个基点报7.1656;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上涨1805个基点报7.1574。

4月9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一度跌超800点,跌破7.35关口,刷新年内低点。6月30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收复7.16关口,刷新日内高点至7.1537。

e2bf94c47391428f969e0beeeb76fd8f.png

人民币汇率走势

分析称,近期人民币汇率走强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预计未来或保持温和升值幅度。

中国银行研究院主管王有鑫表示,近期人民币汇率走强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外部因素看,美联储降息预期再度升温和美元阶段性走弱为人民币汇率提供了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从内部因素看,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平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定增长,工业机器人和新能源汽车等经济新动能表现突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为汇率走势提供了较强支撑。此外,近期中国资本市场表现较好,跨境资本加速流入增持人民币资产,也对汇率走势形成利好。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分析指出,美元指数的趋势性走弱、国内基本面托底和政策发力、人民银行稳汇率操作更加灵活、客盘结汇需求释放等成为人民币汇率韧性的重要来源。我国经济基本面继续对人民币汇率起到托底作用,人民币汇率对于国内政策发力或保持较高敏感度。4月以来,伴随着人民币汇率的走升客盘结汇需求增加,银行代客结售汇结束了连续五个月的逆差状态,远期结汇履约额的结汇率也出现明显抬升。

6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等货币当局官员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将颁出更多与外汇领域相关的金融政策。具体来看,潘功胜表示将会同中国证监会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在“稳汇率”政策方面,朱鹤新同时强调了将加强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维护外汇市场稳定和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继续“坚决防范外部冲击风险”。这与此前稳汇率政策的基调一致。

6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二季度例会在谈及人民币汇率时指出,增强外汇市场韧性,稳定市场预期,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相较一季度例会,表述边际宽松。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往后看,美国对华存量关税对于出口的压力仍不可忽视,但对于汇率而言更为关键的在于国内消费等政策的对冲力度、以及中美关税缓和期过后的中美经贸磋商进度。在央行灵活的稳汇率政策操作下,预计人民币汇率短期或延续低波状态。

中信期货表示,下半年人民币汇率的走向与节奏或取决于三方面因素,一是外部美元指数方向性演绎以及亚系货币波动对人民币的影响;二是内部来看,财政政策边际变化;三是企业结售汇行为与央行中间价调控,下半年人民币汇率或呈稳中有升局面,运行区间或在 7.05-7.25,贬值空间有限,关注其升值机会。

中金公司研报认为,往后看,在美元偏弱的环境下,人民币汇率将保持温和的升值幅度。稳汇率政策将避免人民币汇率的较快升值,以维持较为宽松的金融条件。近期美元延续了偏弱下跌的势头,稳汇率政策也因此适时发力,避免人民币汇率的较快升值,形成踩踏式升值风险。另一方面,衍生品市场如RR等指标也显示人民币当前汇率预期较为稳固,因此汇率仍有望延续适度上涨、整体偏稳的趋势。

 

编辑:王姝睿

 

声明:耀新财经为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耀新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文章转载自 新华财经

spot_img

热点

外汇市场交易区间收窄,市场静待周五鲍威尔杰克逊霍尔年会讲话

本周五(8月22日)北京时间22:00左右,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在杰克逊霍尔年会上发表讲话。由于9月FOMC会议前仍需等待多项关键数据(包括8月非农就业报告、8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及8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7月数据大幅攀升后,市场对该PPI数据尤为敏感),多数观点认为,此次讲话不会就9月决议释放强烈信号。不过,讲话基调或可暗示美联储对后续数据的反应机制。若鲍威尔能就“美联储独立性”发表观点,并指出持续财政挥霍的风险,本会更具看点;但此类话题,或许要留到他“辞职、被解雇或任期结束”时的讲话中才会提及。此外,鲍威尔领导下的美联储即将启动五年一度的政策评估。上一次评估在2020年,当时美联储宣布将允许一段时期的“补涨型通胀”,以确保长期平均通胀率达到2%的目标。然而,后疫情时代的通胀环境已远超美联储预期,“补涨型通胀”的目标早已超额完成,这一理念将很快被扔进“历史垃圾桶”,且应在本次评估中正式废除(实际上该理念已无实际意义)。同样注定被淘汰的,还有任何取而代之的新政策——因为美国国债的融资压力只会从此愈发沉重,这意味着美联储在很大程度上(甚至完全)将丧失独立性,沦为财政部的“辅助工具”。具体可能采取的形式包括收益率曲线控制、量化宽松(QE),甚至“轻度现代货币理论(MMT)”,极端情况下还可能实施资本管制,或三者并用。遗憾的是,这些潜在变化也不会在本次评估中体现。在笔者看来,美联储最合理、最符合常识的做法,是废除“点阵图”——这一工具本为经济史上的另一时代设计,初衷仅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通过前瞻性指引向市场传递“美联储将为市场兜底”的信号。如今,美联储的前瞻性指引已基本只剩“声誉风险”,毫无益处。欧元兑美元难破1.1700、美元兑日元毫无动静:市场在等待什么?当前市场缺乏明确方向:多次试图重启美元下行趋势的尝试均以失败告终,这很可能与风险资产及全球债券市场的极低波动性有关。这暗示美元或存在“阻力最小路径向上”的风险,但另一方面,当价格走势未提供任何线索、且除杰克逊霍尔会议可能引发的短暂波动外,短期内尚无其他催化因素时,这一上行预期也缺乏足够支撑。正如前文及下文所讨论的,主权债券市场正处于“一触即发”的状态:为缓解政府财政压力,新政策举措的出台已势在必行;而当收益率无法顺应市场力量调整时,货币将成为“安全阀”,其潜在波动影响极具爆炸性。值得注意的是,长期收益率正加剧德国和英国的市场压力——英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昨日大幅攀升后,今日恐逼近多年高点。(美元/日元日图 来源:易汇通)目前收益率小幅上行,但涨幅不足以支撑美元兑日元开启新一轮涨势。事实上,衡量美国收益率波动性的MOVE指数已跌至2021年末以来的低点。回顾2021年11月,当时鲍威尔和布雷纳德(分别被提名美联储主席和副主席)的任职接受演讲,标志着美联储即将开启“抗通胀之战”,随后利率波动性进入了长期上升阶段。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如今,当美国、日本、英国等国主权债券市场的长期压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紧迫时,利率波动性却在持续下降。长期来看,美元兑日元的走势将由日本财务省/日本央行,以及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国财政部的政策选择共同决定。从技术面看,美元兑日元在突破150.00关口后的“轧空行情”引发重大反转,此后12个交易日陷入横盘整理。尽管这一反转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但已有所减弱。若要确认新趋势形成,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美元兑日元日线收盘价突破146.00或149.00;二是出现政策变动,或全球债券市场波动性扩大。新西兰联储决议:聚焦通胀还是劳动力市场?市场普遍预期新西兰联储(RBNZ)将于今晚将政策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3.00%,且远期曲线仅反映出“再降息一次”的定价。因此,新西兰联储的政策指引至关重要——需关注其是否倾向于“暂停降息以评估后续是否需要进一步宽松”(鹰派信号),还是“在经济(尤其是劳动力市场)持续走弱的情况下,保留进一步降息的可能性”(鸽派信号)。新西兰联储此前已表达对“美国关税影响”的担忧,因此笔者预计,其对经济增长的担忧可能会盖过“通胀小幅回升”的信号,或暗示今日降息后仍有可能继续降息。不过,实际风险或比笔者判断的更具双向性。无论如何,澳元兑纽元已在1.0885至1.0995区间内震荡逾一个月,此次新西兰联储决议将是近期内推动该货币对突破方向的最佳契机。 转载自 一期货

快讯

美元/加元迎来新高,背后的市场驱动是什么?

周五(8月22日),美元/加元汇价持续上涨,创下三个月来的新高,触及1.3918水平,展示出强劲的上行势头。美元涨势的背后,是市场风险情绪的增强,交易员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在杰克逊霍尔会议上讲话的预期产生谨慎情绪。尽管市场普遍预计9月有75%的概率降息,但交易员仍在担忧鲍威尔可能坚持“耐心”的立场,警告由关税引发的通胀风险,这也让市场反应更为谨慎。近期美联储官员的表态也未能提供明确的方向。与此同时,加元面临低油价的压力,并且加拿大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依然存在潜在风险,进而影响加元的走势。基本面美元分析:美元的涨势受到了多重因素的推动。首先,美联储可能的降息预期仍未改变,市场的主要焦点集中在美联储如何应对经济放缓的同时,维持通胀目标。此外,鲍威尔的讲话预计将成为市场情绪的关键催化剂,交易员关注他对当前经济形势及货币政策的具体表态。加元分析:加元的弱势表现与油价疲软密切相关。近期油价承压加剧了加拿大经济的压力,尤其是在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加元的风险溢价增加。此外,虽然加拿大零售数据的改善有助于短期提振市场信心,但在全球经济不稳定的环境下,加元的上涨空间仍然有限。技术面:根据图表分析,美元/加元汇价目前处于上行趋势中。价格触及1.3918,为三个月来的新高,表现出强劲的上涨动力。布林带: 当前汇价稳定在布林带上轨附近,显示出上行压力。布林带宽度正在扩展,表明市场波动性加大。RSI: RSI指标目前处于60附近,接近超买区,虽然存在一定的回调风险,但总体市场情绪仍然偏多。技术面表明,美元/加元汇价短期内可能会继续上行,若突破1.3920以上,则有可能挑战1.3950附近的下一阻力位。市场情绪观察当前的市场情绪呈现出明显的风险厌恶情绪,这使得美元继续受到青睐。交易员担心全球经济放缓,尤其是在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下,市场的不确定性加大。加元情绪: 尽管加拿大零售数据的回升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希望,但油价下行压力依然是加元走弱的主因,且加美之间的贸易风险仍可能加剧市场的不安情绪。后市展望多头展望:从技术面来看,美元/加元在突破1.3918后,短期内有进一步上行的空间。市场情绪偏向风险厌恶,美元的强势可能会持续。空头展望:尽管美元目前占优,但加元也面临潜在的反弹空间,特别是在油价回升和市场情绪稳定的情况下。如果油价开始明显回升,加元的支撑作用可能会逐渐显现,导致美元/加元出现回调。 转载自 一期货

原油价格企稳,地缘政治成焦点

周五(8月22日),WTI原油期货价格近乎持平,交易商重点关注能否守住63.25美元这一支撑位。当前油价紧守技术关口,市场关注点已转向看涨动能能否重新释放,推动WTI原油突破下一道上行阻力64.56美元关口及65.00美元。若油价能持续突破上述阻力位,将表明买盘兴趣升温,但65.41美元和66.18美元的上方阻力仍不容忽视。一旦突破66.18美元,油价或有望开启一轮涨势,向69.69美元逼近。然而,若未能守住63.25美元支撑位,油价可能进一步测试61.12美元附近的下一道支撑区间,届时多头或将获得重建底部的机会。目前技术面处于微妙平衡状态,交易商正等待下一个推动油价突破近期波动区间的驱动因素。和平努力陷入停滞,乌克兰紧张局势再起本周,随着乌克兰与俄罗斯实现和平突破的希望逐渐渺茫,地缘政治溢价重新回归原油市场。尽管特朗普提议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举行峰会,但进展依然渺茫。荷兰国际集团(ING)分析师警告称,停火可能性越低,美国对俄罗斯能源实施进一步制裁的概率就越高,这将为原油提供看涨支撑。周四局势出现升级:俄罗斯加强了对欧盟边境附近地区的空袭,而乌克兰则袭击了俄罗斯一座关键炼油厂及乌涅恰(Unecha)加油站,导致德鲁日巴(Druzhba)输油管道的运输中断。匈牙利方面已证实,该输油管道的交付业务已暂停。这些事态发展引发了市场对欧洲供应风险的担忧,为布伦特原油(Brent)和WTI原油提供了价格支撑。原油库存下降与美联储动态牵动交易商神经本周基本面同样为原油市场提供了利好支撑:美国原油库存减少600万桶,远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80万桶降幅。这一意外下降表明,尽管整体经济面临阻力,但原油需求依然坚挺。不过,德国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显示经济萎缩0.3%,这一疲软数据加剧了市场对欧洲原油消费需求的担忧。与此同时,交易商正密切关注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在杰克逊霍尔(Jackson Hole)经济研讨会上的讲话,以寻找货币政策线索。若美联储可能实施降息,将对经济增长形成支撑,进而提振原油需求。原油价格展望:维持看涨倾向(WTI原油日图 来源:易汇通)短期原油价格前景仍呈谨慎看涨态势。若油价突破65.00美元的50日均线,涨幅或有望加速,但交易商仍需密切关注经济信号及全球政治动态——当前关键风险因素仍处于微妙平衡状态。 转载自 一期货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