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x 24 小时

商业

专栏

时事

创投

原油价格小幅下滑,欧佩克+超预期增产

周一(7月7日),油价走低,原因是现货市场紧张与欧佩克+8月超预期的增产幅度相互抵消。投资者同时也在权衡美国关税对经济增长及未来原油需求可能产生的影响。上周末,欧佩克+同意在8月将日产量提高54.8万桶,这一增幅超过了此前三个月达成的41.1万桶/日的增长协议。欧佩克的这一决定,意味着其正恢复此前220万桶/日自愿减产额度中80%的产量。高盛预计,在8月3日即将召开的欧佩克+会议上,该组织将宣布9月增产55万桶/日。美国官员已暗示关税生效时间将推迟,但尚未明确说明届时会对税率做出何种调整。这种不确定性将限制油价的上行空间,因为投资者可能会持续担忧经济活动放缓对石油需求前景的影响。技术分析(WTI原油日图 来源:易汇通)近期油价经历了一波波动:从57.00的低点反弹至78的高点,随后又跌至64.00,目前价格走势较为平稳。油价正处于长期下行通道中,但仍位于可追溯至5月初的短期上升趋势线上方,涨幅受20日移动平均线压制。卖方正测试65.00位置的上升趋势线支撑位。若跌破该水平,油价将下探50日移动平均线所在的63.50;再往下,60.00将成为关注焦点。若上升趋势线支撑有效,买方将试图突破20日移动平均线所在的67.80,进而冲击100日移动平均线所在的68.70。若能突破这一水平及70.00整数关口,4月高点72.00将进入视野。北京时间19:44,WTI原油报66.94美元每桶,跌幅0.09%。 转载自 一期货

通胀回落不等于无忧:欧盟经济结构观察

2025年下半年,欧盟核心经济体继续依赖财政政策作为提振手段。德国推出总规模460亿欧元的减税方案,意在激活制造业投资,提振低迷的工业活力。企业在2025年起可抵扣新机械设备投资成本的30%,法人所得税将在未来数年内由15%逐步下降至10%。新能源车购置和研发支出也被纳入更优抵扣范围。这一系列政策释放出明确的增长导向信号,但是否能解决德国当前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下滑、出口订单疲软等结构性问题,仍存在不确定性。分析师指出,政策落地的滞后性与企业信心修复之间存在时间差,短期内增长反弹可能仍有限,政策效果更可能在2026年以后逐步显现。在欧盟层面,现代化基金拨款36.6亿欧元支持九国能源项目,多集中于中东欧。通胀趋缓但结构风险犹存整体通胀数据显示欧盟正在经历阶段性缓解。2025年5月,年通胀率降至2.2%,略低于4月的2.4%,更明显低于2024年同期的2.7%。这为政策制定者赢得一定回旋空间。然而,这一表面趋势背后存在较大区域差异,塞浦路斯(0.4%)与法国(0.6%)已接近通缩边缘,而罗马尼亚(5.4%)与爱沙尼亚(4.6%)仍面临高位运行的价格压力。更值得关注的是工资端的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欧盟单位小时劳动成本同比上涨4.1%。其中罗马尼亚、克罗地亚、保加利亚涨幅超13%,明显高于欧盟平均水平。分析认为这种成本压力若持续上升,可能侵蚀企业利润空间,尤其是在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与服务领域,将面临更大经营挑战。虽然失业率维持在5.9%,表现稳健,但分析师提醒,表面就业稳定可能掩盖了部分结构性疲弱。例如部分国家依赖临时或补贴性岗位支撑统计数据,实际劳动力参与率和生产率未见明显改善。能源结构调整的双重现实2024年,欧盟煤炭产量与消费量分别降至2.42亿吨和3.06亿吨,再次创下历史新低。这一趋势与过去两年煤炭大幅下滑形成延续,表明传统化石能源正在快速退出欧盟能源结构。与此同时,可再生能源发电已占47.3%,而化石能源仅为29.2%,核能占比为23.4%。虽然转型趋势明确,但分析认为能源结构调整也带来运行成本上升、电网稳定性压力增大等现实问题。近期多个成员国出现局部电压波动或负荷错配,凸显在能源多样化背后,欧盟统一电力市场仍面临基础设施不均衡、调度效率不足等瓶颈。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链在资本驱动下继续扩张,但分析认为也存在产能过剩和价格波动的潜在风险,尤其在电价机制未完全市场化的背景下,行业利润波动性可能加大。 转载自 一期货

连续降息预期升温,澳洲联储步伐是否过快?

在核心通胀持续下滑与国内经济动能不足的双重背景下,澳洲联储(RBA)正处于货币政策再次宽松的关键时刻。市场广泛预计,本周二(7月8日)RBA将再次下调现金利率25个基点,从3.85%降至3.6%,以应对通胀减弱与内需疲软的局面。澳洲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CPI年增率为2.1%,较4月的2.4%进一步放缓,表明通胀压力持续减退。RBA更为关注的修正均值通胀也从2.8%降至2.4%,逼近其2%-3%的目标区间下限。随着价格压力缓解,澳洲联储拥有更多的政策空间来刺激经济增长。核心通胀放缓不仅降低了加息的必要性,也强化了市场对进一步降息的押注。目前市场已经计入7月和8月的连续两次降息,并预期到11月可能还有一次,年末现金利率或将触及3.1%。在政策立场趋于鸽派的背景下,分析师普遍认为,RBA将继续密切关注关键经济数据的走势,以决定宽松步伐是否延续。谨慎宽松节奏:降息之后或选择观望尽管市场预期日趋激进,但经济学界对此路径仍存分歧。部分分析师指出,在7月和8月连续降息之后,RBA可能采取“观察-应对”的策略,以评估通胀与经济反应的稳定性;RBA不太可能在外部环境依然复杂、经济信号尚未明朗的情况下一次性释放过多政策资源。回顾5月,澳洲联储已经开启新一轮宽松周期,宣布降息25个基点。根据当月会议纪要,决策层曾认真考虑一次性下调50个基点的可能性,反映出当时对全球不确定性与国内疲弱增长的高度警惕。尽管外部风险有所缓和,如美国经济回稳、地缘冲突暂未扩散,但澳洲联储更倾向于依据国内数据做出逐步调整。内需疲软制约复苏,消费信心依旧低迷尽管降息信号频现,澳大利亚国内经济却未显著提振。5月零售销售环比仅增0.2%,延续4月零增长的态势;同比增幅亦放缓至3.3%,创下半年新低。这一表现突显出家庭消费在高利率与物价压力之后仍未恢复信心。Westpac-Melbourne Institute发布的6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仅小幅回升0.5%,远低于5月的2.2%。更令人忧虑的是,调查中“未来12个月个人财务状况预期”下降1.9%,“经济前景展望”亦下滑2.4%,显示出市场对经济恢复缺乏信心。分析师指出,当前家庭部门对未来仍保持高度谨慎,RBA需评估宽松政策的传导机制是否受限,是否需要更大力度的政策刺激来打破低通胀、低增长与低信心的循环。分析师:澳元短期或维持弱势在政策不确定性增加与市场情绪谨慎的影响下,澳元兑美元近期表现疲软。目前澳元兑美元汇率徘徊在0.6500附近,未能成功突破本月初的0.6580阻力位,技术面信号偏弱。RSI指标已跌破50的中性线,表明市场多头动能不足。若汇率跌破0.6470初步支撑,并进一步失守0.6446云层底部,则不排除测试0.6350区域的可能性。反之,若短线能突破0.6580并稳步上行,将扭转当前疲弱格局。后市观察:数据主导政策路径尽管本周降息几成定局,澳洲联储未来是否持续宽松仍将由关键数据决定。7月30日将公布季度通胀数据,以及后续的就业与消费指标,这些将成为决定8月或11月是否再降息的关键依据。分析师普遍认为,若核心通胀企稳,消费活动改善,RBA可能暂停宽松步伐,转而采用更为中性的“数据驱动”方式操作政策;考虑到当前全球金融市场相对稳定,澳洲联储将更为谨慎地平衡宽松与金融稳定风险,避免引发资产泡沫或资本外流等次生问题。 转载自 一期货

7月7日美市更新支撑阻力:18品种支撑阻力(金银铂钯原油天然气铜及十大货币对)

7月7日美市更新的黄金、白银、铂金、钯金、原油、天然气、铜(商品)以及:美元指数、欧元、英镑、日元、瑞郎、澳元、加元、纽元(热门货币对)的支撑阻力位一览。 转载自 一期货

一张图:波罗的海指数保持稳定,小型船舶上涨抵消了海岬型船舶的疲软

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7月7日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报 1436 点,环比(较前值)持平,综合短期表格来看,最近11个BDI数据增长情况是:正增长2次,负增长8次,零增长是1次。其中,巴拿马型运费指数(BPI)报1531 点,较前值涨0.72%,海岬型运费指数(BCI)报1825 点,跌1.62%,超灵便型船运价指数(BSI)报1100 点,涨1.76%。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三大分项的最新720天走势图、十年走势图等详见汇通财经特制图表。 波罗的海交易所干散货海运指数周一保持不变,因为巴拿马型船和超灵便型船市场的上涨抵消了好望角型船市场运价的下跌。追踪好望角型船、巴拿马型船和超灵便型船运费的主要指数稳定在1,436点。好望角型船运价指数下跌30点,跌幅约1.6%,至1,825点。该合约连续第15个交易日下跌。海岬型船舶通常运输15万吨铁矿石和煤炭等货物,其日平均收益下降250美元,至15,132美元。铁矿石期货下跌,因市场对需求的担忧再度升温。美国总统特朗普周日表示,他即将敲定几项贸易协定,并将在7月9日之前通知其他国家提高关税税率,这些税率定于8月1日生效。巴拿马型船运价指数上涨11点,至1,531点,涨幅0.7%,创下去年9月25日以来的最高水平。巴拿马型船通常运载60,000-70,000吨煤炭或谷物,平均每日收益上涨94美元,至13,777美元。在小型船舶中,超灵便型船舶指数攀升至2024年11月6日以来的最高水平,上涨19点,至1,100点,涨幅1.8%。 转载自 一期货

7 x 24 小时

商业

专栏

时事

创投

原油价格小幅下滑,欧佩克+超预期增产

周一(7月7日),油价走低,原因是现货市场紧张与欧佩克+8月超预期的增产幅度相互抵消。投资者同时也在权衡美国关税对经济增长及未来原油需求可能产生的影响。上周末,欧佩克+同意在8月将日产量提高54.8万桶,这一增幅超过了此前三个月达成的41.1万桶/日的增长协议。欧佩克的这一决定,意味着其正恢复此前220万桶/日自愿减产额度中80%的产量。高盛预计,在8月3日即将召开的欧佩克+会议上,该组织将宣布9月增产55万桶/日。美国官员已暗示关税生效时间将推迟,但尚未明确说明届时会对税率做出何种调整。这种不确定性将限制油价的上行空间,因为投资者可能会持续担忧经济活动放缓对石油需求前景的影响。技术分析(WTI原油日图 来源:易汇通)近期油价经历了一波波动:从57.00的低点反弹至78的高点,随后又跌至64.00,目前价格走势较为平稳。油价正处于长期下行通道中,但仍位于可追溯至5月初的短期上升趋势线上方,涨幅受20日移动平均线压制。卖方正测试65.00位置的上升趋势线支撑位。若跌破该水平,油价将下探50日移动平均线所在的63.50;再往下,60.00将成为关注焦点。若上升趋势线支撑有效,买方将试图突破20日移动平均线所在的67.80,进而冲击100日移动平均线所在的68.70。若能突破这一水平及70.00整数关口,4月高点72.00将进入视野。北京时间19:44,WTI原油报66.94美元每桶,跌幅0.09%。 转载自 一期货

通胀回落不等于无忧:欧盟经济结构观察

2025年下半年,欧盟核心经济体继续依赖财政政策作为提振手段。德国推出总规模460亿欧元的减税方案,意在激活制造业投资,提振低迷的工业活力。企业在2025年起可抵扣新机械设备投资成本的30%,法人所得税将在未来数年内由15%逐步下降至10%。新能源车购置和研发支出也被纳入更优抵扣范围。这一系列政策释放出明确的增长导向信号,但是否能解决德国当前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下滑、出口订单疲软等结构性问题,仍存在不确定性。分析师指出,政策落地的滞后性与企业信心修复之间存在时间差,短期内增长反弹可能仍有限,政策效果更可能在2026年以后逐步显现。在欧盟层面,现代化基金拨款36.6亿欧元支持九国能源项目,多集中于中东欧。通胀趋缓但结构风险犹存整体通胀数据显示欧盟正在经历阶段性缓解。2025年5月,年通胀率降至2.2%,略低于4月的2.4%,更明显低于2024年同期的2.7%。这为政策制定者赢得一定回旋空间。然而,这一表面趋势背后存在较大区域差异,塞浦路斯(0.4%)与法国(0.6%)已接近通缩边缘,而罗马尼亚(5.4%)与爱沙尼亚(4.6%)仍面临高位运行的价格压力。更值得关注的是工资端的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欧盟单位小时劳动成本同比上涨4.1%。其中罗马尼亚、克罗地亚、保加利亚涨幅超13%,明显高于欧盟平均水平。分析认为这种成本压力若持续上升,可能侵蚀企业利润空间,尤其是在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与服务领域,将面临更大经营挑战。虽然失业率维持在5.9%,表现稳健,但分析师提醒,表面就业稳定可能掩盖了部分结构性疲弱。例如部分国家依赖临时或补贴性岗位支撑统计数据,实际劳动力参与率和生产率未见明显改善。能源结构调整的双重现实2024年,欧盟煤炭产量与消费量分别降至2.42亿吨和3.06亿吨,再次创下历史新低。这一趋势与过去两年煤炭大幅下滑形成延续,表明传统化石能源正在快速退出欧盟能源结构。与此同时,可再生能源发电已占47.3%,而化石能源仅为29.2%,核能占比为23.4%。虽然转型趋势明确,但分析认为能源结构调整也带来运行成本上升、电网稳定性压力增大等现实问题。近期多个成员国出现局部电压波动或负荷错配,凸显在能源多样化背后,欧盟统一电力市场仍面临基础设施不均衡、调度效率不足等瓶颈。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链在资本驱动下继续扩张,但分析认为也存在产能过剩和价格波动的潜在风险,尤其在电价机制未完全市场化的背景下,行业利润波动性可能加大。 转载自 一期货

连续降息预期升温,澳洲联储步伐是否过快?

在核心通胀持续下滑与国内经济动能不足的双重背景下,澳洲联储(RBA)正处于货币政策再次宽松的关键时刻。市场广泛预计,本周二(7月8日)RBA将再次下调现金利率25个基点,从3.85%降至3.6%,以应对通胀减弱与内需疲软的局面。澳洲统计局数据显示,5月CPI年增率为2.1%,较4月的2.4%进一步放缓,表明通胀压力持续减退。RBA更为关注的修正均值通胀也从2.8%降至2.4%,逼近其2%-3%的目标区间下限。随着价格压力缓解,澳洲联储拥有更多的政策空间来刺激经济增长。核心通胀放缓不仅降低了加息的必要性,也强化了市场对进一步降息的押注。目前市场已经计入7月和8月的连续两次降息,并预期到11月可能还有一次,年末现金利率或将触及3.1%。在政策立场趋于鸽派的背景下,分析师普遍认为,RBA将继续密切关注关键经济数据的走势,以决定宽松步伐是否延续。谨慎宽松节奏:降息之后或选择观望尽管市场预期日趋激进,但经济学界对此路径仍存分歧。部分分析师指出,在7月和8月连续降息之后,RBA可能采取“观察-应对”的策略,以评估通胀与经济反应的稳定性;RBA不太可能在外部环境依然复杂、经济信号尚未明朗的情况下一次性释放过多政策资源。回顾5月,澳洲联储已经开启新一轮宽松周期,宣布降息25个基点。根据当月会议纪要,决策层曾认真考虑一次性下调50个基点的可能性,反映出当时对全球不确定性与国内疲弱增长的高度警惕。尽管外部风险有所缓和,如美国经济回稳、地缘冲突暂未扩散,但澳洲联储更倾向于依据国内数据做出逐步调整。内需疲软制约复苏,消费信心依旧低迷尽管降息信号频现,澳大利亚国内经济却未显著提振。5月零售销售环比仅增0.2%,延续4月零增长的态势;同比增幅亦放缓至3.3%,创下半年新低。这一表现突显出家庭消费在高利率与物价压力之后仍未恢复信心。Westpac-Melbourne Institute发布的6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仅小幅回升0.5%,远低于5月的2.2%。更令人忧虑的是,调查中“未来12个月个人财务状况预期”下降1.9%,“经济前景展望”亦下滑2.4%,显示出市场对经济恢复缺乏信心。分析师指出,当前家庭部门对未来仍保持高度谨慎,RBA需评估宽松政策的传导机制是否受限,是否需要更大力度的政策刺激来打破低通胀、低增长与低信心的循环。分析师:澳元短期或维持弱势在政策不确定性增加与市场情绪谨慎的影响下,澳元兑美元近期表现疲软。目前澳元兑美元汇率徘徊在0.6500附近,未能成功突破本月初的0.6580阻力位,技术面信号偏弱。RSI指标已跌破50的中性线,表明市场多头动能不足。若汇率跌破0.6470初步支撑,并进一步失守0.6446云层底部,则不排除测试0.6350区域的可能性。反之,若短线能突破0.6580并稳步上行,将扭转当前疲弱格局。后市观察:数据主导政策路径尽管本周降息几成定局,澳洲联储未来是否持续宽松仍将由关键数据决定。7月30日将公布季度通胀数据,以及后续的就业与消费指标,这些将成为决定8月或11月是否再降息的关键依据。分析师普遍认为,若核心通胀企稳,消费活动改善,RBA可能暂停宽松步伐,转而采用更为中性的“数据驱动”方式操作政策;考虑到当前全球金融市场相对稳定,澳洲联储将更为谨慎地平衡宽松与金融稳定风险,避免引发资产泡沫或资本外流等次生问题。 转载自 一期货

7月7日美市更新支撑阻力:18品种支撑阻力(金银铂钯原油天然气铜及十大货币对)

7月7日美市更新的黄金、白银、铂金、钯金、原油、天然气、铜(商品)以及:美元指数、欧元、英镑、日元、瑞郎、澳元、加元、纽元(热门货币对)的支撑阻力位一览。 转载自 一期货

一张图:波罗的海指数保持稳定,小型船舶上涨抵消了海岬型船舶的疲软

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7月7日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报 1436 点,环比(较前值)持平,综合短期表格来看,最近11个BDI数据增长情况是:正增长2次,负增长8次,零增长是1次。其中,巴拿马型运费指数(BPI)报1531 点,较前值涨0.72%,海岬型运费指数(BCI)报1825 点,跌1.62%,超灵便型船运价指数(BSI)报1100 点,涨1.76%。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三大分项的最新720天走势图、十年走势图等详见汇通财经特制图表。 波罗的海交易所干散货海运指数周一保持不变,因为巴拿马型船和超灵便型船市场的上涨抵消了好望角型船市场运价的下跌。追踪好望角型船、巴拿马型船和超灵便型船运费的主要指数稳定在1,436点。好望角型船运价指数下跌30点,跌幅约1.6%,至1,825点。该合约连续第15个交易日下跌。海岬型船舶通常运输15万吨铁矿石和煤炭等货物,其日平均收益下降250美元,至15,132美元。铁矿石期货下跌,因市场对需求的担忧再度升温。美国总统特朗普周日表示,他即将敲定几项贸易协定,并将在7月9日之前通知其他国家提高关税税率,这些税率定于8月1日生效。巴拿马型船运价指数上涨11点,至1,531点,涨幅0.7%,创下去年9月25日以来的最高水平。巴拿马型船通常运载60,000-70,000吨煤炭或谷物,平均每日收益上涨94美元,至13,777美元。在小型船舶中,超灵便型船舶指数攀升至2024年11月6日以来的最高水平,上涨19点,至1,100点,涨幅1.8%。 转载自 一期货
2025年 7月 8日 上午6:47

新华全媒头条 | 链接世界 合作共赢——第六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观察

新华社青岛6月21日电(记者邵琨、张武岳、王凯)第六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6月18日至20日举行,吸引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的570位嘉宾参会。

2025年3月,习近平主席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时指出,中国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外商理想、安全、有为的投资目的地,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此次峰会以“跨国公司与中国—链接世界 合作共赢”为主题,为跨国公司搭建政策对话、产业对接、项目合作的交流平台,向世界传递出中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欢迎外资企业来华投资兴业的积极信号。

抓住发展机遇 持续投资中国

韩国希杰集团连续6年参与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是首批到中国投资设厂的世界500强韩资企业之一。

希杰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尹道瑄说:“落户青岛30多年的时间里,我们陆续13次增资。”

中国不断扩大的市场规模和强大的经济韧性吸引众多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兴业。根据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在峰会上发布的报告,2024年,中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5.9万家、同比增长9.9%,实际使用外资1162亿美元。

中国大市场的吸引力从本届峰会可窥见一斑——

嘉宾来自全球43个国家和地区,首次参会的“新面孔”达131人、占总数的23%;境外跨国公司嘉宾包括瑞士嘉能可、日本瑞穗、韩国希杰等世界500强企业的全球总裁级26人、全球副总裁级56人、中国区总裁级133人。

联邦快递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许宝燕说,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已超过40年,不断提升在华航空网络布局,去年在青岛、厦门和广州开通了全新国际货运航线,升级了在北京和天津的进出口货件运输服务,还将在中国持续布局物流网络建设。

除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德国、法国等外,东盟、中东、非洲等参会国家增多,越南、埃及等9个国家的企业首次参会。

参加此次峰会的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中国区主席赛乐·哈卜提介绍,2025年公司在中国首批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总装机量超过1吉瓦,并在中国启动首个海外创新中心。未来将持续拓展并深化与中国企业、地方政府、科研机构的紧密合作,共同引领全球能源转型。

中国拥有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和全球最完备产业体系,展现出强大经济发展韧性和增长潜力。近年来,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为跨国公司带来新的市场空间和投资机遇。

阿拉伯国家联盟驻华代表处主任艾哈迈德·穆斯塔法·法赫米·哈菲兹看到了前五届跨国公司领导人峰会取得的丰硕成果。他说:“希望阿中双方能进一步深化合作,加强交流,创造更多合作机会。”

优化营商环境 共享发展机遇

路易达孚集团位于青岛董家口的食品科技产业中心项目日前刚完成土地竞拍,本月底将启动建设,项目总投资约70亿元。

在此次峰会上,路易达孚集团全球首席商务官兼亚太区总裁周学军说:“这个项目从签订投资协议到完成土地竞拍只用了不到3个月,我代表集团为‘青岛速度’‘青岛温度’点赞。”

在峰会开幕式上,日本瑞穗金融集团董事长今井诚司说:“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改革和国际化进程,并且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营商环境,为跨国公司投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中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兴业。今年,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压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释放了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积极信号。跨国公司正加速在相关领域投资布局。

今年4月,生物制药企业阿斯利康青岛吸入气雾剂生产供应基地项目一期建筑主体顺利竣工。该生产供应基地经过两轮增资,总投资额达7.5亿美元,是山东省首个跨国药企生产制造类项目。

参加此次峰会的阿斯利康中国总经理林骁说,外商在华发展有赖于政策的保障,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对促进营商环境优化和产业升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对外开放的决心与举措,将为包括阿斯利康在内的跨国企业带来重大的市场和政策机遇。

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李詠箑表示,商务部将通过外资企业圆桌会议、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服务保障进外企等方式,协调解决实际问题。

在此次峰会上,相关部门对新出台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进行权威解读,发布政策白皮书、智库研究报告,向投资者释放中国持续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积极信号,给跨国公司投资中国吃下“定心丸”。

为深化与欧盟、中东、日本等重点国别地区的合作,峰会举办跨国公司链式招商恳谈会、中德跨国公司发展交流论坛、中阿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论坛等活动,推动在新能源装备、集成电路、现代医药、高端化工、电子信息等产业链接跨国公司资源。

“我们精心设计了28条产业链考察路线,定向邀请跨国公司进行实地考察,洽谈合作。”山东省商务厅厅长王磊说。

携手互利共赢 共创美好未来

费尼亚集团,是燃油系统的全球最大生产商之一,参加此次峰会的集团全球副总裁西蒙·戈德温说,过去10年,他们在山东烟台的投资已经超过5亿美元,年销售额从4000万元人民币增长到现在的20亿元人民币,同时,不断提升产品本土化率,原材料本土化采购从开始的10%增加到现在的90%。

改革开放以来,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兴业,不仅为中国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区域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从中国广阔的市场空间获得了丰厚的商业回报,树立了互利共赢的合作范式。

在峰会上,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华外资企业贡献了中国四分之一的工业增加值、七分之一的税收,创造了3000多万个就业岗位。

与此同时,依托中国超大规模人口基数以及消费升级趋势,跨国公司在华市场空间不断扩大,营业收入实现稳定增长,投资回报率处于较高水平。

“中国区销售收入到现在占松下全球总销售收入的24%。”松下电器中国东北亚公司副总裁赵炳弟说,2020年至今,松下已在中国开展了20个事业基地的建设和投资,中国已成为松下海外最大的事业基地。

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4胡润中国外商投资企业200强》显示,外资企业在中国区累计销售额达10万亿元,平均年销售额500亿元,在中国区的销售额平均占其全球总销售额的14.5%。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在许多外资企业看来,中国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孕育着新的市场机遇。

总部位于比利时的贝卡尔特集团,是钢丝变形技术和镀膜技术领域的全球引领者。贝卡尔特集团中国区负责人李克说:“中国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的发展和创新速度非常快,还非常关注低能耗产品,这为我们提供了巨大发展机遇。我们将继续投资,扩大我们在中国的业务。”

商务部表示,将持续放宽外资在科技、金融、医疗、电信、文化等10多个服务领域的准入门槛,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继续支持外资企业投资中国、深耕中国。

据赵炳弟介绍,松下电子材料(苏州)、苏州松下生产科技的新工厂正在建设中。7月,松下还将在上海市奉贤区再建一个电子材料新工厂。他说:“我们觉得中国市场未来的潜力非常大,所以对中国的初心不改,对未来的信心也非常强。”

第六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犹如一扇窗,释放出中国愿与跨国企业共享机遇、共同发展、共创未来的积极信号,展现出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决心和诚意。

 

编辑:胡晨曦

 

声明:耀新财经为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耀新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文章转载自 新华财经

spot_img

热点

快讯

原油价格小幅下滑,欧佩克+超预期增产

周一(7月7日),油价走低,原因是现货市场紧张与欧佩克+8月超预期的增产幅度相互抵消。投资者同时也在权衡美国关税对经济增长及未来原油需求可能产生的影响。上周末,欧佩克+同意在8月将日产量提高54.8万桶,这一增幅超过了此前三个月达成的41.1万桶/日的增长协议。欧佩克的这一决定,意味着其正恢复此前220万桶/日自愿减产额度中80%的产量。高盛预计,在8月3日即将召开的欧佩克+会议上,该组织将宣布9月增产55万桶/日。美国官员已暗示关税生效时间将推迟,但尚未明确说明届时会对税率做出何种调整。这种不确定性将限制油价的上行空间,因为投资者可能会持续担忧经济活动放缓对石油需求前景的影响。技术分析(WTI原油日图 来源:易汇通)近期油价经历了一波波动:从57.00的低点反弹至78的高点,随后又跌至64.00,目前价格走势较为平稳。油价正处于长期下行通道中,但仍位于可追溯至5月初的短期上升趋势线上方,涨幅受20日移动平均线压制。卖方正测试65.00位置的上升趋势线支撑位。若跌破该水平,油价将下探50日移动平均线所在的63.50;再往下,60.00将成为关注焦点。若上升趋势线支撑有效,买方将试图突破20日移动平均线所在的67.80,进而冲击100日移动平均线所在的68.70。若能突破这一水平及70.00整数关口,4月高点72.00将进入视野。北京时间19:44,WTI原油报66.94美元每桶,跌幅0.09%。 转载自 一期货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