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7月 8日 上午4:56

一张图:波罗的海指数保持稳定,小型船舶上涨抵消了海岬型船舶的疲软

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7月7日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报 1436 点,环比(较前值)持平,综合短期表格来看,最近11个BDI数据增长情况是:正增长2次,负增长8次,零增长是1次。其中,巴拿马型运费指数(BPI)报1531 点,较前值涨0.72%,海岬型运费指数(BCI)报1825 点,跌1.62%,超灵便型船运价指数(BSI)报1100 点,涨1.76%。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三大分项的最新720天走势图、十年走势图等详见汇通财经特制图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波罗的海交易所干散货海运指数周一保持不变,因为巴拿马型船和超灵便型船市场的上涨抵消了好望角型船市场运价的下跌。

追踪好望角型船、巴拿马型船和超灵便型船运费的主要指数稳定在1,436点。

好望角型船运价指数下跌30点,跌幅约1.6%,至1,825点。该合约连续第15个交易日下跌。

海岬型船舶通常运输15万吨铁矿石和煤炭等货物,其日平均收益下降250美元,至15,132美元。

铁矿石期货下跌,因市场对需求的担忧再度升温。

美国总统特朗普周日表示,他即将敲定几项贸易协定,并将在7月9日之前通知其他国家提高关税税率,这些税率定于8月1日生效。

巴拿马型船运价指数上涨11点,至1,531点,涨幅0.7%,创下去年9月25日以来的最高水平。

巴拿马型船通常运载60,000-70,000吨煤炭或谷物,平均每日收益上涨94美元,至13,777美元。

在小型船舶中,超灵便型船舶指数攀升至2024年11月6日以来的最高水平,上涨19点,至1,100点,涨幅1.8%。

转载自 一期货

spot_img

热点

白银预测:交易员将36.30美元视为白银反弹的潜在起点

周二(7月1日),现货白银价格小幅走高,守住36.30美元关键位,交易员正评估近期36.84美元的小幅高点能否被突破。与此同时,黄金回升至50日均线3320.70美元,并测试关键的3347.97美元回撤位。这一波走势得益于美元走软及美国国债收益率下降,两者持续支撑贵金属买盘。特朗普施压降息,美联储宽松预期升温特朗普总统大力推动新的减税和支出法案,同时威胁在7月9日前大幅提高关税,这一举措扰动市场,推动美元指数跌至2022年初以来的最低水平。美元下滑,对日元下跌0.64%,对瑞郎下跌0.33%,正增加海外市场对金属的需求。美国国债收益率也同步回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4.195%,2年期降至3.709%。这降低了持有黄金和白银的机会成本,同时激发交易员对避险资产的兴趣。高盛目前预计今年美联储将降息三次,较此前仅降息一次的预测出现明显转变。市场焦点现已转向周三的ADP就业数据和周四的非农就业数据,以确认劳动力市场是否可能走软。若数据显示疲软,可能加剧美元跌势;若美元和利率波动加剧,将为白银提供进一步支撑。若黄金飙升,白银能否突破阻力位?黄金若上破3348美元,可能引发向3370美元的动能,这一情景或对白银产生溢出效应。对白银而言,短期上行阻力位为36.84美元的小幅高点,若明确上破该水平,下一个目标将指向37.32美元。然而,若未能守住36.30美元关键位,可能引发白银大幅回调至35.40-34.87美元的主要支撑区间,该区间包含近期低点35.28美元。50日均线34.30美元仍是关键的长期支撑位,若测试该水平,可能吸引买盘入场。白银市场预测:关注美元、收益率及美国数据(现货白银日图 来源:易汇通)白银短期前景仍与美元弱势及债券收益率趋势紧密相关。美联储转向更深程度降息的可能性,叠加美国财政与贸易紧张局势,将为整个金属板块提供支撑。若买盘能坚定突破36.84美元,将打开通向37.32美元的路径;而黄金若向3370-3400美元迈进,可能带动白银同步走高。反之,若36.30美元失守,可能加速下行至35.40美元,为交易员提供明确的风险管理技术位。目前,需密切关注美元、美国国债收益率及即将公布的美国劳动力数据。这些外部驱动因素将决定白银能否突破上行,或交易员是否应准备迎接近期对更深支撑位的再测试。北京时间21:44,现货白银报36.319美元/盎司,涨幅0.66%。 转载自 一期货

快讯

通胀回落不等于无忧:欧盟经济结构观察

2025年下半年,欧盟核心经济体继续依赖财政政策作为提振手段。德国推出总规模460亿欧元的减税方案,意在激活制造业投资,提振低迷的工业活力。企业在2025年起可抵扣新机械设备投资成本的30%,法人所得税将在未来数年内由15%逐步下降至10%。新能源车购置和研发支出也被纳入更优抵扣范围。这一系列政策释放出明确的增长导向信号,但是否能解决德国当前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下滑、出口订单疲软等结构性问题,仍存在不确定性。分析师指出,政策落地的滞后性与企业信心修复之间存在时间差,短期内增长反弹可能仍有限,政策效果更可能在2026年以后逐步显现。在欧盟层面,现代化基金拨款36.6亿欧元支持九国能源项目,多集中于中东欧。通胀趋缓但结构风险犹存整体通胀数据显示欧盟正在经历阶段性缓解。2025年5月,年通胀率降至2.2%,略低于4月的2.4%,更明显低于2024年同期的2.7%。这为政策制定者赢得一定回旋空间。然而,这一表面趋势背后存在较大区域差异,塞浦路斯(0.4%)与法国(0.6%)已接近通缩边缘,而罗马尼亚(5.4%)与爱沙尼亚(4.6%)仍面临高位运行的价格压力。更值得关注的是工资端的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欧盟单位小时劳动成本同比上涨4.1%。其中罗马尼亚、克罗地亚、保加利亚涨幅超13%,明显高于欧盟平均水平。分析认为这种成本压力若持续上升,可能侵蚀企业利润空间,尤其是在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与服务领域,将面临更大经营挑战。虽然失业率维持在5.9%,表现稳健,但分析师提醒,表面就业稳定可能掩盖了部分结构性疲弱。例如部分国家依赖临时或补贴性岗位支撑统计数据,实际劳动力参与率和生产率未见明显改善。能源结构调整的双重现实2024年,欧盟煤炭产量与消费量分别降至2.42亿吨和3.06亿吨,再次创下历史新低。这一趋势与过去两年煤炭大幅下滑形成延续,表明传统化石能源正在快速退出欧盟能源结构。与此同时,可再生能源发电已占47.3%,而化石能源仅为29.2%,核能占比为23.4%。虽然转型趋势明确,但分析认为能源结构调整也带来运行成本上升、电网稳定性压力增大等现实问题。近期多个成员国出现局部电压波动或负荷错配,凸显在能源多样化背后,欧盟统一电力市场仍面临基础设施不均衡、调度效率不足等瓶颈。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链在资本驱动下继续扩张,但分析认为也存在产能过剩和价格波动的潜在风险,尤其在电价机制未完全市场化的背景下,行业利润波动性可能加大。 转载自 一期货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