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x 24 小时

商业

专栏

时事

创投

美元/瑞郎反弹受阻中轨,美PPI成技术突破关键?

周三(7月16日),美元兑瑞郎汇价在经历前一日的反弹后,于0.8020一线遭遇上方压力。昨日美国CPI数据显示消费者价格压力依旧,对美联储短期内降息的预期形成压制,使美元获得上行动能。与此同时,瑞士6月生产者及进口物价指数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0.7%,引发市场对瑞士通缩的担忧,并增加瑞士央行进一步宽松的可能性。随着市场重心转向晚间即将公布的美国6月PPI数据,美元兑瑞郎短线进入盘整格局。美国6月消费者价格指数显示核心通胀年率回落至3.3%,但服务价格维持高位,显示通胀粘性依旧强劲。市场对美联储7月维持利率不变的预期已基本定价,同时9月降息概率降至54%,较一周前的近70%显著下降,这使得美元在利率定价预期中获得支撑。反观瑞士,持续走软的PPI数据叠加近期瑞郎实际有效汇率偏强,使瑞士央行面临更大通缩压力。市场猜测瑞士央行或将在下半年再次下调政策利率至负值区域,以维持价格稳定与出口竞争力。利差预期的进一步拉大,正在构建美元兑瑞郎的多头基础。技术面:目前美元兑瑞郎日线结构显示,汇价自低点0.7871反弹,但在接近布林中轨时动能减弱,呈现短期震荡态势。布林带方面,布林中轨位于0.8035,当前汇价略低于该位置,反映上行突破尚未确认。布林带下轨支撑位于0.7844,而上轨则位于0.8226,整体带宽收敛,预示短期可能面临方向性选择。MACD指标仍处于零轴下方,DIFF线与DEA线虽略有粘合迹象,但柱状图未显著放量,表明多头动能尚未显现突破性增强。分析认为若MACD能配合价格突破0.8090,方可确认反转信号。RSI指标回升至46一线,表明当前汇价仍处于技术性修复阶段,尚未进入超买区域,但上行动能不足,易受上方压力影响而回落。整体来看分析认为,美元兑瑞郎短期内仍处于反弹中的整理阶段,尚待动能突破信号进一步明确。市场情绪观察:当前市场情绪由数据主导,通胀指标成为汇价定价主线。CPI数据强化“利率维稳”预期,部分交易员开始回补美元空头头寸,但并未全面看涨,整体呈现结构性分歧。由于市场仍对9月降息持观望态度,美元多头的持续性存疑。瑞郎方面,市场对瑞士通缩风险已有较高认知,导致瑞郎多头大幅减仓,短期表现弱于其他避险货币。此外,风险偏好提升带来的资金流出,也对瑞郎构成压制。总体来看分析认为,当前市场情绪趋于中性偏多,汇价暂时缺乏极端情绪引导,技术面主导短期走势。 转载自 一期货

棕榈油突破在即?1.5%跳涨后,多头能否“破发”关键阻力?

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BMD)棕榈油主力合约FCPOc3周三(7月16日)收涨1.49%,报4,225林吉特/吨,成功收复前一交易日失地。日线级别技术指标显示,布林通道中轨位于4,009林吉特,MACD柱状线收窄至4.15,暗示短期动能有所修复。此次反弹主要受到芝加哥豆油及欧洲菜籽油价格联动提振,而林吉特汇率微贬0.02%进一步增强了出口报价竞争力。 豆油外盘驱动明显孟买Sunvin Group研究主管Anilkumar Bagani指出:“隔夜芝加哥豆油、ICE菜籽油及欧洲油菜籽期货集体走强,叠加亚洲时段能源价格回升,直接推动棕榈油开盘跳涨。”数据显示,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油主力合约上涨0.51%,大连商品交易所豆油合约跟涨0.37%,但同期大马棕榈油对大连棕榈油贴水扩大至0.37%,反映区域价差博弈仍在持续。 值得注意的是,原油价格企稳为生物柴油需求提供潜在支撑。尽管美国关税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潜在影响抑制了市场情绪,但中国原油消费回暖迹象抵消了部分利空,WTI原油期货持稳于78美元/桶上方。作为生物柴油原料,棕榈油与能源市场的联动性再度凸显。 出口数据压制涨幅独立检验公司AmSpec...

美元回调未完,黄金筑底信号增强:交易员等待PPI数据

周三(7月16日)欧洲时段,现货黄金(XAU/USD)维持震荡偏强走势,交投于3340美元附近,日内最高触及约3343美元。当前市场在等待美联储官员讲话与即将公布的美国PPI数据,交易员整体保持观望情绪。基本面:近期公布的美国通胀数据显示出较强韧性,6月CPI同比升至2.7%,创五个月最大涨幅,核心CPI亦升至2.9%,加剧了市场对通胀持续性的担忧。这一背景下,美联储官员言论开始转向谨慎,波士顿联储主席Collins警告称关税可能推高下半年通胀至3%附近,而达拉斯联储主席Logan则明确反对过早降息,认为应维持利率高位以稳住通胀预期。与此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持续加码进口商品的关税政策,最新宣布将于月底对医药品征收200%关税,并对逾20个国家采取贸易壁垒措施。此举引发市场对全球经济活动放缓和潜在输入型通胀的担忧,刺激部分避险买盘流入黄金市场。尽管美债收益率保持高位抑制金价上行空间,但美元指数短线见顶迹象初现,亦为黄金提供了一定支撑。技术面:黄金日线图显示,当前价格运行在布林带中轨附近,整体维持在3280—3400美元区间内震荡整理。从K线结构来看,自高点回落以来,3280美元区域形成较强支撑,布林带下轨亦提供动态支撑。MACD指标方面,目前处于零轴附近,双线黏合,绿柱持续缩短,有形成“金叉”预期;RSI指标运行于51附近,处于中性偏强区域,尚未进入超买区,预留足够上行动能空间。市场情绪观察:尽管美联储的鹰派立场对黄金构成一定压制,但市场情绪并未完全转向空头。当前市场对于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和输入型通胀预期,使得交易员保持黄金多头配置的倾向,尤其是在美元短线回落、股市波动性上升的背景下。短期来看分析认为,市场明显处于“等待催化剂”阶段,静候通胀数据及FOMC官员发言,情绪整体谨慎偏多;期权市场显示,对冲需求上升,隐含波动率略有抬升,表明部分市场资金正在为潜在突破做准备。后市展望:短期展望:分析认为只要黄金守住3280美元支撑,行情将保持“宽幅震荡偏多”结构。一旦突破3367美元压制,有望触发技术性突破行情,首个上行目标为3450美元,进一步为前高3499美元。长期展望:分析认为若美联储最终因经济放缓预期转向鸽派立场,结合全球贸易政策持续施压带来的避险需求,黄金将具备重新挑战3500美元的结构性上涨基础;反之,若通胀见顶且美元重启上行通道,则黄金仍有重测布林下轨3278美元甚至3200美元水平的风险。 转载自 一期货

美元强势冲击下,大宗商品分化加剧

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近期呈现明显分化态势,美元指数走强对以美元计价的商品形成普遍压制。各板块基本面因素的差异化表现成为推动价格走势的主导力量,传统供需逻辑与新兴结构性因素相互交织。能源板块受供需再平衡预期影响持续承压,金属板块面临需求端结构性调整,农产品板块则在供需两端均现显著变化。美元升值直接抬升了以其他货币持有大宗商品的成本,降低了非美元区域的需求弹性。分析认为这一技术性压制因素在短期内将继续影响商品价格走势,交易员密切关注美联储货币政策立场变化对美元汇率的传导效应。能源板块:供应过剩预期与地缘风险消散原油市场延续弱势格局,技术面与基本面双重因素共振下行。据路透,特朗普重大声明后美国未对俄罗斯采取即时限制行动,地缘政治风险溢价的消散使市场注意力重新聚焦于年内预期的原油供应过剩问题。美国石油学会公布的库存数据呈现中性特征,原油库存增加80万桶,汽油库存增加190万桶,馏分油库存增加80万桶,反映炼厂开工率稳定但终端消费需求增长有限。OPEC月度市场报告维持供需预测不变,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在今年和明年分别维持在每日129万桶和128万桶,非OPEC+供应增长预期在2025年和2026年分别为每日81万桶和73万桶。然而,OPEC内部产量执行情况值得关注,6月份OPEC供应环比增加每日22万桶至2724万桶,沙特阿拉伯实际产量较市场供应量高出每日39.2万桶,哈萨克斯坦产量超出目标每日34.7万桶,显示减产政策执行面临挑战。金属板块:需求结构分化与产业升级驱动黑色金属面临严峻挑战,铁矿石价格大幅下跌直接反映需求端疲软。据路透,全球主要钢铁生产区域6月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9.2%至8320万吨,创下10个月来最大降幅;有色金属板块呈现分化走势,原铝产量在6月份实现同比增长3.4%至380万吨,冶炼厂在利润率改善推动下增加产出,上半年累计产量同比增长3.3%至2240万吨。分析认为这一差异化表现反映了不同金属品种下游应用结构的差异,铁矿石主要服务于基础设施建设等传统重工业领域,而铝材料在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新兴领域应用占比较高。在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传统重工业需求收缩而新兴产业需求增长,导致金属品种间出现明显结构性分化。农产品板块:成本传导与供应改善并存可可市场需求担忧加剧,伦敦可可期货下跌近3%,马来西亚可可委员会数据显示第二季度可可研磨量同比下降22%,环比下降16.6%至7.02万吨。可可研磨量作为衡量巧克力等下游产品需求的领先指标,其大幅下降暗示消费端面临压力。前期可可价格大幅上涨后,下游制造商面临利润率压缩,可能导致其调整产品策略或寻找替代原料,形成成本推动型的需求破坏效应。小麦供应前景显著改善,法国农业部数据显示法国2025年软小麦产量预计将达到3260万吨,同比增长27%,较五年平均水平高出2.4%。这一增长主要源于单产预期的显著提升,反映了有利天气条件和农业技术进步的双重作用。分析认为小麦供应改善为全球粮食安全提供积极支撑,但也可能对价格形成下行压力。 转载自 一期货

美国CPI前瞻:6月通胀或拉响警报!关税”涨价潮”来袭,美联储降息计划恐生变数

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美国的通胀压力预计在2025年6月再度抬头。根据路透社的最新调查,美国6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预计将显示物价上涨趋势明显,而这一现象可能标志着由关税引发的价格上涨正式拉开序幕。受到汽油价格反弹和部分商品成本上升的影响,通胀数据可能打破此前几个月的低迷表现,给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带来新的挑战。通胀数据:6月CPI或迎显著上涨整体CPI涨幅扩大根据路透社对经济学家的调查,美国劳工部即将于周二发布的6月CPI报告预计将显示,整体CPI较前月上涨0.3%,这将是自2025年1月以来的最大单月涨幅。相比之下,5月CPI仅小幅上涨0.1%,显示出通胀在之前的几个月中表现较为疲软。然而,6月的数据可能表明,通胀正在逐步回暖。同比来看,6月CPI预计较去年同期上涨2.7%,高于5月的2.4%,进一步凸显了物价上涨的趋势。推动因素:汽油价格反弹与关税效应6月通胀回升的背后,汽油价格的反弹成为重要推手。此前,汽油价格连续四个月下跌,但在6月出现明显回升。此外,受特朗普政府实施的全面进口关税政策影响,部分对关税敏感的商品,如家具、休闲娱乐用品等,成本开始上升。尽管企业此前通过囤积库存暂时缓解了价格上涨的压力,但随着库存逐渐消耗,关税的影响正逐步传导至消费端。富国银行高级经济学家Sarah House表示:“6月CPI报告可能显示通胀再次开始增强,尽管目前还不足以引起美联储官员的强烈担忧。但随着关税生效前囤积的库存减少,企业将越来越难以吸收更高的进口成本。”食品价格:温和上涨的例外尽管整体物价呈上涨趋势,食品价格在6月预计仅温和上涨,这主要得益于禽流感疫情的消退使得鸡蛋价格回落。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消费者的物价压力,但整体通胀的上升趋势并未因此逆转。核心通胀:商品价格领涨,服务价格温和核心CPI涨幅预计创半年新高剔除食品和能源等波动较大的项目后,核心CPI成为衡量通胀持续性的重要指标。经济学家预计,6月核心CPI较前月上涨0.3%,同样有望创下自1月以来的最大涨幅,较5月的0.1%显著提升。同比来看,6月核心CPI预计上涨3.0%,高于此前连续三个月录得的2.8%。核心通胀的升温主要受到家具、消费性电子产品、汽车和服装等商品价格上涨的推动,这些商品均受到关税政策的直接影响。服务业通胀相对温和与商品价格的强劲上涨相比,服务业的通胀表现相对温和。受需求疲软的限制,机票、酒店和汽车旅馆住房等服务类别的价格上涨幅度有限。花旗集团经济学家Veronica Clark指出:“即使服务业价格放缓不足以完全抑制核心CPI的涨势,但温和的服务业通胀本身就是一个令人鼓舞的信号,表明商品价格上涨并未引发广泛的通胀压力。”这一现象为美联储在未来制定货币政策时提供了一定的灵活性。关税与通胀:企业库存压力显现关税效应的滞后显现特朗普政府推行的全面进口关税政策被认为是6月通胀回升的重要驱动因素。然而,由于企业在关税政策实施前大量囤积库存,关税对物价的直接影响在过去几个月中被暂时抑制。桑坦德美国资本市场首席美国经济学家Stephen Stanley表示:“有传闻称,关税相关的价格上涨在6月终于开始更为频繁地显现,但大部分影响可能在7月和8月进一步显现。”随着库存的逐渐消耗,企业将不得不将更高的进口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推高商品价格。零售商的预警信号包括沃尔玛在内的多家零售商已对物价上涨发出警告。商业调查显示,通胀压力预计从今年夏季开始加剧,并将持续至年底。高盛预测,未来几个月核心CPI的月度涨幅将维持在0.3%至0.4%之间,消费性电子产品、汽车和服装等领域的价格上涨将成为主要推手。这表明,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的深远影响正在逐步显现。美联储的抉择:降息前景蒙阴利率维持不变的可能性美联储在本月晚些时候的政策会议上预计将维持指标隔夜利率在4.25%-4.50%的区间不变。上周公布的6月17-18日会议纪要显示,仅有少数官员认为最早可能在7月29-30日的会议上降息。面对通胀回升的迹象,美联储对恢复降息持谨慎态度。Sarah House指出:“虽然6月的通胀数据可能不会立即引发美联储的强烈反应,但持续的物价压力可能促使其重新评估货币政策的方向。”降息的希望与挑战尽管服务业通胀的温和表现为美联储提供了降息的空间,但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和关税效应的逐步显现可能限制其行动。Veronica Clark认为:“温和的服务业通胀应该能让美联储官员放心地在9月降息,即使未来几个月通胀数据有所增强。”然而,如果通胀持续超预期,美联储可能被迫推迟降息计划,以遏制物价过快上涨的风险。结语:通胀升温下的美国经济新挑战6月CPI数据的预期回升标志着美国经济可能进入一个新的通胀周期。关税政策的效应正在从企业库存转向消费者物价,而汽油价格的反弹和核心通胀的升温进一步加剧了物价压力。尽管服务业通胀的温和表现为美联储提供了一定的政策空间,但持续的通胀压力可能迫使其在降息问题上保持谨慎。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物价上涨的压力可能在未来几个月进一步显现,而零售商和企业的应对策略也将对经济走势产生深远影响。未来几个月,通胀与货币政策的博弈将成为美国经济的重要看点。 转载自 一期货

7 x 24 小时

商业

专栏

时事

创投

美元/瑞郎反弹受阻中轨,美PPI成技术突破关键?

周三(7月16日),美元兑瑞郎汇价在经历前一日的反弹后,于0.8020一线遭遇上方压力。昨日美国CPI数据显示消费者价格压力依旧,对美联储短期内降息的预期形成压制,使美元获得上行动能。与此同时,瑞士6月生产者及进口物价指数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0.7%,引发市场对瑞士通缩的担忧,并增加瑞士央行进一步宽松的可能性。随着市场重心转向晚间即将公布的美国6月PPI数据,美元兑瑞郎短线进入盘整格局。美国6月消费者价格指数显示核心通胀年率回落至3.3%,但服务价格维持高位,显示通胀粘性依旧强劲。市场对美联储7月维持利率不变的预期已基本定价,同时9月降息概率降至54%,较一周前的近70%显著下降,这使得美元在利率定价预期中获得支撑。反观瑞士,持续走软的PPI数据叠加近期瑞郎实际有效汇率偏强,使瑞士央行面临更大通缩压力。市场猜测瑞士央行或将在下半年再次下调政策利率至负值区域,以维持价格稳定与出口竞争力。利差预期的进一步拉大,正在构建美元兑瑞郎的多头基础。技术面:目前美元兑瑞郎日线结构显示,汇价自低点0.7871反弹,但在接近布林中轨时动能减弱,呈现短期震荡态势。布林带方面,布林中轨位于0.8035,当前汇价略低于该位置,反映上行突破尚未确认。布林带下轨支撑位于0.7844,而上轨则位于0.8226,整体带宽收敛,预示短期可能面临方向性选择。MACD指标仍处于零轴下方,DIFF线与DEA线虽略有粘合迹象,但柱状图未显著放量,表明多头动能尚未显现突破性增强。分析认为若MACD能配合价格突破0.8090,方可确认反转信号。RSI指标回升至46一线,表明当前汇价仍处于技术性修复阶段,尚未进入超买区域,但上行动能不足,易受上方压力影响而回落。整体来看分析认为,美元兑瑞郎短期内仍处于反弹中的整理阶段,尚待动能突破信号进一步明确。市场情绪观察:当前市场情绪由数据主导,通胀指标成为汇价定价主线。CPI数据强化“利率维稳”预期,部分交易员开始回补美元空头头寸,但并未全面看涨,整体呈现结构性分歧。由于市场仍对9月降息持观望态度,美元多头的持续性存疑。瑞郎方面,市场对瑞士通缩风险已有较高认知,导致瑞郎多头大幅减仓,短期表现弱于其他避险货币。此外,风险偏好提升带来的资金流出,也对瑞郎构成压制。总体来看分析认为,当前市场情绪趋于中性偏多,汇价暂时缺乏极端情绪引导,技术面主导短期走势。 转载自 一期货

棕榈油突破在即?1.5%跳涨后,多头能否“破发”关键阻力?

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BMD)棕榈油主力合约FCPOc3周三(7月16日)收涨1.49%,报4,225林吉特/吨,成功收复前一交易日失地。日线级别技术指标显示,布林通道中轨位于4,009林吉特,MACD柱状线收窄至4.15,暗示短期动能有所修复。此次反弹主要受到芝加哥豆油及欧洲菜籽油价格联动提振,而林吉特汇率微贬0.02%进一步增强了出口报价竞争力。 豆油外盘驱动明显孟买Sunvin Group研究主管Anilkumar Bagani指出:“隔夜芝加哥豆油、ICE菜籽油及欧洲油菜籽期货集体走强,叠加亚洲时段能源价格回升,直接推动棕榈油开盘跳涨。”数据显示,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油主力合约上涨0.51%,大连商品交易所豆油合约跟涨0.37%,但同期大马棕榈油对大连棕榈油贴水扩大至0.37%,反映区域价差博弈仍在持续。 值得注意的是,原油价格企稳为生物柴油需求提供潜在支撑。尽管美国关税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潜在影响抑制了市场情绪,但中国原油消费回暖迹象抵消了部分利空,WTI原油期货持稳于78美元/桶上方。作为生物柴油原料,棕榈油与能源市场的联动性再度凸显。 出口数据压制涨幅独立检验公司AmSpec...

美元回调未完,黄金筑底信号增强:交易员等待PPI数据

周三(7月16日)欧洲时段,现货黄金(XAU/USD)维持震荡偏强走势,交投于3340美元附近,日内最高触及约3343美元。当前市场在等待美联储官员讲话与即将公布的美国PPI数据,交易员整体保持观望情绪。基本面:近期公布的美国通胀数据显示出较强韧性,6月CPI同比升至2.7%,创五个月最大涨幅,核心CPI亦升至2.9%,加剧了市场对通胀持续性的担忧。这一背景下,美联储官员言论开始转向谨慎,波士顿联储主席Collins警告称关税可能推高下半年通胀至3%附近,而达拉斯联储主席Logan则明确反对过早降息,认为应维持利率高位以稳住通胀预期。与此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持续加码进口商品的关税政策,最新宣布将于月底对医药品征收200%关税,并对逾20个国家采取贸易壁垒措施。此举引发市场对全球经济活动放缓和潜在输入型通胀的担忧,刺激部分避险买盘流入黄金市场。尽管美债收益率保持高位抑制金价上行空间,但美元指数短线见顶迹象初现,亦为黄金提供了一定支撑。技术面:黄金日线图显示,当前价格运行在布林带中轨附近,整体维持在3280—3400美元区间内震荡整理。从K线结构来看,自高点回落以来,3280美元区域形成较强支撑,布林带下轨亦提供动态支撑。MACD指标方面,目前处于零轴附近,双线黏合,绿柱持续缩短,有形成“金叉”预期;RSI指标运行于51附近,处于中性偏强区域,尚未进入超买区,预留足够上行动能空间。市场情绪观察:尽管美联储的鹰派立场对黄金构成一定压制,但市场情绪并未完全转向空头。当前市场对于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和输入型通胀预期,使得交易员保持黄金多头配置的倾向,尤其是在美元短线回落、股市波动性上升的背景下。短期来看分析认为,市场明显处于“等待催化剂”阶段,静候通胀数据及FOMC官员发言,情绪整体谨慎偏多;期权市场显示,对冲需求上升,隐含波动率略有抬升,表明部分市场资金正在为潜在突破做准备。后市展望:短期展望:分析认为只要黄金守住3280美元支撑,行情将保持“宽幅震荡偏多”结构。一旦突破3367美元压制,有望触发技术性突破行情,首个上行目标为3450美元,进一步为前高3499美元。长期展望:分析认为若美联储最终因经济放缓预期转向鸽派立场,结合全球贸易政策持续施压带来的避险需求,黄金将具备重新挑战3500美元的结构性上涨基础;反之,若通胀见顶且美元重启上行通道,则黄金仍有重测布林下轨3278美元甚至3200美元水平的风险。 转载自 一期货

美元强势冲击下,大宗商品分化加剧

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近期呈现明显分化态势,美元指数走强对以美元计价的商品形成普遍压制。各板块基本面因素的差异化表现成为推动价格走势的主导力量,传统供需逻辑与新兴结构性因素相互交织。能源板块受供需再平衡预期影响持续承压,金属板块面临需求端结构性调整,农产品板块则在供需两端均现显著变化。美元升值直接抬升了以其他货币持有大宗商品的成本,降低了非美元区域的需求弹性。分析认为这一技术性压制因素在短期内将继续影响商品价格走势,交易员密切关注美联储货币政策立场变化对美元汇率的传导效应。能源板块:供应过剩预期与地缘风险消散原油市场延续弱势格局,技术面与基本面双重因素共振下行。据路透,特朗普重大声明后美国未对俄罗斯采取即时限制行动,地缘政治风险溢价的消散使市场注意力重新聚焦于年内预期的原油供应过剩问题。美国石油学会公布的库存数据呈现中性特征,原油库存增加80万桶,汽油库存增加190万桶,馏分油库存增加80万桶,反映炼厂开工率稳定但终端消费需求增长有限。OPEC月度市场报告维持供需预测不变,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在今年和明年分别维持在每日129万桶和128万桶,非OPEC+供应增长预期在2025年和2026年分别为每日81万桶和73万桶。然而,OPEC内部产量执行情况值得关注,6月份OPEC供应环比增加每日22万桶至2724万桶,沙特阿拉伯实际产量较市场供应量高出每日39.2万桶,哈萨克斯坦产量超出目标每日34.7万桶,显示减产政策执行面临挑战。金属板块:需求结构分化与产业升级驱动黑色金属面临严峻挑战,铁矿石价格大幅下跌直接反映需求端疲软。据路透,全球主要钢铁生产区域6月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9.2%至8320万吨,创下10个月来最大降幅;有色金属板块呈现分化走势,原铝产量在6月份实现同比增长3.4%至380万吨,冶炼厂在利润率改善推动下增加产出,上半年累计产量同比增长3.3%至2240万吨。分析认为这一差异化表现反映了不同金属品种下游应用结构的差异,铁矿石主要服务于基础设施建设等传统重工业领域,而铝材料在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新兴领域应用占比较高。在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传统重工业需求收缩而新兴产业需求增长,导致金属品种间出现明显结构性分化。农产品板块:成本传导与供应改善并存可可市场需求担忧加剧,伦敦可可期货下跌近3%,马来西亚可可委员会数据显示第二季度可可研磨量同比下降22%,环比下降16.6%至7.02万吨。可可研磨量作为衡量巧克力等下游产品需求的领先指标,其大幅下降暗示消费端面临压力。前期可可价格大幅上涨后,下游制造商面临利润率压缩,可能导致其调整产品策略或寻找替代原料,形成成本推动型的需求破坏效应。小麦供应前景显著改善,法国农业部数据显示法国2025年软小麦产量预计将达到3260万吨,同比增长27%,较五年平均水平高出2.4%。这一增长主要源于单产预期的显著提升,反映了有利天气条件和农业技术进步的双重作用。分析认为小麦供应改善为全球粮食安全提供积极支撑,但也可能对价格形成下行压力。 转载自 一期货

美国CPI前瞻:6月通胀或拉响警报!关税”涨价潮”来袭,美联储降息计划恐生变数

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美国的通胀压力预计在2025年6月再度抬头。根据路透社的最新调查,美国6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预计将显示物价上涨趋势明显,而这一现象可能标志着由关税引发的价格上涨正式拉开序幕。受到汽油价格反弹和部分商品成本上升的影响,通胀数据可能打破此前几个月的低迷表现,给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带来新的挑战。通胀数据:6月CPI或迎显著上涨整体CPI涨幅扩大根据路透社对经济学家的调查,美国劳工部即将于周二发布的6月CPI报告预计将显示,整体CPI较前月上涨0.3%,这将是自2025年1月以来的最大单月涨幅。相比之下,5月CPI仅小幅上涨0.1%,显示出通胀在之前的几个月中表现较为疲软。然而,6月的数据可能表明,通胀正在逐步回暖。同比来看,6月CPI预计较去年同期上涨2.7%,高于5月的2.4%,进一步凸显了物价上涨的趋势。推动因素:汽油价格反弹与关税效应6月通胀回升的背后,汽油价格的反弹成为重要推手。此前,汽油价格连续四个月下跌,但在6月出现明显回升。此外,受特朗普政府实施的全面进口关税政策影响,部分对关税敏感的商品,如家具、休闲娱乐用品等,成本开始上升。尽管企业此前通过囤积库存暂时缓解了价格上涨的压力,但随着库存逐渐消耗,关税的影响正逐步传导至消费端。富国银行高级经济学家Sarah House表示:“6月CPI报告可能显示通胀再次开始增强,尽管目前还不足以引起美联储官员的强烈担忧。但随着关税生效前囤积的库存减少,企业将越来越难以吸收更高的进口成本。”食品价格:温和上涨的例外尽管整体物价呈上涨趋势,食品价格在6月预计仅温和上涨,这主要得益于禽流感疫情的消退使得鸡蛋价格回落。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消费者的物价压力,但整体通胀的上升趋势并未因此逆转。核心通胀:商品价格领涨,服务价格温和核心CPI涨幅预计创半年新高剔除食品和能源等波动较大的项目后,核心CPI成为衡量通胀持续性的重要指标。经济学家预计,6月核心CPI较前月上涨0.3%,同样有望创下自1月以来的最大涨幅,较5月的0.1%显著提升。同比来看,6月核心CPI预计上涨3.0%,高于此前连续三个月录得的2.8%。核心通胀的升温主要受到家具、消费性电子产品、汽车和服装等商品价格上涨的推动,这些商品均受到关税政策的直接影响。服务业通胀相对温和与商品价格的强劲上涨相比,服务业的通胀表现相对温和。受需求疲软的限制,机票、酒店和汽车旅馆住房等服务类别的价格上涨幅度有限。花旗集团经济学家Veronica Clark指出:“即使服务业价格放缓不足以完全抑制核心CPI的涨势,但温和的服务业通胀本身就是一个令人鼓舞的信号,表明商品价格上涨并未引发广泛的通胀压力。”这一现象为美联储在未来制定货币政策时提供了一定的灵活性。关税与通胀:企业库存压力显现关税效应的滞后显现特朗普政府推行的全面进口关税政策被认为是6月通胀回升的重要驱动因素。然而,由于企业在关税政策实施前大量囤积库存,关税对物价的直接影响在过去几个月中被暂时抑制。桑坦德美国资本市场首席美国经济学家Stephen Stanley表示:“有传闻称,关税相关的价格上涨在6月终于开始更为频繁地显现,但大部分影响可能在7月和8月进一步显现。”随着库存的逐渐消耗,企业将不得不将更高的进口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推高商品价格。零售商的预警信号包括沃尔玛在内的多家零售商已对物价上涨发出警告。商业调查显示,通胀压力预计从今年夏季开始加剧,并将持续至年底。高盛预测,未来几个月核心CPI的月度涨幅将维持在0.3%至0.4%之间,消费性电子产品、汽车和服装等领域的价格上涨将成为主要推手。这表明,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的深远影响正在逐步显现。美联储的抉择:降息前景蒙阴利率维持不变的可能性美联储在本月晚些时候的政策会议上预计将维持指标隔夜利率在4.25%-4.50%的区间不变。上周公布的6月17-18日会议纪要显示,仅有少数官员认为最早可能在7月29-30日的会议上降息。面对通胀回升的迹象,美联储对恢复降息持谨慎态度。Sarah House指出:“虽然6月的通胀数据可能不会立即引发美联储的强烈反应,但持续的物价压力可能促使其重新评估货币政策的方向。”降息的希望与挑战尽管服务业通胀的温和表现为美联储提供了降息的空间,但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和关税效应的逐步显现可能限制其行动。Veronica Clark认为:“温和的服务业通胀应该能让美联储官员放心地在9月降息,即使未来几个月通胀数据有所增强。”然而,如果通胀持续超预期,美联储可能被迫推迟降息计划,以遏制物价过快上涨的风险。结语:通胀升温下的美国经济新挑战6月CPI数据的预期回升标志着美国经济可能进入一个新的通胀周期。关税政策的效应正在从企业库存转向消费者物价,而汽油价格的反弹和核心通胀的升温进一步加剧了物价压力。尽管服务业通胀的温和表现为美联储提供了一定的政策空间,但持续的通胀压力可能迫使其在降息问题上保持谨慎。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物价上涨的压力可能在未来几个月进一步显现,而零售商和企业的应对策略也将对经济走势产生深远影响。未来几个月,通胀与货币政策的博弈将成为美国经济的重要看点。 转载自 一期货
2025年 7月 17日 上午1:47

CPO、PCB卷土重来?——道达投资手记

6月18日,A股三大指数小幅收涨,沪深两市成交额11911亿元。板块方面,元器件、通信设备领涨,银行板块走高,创新药杀跌。

今天,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央行行长潘功胜宣布8项重磅金融政策,包括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设立个人征信机构、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发展自贸离岸债、优化升级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在上海“先行先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以及会同证监会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

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加力推出进一步深化科创板改革“1+6”政策措施,加快落实2025年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一揽子重点举措,将批复全国首批2只数据中心REITs注册,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参与科技企业投资。

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表示,近期将新投放一批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的投资额度,国家外汇局将在自贸试验区实施一揽子外汇创新政策。

总体而言,在投资者看来,上述金融政策多数是符合预期的,这也是早盘市场调整的原因之一。

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并重启未盈利企业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在华福证券分析师秦泰看来,其传递出金融加大力度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夯实外循环缓和出口风险、进一步优化传导机制的政策导向。

我们回到市场。

今天,A股三大指数集体小幅收涨,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数分别上涨0.04%、0.24%、0.23%。

沪深两市成交额11911亿元,较昨日小幅缩量161亿元。整个市场有1813只个股上涨,3479只个股下跌,个股涨跌幅的中位数为下跌0.61%。

大盘方面,依旧处于震荡态势中,这几天达哥已经说得很清楚,不再赘述。操作上,轻指数,重板块个股。

从盘面来看,前期强势的板块继续杀跌,投资者的操作体验感不是很好。

板块方面,元器件、通信设备领涨行业板块,板块涉及的PCB概念、CPO概念领涨概念板块。

元器件、通信设备两大板块中,英伟达产业链表现不俗,多只核心股近期不断走高。

除了临近中报业绩预告披露期,市场对英伟达产业链业绩有信心之外,近期英伟达的新闻也对板块构成驱动。

近日,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英伟达正在7个欧洲国家建立专注于研究的AI技术中心,并计划在欧洲建造20多座用于训练和支持AI模型的大型AI工厂,最终目标是在地区内建立一个完整的AI生态系统,让欧洲的AI算力在2026年前提升10倍。

PCB方面,当前电子下游需求整体呈现复苏态势,叠加以AI、高速通信为代表的创新领域景气度持续向上,共同支撑PCB整体需求增长。

平安证券认为,得益于AI技术的快速发展,相关CCL/PCB产品规格和技术不断向高端化升级发展,价值量也得到明显提升。AI需求将延续高增态势,而国内产业链企业通过长期布局,已逐步成为高端市场重要的供应商,在AI PCB等高附加值产品需求持续放量下,PCB产业链相关企业盈利水平有望持续增厚。

银行板块今天走高,继续演绎YYDS的角色。

银行板块最近一年多以来持续上涨,除了社会无风险利率下降的因素驱动之外,还有就是多项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驱动包括险资在内的大型资金进行配置。

除了银行板块的持续强势之外,保险板块、证券板块也有一些个股开始走出独立于大市的走势,这说明什么?很明显,这是先知先觉的资金在推升,为未来行情做准备。

A股市场的中长期行情,尤其是未来两年,达哥是坚决看好的。

其他板块方面,创新药杀跌,板块指数跳空下跌1.62%。对于创新药,达哥最近几天的观点是要构筑一个箱体。目前正处于奔向箱体底部的过程中。

从今年阶段主线的表现来看,行情的持续性大多只有1-3个月,比如人形机器人等。因此,对于创新药、可控核聚变、新消费等前期有持续性的热点,要注意调整或潜在调整的风险。

除了以上板块之外,今天上涨的其他板块多数都是轮动。

酿酒板块早盘高开后回落,板块指数仅收涨0.25%。近期,酿酒板块调整,主要是受到了“禁酒令”带来的情绪影响。

不过,昨晚人民网发表《人民网评:禁止违规吃喝,不是吃喝都违规》的文章称,在执行链条中,个别地方“层层加码”,把“禁止违规吃喝”简单等同于“禁止吃喝”。这种行为也是懒政,是形式主义的变种,让商家失了生意,也让民生烟火黯淡。

对于白酒板块,达哥看了机构的研报。多家机构表示,目前行业正处于筑底过程中,需要等待拐点到来。比如民生证券表示,行业供给收缩,渠道库存舒压,规模以上企业白酒产量延续下滑趋势,各酒企2025年目标或因势动态调整。

最后,达哥作一个总结:大盘继续维持震荡态势,操作上,轻指数,重板块个股。当前距离中报业绩预告披露的时间已不远,在选股时多考虑业绩增长方向。

板块方面,短期关注数字货币、金融科技、英伟达产业链、PCB等热点,中期关注金融等蓝筹方向。

PS:想了解达哥的更多观点,或想和达哥交流,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道达号”。

(张道达)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手记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封面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文多 摄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

spot_img

热点

快讯

美元/瑞郎反弹受阻中轨,美PPI成技术突破关键?

周三(7月16日),美元兑瑞郎汇价在经历前一日的反弹后,于0.8020一线遭遇上方压力。昨日美国CPI数据显示消费者价格压力依旧,对美联储短期内降息的预期形成压制,使美元获得上行动能。与此同时,瑞士6月生产者及进口物价指数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0.7%,引发市场对瑞士通缩的担忧,并增加瑞士央行进一步宽松的可能性。随着市场重心转向晚间即将公布的美国6月PPI数据,美元兑瑞郎短线进入盘整格局。美国6月消费者价格指数显示核心通胀年率回落至3.3%,但服务价格维持高位,显示通胀粘性依旧强劲。市场对美联储7月维持利率不变的预期已基本定价,同时9月降息概率降至54%,较一周前的近70%显著下降,这使得美元在利率定价预期中获得支撑。反观瑞士,持续走软的PPI数据叠加近期瑞郎实际有效汇率偏强,使瑞士央行面临更大通缩压力。市场猜测瑞士央行或将在下半年再次下调政策利率至负值区域,以维持价格稳定与出口竞争力。利差预期的进一步拉大,正在构建美元兑瑞郎的多头基础。技术面:目前美元兑瑞郎日线结构显示,汇价自低点0.7871反弹,但在接近布林中轨时动能减弱,呈现短期震荡态势。布林带方面,布林中轨位于0.8035,当前汇价略低于该位置,反映上行突破尚未确认。布林带下轨支撑位于0.7844,而上轨则位于0.8226,整体带宽收敛,预示短期可能面临方向性选择。MACD指标仍处于零轴下方,DIFF线与DEA线虽略有粘合迹象,但柱状图未显著放量,表明多头动能尚未显现突破性增强。分析认为若MACD能配合价格突破0.8090,方可确认反转信号。RSI指标回升至46一线,表明当前汇价仍处于技术性修复阶段,尚未进入超买区域,但上行动能不足,易受上方压力影响而回落。整体来看分析认为,美元兑瑞郎短期内仍处于反弹中的整理阶段,尚待动能突破信号进一步明确。市场情绪观察:当前市场情绪由数据主导,通胀指标成为汇价定价主线。CPI数据强化“利率维稳”预期,部分交易员开始回补美元空头头寸,但并未全面看涨,整体呈现结构性分歧。由于市场仍对9月降息持观望态度,美元多头的持续性存疑。瑞郎方面,市场对瑞士通缩风险已有较高认知,导致瑞郎多头大幅减仓,短期表现弱于其他避险货币。此外,风险偏好提升带来的资金流出,也对瑞郎构成压制。总体来看分析认为,当前市场情绪趋于中性偏多,汇价暂时缺乏极端情绪引导,技术面主导短期走势。 转载自 一期货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