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5月 17日 下午6:24

成都如何发力外资?国际咨询顾问齐聚支招

眼下的成都,正站在吸引外资的“窗口期”。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成都预计到位外资超5亿美元、同比增长50%,实现近三年来首次正增长,稳居中西部城市第一。而今年以来,成都高规格召开全市对外开放发展大会、2025成都国际友城合作与发展大会,也向外资展现出张开双臂的欢迎姿态。

每经记者|杨弃非    每经编辑|刘艳美

成都加码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正设法向全球“开门问策”。

5月15日,成都举行国际咨询顾问团第四次年会,来自全球13个国家所属企业和机构的24位顾问齐聚一堂。顾问中不仅有英特尔、戴尔、施耐德电气、正大集团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高管,也有来自世界资源研究所、意大利“一带一路”研究院等高端智库和机构的代表,他们共同回答一个问题:成都如何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

眼下的成都,正站在吸引外资的“窗口期”。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成都预计到位外资超5亿美元、同比增长50%,实现近三年来首次正增长,稳居中西部城市第一。而今年以来,成都高规格召开全市对外开放发展大会、2025成都国际友城合作与发展大会,也向外资展现出张开双臂的欢迎姿态。

而在国际顾问的眼中,成都还释放出新的全球引力。他们发现,近年来大力推动产业发展的成都,如今有望在更多细分领域中实现突破,以“绿色产业领袖”“人工智能引领者”等新形象走上世界舞台;而在全球人才加速流动背景下,成都同样可能成为高端人才的“登陆点”,为外资企业落地提供更丰富的人才要素支撑。

活动现场 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

再定义“产业品牌”

产业优势正成为成都吸引外资的名片,成都的万亿产业集群规划也是顾问们屡次提到的话题。

一种代表性的观点是,近年来,成都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等关键行业吸引了大量投资,证明成都在全球商业版图中日益重要的地位。而审视当前形势,成都还有进一步扩展和吸引更多外资的机会。

而在不少顾问看来,重新梳理产业优势、从细分领域的角度来凸显和优化成都产业品牌,或为成都目前产业发展阶段下“跳起摸高”的有效路径。

比如,在人工智能新一轮发展浪潮下,有顾问认为,成都有机会成为“人工智能和技术创新引领者”。基于此,他提议创建专注于人工智能的风投基金,重点关注生命科学、量子计算、聚变以及低空经济AI项目,特别是支持未来技术的开发,以构建吸引国内外投资者的生态系统。

苏伊士亚洲地区水务和固废资源管理首席执行官方恒业(Fevrier Francois)则将成都视为“绿色产业领袖”的进军者。他提到的是一种更为直接的品牌打造策略——通过建立中法研发创新平台、进而打造国家级环境创新平台,推动绿色经济在成都实现全产业链的成长与转型。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新的城市产业品牌,既代表了全球企业家对成都寄予的更高期待,也有利于成都在全球产业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更多企业的青睐。

事实上,成都此前曾在医美领域取得有效经验。英富曼会展集团亚洲副总裁兼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龚康康提到,落户成都的AMWC China世界美容抗衰老大会,不仅为成都吸引全球医疗资源,还成为成都医美之都形象的输出平台。此前在摩纳哥推介成都时,她注意到,当地品牌对于这个“来自中国的医美之都”表现出浓厚兴趣,希望能够到成都进行资源链接。

在龚康康看来,目前成都正在不断吸引的各类国际展会,恰是其打造产业品牌的抓手。以会展业为纽带,将促进成都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形成完整产业链条,提升城市产业综合竞争力。由此,通过展贸联动和展产融合,吸引外商投资和贸易合作。

聚焦高水平人才

面对更多前沿科技企业的侧目,如何提供与之需求相匹配的高水平国际人才,则成为顾问们关注的另一个问题。

杭州启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定旭提到,目前地缘关系深度调整,不少海外华人有了回国发展的意向,包括北、上、深、港等城市也纷纷发出新一轮“抢人”政策,争夺海外人才。

对于成都而言,这既是机会,又是挑战。在胡定旭看来,成都可以从教育和医疗两方面入手——这些国际人才往往看重国际化的教育体系和医疗服务,包括是否有与国际接轨的中小学、它们能否与海外高校教育相衔接,又是否有高水平的私立医院,等等。

也有顾问提到,应对细分产业发展,成都还应特别考虑到特定人才的需求。如戴尔科技集团全球资深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长吴冬梅认为,成都已明确提出将数字经济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数字化转型一方面需要各个层面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对于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在急剧增加。

去年,四川出台《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实施方案》,成都近期也加大了吸引人才落户的政策力度。在她看来,这些针对性的政策,加上成都众多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以及良好的发展前景和生活配套,将有助于保持成都在数字化转型中的长期竞争力。

在阿尔斯通中国区总裁耿明看来,成都的魅力在于能将茶馆文化与硅巷创新完美融合。这种与人的切身感受密切相关的“快慢辩证法”,有可能成为成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从而吸引外资的方向。

比如,在建设“外资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提升服务效率的同时,保留“外商投资首席服务官”的人文温度;既打造“15分钟办税圈”的数字速度,也维系“外籍人士社区茶馆”的交往温情。由此,他认为,成都有望走向全球企业“向西发展的战略基地”与“创新人才的理想之城”。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

spot_img

热点

美元兑日元分析:日本央行陷入两难境地,通胀上升但关税威胁隐现

周五(4月25日)欧盘时段,美元兑日元价格盘中呈上升态势 。价格从较低位置逐步攀升,表明在该时间段内,美元相对日元处于强势地位,多头力量占据主导。如果不是围绕美国贸易政策存在高度不确定性,日本央行在周五东京发布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数据后,很可能已准备好再次加息。这份数据比全国性报告提前三周发布,显示4月物价全面上涨,这暗示大幅的工资增长正有助于形成良性循环,即强劲的国内需求支撑着物价上涨。目前,国外的高度不确定性仍盖过了国内因素的考量,使得日本央行按兵不动。对于日元而言,在过去两周里,美元/日元更多地成为了风险偏好的晴雨表,而非受利差或避险资金流动的影响,这使得短期内风险较高的资产类别表现对其影响愈发重要。东京通胀升温,日本央行加息蓄势待发4月,东京核心通胀率大幅上升,飙升至3.4%的两年高位,原因是能源补贴逐步取消,且在新财年伊始又迎来了一轮食品价格上涨。通胀的回升幅度远超预期,且主要由粘性较强的服务价格推动。一项更广泛的衡量潜在通胀的指标(不包括新鲜食品和能源价格)也大幅上升,同比从截至3月的2.2%升至3.1%。这一指标很重要,因为日本央行的政策制定者会密切关注它。尽管这一结果意味着加息仍有可能,尤其是在通胀持续高企的情况下,但美国关税风险的再度出现以及日本经济增长预期可能被下调,表明日本央行在推进货币政策正常化时可能需要更加谨慎。市场普遍预计日本央行将在下周的会议上按兵不动,但由于潜在通胀率远高于目标水平,如果外部冲击没有出现,今年晚些时候再次加息的可能性仍然存在。目前,日本的关键隔夜政策利率为0.5%。美元/日元重新扮演风险指标角色尽管日本东京公布的通胀数据亮眼,但目前对于美元/日元的交易员来说,国内因素远不如外部因素重要,美国贸易政策的持续不确定性及其对全球经济活动的溢出效应占据主导地位。在过去两周里,日元与其他避险资产(如黄金和瑞郎)之间的强相关性略有减弱,而与2025年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定价以及风险偏好指标(如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波动率指数(VIX)和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之间的关系则有所增强。目前,与通常会推动美元/日元走势的利差之间的关联仍然微乎其微。美元/日元区间交易受青睐(美元/日元日图 来源:易汇通)本周美元/日元的反弹看起来更像是一种修正,而非新一轮长期上涨趋势的开始。这一观点得到了相对强弱指数(RSI,14)和指数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MACD)等动能指标的支持,尽管有迹象表明短期内下跌动能正在减弱,但这些指标仍处于看跌区间。目前,在出现决定性突破之前,美元/日元在141.65至144.00之间的区间交易更被看好。进一步聚焦来看,最近在美元/日元升至143.60上方时出现了卖盘,而在价格跌至142.60附近时则有买盘出现。北京时间17:27,美元/日元报143.255/266,涨幅0.45%。 转载自 一期货

快讯

黄金再破历史新高!中东局势火上浇油,金价还能涨到哪里?

文章来源:汇通网 周三(10月23日),黄金价格在强劲的避险需求支撑下稳定在历史高位附近。中东局势加剧,美国大选临近,令投资者愈发关注避险资产,这成为当前金价强势的重要推动力。截至16:15,现货黄金最高触及2755.86的历史新高,目前交投在2755.53美元/盎司附近。市场情绪显示出黄金价格可能继续冲击新高。

策略师:随着美股崩溃,金价将升至4000美元

随着传统的避险天堂瓦解,以及美国股市在历史极端估值上摇摇晃晃,金价突破每盎司3200美元可能只是更大规模动作的开始,可能会看向4000美元。彭博资讯的高级大宗商品策略师Mike McGlone就是这么认为的。他表示,我们正在见证“美国股市熊市的开始”,市场格局正在发生有利于贵金属的转变。McGlone称:“我们现在的底价在3000美元左右,相当不错。金价看向4000美元,问题是时间。”受央行需求、ETF资金流入和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上升的推动,今年迄今金价已经飙升近25%。高盛本周上调了其金价年底预测至3700美元,并表示金价在经济衰退期可能飙升至3900美元。根据McGlone的说法,黄金的强势反映了资本流出投机性资产的深刻结构性转变。他指出:“与美国长期债券市场相比,黄金是有史以来最贵的。这反映了太多的债务,以及向关税的过渡造成了更多的通胀。”在黄金飙升的同时,股票已失去了动力。McGlone表示,美国股市今年已经蒸发了6万亿美元的市值,是2023年涨幅的一半,并警告称还会进一步下跌。他说:“今年我们已经跌掉了6万亿美元的市值,去年涨了12万亿美元,已经跌回了一半,现在正在回撤。”彭博资讯对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基本预测是,如果美国经济衰退成为现实,该指数将跌至4000点,较近期水平下跌近25%。McGlone表示:“美国股市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和国内GDP处于一个世纪以来的高点,现在有了逆转的触发因素,而这才刚刚开始。”美国消费者通胀预期也在恶化。密歇根大学上周发布的一年期通胀预期跃升至6.7%,为198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而美联储仍在按兵不动。McGlone说:“我们创造了太多的流动性…而美联储维持低利率太久了,他们直到2022年第一季度才开始收紧政策,所以他们落后了。然后他们收得太多了。”随着美联储努力应对顽固的通胀和不断增加的赤字,McGlone表示,“财富效应”现在正在逆转。McGlone还指出,美国股市相对于GDP和全球其它地区存在历史性的定价错误。“历史上只有两次股市达到GDP的两倍,即美国1929年和日本1989年。现在是2025年,我们又达到了这个水平。”他补充说,全球通缩信号,尤其是来自亚洲和欧洲的信号,已经实现。当被问及当股票和债券失去吸引力时,资本应该投向何处时,McGlone毫不含糊地说:“人们开始脱离美国股市,转而买入黄金,你可以在今年的ETF资金流动中看到这一点。”金矿股表现落后于黄金,McGlone承认投资者感到沮丧,但认为如果金价继续走高,可能会有上行空间。“黄金仍在推动整个贵金属市场。如果标准普尔指数崩盘,那么市场就会转向美债远离黄金,但我们还没有到那一步。”最终,McGlone表示这可能是一代人一次的重置。“这是紧缩和关税方面的范式转变,而且出现在价格过高的时候。我们推迟了释放,但我认为现在正在发生。”现货黄金日线图 来源:易汇通北京时间4月15日11:03 现货黄金 报 3225.33 美元/盎司 转载自 一期货

全球市场聚焦:黄金创历史新高,美元强势依旧,油价调整静待风暴

文章来源:汇通网 周三(10月23日),全球金融市场再次迎来多重看点,黄金价格创下历史新高,美元继续走强,亚洲股市则在美国即将到来的大选前表现谨慎。外汇市场波动加剧,美元兑主要货币普遍走高,而原油市场则陷入调整态势,市场在等待新一轮风险事件的引发。随着美联储降息路径的不确定性加剧,交易员正试图解读美联储的立场和美国经济的最新数据,寻找可能的交易机会。

私人资本大撤退!全球金融市场迎来”去美国化”拐点

据路孚特,在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安的背景下,一个关键变化正在悄然发生:外国私人投资者已取代各国央行,成为决定美债和美元走势的核心力量。最新数据显示,私营部门持有的美债规模已达4.7万亿美元,远超外国央行的3.8万亿美元,这种结构性转变正在重塑全球资本流动格局。图:随着去美元化趋势加速,外国私人投资者的美债持仓量超过外国官方持仓量 日本资本带头撤离,私人投资者成市场风向标日本私人投资者近期创纪录地抛售175亿美元长期美债,这一举动极具象征意义。与行动迟缓的央行不同,逐利的私人资本对风险更为敏感,往往率先撤离。目前私营部门持有美债占比已从十年前的33%飙升至55%,这种"民间资本主导"的新格局意味着市场波动可能进一步加剧。历史性动荡:私人资本撤离引发"美元美债双杀"私人资本的集体行动正在产生巨大冲击波。上周美债收益率创下40年来最大单周涨幅,美元指数暴跌近3%,这种罕见同步下跌反映出市场对美国的信任危机。高盛分析师指出,这种"股债汇三杀"的局面在过去30年仅出现过五次,而每次都是重大金融危机的先兆。华尔街集体预警:私人资本流向决定美元命运敏锐的投行已捕捉到这一趋势转变。高盛、汇丰和巴克莱等机构纷纷警告,私人资本的持续外流可能导致美元长期走弱。巴克莱更以《我们所知的美元末日?》为题,指出欧元两天内暴涨5%的异常走势,凸显私人资本正在重新评估对美元资产的配置。总结:金融权力转移:私人资本主导的新时代来临当前市场正在见证一个历史性转折:决定美债和美元走势的主导权,已从各国央行转移到反应更敏捷的私人资本手中。这一转变不仅会加剧市场波动,更可能从根本上动摇以美元为核心的全球金融体系。随着私人资本持续撤离,美国金融市场或将迎来更深层次的调整,全球"去美元化"进程可能因此加速。 转载自 一期货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