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7月 17日 下午1:29

【环球财经】各国逐渐摸清特朗普政府的“套路”

暂无

新华财经北京7月16日电(记者马倩)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一口气向多国发出威胁,告知美方将于8月1日起加征高额关税,但随后又迅速就加征期限“松口”。从美国4月宣布“对等关税”,大举向全球发动“关税战”,到不断更改加征关税期限,各方对于特朗普政府的反复无常已基本习以为常。

专家认为,各国已看清特朗普政府极限施压背后的虚张声势,看穿美国外交经贸政策的讹诈本质,更加坚定地在与美国打交道时维护自身核心利益。随着世界各国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特朗普政府的“不可预判”,美国在各国眼中也变得愈发“不可信任”,其国际信誉加速崩塌。

特朗普政府的套路被看穿

美国媒体总结,无论是关税谈判,还是乌克兰问题、伊核谈判等外交事务,世界逐渐摸清了特朗普政府政策反复背后的行为套路。

——极限施压。近日,特朗普政府一口气向23国和欧盟下了施加高额关税的“最后通牒”,其中既包括美国的西方盟友,也包括一些全球南方国家。美国智库国际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西纳·图西认为,特朗普惯行的“交易的艺术”是,先极限施压,试探他国底线,然后试图在最后一刻达成交易、谋求最大利益。

——议题捆绑。特朗普政府多次把关税谈判与防务安全等议题捆绑,向相关国家施加多重压力。比如,在向韩国领导人发出“关税威胁信”后,特朗普次日即批评韩国为驻韩美军支付的费用“非常少”。美国《外交事务》杂志说,在关税谈判中,特朗普政府往往附带许多与贸易无关的要求。

——肆意而为。美国媒体分析,特朗普政府制定政策时会依赖于“总统直觉”,肆意而为导致的政策混乱让外界难以琢磨。针对美国公布的所谓“对等关税”税率计算表遭到经贸专家质疑,美国克拉克大学名誉教授约翰·布朗说,这种根据个人意愿随意设定关税的做法“前所未见”。

特朗普政府的这些套路不仅体现在关税谈判上,还体现在外交事务中。在俄乌问题上,美国先是声称暂停对乌克兰部分军援,没过几天即宣布向乌提供大量“爱国者”导弹系统。在最新表态中,特朗普还把俄乌谈判与对俄关税捆绑,发出50天内达成停火协议的“最后通牒”,把以上套路用了个遍。

从“不可预判”到“不可信任”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必须变得更加不可预判。”首次竞选总统时,特朗普就曾这样描述其外交政策。特朗普政府并非是首个运用“不可预测性”策略的美国政府。越南战争期间美国领导人就提出所谓“疯子理论”,即试图令他国相信自己“不理性到什么都能做得出来”,迫使对方在恐惧中让步。

但国际政治学者普遍认为,这一理论很难成功,反而会令使用者的言行难以被信任。

政策反复无常让各国对美国的不信任感迅速上升,美国信誉大幅滑坡。特朗普政府所谓的“不可预测性”,正逐渐变为“不可信任、不可合作”。英国华威大学政治学研究员史蒂夫·邓恩说,越来越多国家正迅速认识到,特朗普政府不值得信任。

日本《读卖新闻》6月底公布的舆论调查显示,日本民众对美国的信任度降至22%,创下2000年以来最低纪录。民调机构尼拉数据公司5月发布的报告表明,美国在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的净正面形象值从2024年的“+22”降至“-5”。

美国塔夫茨大学教授丹尼尔·德雷兹纳认为,“不可预测性”导致特朗普政府为达成国际协议所做的大部分尝试都失败了,因为对方感到,即使达成协议也无法确保美国会遵守。

更多国家选择“硬刚”美国

专家认为,特朗普政府所谓“不可预测性”策略的背后,是其对外政策的讹诈本质和美国一贯的霸道霸凌。美国外交政治分析师大卫·罗特科普夫说,特朗普政府试图以“暴徒式的敲诈勒索”推动谈判、达到目的。

在看清美国政策的讹诈本质后,多国坚定维护自身利益,与美方正面交锋,据理力争。面对最新关税威胁,巴西卢拉政府“硬刚”美国,强硬发声批驳特朗普政府;日本在涉及本国核心利益的领域始终不肯让步,并暗示考虑以抛售美债作为谈判筹码,被英国《金融时报》称作对美发出“罕见的露齿威胁”。欧盟表示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利益,包括在必要时对等反制。

法国《世界报》评论,从军事外交领域的“最后通牒”到贸易领域的关税战,美国奉行的都是企图通过威胁和敲诈勒索达成目的,带来的结果就是信任崩塌。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的文章认为,特朗普政府的所作所为是在挑战自二战以来建立的国际秩序基石,所谓美国的领导力已荡然无存。

 

编辑:王晓伟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文章转载自 新华财经

spot_img

热点

英国CPI高企提振英镑,GBP/JPY有望继续走强测试200整数关

英镑/日元(GBP/JPY)周三欧洲早盘温和上行,维持在199.30附近交投,受益于英国通胀数据超预期所带来的利差驱动。英国6月CPI年率录得高于市场预期,强化了市场对英国央行短期内维持高利率的预期,从而对英镑构成支撑。市场接下来将聚焦英国6月就业数据,料将进一步验证通胀压力是否具有持续性。从日线结构来看,GBP/JPY维持在100日指数移动均线(约194.65)上方运行,整体中期结构偏多。RSI指标处于60.80上方,显示多头动能尚未衰竭,短期上行空间仍可期。上方首个重要阻力位为200.00整数关口,同时也是布林带上轨所在区域。若有效突破该点位,将打开进一步上涨通道,目标指向200.75(5月28日高点),更上方阻力看向204.23(7月19日高点)。下方首要支撑位见于198.11(7月14日低点),若跌破可能引发短线回调,目标下看196.00一线,即布林带下轨所在。关键中期支撑位仍在100日EMA附近的194.65,若失守将动摇中期上行结构。编辑观点:在当前英国高通胀背景与日本央行政策观望立场的对比下,GBP/JPY维持利差驱动的结构性多头格局。只要价格守稳在198上方、并持续受到100日EMA支撑,后市仍有望挑战200及更高水平。关注200.00一线是否放量突破,若受阻则存在回测198.11至196.00区域的风险。周四英国就业数据将是下一关键催化因素,短期震荡偏多,等待突破为主。 转载自 一期货

市场情绪谨慎回暖,欧元空头格局暂未扭转

周一(7月14日),欧元兑美元(EUR/USD)欧洲时段自三周低点1.1655附近反弹。然而,汇价整体走势仍维持在自7月初以来的下降通道内,市场对美国政府新一轮30%关税措施的担忧抑制了风险偏好,限制了汇价反弹空间。汇价暂时受阻于1.1700关口下方,市场聚焦于晚间欧元集团会议和欧洲央行官员讲话,以及即将公布的美国6月CPI数据。基本面:当前市场焦点集中在欧美贸易关系的潜在缓和信号上。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欧盟所有商品征收30%的关税,打压市场情绪,但欧盟方面态度依旧积极。欧盟贸易专员Sefkovic公开表示,谈判正接近达成“对双方都有利”的协议,欧盟亦延长了对美方反制措施的暂停期,这为欧元汇价提供了一定支撑。另一方面,欧洲央行内部对通胀前景的担忧有所加剧。上周五,欧洲央行理事潘塔纳强调,通胀下行风险加剧,政策需要继续宽松,这一表态强化了欧洲央行持续维持宽松立场的预期,抑制了欧元多头情绪。同时,美国国内政策不确定性升温。芝加哥联储主席Goolsbee警告称新一轮关税将进一步扰乱通胀前景,使得美联储的政策前瞻性更加复杂化。而特朗普再次向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施压,甚至暗示其可以被替换,进一步引发市场对政策稳定性的担忧。技术面:从日线图上看,欧元兑美元自创下阶段高点1.1829后持续回落,目前运行在明显的下降通道中。布林带结构显示,布林中轨位于1.1631,汇价当前正围绕中轨附近运行,短线存在方向选择压力。布林带上下轨(上轨1.1874,下轨1.1387)出现明显收口,显示当前波动率收窄,行情正处于整理蓄势阶段。K线方面,近期顶部高点逐步下移,暗示空头趋势主导市场。汇价暂时受到1.1650区域支撑,分析认为若跌破此位,将进一步指向前期密集成交区1.1630及布林下轨1.1387一线。MACD指标上,DIFF与DEA呈死叉状态,且双线向下发散,MACD柱状图重回零轴下方,表明空头动能仍占据主导。RSI指标徘徊于57附近,虽未进入超卖区,但动能已有所减弱,短线或仍存回调空间。市场情绪观察:当前市场情绪维持谨慎偏空格局。美国新关税政策释放出对欧盟贸易关系趋紧的担忧情绪,尽管部分市场人士视其为谈判策略而非既定事实,但其对风险偏好造成的抑制仍不可忽视。短期来看,交易员普遍维持观望态度,静待欧元区与美国之间的谈判结果及美联储未来政策路径的进一步指引。此外,市场对欧洲央行政策持续宽松的预期逐步形成共识,降低了欧元中期反弹的空间。尽管欧盟方面展现出一定外交策略灵活性,但在美方政策极不确定性和全球经济前景偏弱的背景下,市场情绪难以完全扭转。后市展望:短期展望:短期内,汇价将在1.1650至1.1700区间展开争夺,分析认为若欧元无法突破并站稳1.1700关口,则空头结构维持不变,汇价将继续测试下方1.1630、1.1600等支撑位;一旦失守,则可能打开进一步回撤空间,目标指向布林下轨1.1387附近。若市场风险偏好回暖或欧盟与美方就关税问题达成积极进展,或将提振欧元短线反弹动能,但在未形成趋势性逆转信号前,仍视为反弹而非反转。中长期展望:从中期视角看,分析认为若欧洲央行持续释放鸽派信号,配合美国政治不确定性加剧、通胀数据反复等因素,欧元兑美元可能延续宽幅震荡格局;除非美联储明显转向激进降息路径,否则汇价上行压力依旧较重。未来几周重点关注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表态以及欧美谈判进展,若不确定性继续升温,空头市场结构恐进一步巩固。 转载自 一期货

银价再创14年新高 仍有上涨空间

由于白银在上周末前经历了一次有意义的技术突破,它再次吸引了投资者的大量关注。上周早些时候,银价试图上破每盎司37美元,但涨势遭遇了强劲的抛售压力,但金价仍维持在每盎司36美元上方的健康支撑位。到上周四,投资者又在37美元的水平上大举买入,上周五的后续买盘将银价推高至每盎司38美元以上,当天涨幅3.84%,收于38.407美元。周一(7月14日)白银继续创出14年来39.04美元的新高。Blue Line Futures的首席市场策略师Philip Streible表示:“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技术突破。”Streible指出,白银正受益于金价和铜价的上涨。这种灰色金属既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货币资产,也被视为一种工业商品。上周,在特朗普总统出人意料地宣布对铜进口征收50%的关税后,铜价出现了历史上最大的单日涨幅,飙升了约13%。将铜带入美国的疯狂热潮推动Comex与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之间的溢价至前所未有的高位。Streible表示,他预计铜价上涨的部分动能将传导至银价。但推动银价上涨的不仅仅是铜价。他还指出,白银是最后一个出现重大突破的贵金属。过去七周,铂金价格几乎呈抛物线走势,逼近每盎司1500美元。铂金已从每盎司900美元以下的4月份低点上涨了66%。与此同时,今年大部分时间,白银一直在每盎司28美元至34美元之间交易。6月份,随着银价涨至每盎司36美元,投资者的兴趣开始回升。Streible说:“铂金一直在上涨,黄金持稳在3300美元上方,所以我们看到大举转向白银并不奇怪,轮到白银了。”从4月份的低点到上周五的高点,银价已经上涨了34%。Streible补充说,与黄金和铂金相比,白银仍有追赶的空间。这种新的势头已将金银比率推低至87.81,为1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展望未来,许多分析师仍极度看好白银,理由是工业需求强劲,且在供应持续短缺的情况下投资兴趣上升。上周四,白银协会(Silver Institute)报告称,2025年上半年,全球白银ETF的实物持有量增至11.3亿盎司,仅比2021年2月创下的12.1亿盎司峰值低7%。该机构指出:“2025年上半年净流入9500万盎司,白银ETP投资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总数,这种飙升反映出越来越看涨的价格预期。”在绿色能源转型和日益增长的太阳能应用的推动下,白银的工业需求依然强劲。今年的工业消费量预计将达到约6.774亿盎司,与2024年基本持平。FP Markets的首席分析师Aaron Hill表示,他预计银价将维持上行趋势,因为供应难以跟上需求。他说:“强劲的工业需求,尤其是来自像太阳能电池板和电动汽车生产等绿色技术的需求,这些需求在2024年创下了历史新高,以及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包括俄罗斯和墨西哥等主要采矿区持续的紧张局势,导致供应紧张,二者推动了这一势头。”今年6月,当银价跨过每盎司35美元时,道明证券(TD Securities)的大宗商品分析师表示,50美元已成为可行的目标。并补充称,银价上涨可能是唯一能够有效解决日益严重的供应短缺问题的必由之路。他们在上周四的一份报告中写道:“我们对LBMA白银自由流通量的估计目前处于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仅有约1.55亿盎司的白银可供自由购买,市场结构面临严峻挑战。白银的流动性幻觉告诉我们,市场只会通过某种形式的实物挤压来实现再平衡。”现货白银季线图 来源:易汇通北京时间7月14日13:05...

快讯

美联储“三号人物”警告:关税风暴即将来袭,通胀飙升、经济放缓!

文章来源:汇通网 美联储作为全球经济的风向标,其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市场的神经。当地时间周三(7月16日)晚上,美联储“三号人物”、纽约联储主席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在纽约商业经济协会的一次活动中发表重磅讲话,深入剖析了当前美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并对贸易关税的影响发出了明确警告。他的讲话不仅揭示了货币政策的未来走向,还为即将到来的经济波动敲响了警钟。以下,我们将从多个角度详细解读威廉姆斯的观点,剖析关税、通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复杂关系。

美日利差与政治不确定性双重支撑之下,美日继续走强,逼近150关口阻力

日元(JPY)兑美元(USD)本周持续走弱,周三亚洲时段美元/日元汇率突破149.00关口,创下4月以来新高。市场逐步削弱对日本央行(BoJ)近期加息的押注,同时对日本国内政治局势的不确定性升温也进一步削弱了日元吸引力。近期民调显示,日本执政联盟(自民党与公明党)在7月20日参议院选举中可能失去多数席位,增加财政与政策不确定性。与此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自8月1日起对日本出口商品全面加征25%关税,尤其针对农业领域谈判僵局所引发的外部压力,使日元面临多重利空。“日本经济增长乏力、实际工资下滑、通胀放缓信号增强,这使日本央行更难推进货币政策正常化,”一位东京外汇策略师指出。美元方面,美联储高官近期讲话强化了“维持利率不变”的预期,支撑美元指数(DXY)升至6月23日以来高位。美国6月CPI数据显示,整体物价同比上涨2.7%,核心CPI升至2.9%,为5个月最大涨幅。此数据推动美债收益率攀升,并强化美元多头的信心。波士顿联储主席苏珊·柯林斯表示:“当前的经济韧性赋予美联储更多时间,不急于调整利率。”达拉斯联储主席洛根则强调:“关税政策可能在未来几季持续推高通胀,提前降息风险高。”市场目前关注美国6月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数据及更多美联储官员的后续言论,以研判政策方向与美元下一阶段表现。从日线图来看,美元/日元成功突破148.00和148.65关键阻力位,形成新一轮上涨突破信号。目前价格稳站149.00整数关口,若上行动能延续,下一阻力位将指向149.35-149.40区域,进一步看向心理整数位150.00。不过,日线相对强弱指标(RSI)逼近70高位,显示短线存在超买风险,或需短暂盘整或回调。若出现调整,初步支撑位于148.65附近,其次为148.00整数位,深度回调或考验147.60-147.55区域,跌破该点位恐引发更多技术性卖盘,进一步目标或下探至147.00及146.30一带。编辑观点:当前美元/日元受益于典型的基本面驱动:美日货币政策分化+政治不确定性+全球避险转移结构性支撑美元。尽管技术面短线略显过热,但中期结构仍偏强,若无明显政治缓解或日本央行强烈鹰派信号,汇价上测150关口几率较高。应关注选举结果与特朗普后续贸易表态,以及美联储核心官员本周讲话是否出现政策基调转变迹象。 转载自 一期货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