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7月 15日 下午11:35

新华视点·中国经济半年报|稳中向好 韧性凸显——从半年报看中国经济形与势

新华财经北京7月15日电(记者潘洁、王雨萧、张晓洁)行至年中,中国经济走势备受关注。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6605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

今年以来,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我国有效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国民经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稳”的态势持续,“进”的步伐坚定,“新”的动能累积,“畅”的循环改善,中国经济大船沿着高质量发展航道破浪前行。

迎难而上 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细看上半年中国经济答卷,底盘之“稳”的特点十分鲜明。

从经济增长看,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5.3%,增速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升0.3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二季度GDP同比增长5.2%。

“国民经济顶压前行、稳定运行,主要指标好于预期,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经济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当天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

从就业看,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比一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

从物价看,尽管受国际输入性因素和食品价格下行影响,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略有下降,但6月份CPI在连续4个月下降后转涨,同比上涨0.1%,其中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7%,创近14个月以来新高。

从国际收支看,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创同期新高;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174亿美元,连续19个月稳定在3.2万亿美元以上,并连续6个月保持增长。

稳住经济大盘的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大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力度,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继续保持较快发展。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增速快于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3.1个百分点。1至5月份,规上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接近10%。

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这份含金量十足的成绩单可谓来之不易。

今年以来,国际环境变乱交织,美国推出一系列单边关税措施,严重扰乱全球经贸活动,损害世界经济增长前景。同时,国内新旧动能加快转换,调整阵痛持续释放,部分行业企业经营面临困难。

正视困难、沉着应变。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提出“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相关部门加快推出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为经济平稳运行保驾护航。

“总的来看,上半年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发力显效,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盛来运说。

动能累积 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冰雪运动、冰雪旅游持续火热,“银发列车”穿梭于春日花海,《哪吒2》以超150亿元的票房获得上半年票房冠军,Labubu掀起社交平台上的“开箱狂欢”,“苏超”带动主场城市酒店预订量大幅增长,无人机演绎的灯光秀点亮夜经济……

回看上半年,消费市场热度不断攀升,超大规模市场潜力持续释放,成为中国经济活力的生动注脚。

数据显示,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从市场销售看,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4%,比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逐季提升。

“今年消费市场的表现可圈可点。”盛来运说,服务消费占比提升,假日消费拉动作用增强,部分升级类消费增速加快,绿色消费渐成新风尚,“中国游”“中国购”持续升温,新的消费模式和业态层出不穷。

消费新动能持续拓展的同时,产业新动能也在不断壮大。

DeepSeek横空出世,人形机器人登上春晚扭秧歌,全球首次“人机共跑”的半程马拉松拉近与未来的距离……一系列创新成果令世界瞩目,持续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动力。1至5月份,我国有效发明专利申请量接近500万件,增长12.8%。最新发布的自然指数2025科研领导者榜单显示,中国高质量科研产出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并仍在迅速扩大领先优势。

中国的数字经济也在快速发展,数字技术加快赋能千行百业,不少企业特别是传统行业制造业企业通过数字化应用实现提质增效。去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73.8%,占GDP比重达到10.4%。

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9.1%,对GDP增长贡献率超过60%;外贸“朋友圈”持续扩大,多元化市场格局不断拓展,上半年我国贸易规模超过500亿元的伙伴数量达到61个,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个……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向优向新。

“今年以来,为应对外部挑战,我国把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扩大内需、促进生产、畅通循环。”盛来运说,从统计数据看,人流、物流、资金流都在改善,上半年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8.8%。

上半年,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5.1%,旅客周转量增长4.9%。6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330.29万亿元,同比增长8.3%。盛来运说,现在外部环境仍然复杂多变,要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坚定信心 奋力打好“十四五”收官战

近期,世界银行、经合组织(OECD)分别将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下调0.4个和0.2个百分点,而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测维持总体稳定,德意志银行、摩根士丹利、高盛等国际投行纷纷上调我国经济预测。

看好中国经济、重估中国资产,市场活力信心的持续增强,从不少指标数据中也可见一斑: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升,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和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均位于扩张区间。

“从下半年情况看,尽管外部环境还有不少的不确定性,内部结构调整的压力较大。但综合判断,下半年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是有支撑的。”盛来运说,上半年经济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和成效,为完成全年目标打下了较好基础。同时,多年来高质量发展的大势和实践提高了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国人民银行等6部门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推出19条举措更好满足消费领域金融服务需求;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近段时间,一系列政策文件陆续出台,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为经济稳定运行提供支撑。

盛来运说,中国的政策“工具箱”丰富,政策储备会根据市场变化适时推出。宏观政策协同发力,将为经济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广东出台促进经济持续向好服务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方案,从精准有效帮扶企业、千方百计稳定就业、深挖潜力提振消费、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打造更多创新发展亮点、推动资源要素高效配置、兜牢兜住安全发展底线七个方面提出具体举措;

湖北发布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方案,分领域、分类型、分阶段、分资产结构推进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进平台”;

文化和旅游部于7月至8月举办2025年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各地将围绕消夏避暑、观演赏剧、赶集看展等暑期文旅消费热点推出丰富多彩的应季文旅产品和活动,举办超4300项约3.9万场次文旅消费活动;

……

各地各部门坚定信心、干字当头、奋发进取,强化政策谋划实施,加强工作协同配合,在促进经济持续向好中夯实做强国内大循环的基础。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

一张蓝图绘到底,让中国经济穿越周期、稳健前行,持续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编辑:幸骊莎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文章转载自 新华财经

spot_img

热点

市值4万亿!英伟达如何成为AI时代全球第一巨头?

在科技行业的波澜壮阔中,英伟达(Nvidia)以惊人的速度书写了一段商业传奇。周三(7月9日),这家总部位于加州圣克拉拉的芯片巨头,在纳斯达克市场前市交易中,市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超越苹果和微软,成为全球首家达到这一里程碑的公司。本文将深入剖析英伟达如何从一家小众的图形芯片公司,蜕变为驱动全球AI革命的领军者。从游戏图形到AI革命的起点初创愿景:为游戏玩家打造极致体验英伟达的故事始于1993年,由台裔美国工程师黄仁勋创立。当时,英伟达的目标简单而专注:为个人电脑的游戏玩家提供更逼真的图形效果。那个年代,视频游戏产业正在蓬勃发展,英伟达凭借其图形处理器(GPU)的创新设计,迅速在游戏芯片市场站稳脚跟,与竞争对手Advanced Micro Devices(AMD)并肩成为行业领导者。然而,黄仁勋的视野远不止于此,他敏锐地意识到,GPU的潜力远超游戏领域,可以为更广泛的计算任务提供加速。技术转折:GPU的跨界应用大约在15年前,英伟达开始为GPU开发新的软件,使其用途突破了传统的图形处理,进入更广泛的计算领域。这一战略决策为英伟达的转型埋下了种子。随着云计算的兴起和科学计算需求的增长,英伟达的GPU逐渐被应用于数据中心、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甚至一度火热的加密货币挖矿。这种技术跨界的成功,让英伟达从单一的游戏芯片供应商,逐步转型为多领域计算的先锋。AI热潮中的惊人崛起生成式AI的浪潮过去三年,生成式人工智能(AI)的爆发成为英伟达崛起的最大推手。生成式AI被认为是颠覆商业模式、改变人类与技术交互方式的革命性技术,而英伟达的GPU正是这一技术的核心驱动力。凭借其在AI芯片领域的绝对优势,英伟达的市值在短短几年内从1万亿美元飙升至4万亿美元。根据道琼斯市场数据,2025年7月10日,英伟达收盘股价为162.88美元,市值略低于4万亿美元,相当于标普500指数中后214家公司的总和。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英伟达的市场统治力,也反映了生成式AI对全球经济的深远影响。芯片研发的加速节奏英伟达的成功离不开其持续的技术创新。从21世纪初开始,英伟达以著名科学家如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艾伦·图灵等命名其芯片架构,形成了每两到四年发布一代新芯片的节奏。然而,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一周期被大幅缩短。2022年,英伟达推出Hopper系列芯片,其强大的内存和算力深受AI开发者的青睐,仅2023年就售出数百万枚H100芯片,推动公司市值突破2万亿美元。2024年,英伟达又发布了迄今为止最强大的Blackwell架构,B200芯片集成了2080亿个晶体管,性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些芯片成为Meta、OpenAI、谷歌等科技巨头争相抢购的“香饽饽”,每块芯片售价高达数万美元,却依然供不应求。挑战与应对:市场与政策的双重考验来自低成本AI的冲击尽管英伟达在AI芯片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但也并非没有挑战。2025年初,中国研发的低成本聊天机器人DeepSeek引发了市场震动。DeepSeek仅使用了约2000个英伟达H800处理器,远低于竞争对手的算力需求,证明了开发者可以用更低的成本打造强大的AI系统。这一消息导致英伟达股价一度暴跌近20%。然而,凭借各大客户对AI算力需求的持续增长,英伟达迅速收复失地,股价甚至进一步攀升,展现了其强大的市场韧性。出口限制的压力英伟达的全球化扩张也面临政策阻力。美国政府出于国家安全考虑,对英伟达在中国销售高性能AI芯片实施了严格限制。2023年10月,拜登政府限制了H800芯片在中国的销售;2025年4月,特朗普政府进一步限制了H20芯片的出口,导致英伟达减记了55亿美元的资产。尽管如此,英伟达通过调整市场策略,专注于其他地区的需求,成功缓解了政策带来的冲击。一位英伟达发言人表示,公司已基本退出中国数据中心市场,转而由华为等竞争对手填补空白。财务奇迹与文化符号收入暴增的背后英伟达的财务表现同样令人震撼。2023年5月,英伟达当季收入为72亿美元,而到2025年5月,这一数字飙升至441亿美元,毛利率超过70%。这一惊人的增长不仅得益于AI芯片的热销,也反映了英伟达在高利润技术市场中的统治地位。英伟达的芯片已成为科技公司构建AI基础设施的“标配”,推动了全球数据中心的建设热潮。黄仁勋的个人魅力英伟达的成功离不开其创始人黄仁勋的远见与领导力。身着标志性黑色皮夹克的黄仁勋,被媒体誉为“AI时代的史蒂夫·乔布斯”。他不仅是技术创新的推动者,也是企业文化的象征。他的战略眼光和对技术趋势的敏锐洞察,让英伟达在AI浪潮中始终站在最前沿。 转载自 一期货

快讯

回调信号增强,欧元还能否站稳多头阵营?

进入7月中旬,欧元/美元(EUR/USD)在连续数月上涨后,近期走势出现显著调整,汇价从高点1.1829震荡回落。周二(7月15日),北美时段交投于1.1650附近,技术面与基本面均出现新的信号,市场对未来走势的分歧加大。基本面从宏观层面看,近期美元维持强势主要受到美联储政策预期支撑。最新数据显示,美国通胀韧性依旧,导致市场对9月降息预期有所降温;ING分析认为,尽管总统施加政治压力,美联储或将把降息推迟到年底甚至更晚,并在未来采取更大幅度的调整。此外,特朗普宣布自8月1日起对加拿大出口商品征收35%关税,这虽引发部分市场担忧,但并未显著削弱美元的抗跌性。欧元方面,欧元区经济复苏表现偏弱,且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前景仍显谨慎,限制了欧元的上涨空间。分析认为,欧元的阶段性强势更多是受到美元内部调整及仓位平衡的驱动,而非欧洲经济自身的基本面改善;当前欧元仍为G10货币中持仓最集中的一员,短期内或面临阶段性获利回吐压力。整体来看分析认为,基本面对欧元并不构成持续性支撑,未来的表现仍更多取决于美元走势及欧洲经济后续数据。技术面:从日线图看,自低点1.0732以来,欧元/美元保持了明显的上升趋势,并形成稳定的上升趋势线。然而,近期价格已跌破九日指数移动平均线(EMA),并逐步靠近趋势线关键支撑1.16。若持续下破该趋势线,将面临进一步下探风险,或测试下方1.1570的水平支撑。布林带方面,当前布林带中轨位于1.1639,上轨与下轨分别在1.1867和1.1412,表明汇价处于中高位振荡格局。汇价近期已自1.1829高点回撤,靠近中轨,显示短期内波动率有所放大,市场正处于敏感阶段。MACD指标上,DIFF(0.0061)低于DEA(0.0081),且MACD柱状图处于负值区间(-0.0041),反映出动能减弱迹象,后续有望进一步修正。RSI指标目前在54.95水平,虽未进入超卖区间,但从顶部回落已明显显示出买盘动能衰退。分析认为整体来看,技术面短期偏空,但长期趋势尚未完全破坏。市场情绪观察目前汇价走势在经历长期上涨后出现明显震荡,市场情绪逐步从高涨转向谨慎。由于此前多头资金集中布局于欧元资产,近期的回调反映出部分交易员对后续欧元走强的信心开始动摇。同时,美元流动性和收益率优势仍在吸引资金回流,这也加剧了汇价的压力。恐惧与贪婪指数以及整体市场情绪指标显示,市场对欧元后市的看涨共识有所降温,短期投机性资金偏好降低。群体心理出现“获利了结”倾向,部分短线交易员倾向于锁定利润,导致价格波动加剧。 转载自 一期货

每日机构分析:7月15日

每日机构分析:7月15日 文章转载自 新华财经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