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7月 12日 上午8:22

跻身前十,东北杀出一匹“黑马”

每经记者|淡忠奎    每经编辑|何小桃    

东北万亿“种子选手”沈阳,迎来“国际化”的全新路线图。

7月10日,沈阳市委办公厅印发《沈阳市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行动纲要(2025—2035年)》(以下简称《行动纲要》),提出全方位打造国际化现代综合枢纽、国家先进制造中心、东北现代服务业中心、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区域性文化中心,打造东北亚中心城市的线路图逐步清晰。

值得一提的是,沈阳在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中心方面,特别点名要“打造国家低空经济先行区、集聚区”。而在此之前,辽宁省省长王新伟在沈阳调研时强调,要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着力打造低空经济发展先行区、集聚区、示范区。

这两次“点题”低空经济,也传递出航空制造强市沈阳进击低空的决心。每日经济新闻·每经智库、城市进化论联合火石创造于近日发布的《城市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2025)》(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沈阳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达43.16,是东北地区唯一跻身前十的城市,呈现出引领东北的趋势。

随着新的“国家定位”落地,沈阳又将迎来怎样的发展机遇?而其作为航空重镇,为何频频瞄准低空发力?

新的定位

去年10月,沈阳首轮“多规合一”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国务院批复,成为继南京、广州、深圳、成都后又一座获批的副省级城市国土空间规划,沈阳的国家定位也从“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升级为“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

wzRMnLyrf34KupPfb0pzVut2ee7xTzxlduic9aEvV42VicKO6ia3gVS0Hicd3B2jmrwhHEJVXcYBfNfib2KxpaJviaUA.jpg

图片来源:摄图网501740758

如今,《行动纲要》正式发布,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的线路图已经明晰。从2025年到2035年,分三个阶段建成服务“双循环”、引领东北亚的国际化中心城市,而其核心的定位是“一枢纽四中心”——

国际化现代综合枢纽、国家先进制造中心、东北现代服务业中心、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区域性文化中心。

“一个城市的定位首先取决于它的客观功能,沈阳过去一百多年来都是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牛凤瑞对城市进化论分析,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沈阳的城市地位也在提升。

在他看来,虽然青岛、大连也都曾提出东北亚海洋中心城市或类似目标,且经济实力要强于沈阳,但是综合来看,沈阳还是更具备成为东北亚中心城市的潜力。

此次《行动纲要》提出22个专项行动计划,包括加快推进“大国重器”研发落地,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扩容提升桃国际机场,构建东北亚“3小时航空圈”等。

随着“一枢纽四中心”的建设,诸多重点领域发展任务逐步落地,沈阳在面向东北亚的全方位开放合作中,战略地位将进一步提升,得以在更大范围、更广阔的腹地运筹高端资源,实现发展要素的聚集与辐射。

2024年,沈阳、长春、哈尔滨的GDP分别为9027.1亿元、7632.19亿元、6016.3亿元,增速分别为5.2%、4.8%、4.3%,其中沈阳的经济规模和产业支撑力最为雄厚。

“且不说哈尔滨、长春和沈阳的经济体量差一截,就是从历史积淀而言,沈阳的军工产业、先进制造业在东北已经延续几十年‘领头羊’的地位。”牛凤瑞说道。

从国土空间规划定位看,沈阳是“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而长春、哈尔滨均是“东北先进制造业基地”,前者明显获得了更高的定位。

不久前,沈阳提出,要做大做强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航空、工业母机等3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今年全市工业领域10大重点产业集群总规模力争达到1.1万亿元。

这背后,沈阳的战略优势正在加速转化为发展优势,产业动能持续释放。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点题“低空”

在本次《行动纲要》中,沈阳提出要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培育壮大新产业新赛道、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这也是其加快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中心的强烈信号。

wzRMnLyrf34KupPfb0pzVut2ee7xTzxlCb86iaoAYv2qKvGkia3gndGZMBnI4LRF0TMHWzXezOS044VL1GzEJBLw.jpg

图片来源:摄图网501740754

其中特别提及,做大做强航空航天产业,完善“双核一基地”发展格局,建设大飞机战略备份基地,打造“国家低空经济先行区、集聚区”。

这次“点题”低空,也正是航空重镇沈阳“拥抱”低空的生动体现。

“各地都在积极打造低空经济,但是能够成为低空经济强市,首先还是要有基本条件。”在牛凤瑞看来,像沈阳、上海、成都和西安等城市航空制造、研发创新都是比较领先的,也都在发展低空经济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比如,专注于无人机飞控系统、无人机整机和无人机大数据云平台系统技术的无距科技,其核心团队就来自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曾被评为“世界十大无人机应用团队”。

作为中国航空工业发源地,沈阳是国内承担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任务最多的地区,2024年航空产业规模已经突破千亿元,并入选工信部2024先进制造业集群。依托601所、606所、自动化所、通航研究院等骨干研发机构的研发能力,形成从军机、民机、发动机到通用飞机、无人机等完整的航空产业链条。

这也是沈阳瞄准“国家低空经济先行区、集聚区”,蓄势起飞的底气。根据《报告》,北京、深圳、上海、广州、成都、南京、苏州、杭州、西安、沈阳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位居前十,沈阳是唯一跻身此列的东北城市。哈尔滨、长春分别排在第17和第30位,相比沈阳要略逊一筹。

wzRMnLyrf34KupPfb0pzVut2ee7xTzxlWWSLDF0sWcnrb9ZBH9sxQ1tuO5wmlDHpiaB72kI7EMeWgQqHVtYvCBg.jpg

wzRMnLyrf34KupPfb0pzVut2ee7xTzxlRceicicyPsSdUPl9rlsBRTcDrTu0KmzmBNp3jxX9e2RZOH2DI4Vk6QFQ.jpg

4h0Uv4XOMvNFt04fKWzbiaFJFM9bZqVVpNpPQxEKicYku5pptzQHXfBgw3w7rOKK5qhCnVxIZuLQ7I5ANk0TMBOsicMFBjD7HOd.jpg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4h0Uv4XOMvNFt04fKWzbiaFJFM9bZqVVpNpPQxEKicYku5pptzQHXfBgw3w7rOKK5qhCnVxIZuLQ7I5ANk0TMBOsicMFBjD7HOd.jpg

其中,沈阳创新聚集度排在全国第六位,仅次于北京、深圳、广州、上海、南京。环境友好度排在全国第7位,在产业园区、通用机场等基础设施和政策聚焦度等方面都表现亮眼,但资本活跃度上存在一定短板。

根据《沈阳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沈阳提出在三年内推进低空经济相关企业突破100家,产业规模达到30亿元,沈北新区推进以无人机为主体的低空经济发展,法库通航产业基地构建 “一体两翼”(通用航空、无人机、低空旅游)的格局。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发力路径

有沈飞、黎明这样的大型航空央企领衔,航空工业基础雄厚;有601、606这样的航空科研院所支撑,航空科研实力强劲;有东大、沈航这样的高校依托,航空人才济济。

今年地方两会期间,沈阳市政协委员、辽宁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无人机研究所所长董义兵表示,沈阳有着国内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要全力打造具有沈阳特色的低空经济。

他建议,要将发展低空有人和(中、大型)无人航空器产业作为沈阳市低空经济载体的主要产业发展方向,支持具有研发能力的相关机构和科研院所、具有生产制造能力的相关企业、具有培训能力的相关机构快速发展。

从沈阳低空经济发展路径看,低空航空器产业发展确实被摆在优先位置,成为撬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根据去年9月发布的《沈阳市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前5条政策均针对技术研发、创新平台、适航审定、首台(套)航空器研发及产业化等,体现出明显的技术优先、制造优先的特点。

这也使得沈阳在低空制造领域的优势进一步强化。

今年1月,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自主研制的RX4E锐翔四座电动飞机获颁型号合格证;5月,沈阳航产集团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联合研制的1吨级无人机正在进行试飞验证;年内,沈阳航产集团与意大利研发团队、飞机设计所联合研发六座倾转涵道混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也将完成首架原型机制造……

不久前,王新伟在调研时指出,要发挥比较优势,强化创新驱动,加快培育壮大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在决战决胜中挑大梁、担大任。他还强调,沈阳要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

做大做强低空制造业,加强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等配套软硬件体系建设,谋划推出一批“低空+”示范应用场景,探索拓展在物流运输、载人交通、特色文旅、应急救援等领域商业化应用,强化金融、人才等要素支撑,着力打造低空经济发展先行区、集聚区、示范区。

这也意味着,沈阳低空经济发力的重点正从研发制造向全产业链过渡,配套体系、示范应用、商业化应用成为沈阳打造低空经济先行区、集聚区的重要发力点。依托通用航空和无人机产业优势,向上探索应急救援、观光旅游、农林植保等“低空+”场景,加速形成低空经济发展的生态闭环。

就在两个月前,一架带有“航产一号”标志的中型无人机停在沈阳中心血站,“原本12公里的行程仅用18分钟便完成运输”,标志着东北地区首条无人机血液运输航线正式开航。而高压燃气管路巡检、邮政村村通快递等“低空+”应用场景也在紧锣密鼓地推动,成为东北地区低空经济版图中的领跑者。

根据《报告》,当前,以核心城市为引领,跨区域协同正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如上海提出联合长三角城市建设全国首批低空省际通航城市,北京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等,优化区域产业分工,构建协同发展格局,将进一步释放低空经济发展潜力。

而作为“国家先进制造中心”的沈阳,显然要在更大范围内、更多产业发挥引领作用,为东北振兴注入更多源头活水。“东北振兴,首先就是沈阳要‘起飞’。”牛凤瑞说道。

记者|淡忠奎

编辑|何小桃 杜波

校对|赵庆

CFF20LXzkOyYmal29zn37N5Bg2NQ4tyN4ylvMFyM3VmF4x90Uj4cDmoEphibia4RN55ibIXmqU1Od9w2Q5nhA08lA.png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

spot_img

热点

欧盟有望达成美关税协议提振欧元,英镑静待英国GDP数据,EUR/GBP温和走高

欧盟“豁免”预期助力欧元温和走强周四欧市早盘,EUR/GBP小幅上涨至0.8625附近。市场乐观预计欧盟与美国之间的关税谈判有望在“数日内达成协议”,避免特朗普政府对欧盟商品加征10%以上的进口关税。特朗普此前表示,欧盟“态度已经变得温和”,并暗示将于周四正式通知欧盟新的关税税率。这一表态被市场解读为有达成妥协的可能,从而提振了欧元的短线表现。一位外汇策略师指出:“若欧盟获得‘例外待遇’,将增强市场对欧元区贸易环境稳定的信心,支持欧元短期反弹。”英国经济增长数据成英镑走势关键目前关注焦点已转向周五即将公布的英国5月GDP数据,市场预期该数据将环比增长0.1%,前值为下降0.3%。若数据好于预期,可能打压市场对英国央行8月降息的押注。英国央行行长安德鲁·贝利此前表示,利率“将在未来呈现逐步下降的路径”,这使得市场普遍预计该行将在8月将利率从4.25%下调至4.00%。一位英国本地机构分析师表示:“除非GDP数据显著好于预期,否则英国央行将继续推进宽松周期。”欧元兑英镑在0.8625附近获得温和买盘支撑,短线呈现震荡偏强格局。从技术面看,若守住0.8600支撑位,后续有望测试0.8660-0.8675区间的短期阻力。反之,若英国GDP数据强劲并推升英镑,则EUR/GBP可能重新测试0.8580甚至0.8550的下行支撑区间。编辑观点:欧元当前受益于欧美谈判前景积极的预期,但这一乐观情绪能否持续仍取决于特朗普是否正式下调欧盟商品关税。另一方面,英镑则处在“数据决定政策”的临界点:若英国GDP反弹不及预期,将进一步确认英国央行的降息路径。以区间思维看待EUR/GBP,关注0.8600-0.8660区间的突破情况。 转载自 一期货

快讯

技术分析:黄金新多头加速上行,上破关键阻力区域

文章来源:汇通网 周五(7月12日),黄金价格加速走高,上破日线图中三角形形态的上轨(3327美元),并攻克了下一个重要阻力位3350美元(该位置既是3452美元至3245美元区间的50%斐波那契回撤位,也是日线图中的kijun-sen线)。此前金价在日线图云层顶部与心理支撑位(3300美元)遭遇双重支撑后反弹,目前已连续第三个交易日延续涨势,且周五涨势进一步加快。这一行情源于特朗普总统再次意外宣布对加拿大加征新关税,并威胁将对其他贸易伙伴实施更多关税措施,此举刺激了市场的避险需求。日线图的技术面正在改善(移动平均线形成看涨排列,14日动量指标回升至中轴附近,有望突破至正值区域),为金价进一步上行以及站稳关键的3350-3365美元阻力区域铺平了道路。若能实现这一突破,日线图将完成看涨“失败摆动”形态,释放新的看涨信号,推动金价向3373美元(61.8%斐波那契回撤位)发起冲击,后续甚至可能触及3400美元心理关口。小时图中的上升Tenkan-sen线提供支撑位3341美元,下方支撑为小时图底部3331美元(同时也是小时图kijun-sen线)。预计金价回调至这些位置时将获得强劲支撑,维持新多头的主导地位。(现货黄金日图 来源:易汇通)阻力位:3365美元;3373美元;3392美元;3400美元支撑位:3350美元;3341美元;3331美元;3325美元北京时间00:55,现货黄金报3354.70美元/盎司,涨幅0.93%。(注:文中“Tenkan-sen”“Kijun-sen”均为日本蜡烛图技术指标术语,分别对应“转换线”和“基准线”,是IchimokuKinkoHyo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用于判断趋势和支撑阻力位。)

美国联邦法官放大招!集体诉讼叫停“出生公民权”新政,特朗普再遇法律滑铁卢

在美国政治舞台上,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行政命令终止“出生公民权”的政策引发了轩然大波。这一政策试图颠覆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宪法对出生公民权的保障,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激烈争论。然而,周四(7月10日),一名联邦法官以集体诉讼为武器,成功在全国范围内阻止了这项争议政策的实施。这场法律较量不仅挑战了特朗普政府的权威,也为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的解释和适用掀开了新篇章。背景:特朗普“出生公民权”新政引爆争议政策的核心与争议2025年1月,特朗普在其第二任期内上台伊始便签署了一项极具争议性的行政命令,宣布在美国出生的儿童若其父母中无一人是美国公民或永久合法居民,将无法自动获得美国公民身份。这一政策直接挑战了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中“所有在美国出生或归化并受其管辖的人均为美国公民”的条款,试图重新定义一个多世纪以来对“出生公民权”的法律理解。这一政策被视为特朗普政府移民政策的核心组成部分,旨在限制非法移民及其子女的公民身份。然而,它一经推出便引发了广泛批评。支持者认为,这项政策是对非法移民和临时访美者的一种限制,符合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而反对者则指出,这不仅违背宪法精神,也将对数以万计在美国出生的儿童造成不可逆转的身份危机。最高法院的限制与新挑战就在这项政策引发激烈争论之际,美国最高法院于2025年6月做出了一项重要裁决,限制下级法院在类似案件中发布全国性禁令。这意味着,任何试图阻止特朗普政策的法律行动都必须寻找新的途径。最高法院的这一裁决看似为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扫清了障碍,但也为反对者提供了新的法律策略——通过集体诉讼寻求更广泛的救济。核心事件:联邦法官的果断反击新罕布什尔州的集体诉讼周四(7月10日),新罕布什尔州联邦地区法官约瑟夫·拉普兰特(Joseph Laplante)做出了一个震撼全美的裁决:批准了一项针对特朗普政府“出生公民权”政策的集体诉讼,成功在全国范围内阻止了该政策的实施。这起集体诉讼由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发起,代表的是那些在美国出生的儿童,他们因特朗普的新政可能被剥夺公民身份。这起诉讼的原告包括三名移民:一名孕妇、一名于2024年4月分娩的女性,以及一名2024年3月出生婴儿的父亲。他们代表自己的子女以及其他在美国出生的儿童,主张特朗普的政策违反了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的明确规定。拉普兰特法官在裁决中指出,这项行政命令“合宪性极具争议”,且未经充分的立法辩论便试图剥夺成千上万人的公民身份,因此有必要迅速采取行动予以阻止。集体诉讼的法律突破拉普兰特法官的裁决巧妙地规避了最高法院对全国性禁令的限制。他通过批准集体诉讼,允许代表大量相似处境的个人寻求法律救济。这种方式不仅绕过了最高法院的限制,还为反对特朗普政策的法律行动开辟了新的可能性。拉普兰特由小布什总统任命,其果断的司法行动彰显了司法系统在面对行政权力的重要制衡作用。各方反应:激烈交锋与深远影响反对者的胜利宣言美国公民自由联盟对这一裁决表示了高度赞扬。ACLU马萨诸塞州分会执行主任卡罗尔·罗斯(Carol Rose)表示:“这项裁决再次确认,美国宪法平等地赋予所有在美国出生的婴儿公民身份,而不仅仅是那些父母拥有公民身份或永久居留权的婴儿。”这一胜利被视为对特朗普政府移民政策的重大打击,也为捍卫宪法权利的斗争注入了新的动力。白宫的愤怒回应白宫发言人哈里森·菲尔兹(Harrison Fields)对裁决表达了强烈不满,称其为“公然且非法地企图规避最高法院的明确命令”。白宫的回应显示出特朗普政府对这一司法挫败的不甘,同时也预示着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法律和政治博弈。法律专家的解读法律专家认为,拉普兰特的裁决不仅是一次战术上的胜利,更是对集体诉讼作为对抗政府政策的有力工具的肯定。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移民权利诊所负责人埃洛拉·穆克吉(Elora Mukherjee)表示:“集体诉讼仍然是保护公民权利和宪法权利的关键机制。这项裁决意义重大,表明司法系统能够在面对行政权力的过度扩张时发挥重要作用。”未来展望:公民权之争的下一站法律战未完待续尽管新罕布什尔州的裁决暂时阻止了特朗普政策的实施,但这场围绕“出生公民权”的法律战远未结束。最高法院的裁决仅将行政令的生效推迟至7月下旬,且并未对政策的根本合法性做出最终判断。未来,法院可能需要进一步审视《第十四修正案》的适用范围,以及行政命令是否能够单方面改变宪法条款的传统解释。社会与政治的深远影响特朗普的“出生公民权”新政不仅是一项移民政策,更触及了美国社会关于身份、平等和宪法核心价值的深刻讨论。这场争议可能进一步加剧美国社会的分裂,同时也将考验司法系统在平衡行政权力与宪法权利之间的作用。对于数以万计在美国出生的儿童及其家庭来说,这场法律战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他们的未来。结语:宪法与权力的较量新罕布什尔州联邦法官的裁决为特朗普政府的“出生公民权”政策设置了新的法律障碍,也为捍卫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注入了新的希望。这场围绕公民权的法律风暴不仅是一次司法与行政权力的较量,更是对美国核心价值观的深刻考验。在未来,随着集体诉讼的推进和最高法院的最终裁决,这场争议注定将继续牵动全美的目光。对美元影响分析:短期内,这一裁决可能引发市场不确定性。特朗普的移民政策被视为对经济和劳动力市场的限制性措施,若被叫停,可能缓解部分投资者的担忧,特别是在依赖移民劳动力的行业(如农业、建筑业)。这可能对美元构成轻微支撑,因市场可能预期更稳定的经济环境。然而,白宫的强烈反对和潜在的法律战延续可能加剧政策不确定性,导致美元小幅波动或承压。 长期来看,若“出生公民权”政策被彻底废除,可能对美国人口结构和经济增长产生深远影响。保持“出生公民权”可能吸引更多移民,扩大劳动力供给和消费市场,理论上利好经济增长和美元价值。但若后续法律战导致政策反复,市场信心可能受损,美元可能面临下行压力。北京时间11:11,美元指数现报97.83。 转载自 一期货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