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7月 15日 上午7:29

韩国特检组正式调查尹锡悦外患罪嫌疑

新华财经首尔7月14日电(记者黄昕欣、孙一然)韩国负责调查紧急戒严事件的特检组14日对军方无人机作战司令部等多个国防部机构展开全方位扣押搜查,正式调查前总统尹锡悦的外患罪嫌疑。

据韩联社报道,特检组正在调查尹锡悦是否曾于去年10月前后,亲自指示无人机作战司令部派无人机侵入朝鲜首都平壤,从而为宣布紧急戒严制造理由;以及军方是否有组织地介入以隐瞒此事。

韩联社援引韩国法律界人士的消息说,特检组当天派出调查人员前往24处军事场所展开扣押搜查,以获取相关资料。国家安保室也被列入扣押搜查对象。据悉,特检组现已获取相关录音记录,主要内容为尹锡悦在去年10月至11月越过国防部和联合参谋本部,直接指示无人机作战司令部做好准备向平壤派出无人机。

特检组还在调查无人机作战司令部是否明知有坠落风险,却依然向平壤派出带有传单筒的改装无人机,以引诱朝方报复。

此外,特检组还对国防部反间谍司令部展开调查,以明确该部门是否故意歪曲、隐瞒向平壤派出无人机的相关情况。

去年12月3日,时任韩国总统尹锡悦发布紧急戒严令。同月14日,韩国国会通过对尹锡悦的弹劾动议案,尹锡悦总统职权随即停止。今年1月15日,尹锡悦首次被捕,成为韩国宪政史上第一个被逮捕的现任总统。3月8日,尹锡悦获释。4月4日,韩国宪法法院宣布通过对尹锡悦的弹劾,尹锡悦被罢免总统职务。7月10日,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以“担心(嫌疑人)销毁证据”为由签发逮捕令,尹锡悦再次被捕,主要涉及其妨碍执行特殊公务、滥用职权等内乱罪相关嫌疑。尹锡悦目前被羁押在首尔拘留所。

 

编辑:刘润榕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文章转载自 新华财经

spot_img

热点

财政“水坝”正在渗漏?债务压力正从边缘走向核心

在近期的金融市场表现中,尽管美方高层频频发布贸易政策相关言论引发广泛关注,但驱动全球利率曲线结构变化的核心力量,来自于对各国财政可持续性的日益担忧。分析认为英国与日本的最新动态使这一隐忧加速显现,进而对全球债市产生了深远的溢出效应。英日财政承压,长端国债收益率飙升英国预算责任办公室(OBR)发布的年度公共风险与可持续性报告直言,当前财政状况已不具备应对新冲击的能力。此报告被市场解读为英国财政弹性几近耗尽,引发长端英债遭遇抛售,30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6.3个基点。与此同时,日本政局在7月20日参议院选举前的不确定性也加剧了市场对其高债务风险的担忧。日本3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涨9个基点,利差结构进一步陡峭化,突显财政长期承压的信号。在这种情势下,德国国债市场也同步受到影响,2年与30年期收益率分别上行3.5和5.4个基点。长期利率的走高被视为市场对主权信用状况恶化的直接反应,尤其在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偏弱的背景下,显得尤为显眼。美国市场反应温和,但警钟已响尽管美国预算办公室同日发布财政状况报告(OBBB),但市场整体反应相对温和,全曲线收益率波动不超过2个基点。这反映出市场对美国财政状况仍持观望态度。然而,随着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债务上限争议频发,分析师指出,美国也正逐步逼近财政政策操作的边界。在此背景下,美方拟针对铜进口加征50%关税,制药行业甚至可能面临高达200%的新税率,同时对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商品施加10%的附加关税。分析认为尽管这些措施理论上会对输入性通胀形成推动,但从当前市场表现来看,其实际影响有限,价格预期仍较温和。汇率结构表现分化,避险需求不足受政治与财政风险影响,英镑与日元均承压。欧元/英镑交叉汇率上行至0.863,反映出市场对英国资产的避险意愿减弱。日元在避险属性减弱的背景下持续走弱,美元/日元交投于146.6附近,欧元/日元升至171.9。分析师指出,当前市场缺乏系统性避险驱动,更多采用技术层面短期操作策略。与此同时,美元指数(DXY)小幅走强至97.52,维持在区间震荡态势。欧元/美元基本持平于1.1725,反映出汇市短线博弈仍在持续,但尚未出现方向性突破。利率市场转向财政基本面,警惕债务空间挤压效应目前市场注意力正从短期贸易博弈转向中长期财政可持续性。英国与日本的情形显示,在高债务与低增长环境下,财政空间迅速收紧将对国债市场构成持续压制。德国作为稳健财政代表,其曲线同样发生陡峭化,进一步表明市场正在重新评估中长期主权信用风险。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将在今日进行390亿美元的中长期国债招标,这是OBBB之后的首次发售,亦是明日30年期国债拍卖的重要前瞻参考。分析师普遍认为,这将成为评估市场对美债风险定价的重要窗口,尤其是在财政赤字持续扩大的环境下,招标反应将具重要指标意义。 转载自 一期货

快讯

棕榈油站上三周高点!交易员紧盯4350,但小心这个“回马枪”

周一(7月14日),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BMD)棕榈油主力合约FCPOc3收报4232林吉特/吨,单日涨幅1.39%,创下近三周新高。日线级别布林通道中轨站稳4083林吉特支撑,MACD指标金叉初现,技术面呈现多头蓄势特征。此番上涨主要受三重因素驱动:国际原油价格走强、竞争油脂价格普涨,以及林吉特汇率疲软带来的出口价格优势。 原油与竞争油脂联袂走强新加坡经纪商Phillip Nova大宗商品策略师Darren Lim指出:"原油价格坚挺持续为全球食用油市场提供支撑。"北京时间7月14日,国际原油期货触及三周高位,中国进口需求回暖及地缘风险溢价重燃成为关键推手。作为生物柴油原料,棕榈油与原油联动性显著增强。与此同时,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油上涨0.8%,大连商品交易所豆油、棕榈油合约分别录得0.3%和0.71%涨幅,竞争油脂的比价效应进一步巩固棕榈油多头情绪。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6月棕榈油进口量跃升至11个月高位。行业数据显示,因棕榈油较豆油和葵花籽油存在显著贴水,叠加库存回补需求,印度炼厂采购意愿强烈。这一消费端动态部分抵消了马来西亚6月末库存增至203万吨(18个月高点)的利空。 汇率与短期供需博弈马币兑美元汇率微跌0.02%,延续了年内贬值趋势。林吉特疲软使得以美元计价的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价格更具竞争力。船运调查机构ITS和AmSpec...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