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7月 12日 下午7:02

三峡水利预计上半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超80% 拟挂牌转让所持参股公司股权

7月11日晚,三峡水利发布业绩预减公告,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82.54%到77.30%。业绩下滑主要因上游来水量偏枯、参股企业天泰能源业绩下滑及补缴税款等。同时,三峡水利拟挂牌出售所持天泰能源41.0071%股权,转让底价不低于6.41亿元。

每经记者|王琳    每经编辑|董兴生    

7月11日晚间,三峡水利(600116.SH,股价6.93元,市值132.51亿元)发布业绩预减公告,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000万元到5200万元,将同比下降82.54%到77.30%;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600万元到3800万元,将同比下降87.62%到81.90%。

除因上游来水量同比偏枯影响外,参股企业重庆天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泰能源”)经营业绩同比下滑也是三峡水利上半年净利润大幅下滑的重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三峡水利在7月11日晚间同步公告称,拟挂牌出售所持天泰能源41.0071%股权。

多因素导致上半年净利润大降

今年一季度,三峡水利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92%,其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亏损1723.49万元,亏损额同比有所扩大。结合上半年业绩预告来看,三峡水利今年二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实现扭亏。

对于上半年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三峡水利分析称,上半年公司电力业务净利润同比减少约0.71亿元。一是受本期公司水电站流域来水量同比偏枯的影响,公司完成自发水电上网电量同比下降23.05%,减利约0.96亿元;二是公司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做精做细售电业务,完成售电量68.02亿千瓦时,创同期历史新高,同比增幅2.66%,叠加外购电成本下降因素,增利约0.19亿元。

一直以来,上游来水量对三峡水利的业绩影响都较大。对此,去年8月份,三峡水利方面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公司正在做一些自有电源的建设和投资,彼时还在建设期中,后面如果自有电源建设好,低成本的电代替高成本的外购电,公司业绩就会相对稳定。

与此同时,三峡水利全资子公司重庆白涛化工园电力有限公司和重庆乌江正阳供电有限公司在上半年补缴2021年~2023年期间享受的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税款及滞纳金,减利约0.47亿元。

此外,在其他业务方面,上半年三峡水利参股企业天泰能源经营业绩同比下滑,投资收益同比减少约0.21亿元;同比减少处置线路和京东方变电站等资产处置收益,减利约0.18亿元;由于农网还贷补助资金暂未到账,导致农网还贷项目对应的折旧费用和财务费用无法弥补,减利约0.15亿元。

多个股东欲出售所持天泰能源股权

作为今年上半年三峡水利净利润下降原因之一的天泰能源,立马就遭遇了被挂牌“处理”。

按照三峡水利公告,天泰能源由三峡水利全资子公司重庆两江长兴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兴电力”)持股41.0071%。其余股权由重庆铝产业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铝开”)、重庆恒杰投资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重庆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重庆公司”)、重庆松果新材料有限公司、重庆国龙电力有限公司分别持股34.0074%、9.5723%、9.1927%、3.189%、3.0315%。

三峡水利表示,本次公开挂牌转让底价不低于长兴电力所持41.0071%股权对应的评估机构所出具的评估报告中的评估价值6.41亿元(增值率为123.60%)。

公告显示,天泰能源2024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44.76亿元和7817.36万元,但到了今年第一季度,其净利润则变成了亏损2515.28万元。

记者注意到,重庆铝开目前也在挂牌出售其所持天泰能源34.0074%股权,转让底价5.21亿元。与此同时,国家电投重庆公司也拟挂牌转让其所持天泰能源约9.19%股权。

三峡水利表示,本次交易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提升资产运营效率,持续优化公司战略布局,将股权转化为流动性更强的资金,提升资金回笼效率。但是,本次交易事项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211415728314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

spot_img

热点

快讯

新华财经早报:7月12日

新华财经早报:7月12日 文章转载自 新华财经

美元周度展望:触底反弹还是继续探底?

美元指数(DXY)在7月初触及多年低点96.30-96.40区间后迎来反弹,逼近98.00关键关口。尽管技术性买盘和美债收益率的支撑为美元提供了喘息机会,但市场情绪仍受贸易政策主导,特朗普政府重启的高关税举措为美元走势增添不确定性。结合近期经济数据与美联储动态,美元短期内可能延续震荡格局,但长期趋势依然偏空。本文将从贸易政策、货币政策和市场数据三个维度,剖析美元的潜在走势,并展望未来一周的关键催化剂。美元反弹:昙花一现?进入7月,美元指数从年内低点96.37(7月1日)反弹至98.00附近,结束了连续两周的跌势。美债收益率维持高位区间,以及6月非农就业等经济数据的稳健表现,为美元提供了支撑。根据美国劳工部数据,6月非农就业新增20.6万个就业岗位,略超市场预期,失业率维持在4.1%,显示美国经济韧性犹存。然而,月线图显示,美元自2月以来的下行趋势尚未扭转,当前反弹可能仅为技术性调整。技术指标方面,相对强弱指数(RSI)回升至48,显示买盘动能有所恢复,但平均方向指数(ADX)降至13,表明趋势动能不足。美元指数当前仍低于200日均线(103.64)和200周均线(103.02),长期趋势偏空,短期内可能在96.30-99.42区间内震荡。贸易政策阴云:关税重启引发通胀担忧特朗普关税计划升级特朗普政府近期在贸易政策上再度加码。据彭博社7月8日报道,特朗普宣布自8月1日起对日本和韩国商品征收25%关税,对进口铜加征50%关税,旨在保护美国国防、电子和汽车行业的国内生产。他通过社交媒体公开了关税函件,并表示若相关国家提出替代方案,关税实施可能延期。此外,特朗普透露对半导体和制药行业的新关税计划正在酝酿,并可能在本周向欧盟发出正式关税提案,扰乱美欧贸易谈判。关税的经济影响经济学家普遍担忧,关税将推高进口成本,引发通胀压力。摩根士丹利7月9日报告指出,50%铜关税可能使美国制造业成本上升3-5%,并传导至消费品价格,长期可能削弱消费者购买力。此外,路透社7月10日报道称,关税可能导致全球供应链重新配置,短期内推高物流成本,进一步加剧通胀预期。若通胀持续攀升,美联储可能被迫调整当前的观望立场。贸易赤字与美元弱势美国贸易赤字持续扩大,2024年5月商品贸易逆差达100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美国商务部数据)。特朗普政府希望通过关税和产业回流政策缩小赤字,但这一过程需要数年时间和巨额投资。彭博社分析指出,白宫内部倾向于弱势美元政策以提振出口竞争力,这与特朗普公开要求美联储降息的立场一致。长期来看,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可能继续拖累美元表现。美联储立场:谨慎平衡通胀与增长6月会议与降息预期美联储在6月17-18日的FOMC会议上维持联邦基金利率在5.25%-5.5%不变,点阵图显示2025年底前可能降息50个基点(两次25个基点)。主席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关税可能在未来数月推高通胀,需密切监控其对经济的影响。在7月8日的国会听证会上,鲍威尔进一步警告,夏季通胀可能因进口成本上升而加剧,美联储需在贸易紧张局势与全球经济放缓间保持平衡。7月降息概率低FOMC会议纪要显示,仅少数官员认为7月可能降息,大多数对关税驱动的通胀风险表示担忧。市场普遍预计首次降息将在9月,第二次可能在12月。根据CMEFedWatch工具,7月降息概率仅为15%,9月降息概率升至70%。特朗普多次公开要求鲍威尔辞职并立即降息,但美联储内部对短期降息的支持有限,显示其政策独立性。官员表态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Christopher Waller)7月9日表示,若经济数据支持,7月降息并非不可能,但需基于数据而非政治压力。旧金山联储主席玛丽·戴利(MaryDaly)则认为,经济稳定可能需要更低的利率,但未明确降息时间,预计年内可能有两次降息。未来一周:关键数据与市场催化剂经济数据前瞻下周,6月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将成为市场焦点。路透社调查显示,市场预期6月CPI同比上涨3.1%,核心CPI上涨3.4%。若通胀数据超预期,可能进一步降低7月降息概率,短期支撑美元。此外,零售销售和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也将为经济前景提供线索。美联储动态在7月30日FOMC会议前的静默期之前,美联储官员的讲话将备受关注。市场期待官员对通胀、增长和贸易政策的最新评论,以判断货币政策路径。全球背景全球经济放缓和贸易不确定性可能继续打压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月10日警告,全球经济增长可能低于3%,中国经济复苏乏力和欧洲增长疲软可能削弱美元需求。不过,若中东或俄乌局势升温,美元的避险属性可能提供短暂支撑。技术分析:美元走势前瞻关键水平美元指数若跌破7月1日低点96.37,可能下探2022年2月低点95.13,甚至触及2022年低点94.62。上行方面,55日均线(98.93)是首个阻力位,其次是6月高点99.42(6月23日)和5月高点101.97(5月12日)。技术指标美元指数低于200日和200周均线,长期趋势偏空。RSI回升至48,显示买盘动能回暖,但ADX降至13,表明趋势动能不足。短期内,美元可能在96.30-99.42区间震荡,需突破关键阻力位99.42才能确认反弹动能。(美元指数日线图)总结与展望美元的短期反弹更多是技术性调整,而非趋势反转。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和创纪录的贸易赤字可能继续削弱美元吸引力,而美联储的谨慎立场限制了美元的反弹空间。彭博社7月10日分析指出,若关税导致通胀持续超预期,美联储可能推迟降息,短期支撑美元;但长期来看,弱势美元政策可能占据主导。市场对美元走势的分歧加大。摩根大通7月9日报告预测,若全球贸易战升级,美元可能在2025年底前跌至95以下。相反,若美国经济数据持续超预期,美元可能在9月降息前获得支撑。投资者需密切关注下周CPI数据和美联储官员表态,以判断美元是否已触底。短期内,美元可能在96.30-99.42区间内震荡,缺乏趋势性上涨的催化剂。在全球贸易格局重塑的背景下,弱势美元可能是未来一段时间的政策基调。 转载自 一期货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