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7月 12日 上午1:57

东阳光药(06887):开创全新上市方案维护股东权益,港市喜迎高值稀缺创新药标的

今年以来,港股创新药迎来价值重估的浪潮,越来越多具有“投资确定性”的标杆药企更加受到市场投资者青睐。在此关键节点,东阳光药作为国内生物创新药药领域的龙头公司在此时登陆港股市场,对投资者而言无疑是一个振奋的消息。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6月27日,东阳光长江药业(01558)发布公告宣布,广东东阳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吸收合并东阳光长江药业作出的私有化建议已达成全部前提条件。

公告显示,前提条件包括取得相关政府批准、联交所原则批准要约人H股上市及要约人股东批准合并。6月27日,联交所确认对上市文件无进一步意见,并原则批准要约人H股上市,包括作为合并代价发行的H股。

image.png

紧接着在6月29日,东阳光药再次发布公告,公司已向联交所申请批准1.127亿股H股于联交所上市及买卖。公告中提到,待条件达成或获豁免(如适用)以及私有化完成后,H股预计将于今年8月7日(星期四)上午九时正于联交所开始买卖。届时东阳光药也将拥有新的股票代码“06887”。

至此,作为东阳光集团医药资产资本运作的重要一步,东阳光药在港上市的流程已进入最后的等待时间,港股创新药板块也即将迎来这家稀缺待涨的高价值生物医药投资标的。

创新上市方案,充分维护股东权益

东阳光药上市之所以备受二级市场关注,不仅仅是因为其自身在创新药领域的稀缺性,还因为公司选择上市的方案。

此次东阳光药是以“合并子公司+介绍方式”的形式赴港上市,具体方案是通过吸收合并方式将自身持有51.41%股权的子公司东阳光长江药业私有化,并将根据换股比率向全体换股股东发行H股,作为换股的对价。值得一提的是,该形式的上市方案在港股市场尚属首例,充分体现了东阳光药对股东权益的重视与维护。

据港交所现行要求,以介绍形式上市的企业,将不涉及新股发行及募资。这意味着,此次东阳光药的赴港上市并不涉及股本增发以及相应的募资安排。

实际上,通常来说,并不是所有公司都具有‘介绍上市’的条件,主要还是要看公司的现金状况是否足够充沛,否则通常条件下无论上市还是二次上市都会伴随着发行股份和增资计划。简言之,采用该模式上市的企业,往往具有现金较为充沛等财务特征。

而东阳光药在资金储备及现金流等方面一直保持稳健有效的管理。

2024年,东阳光药公司实现营收37.24亿元(人民币,下同),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14.80亿元,流动资产总额则达49.79亿元。从财务状况看,目前东阳光药的现金状况较为充沛,稳健规模收入以及现金流为公司带来创新研发端的强支撑。这也是其选择采用介绍形式上市的底气由来。

而从二级市场角度来看,东阳光药选择以吸收合并子公司叠加介绍形式的创新方案赴港上市,有望实现维护股东权益、丰富投资者结构、促进公司价值释放并推动公司长期发展等多重目的。

智通财经APP认为,由于传统模式下,不论是子公司的私有化还是后续母公司的IPO,往往涉及到大规模的合规操作与融资操作,尤其是对估值体量较大的企业来说,发新股往往伴随着对老股权益的稀释。在此背景下,在吸收合并子公司的同时,采用不涉及新股增发的介绍上市模式则是对存量股东利益的更好保证,能够更好的避免股东权益乃至ROE出现不必要的稀释。

此外,在登陆港股市场后,境内人民币市场投资者也能够借“港股通”机制参与对东阳光药的投资交易或配置,这将进一步丰富东阳光药投资者结构,带动公司中长期内在价值释放。

向研发驱动型国际化创新药企目标进发

正如前文提到,东阳光药的港股上市,是东阳光集团医药资产资本运作的重要一步。而通过一体化整合,东阳光药有望进一步发挥公司内部的规模效应及协同优势,以自身强劲的盈利能力为创新研发管线提供有力支持,形成商业与研发的良性循环,进而实现持续的非线性爆发式增长。

近年来,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和国际合作开发,已在感染、慢病和肿瘤最具市场潜力和重大未满足临床需求的三大领域,建立了一套丰富且覆盖多靶点的多元化创新产品组合。

东阳光药创新研发的核心优势来源于其建立的极具竞争力的研发平台。公司充分整合了多个研发平台超1100人的专业及跨学科研发团队,构建了一套包括靶点验证、早期发现、药学研究、药理毒理评价、临床研究及产业化等在内的覆盖大小分子药物完整生命周期的自主研发平台。

并且经过20余年的持续投入,公司已建立起一套完全自主、系统且全面的研发平台和技术体系,涵盖小分子靶向药、AIDD、小核酸、ADC、PROTAC及特异性抗体等多个先进技术领域。

在先进创新技术平台支撑下,东阳光药在全球现拥有药物150款,在研药物超过100款,其中包含49款1类创新药,其中3款获NMPA就于中国上市审评的创新药物及10款在研创新药物处于II期或III期临床试验。截至2024年,公司共申请2446项发明专利,已获得授权的境内外发明专利合计1401项。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14-2023年,公司的中国专利公开数量、授权公告数量在国内医药企业中排名第一。

image.png

在持续的研发与商业化转化下,东阳光药创新价值也正获得海内外业界越来越多同行公司的高度认可。

以东阳光药自主研发的FGF21/GLP-1双特异性融合蛋白HEC88473为例,去年11月,东阳光药宣布与Apollo
Therapeutics就公司自主研发的FGF21/GLP-1双特异性融合蛋白HEC88473(APL-18881)达成一项总价达9.38亿美元的高里程碑独家许可协议。此次合作刷新了国内GLP-1/FGF21双功能分子的BD交易金额新纪录。

实际上除了HEC88473外,在当前东阳光药创新自研的49款1类创新药中,不乏存在重磅BD潜力的品种,例如公司在研的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新药伊非尼酮。根据此前东阳光披露的信息,体外及动物体内药效实验证明,伊非尼酮的体外活性是吡非尼酮的200-500倍以上,体内药效作用是吡非尼酮的40倍,且安全窗高于上市药物。目前伊非尼酮的特发性肺纤维化已推进至临床III期,商业化确定性较高。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特发性肺纤维化外,伊非尼酮亦有间质性肺炎/肝纤维化等大领域可拓展,并展现出与ADC类药物联用的巨大潜力,“十亿美元分子”潜质显著。今年2月,全球制药巨头礼来以7.86亿美元对价与Mediar
Therapeutics达成全球许可协议,双方将携手推进一款针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新药的II期临床试验。以上足以看出全球急需疗效更好的IPF新药。在此背景下,伊非尼酮的潜在重磅BD显然可期。

而上述成果反映的正是东阳光药在创新转型的道路上,为自己重新定义创新边界:从“流感专家”蜕变为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技术型创新药企。

目前公司在小核酸、ADC、PROTAC及特异性抗体等国际前沿技术领域已完成战略布局,并持续推进技术进化。同时,人工智能(AI)技术已被深度整合入药物研发全流程,多个先进AI驱动模型的构建,将进一步提升创新效率与成功率。

综上所述,依托逐步构建的全球化创新研发、海外注册以及国际市场商业化等多方面形成的体系化优势,东阳光药的增长逻辑已脱离传统医药工业发展逻辑,转向估值潜力更高的以创新药+AI医疗为核心的新兴增长逻辑。

在当前偏好“更具确定性企业”的市场环境下,作为稀缺的高价值生物医药投资标的,东阳光药不仅手握前沿的AI制药技术还有众多创新药潜力资产,待正式上市后,其全新配置价值逻辑有望得到市场定价资金的充分认可。

spot_img

热点

避险情绪反复叠加美联储降息预期延后,黄金维持区间震荡,等待方向选择

文章来源:汇通网 在上周录得近2%的涨幅后,国际金价周一亚市小幅下跌,亚盘时段,现货黄金报价为每盎司3316美元,跌幅为0.6%。此前,美国财政部长Scott Bessent表示,部分尚未达成协议的国家可获得额外三周谈判时间,缓解了部分贸易担忧情绪。与此同时,美元指数延续上周0.4%的跌幅,略有下行。“若7月9日前无法达成协议,美国将对相关国家加征更高关税。”——市场调查显示美国商务部长Howard Lutnick则指出,分国别关税将于8月1日生效,多国正试图争取延期或加快达成协议。黄金年内上涨超25%,央行与ETF需求强劲尽管短线回调,黄金年内表现依然亮眼,涨幅超过四分之一,距4月创下的历史高点仅相差约170美元。贸易担忧情绪叠加地缘局势紧张,使得黄金成为资金避险首选。ETF持仓持续增长,以及全球多国央行的购金需求,成为推动金价上涨的关键支撑因素。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若贸易局势再度恶化,金价可能重新向历史高位发起冲击。从日线图来看,黄金价格目前维持在20日均线(3300美元)上方整理,整体趋势仍偏多。相对强弱指数(RSI)徘徊于60上方,未进入超买区间,显示价格有进一步上涨的空间。若金价守稳3300美元支撑位,则有望继续向3355美元阻力位发起试探,若突破将增强中期上涨动能。下方关键支撑在50日均线附近,即3260美元区域。“当前黄金回调属技术性修正,避险属性依旧是中期支撑。”——市场调查显示编辑观点:黄金市场短期虽出现技术性回落,但在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未消、地缘局势复杂的背景下,黄金仍将维持避险资产主导地位。关注7月9日前后美方动向,一旦谈判破裂或关税如期实施,避险需求将迅速反映至金价上行。关注3300美元支撑力度,以及ETF流入与央行购金节奏,等待基本面进一步的变化。

快讯

日元承压持续走软,美元兑日元测试147关口压力

日本加息预期降温,通胀回落削弱政策收紧动力由于美日贸易关系再度紧张,加上日本本土经济数据疲软,市场对日本央行(BoJ)年内加息的预期明显降温。5月日本实际工资同比降幅创下20个月新低,同时生产者物价指数显示通胀压力可能正在回落。在此背景下,原本就谨慎的日本央行更可能选择观望立场。“通胀走软与出口下行趋势交织,将大幅抑制日本央行推进政策正常化的动力。” ——据市场调查显示,东京经济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Keita Yamashiro表示此外,市场普遍认为日本央行可能延后原定的政策退出计划,从而对日元构成持续抛压。日本国内政治不确定性亦加剧日元承压。近期民调显示,自民党与公明党的执政联盟在即将于7月20日举行的参议院选举中可能失去多数席位。首相石破茂就特朗普的关税行为表示“深感遗憾”,但强调将继续推动双边谈判。日本方面计划于7月19日在世界博览会期间与美国财政部长进行磋商。“日元的避险属性正在被国内政治风险削弱。” ——据市场调查显示,新加坡宏观研究机构EastSpring评论美元指数维持强势,主要受益于美联储官员近期相对鹰派的讲话以及美国劳动力市场数据的稳健表现。最新公布的初请失业金人数降至22.7万人,优于市场预期与前值,显示美国就业市场仍具韧性。“尽管部分美联储官员支持7月降息,但就业数据与通胀趋势仍支撑维持高利率的逻辑。” ——据市场调查显示,旧金山联储主席Mary Daly指出与此同时,Fed理事Waller表示关税引发的通胀效应可能是短暂的,利率决策不应被政治动机驱动。从技术角度来看,美元兑日元反复测试147.00上方压力,若突破则短线有望进一步测试147.60-147.65区域阻力,不排除挑战148.00前期高点。技术指标向好,MACD与RSI均支持进一步上行。日图结构显示买盘持续在100小时均线(当前在146.20附近)获得支撑。“只要维持在146.00上方,技术结构仍偏向多头,跌破则有可能打开回撤至145.00的大门。” ——据市场调查显示,纽约技术分析师David Lu评论编辑观点:美元兑日元近期走势呈现典型的“强美元+弱日元”结构,基本面、技术面与政策面多重共振推动行情加速。贸易担忧情绪不断升温,日本国内政策与经济信心动摇,正削弱日元的传统避险角色。市场接下来将重点关注美联储7月会议前的通胀数据表现,以及日本政局是否加剧动荡。 转载自 一期货

白银预测:利好消息点燃看涨情绪,银价触及13年高点

文章来源:汇通网 周五(7月11日),现货白银价格大幅飙升,突破关键阻力位并触及37.62美元的13年高点。这一行情源于交易员对美国贸易战升级行动和美联储鸽派立场的反应,与黄金市场的看涨支撑形成呼应。美联储降息信号为白银多头注入动力美联储理事沃勒释放了潜在降息信号,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则表示今年仍有可能实施两次降息。尽管美国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降至22.7万,显示劳动力市场韧性,但这并未改变美联储的宽松倾向。从历史数据看,低利率环境会提振白银等非收益性资产,当前白银的上涨行情与黄金受美联储鸽派立场支撑的大趋势一致。在此背景下,叠加持续的地缘政治风险,交易员逢低买入的偏好进一步强化。技术面水平:多头掌控局面,目光瞄准40美元白银突破37.23美元和37.32美元阻力位,确认看涨动能,而37.62美元的13年高点成为关键拐点。尽管短期暂无明确上行目标,但若涨势持续,市场将向40美元这一心理关口靠拢。支撑位方面,第一层支撑位于36.16美元,其次是35.28美元,50日均线34.90美元则提供重要的下行保护。与黄金类似,白银能否守住关键均线上方将决定动量交易员是否会在上涨过程中大举加仓。欧佩克政策不确定性与特朗普关税推动避险买盘美国总统特朗普最新的关税举措,对加拿大加征35%关税、对巴西加征50%关税,且计划对其他贸易伙伴加征15%-20%关税,加剧了避险资金流入白银的趋势,与黄金市场表现一致。市场正为供应链中断和贸易伙伴反制措施做准备。本周加元和巴西雷亚尔走低,凸显了资本流入贵金属的广泛担忧。由于欧佩克的生产政策令能源市场持续紧张,交易员正密切关注潜在的溢出性通胀压力,这可能进一步支撑白银买盘。市场预测:白银上行空间仍存(现货白银日图 来源:易汇通)白银的飙升得益于技术面突破、贸易战避险资金流入和美联储宽松预期的共同支撑,短期内市场偏向看涨。若有效突破37.62美元,可能引发更多买盘,交易员将把40美元视为下一个心理阻力位,同时以36.16美元作为跟踪风险参考。目前,白银与黄金基本面支撑的相关性以及仍具建设性的技术面背景表明,只要贸易战叙事和降息预期持续,白银有望延续涨势。北京时间21:55,现货白银报37.742美元/盎司,涨幅2.04%。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