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7月 8日 下午9:58

AI算力驱动存储需求井喷 美光(MU.US)Q4营收利润指引双双碾压预期

智通财经APP获悉,美国最大存储芯片制造商美光科技(MU.US)发布了乐观的季度业绩预测,人工智能(AI)设备需求成为主要驱动力。

这家位于爱达荷州博伊西的公司周三发布声明称,预计第四财季营收将达到约107亿美元,远超分析师平均预估的98.9亿美元。受此利好消息提振,公司股价在盘后交易中应声上涨。

随着AI开发工具对高性能存储的需求激增,美光的高带宽内存等产品需求持续走强。该公司预计,由于AI软件复杂度提升带来的内存容量需求增长,这一市场将持续扩张。与此同时,美光正逐步摆脱上季度利润率收窄的影响。

“在保持创纪录营收增长的同时,我们正进行审慎投资以巩固技术领先优势,通过卓越的制造能力满足AI驱动的内存需求增长,”首席执行官Sanjay
Mehrotra在声明中表示。

image.png

美光预计第四季度经调整后每股收益约2.50美元,显著高于2.03美元的市场预期。

在截至5月29日的第三财季,该公司销售额同比增长37%至93亿美元,超出88.5亿美元的分析师预估;经调整后每股收益1.91美元,较市场普遍预期的1.60美元高出19%。

Synovus高级投资组合经理Dan
Morgan在早些时候的一份报告中表示,除拓展AI领域收入外,美光还积极布局电动汽车、游戏芯片等新兴市场的存储业务。

强劲的增长预期使美光成为今年芯片行业最受瞩目的股票,截至周三收盘年内涨幅已达51%。业绩公告发布后,其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一度飙升逾7%。

spot_img

热点

李强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第一阶段会议并发表讲话

李强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第一阶段会议并发表讲话 文章转载自 新华财经

越美贸易协议:背后的政策信号与谈判逻辑

周四(7月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与越南达成关键贸易协议,引发国际金融市场的广泛关注。分析认为在当前全球贸易壁垒上升的背景下,该协议所透露的政策倾向与谈判模式,对其他新兴市场及欧盟具有明显的启示作用。根据协议,越南出口至美国的商品关税将被设定为20%,相比此前46%的高位关税大幅下降;而美国产品出口至越南则不受任何报复性关税影响。此外,美国将对所谓“转运”商品征收高达40%的关税,针对原产于第三国、在越南进行简单加工后再出口至美国的商品。分析认为这一组合显示出,美国意在通过“高关税-低谈判筹码”策略获取双边优势,并对试图绕开关税规则的行为施以制度性打击。分析认为这一政策构架清晰表明,美国当前在双边贸易谈判中,采取以高关税为施压工具的策略,通过设置临时谈判窗口,迫使相关国家在短时间内达成妥协。以越南为例,其对美出口依赖程度较高,在当前贸易紧张格局下,接受高达20%的关税实属被动让步。这一税率虽高于市场此前预期的10%,但已成为一个可供比较的“谈判样本”,未来其他国家若意图争取更优条件,必须在政策层面展现更积极配合。新兴市场国家的风险敞口与传导路径此次协议对亚洲其他新兴市场构成间接冲击,特别是“转运关税”设定为40%的条款,对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形成潜在压力。这些国家在越南投资设厂数量众多,当前的出口路径将面临重新评估。Citi分析认为,这种高税率对第三方加工出口国将造成产能外移与路线重构的连锁反应,影响外贸顺差、制造业指数以及相关货币政策走向。韩国的情形尤为典型。近年来大量韩资企业选择在越南设立工厂以实现成本控制与出口便利,如今或不得不调整对美出口布局。此外,从宏观数据角度观察,区域间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联动性可能增强,政策传导机制亦将加速启动,值得相关主体持续追踪。对新兴市场而言,分析认为协议释放出的最大信号是:若未能主动展开谈判、取得政治互信并作出结构性调整,将面临在贸易安排上被动接受甚至失去豁免资格的局面。因此,提前布局产业链调整与出口市场多元化成为必然策略。欧盟谈判空间有限,面临妥协压力对比新兴市场的迅速响应,欧盟在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中则显得迟滞。尽管越南早在4月前即表态重启谈判,而印尼、马来西亚也展现协调意愿,但欧盟自年初以来屡遭特朗普政府点名批评,谈判氛围冷淡。分析人士指出,从越南案例出发,欧盟若仍坚持“零关税”诉求,恐难达成共识。预计最终欧盟或接受10%左右的税率作为妥协,并试图在数字经济、汽车、奢侈品等关键行业中争取市场准入优惠,以求在整体税负上实现平衡。此外,欧盟与美国在数字税、跨国科技公司监管等议题上立场严重分歧,这导致其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具备实质效力的自由贸易协定。分析认为当前形势下,更有可能出现的是一种政治性框架协议——以模糊化、短期化的方式暂时稳定双边贸易关系。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此前曾威胁对欧盟商品征收高达50%的关税,虽目前暂缓至下周,但欧盟是否会进行对等反制仍是悬念。这对欧盟出口企业构成政策性不确定风险,也可能干扰欧洲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安排。战略视角下的应对方式尽管越美协议属于双边安排,但在特朗普政府90日贸易缓冲期内所释放的信号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分析师指出,美国将持续强化其贸易优先主义立场,采取“高关税—换准入”的策略路径,且对全球产业链中存在“转运风险”的行为将进行系统性追踪与限制。从宏观视角来看,当前双边贸易协议的推进节奏正在加快,各国不得不在有限时间内作出政策选择。分析认为在此背景下,应密切关注新兴市场国家与美国的接洽动态,尤其是印度、墨西哥等可能成为下一个谈判对象的经济体。若其国内政治尚存抵触情绪,如农业准入问题悬而未决,则协议进程或将延宕,但市场预期仍将提前反映。对欧盟而言,分析认为当前需强化内部协调机制,以应对贸易不确定性带来的联动效应,同时在关键产业领域制定应对计划。整体来看,全球贸易格局或将在未来数月迎来重塑窗口,贸易安排将更趋碎片化与政治化。 转载自 一期货

棕榈油短线“回血”,但原油和汇率正在暗埋地雷?

周四(7月3日),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BMD)棕榈油主力合约FCPOc3延续反弹,9月合约收报4093林吉特/吨,日内上涨31林吉特(0.76%),连续第二日收高。技术指标显示,布林通道中轨位于3994林吉特,MACD柱状线收窄至4.1,短期动能有所修复。市场呈现多空拉锯格局:大连商品交易所豆油(DBYcv1)和棕榈油(DCPcv1)分别上涨0.15%和1.22%,为马盘提供支撑;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油(BOcv1)微跌0.05%,叠加国际原油价格回落,抑制了棕榈油上行空间。 基本面:生物柴油需求承压,连盘溢价凸显原油市场波动成为关键变量。尽管前一交易日国际油价反弹3%,但7月3日再度走弱,市场担忧主要产油国可能宣布增产,且美国燃料需求前景存疑。原油疲软削弱了棕榈油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经济性,这一逻辑短期内仍将压制价格。值得注意的是,林吉特兑美元汇率当日升值0.14%,进一步抬升了海外买家的采购成本。 相比之下,中国油脂市场的强势表现成为亮点。大连棕榈油期货日内涨幅显著高于国际同类品种,反映出区域供需结构的差异。孟买Sunvin Group研究主管Anilkumar Bagani指出:“亚洲时段中国植物油价格的看涨动能直接支撑了马盘。”这一现象可能与中国近期库存调整或节前备货需求有关,但需警惕连盘溢价能否持续。 机构观点:多空因素角力下的谨慎预期多家机构对后市持中性偏谨慎态度。Sunvin...

快讯

一张图看商品支撑阻力:金银油气+铂钯铜农产品期货(2025年7月8日)

文章来源:汇通网 一张图看商品支撑阻力:金银油气+铂钯铜+农产品期货,更新于2025年7月8日周二13:20,具体覆盖金银铂钯铜+原油天然气燃油+小麦玉米棉花14个品种,更多详见汇通财经析若特制图表中的内容。如图数据显示,解读1:本文支撑阻力基于日图PP而来。 ★ 现货黄金 XAU/USD的“日图PP”显示:其枢轴点位于3325.03,对应支撑阻力最大覆盖区间为3261.37-3399.85美元/盎司。 ★ 现货白银 XAG/USD的“日图PP”显示:其枢轴点位于36.69,对应支撑阻力最大覆盖区间为35.12-38.31美元/盎司。 ★ NYMEX铂金主力...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