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7月 9日 上午12:16

宏观与估值共振,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持续净流入

来源:证券之星网站

  

当前,港股科技板块迎来了难得的配置时机。在海外资本预期乐观、美联储流动性充裕以及国内信用扩张周期开启的三重因素推动下,恒生科技指数的投资价值大幅提升。投资者可重点关注紧密跟踪该指数的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通过这该基金一键布局港股科技核心资产。万得数据显示,最近三个交易日,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净流入7.79亿元。

  

宏观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以来,海外资金对港股的风险偏好不断上升。中国主权CDS(信用违约互换)是反映国际资本对中国经济信心的重要指标。近期该指标回落至50.55的低位且呈下降趋势。有研究机构测算,当这一指标处于当前水平时,恒生科技指数未来6个月的平均超额收益可达9.8%。

  

同时,充裕的美元流动性为港股科技板块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历史数据显示,在流动性宽松周期中,恒生科技指数的表现明显优于流动性收紧阶段。

  

国内宏观周期也迎来了关键转折点。随着降准降息政策的落地以及5月信贷数据企稳回升,中国经济正式步入“货币宽松+信用扩张”的新阶段。回顾近十年类似的信用扩张初期,恒生科技指数的年化收益显著跑赢市场基准,其高弹性的特点使其成为资金捕捉经济复苏机遇的有力工具。

  

恒生科技指数:稀缺龙头与高性价比兼具

  

恒生科技指数汇聚了30家港股科技领域的标杆企业,构成了中国新经济的核心板块。

  

该指数的核心优势在于龙头企业的稀缺性突出。前十大权重股,如腾讯、阿里、美团、小米等,占比超过70%,平均市值达1.16万亿港元,业务涵盖AI算力、电商平台、智能硬件等前沿领域。其中,AI产业纯度领先。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在指数中的权重占比超过60%,显著高于恒生指数,能够深度分享全球AI技术革命带来的红利。

  

从业绩表现来看,恒生科技指数样本公司的盈利增长动力强劲。万得一致预期显示,2025 – 2027年成分股的EPS年增速中位数将分别达到43%、30%、20%,其成长性在港股市场中表现突出。

  

从估值角度看,该指数仍处于相对低位。目前指数的市盈率仅为20倍,市净率不足3倍,较历史均值折价超过30%,安全边际与业绩上行空间形成良好叠加。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正加速增配港股科技赛道。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主动权益基金的港股持仓比例攀升至23.59%,较历史均值高出近17个百分点,且已连续5个季度加仓。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超过1800亿港元,其中科技板块占比超过四成,机构对港股科技板块的共识不断增强。

  

恒生科技指数ETF:分享港股科技红利的高效选择

  

目前,恒生科技指数正处于“宏观周期+估值水位+资金流向”三重正向循环的起点。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是分享港股科技红利的高效工具。从历史数据来看,该基金严格控制跟踪误差,能够紧密复制指数表现;同时,该基金规模和日均成交额在同类基金中名列前茅,流动性良好,方便场内投资者买卖。

  

建议投资者逢低分批建仓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以把握港股科技龙头估值修复与盈利增长的双重机遇。对于场外投资者,则可通过申购联接基金(A类:013402;C类:013403)进行配置。

转载自 基金网

spot_img

热点

特朗普与内塔尼亚胡白宫会晤:中东局势迎来新拐点还是新危机?

文章来源:汇通网 周一(7月7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将在白宫迎接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这次会晤不仅承载着两位领导人对中东和平的期许,也为当前复杂多变的地缘政治局势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几个月前,中东还深陷战火与紧张对峙,如今却似乎迎来了外交斡旋的窗口期。

快讯

7月8日美市更新支撑阻力:18品种支撑阻力(金银铂钯原油天然气铜及十大货币对)

文章来源:汇通网 7月8日美市更新的黄金、白银、铂金、钯金、原油、天然气、铜(商品)以及:美元指数、欧元、英镑、日元、瑞郎、澳元、加元、纽元(热门货币对)的支撑阻力位一览。

特朗普高关税风暴来袭,亚洲九国遭点名

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推出新一轮关税措施,针对14个国家发出函件,其中亚洲国家占九席。整体来看分析认为,本轮措施对亚洲国家形成超预期打击,尤其是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受到较大冲击;尽管部分国家获得短期缓冲期,但整体税率普遍上调,明显强于此前4月政策时期,市场预期落空。此次政策不仅强调最终产品出口地,更聚焦亚洲国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核心环节,特别是“转运”行为的监管意图日益明显。函件虽未披露转运产品税率,但已确认将征收附加关税,凸显美方意图通过源头施压,重构供应链权力结构。潜在受益者浮现:区域分化初见端倪尽管大多数亚洲国家遭遇打击,部分未被列入函件名单的经济体却浮现出潜在机会。印度、新加坡与菲律宾在本轮调整中幸免,或因贸易谈判进展顺利。分析师普遍认为,这种“差别对待”体现了美国在选择性施压下的策略性操作。印度与美方谈判正处于关键阶段,虽然农业、钢铝等问题尚有分歧,但分析认为若印度在转基因农产品和能源进口方面作出妥协,达成协议可能性大增。新加坡维持10%较低税率,分析认为具备稳定贸易地位的潜力。区域性压力加剧:东北亚与东南亚的不同命运新关税体系对东北亚高附加值产业构成直接压力。韩国、日本在汽车、半导体等领域对美依赖度高,超出10%的关税不仅抬高出口成本,也削弱其在全球市场中的价格竞争力。分析认为若后续未能取得政策缓和,产业利润空间将持续受到挤压。东南亚国家则呈现结构性分化。印尼因本身出口依赖度不高,关税维持在32%对整体经济冲击有限。而泰国出口占比较高,且与美贸易关系紧密,关税维持36%将对经济构成实质压力,叠加政治不确定性,其风险敞口显著。马来西亚则处于中等水平,从24%上调至25%,虽非重创,但分析认为若未在谈判中实现突破,中期出口走势仍将承压。转运红线模糊:供应链紧张风险上升函件中未明确“转运”定义,但释放出严控信号,市场对后续执行力度保持高度警觉。据路透,目前东南亚国家从主要制造国的进口显著上升,反映出供应链高度融合;若美方执法口径过宽,不仅违规行为将被遏制,合规中间品加工与再出口也可能受波及,进一步扰乱区域生产节奏。越南、马来西亚等区域制造枢纽若遭误伤,或引发连锁反应,导致原有供应链布局失衡,跨国企业或被迫重新评估区域投资与生产配置。出口前景承压:贸易动能面临重估今年上半年多个亚洲经济体在4月前后出现抢出口现象,部分缓解了高关税前的交货压力。但随着新政策全面落地,出口增速已显现放缓趋势。分析认为大多数国家此前的贸易模型基于10%基准税率,现阶段35%至40%的高税率将显著抬升成本,抑制国际订单需求。分析认为产业链复杂、依赖中间品贸易的领域如电子、汽车与半导体,受关税影响更为集中;订单周期延长、客户决策趋于保守将成为未来数月的常态;供应链调整与贸易谈判走向,将是决定出口恢复节奏的关键变量。 转载自 一期货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