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7月8日电(记者闫鹏)近日,北方华创正式发布SICRIUS PY302系列12英寸低压化学气相硅沉积立式炉设备,成功攻克高深宽比结构填充、高平坦度薄膜生长和兼容低温工艺三大技术瓶颈,标志着北方华创在高端半导体装备领域持续取得关键技术突破。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半导体行业处于复苏中期,市场将延续高端紧俏、中低端承压的结构性分化格局。国内头部半导体设备厂商在先进制程设备上持续突破,将充分受益于国产替代需求的放量,半导体设备赛道“掘金”正当时。
半导体设备板块业绩持续向好
近年来,全球半导体设备行业经历了周期性低谷后的初步复苏。美国、日本企业凭借技术积累在高端光刻、刻蚀和量测领域持续占据主导地位,而中国企业在清洗、薄膜沉积、测试与封装等部分环节逐步实现突破。尤其在国家政策支持与国产替代浪潮推动下,国产设备厂商的营收规模与研发投入稳步提升。
据新华财经终端数据,A股半导体设备板上市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到190.45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8%到27.82亿元,展现出了持续强劲的增长趋势。从当前已披露中报业绩预告情况看,半导体设备行业依然亮眼,行业复苏态势持续。
比如,半导体测试设备领域的核心之一企业长川科技预计,今年上半年公司的净利润大幅增长68%到95%,主要系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加速,订单放量;屹唐股份预计中报利润大幅增长24%到37%,业绩大增主要系半导体行业需求复苏,公司干法去胶等设备技术领先、市占率高,获全球头部客户认可。
与此同时,多家国产设备厂展示业绩增长的良好信心。比如,北方华创预计随着AI、云计算、汽车电子、机器人等技术的高速发展,集成电路市场规模仍将保持增长态势,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规模仍将保持良好态势,2025年业绩亦有望继续保持增长趋势……
实际上,业绩增长背后是先进制程设备进展的持续突破。北方华创表示,公司集成电路装备领域电容耦合等离子体刻蚀设备(CCP)、原子层沉积设备(ALD)、高端单片清洗机等多款新产品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工艺覆盖度显著增长,同时多款成熟产品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中微公司亦表示,随着各类新产品的推出,公司在国内的先进逻辑的产线份额有望继续提升。
近日,摩根士丹利将2025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预测从1040亿美元上调至1090亿美元,同比由增长2%调升至6%,2026年预测略微上调至1100亿美元。关于此次上调,摩根士丹利主要归因于中国市场,其认为特别是在晶圆代工、逻辑芯片设备支出方面将新增约50亿美元。
业内人士表示,AI浪潮下全球科技竞赛加速,有望持续推动中国大陆先进晶圆厂扩张和设备销售,同时国家大基金三期重点支持设备和零部件加速国产替代,半导体产业并购持续升温,有望提升产业集中度和企业竞争力,国产半导体设备需求向好。随着产能释放与需求回暖,2025下半年行业将进入扩张期,本土芯片企业需把握高端制造、国产替代等结构性机会。
半导体设备赛道“掘金”进行时
从公募基金2025年第二季度持仓变动看,在继续增配红利资产基础上,权益类基金持续加仓电子、通信等行业的科技股,北方华创、中微公司、中芯国际、新易盛等进入二季度公募基金重仓股权前列。
“我们对半导体设备板块基本判断维持不变,2025年国内成熟制程需求依然旺盛,先进工艺有望增长。短期北方华创二季度新签订单超预期,其余半导体设备公司新签订单也保持旺盛增长,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近段时间先进工艺订单较强,线性外推全年新签订单或存在超预期可能性,这也是目前市场交易的重要催化剂。”一位私募基金人士说。
万联证券认为,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实现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势在必行。AI浪潮持续推进,算力建设方兴未艾,同时AI手机、AIPC持续渗透,带来市场增量。建议把握半导体自主可控、AI算力建设及终端创新的投资机遇。半导体设备及材料方面,建议关注先进制程半导体产业链突破带来的投资机遇,以及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及材料端优质龙头企业。
从上市公司披露调研信息看,先进制程产线已开始向国产设备公司下单。比如,中微公司在最新投资者调研活动中表示,公司高深宽比设备包括等离子体刻蚀和金属薄膜沉积设备目前均已批量出货给国内先进的存储客户产线,下一代超高深宽比设备有望取得领先的市场份额;公司金属钨系列薄膜产品在客户端已经取得批量订单并随着客户扩产持续放量,同时其他多个新品验证进展顺利。
金元证券电子行业分析师王炤杰表示,中长期半导体设备产业逻辑依然强劲——全球晶圆厂扩产浪潮下,中国大陆产能增速持续领跑,叠加国产设备厂商在政策支持与技术制裁倒逼下加速突破,高端设备国产化率提升趋势明确。
编辑:王媛媛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文章转载自 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