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7月 8日 上午1:52

新消费派|“外卖大战”愈演愈烈,即时零售“三国杀”拼什么?

微信图片_2025-07-07_192957_455.png

新华财经上海7月7日电(葛佳明、魏雨田)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比天气更热的或许是阿里和美团间的“外卖补贴”大战。

新华财经获悉,淘宝闪购7月5日的日订单数超8000万,其中非餐饮订单超1300万,美团则在7月5日深夜宣布其即时零售日订单量突破1.2亿单大关,其中,餐饮订单超过1亿单。

02466b88e99749a6bf9870f4ad0403da.png

图片来源:美团和淘宝闪购

以外卖为流量入口,美团、阿里系(淘宝闪购和饿了么)、京东三大巨头盯上的是“最后一公里”之争。相比外卖市场的存量竞争,如何重塑即时零售在消费者心中的认知,成了2025年下半年各大平台竞争的关键。

阿里、美团打响 “史诗级”外卖大战

7月2日,淘宝闪购宣布启动规模高达500亿元的补贴计划,强势加入美团和京东的外卖角逐,形成“三国杀”。次日,阿里巴巴计划发行本金总额约120亿港元、2032年到期的零票息可交换债券,市场认为阿里此举某种程度也是为了“外卖大战”提供弹药。

7月5日,淘宝、美团两大平台放出了大量且大额的外卖红包券。淘宝闪购放出包括“满25减21”“满25减20”“满16减16”等多张无门槛的外卖券;美团火速回敬“0元自取”奶茶券。

多位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晒出“零元购”订单,大量用户涌入平台下单,致使美团在5日傍晚一度宕机。“美团崩了”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榜第一。美团回应称,因用户下单量突破历史峰值,触发了服务器限流保护。

其实,自2025年2月11日京东宣布启动京东外卖以来,外卖行业的“补贴大战”便在一轮轮上演。“三巨头”正在借助不同的资源展开差异化攻防。

多位业内人士接受新华财经采访时表示,对外卖“三巨头”来说,“暑期档”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夏季由于高温和暴雨天气、暑假旅游旺季等因素往往是外卖消费旺季,平台急需抓住时间窗口抢占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外卖行业本身利润率低,三大平台均已步入存量竞争,“外卖大战”早已演变成“即时零售之争”。暑期出游等场景对即时零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平台希望高频餐饮外卖业务可以成为即时零售消费的流量入口。

从淘天集团并入饿了么和高德开始,美团、京东和阿里之间打响的早已不再是外卖之争,而是延伸到更庞大的即时零售领域。消费者越来越习惯“30分钟送万物”的即时配送服务,这让京东阿里等电商平台看到机会。

据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2023年我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达6500亿元,同比增长28.89%,而到2030年,我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

埃森哲的《全球95后消费者调研中国洞察》报告指出,超过50%的95后希望在购物当天就能收货,并愿意为速度支付更高的配送费用。

即时零售正以“快”为核心,颠覆着传统零售生存模式,依托匹配效率、规模效应和履约能力重构零售行业的生态。本质上阿里和京东需要进一步发挥其包括货架到履约的全方位能力。

“外卖股”股价短期或将承压

外卖行业的这场悄然升级的拉锯战激战正酣,但并未推动阿里巴巴、京东和美团股价上涨。新华财经数据显示,截至7月7日收盘,7月以来港股市场中,阿里巴巴股价下跌超4%,京东集团跌幅达2.42%,美团跌幅超过6%。

拉长时间轴来看,今年以来各平台的市场表现呈现明显分化:阿里巴巴股价累计上涨近30%,与美团逆势下挫超20%、京东集团下跌5.85% 的走势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反差背后,是外卖行业激烈竞争引发的市场预期波动。

截屏2025-07-07 18.47.39.png

图片来源:新华财经

“投资者需要为未来12至18个月可能出现的‘利润冲击’做好准备。”高盛在其最新研报中指出,在基准预测情形下,阿里巴巴外卖业务在未来12个月内预计亏损410亿元,京东亏损260亿元,而美团的息税前利润(EBIT)预计将下降250亿元。

交银国际证券在研报中指出,今年三季度初开启的“补贴战”有望带动美团日单量同比增长达到双位数。然而,由于茶饮等品类订单量的增加以及补贴冲减的影响,美团的平均订单价值(AOV)可能会同比下降,这将导致收入增速进一步放缓。

开源证券研报则表示,短期内,淘宝闪购业务的单量有望持续增长,并带动电商主站流量的提升。不过,未来需要重点关注履约稳定性和商家供给的增长情况,这两者是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关于补贴战的影响,机构看法也较为一致。交银国际证券表示,从长期看,补贴战虽能提升用户活跃度,但外卖品类结构优化后,行业补贴回落时,用户黏性的维持仍有待观察。

高盛认为,将外卖亏损视为长期营销投资,虽会在2025年至2026年上半年给各平台带来短期阵痛,但中期有望提升营销效率。长期来看,随着竞争回归常态,阿里巴巴和京东或重新调配用户获取营销支出用于外卖补贴,预计2027年可实现适度盈利或盈亏平衡。高盛预计,12个月内外卖投资亏损有望触顶,为下半年股价反转创造条件。

交银国际证券同样认为,即便补贴战延续至年底,美团凭借在商户和骑手端运营调度的核心竞争力,仍有机会实现运营利润持平,维持市场领先地位,且短期利润下调不影响长期向好趋势,股价下行空间有限。

值得一提的是,外卖大战带火了港股茶饮板块。新华财经数据显示,7月7日,茶百道涨幅达11%,古茗上涨6.15%,沪上阿姨和蜜雪集团涨幅也分别达到5.68%和5.74%。

即时零售的终局在何方?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调侃称,这场“外卖战争”实现了“五方共赢”的局面:消费者“0元购”奶茶,骑手增加了收入,商家借助客流提升了业绩,品牌扩大了影响力,平台则依靠流量曝光强化了用户黏性。

本质上,不论是7月初掀起的夏日“外卖战”,还是“外卖战”背后的即时零售市场份额争夺战,归根结底都是消费者心智之战。一方面,平台需要做到“多快好省”这四个字,另一方面,则需要完成从“履约能力”到“需求预判”的转变。

但在经历过网约车大战、共享单车大战、互联网早期的市场份额争夺以及2025年上半年外卖市场相对“无序的补贴”阶段不难发现,“补贴换流量、低价换市场”的策略,仅能短期刺激流量涌入,但热潮褪去后,徒留一地鸡毛,还有资源的极大浪费。

5月,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多部门针对当前外卖行业竞争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要求相关平台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内部管理,合法规范经营,公平有序竞争,共同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切实维护消费者、平台内经营者和外卖骑手的合法权益,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有序发展。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郭涛表示,相较于以往,此次补贴大战呈现显著差异,在目标层面,从过去单纯“抢增量用户”转变为“激活存量需求”,着重发力即时零售高频消费场景,像生鲜、日百等品类,借助补贴培养用户“即时满足”的消费习惯。

从补贴形式上看,郭涛认为,此次补贴则更具精准性,依托AI算法定向投放,针对高潜力用户发放补贴,避免全量降价带来的资源浪费。在生态协同方面,补贴与线下商超、品牌商户深度融合,例如美团的“品牌卫星店”,推动线上线下联动,告别单纯平台烧钱模式。同时,补贴策略以数据为驱动,依据用户画像进行动态调整,实施区域化定价、时段优惠等,更注重提升单客价值,而非仅追求订单数量。

但分析师普遍认为,“三巨头”在即时零售领域的市占率争夺背后也隐藏着较大挑战,真正的竞争才刚刚拉开帷幕。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生活分析师陈礼腾直言,系统崩溃、配送延迟、骑手工作强度增加等问题也暴露了平台在技术能力和服务质量上的短板。面对美团、阿里的“大招”,京东也感受到了压力。

有观点表示,现阶段美团凭借用户密度领跑市场,但京东若突破“共享仓规模效应”,阿里若打通生态闭环,均可能重塑格局。长期来看,AI预测、无人配送等技术变量,叠加会员体系、流量入口与供应链上的生态融合能力,将共同构筑难以逾越的行业壁垒。

 

编辑:林郑宏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文章转载自 新华财经

spot_img

热点

独立开发周记 124:时隔一年,又开始送快递了

2025,0623-0629 最近恢复了尤克里里的练习,就当作写代码和玩游戏之间对眼睛的休息和放松。自学尤克里里刚好一年,扫弦还是节奏不稳,稍微有点难度的和弦还是按不好,指弹还是没入门,给老婆弹了卡农的前两个小节,她愣是没有听出来。 本周工作 提交了极简便签 1.0.5,HMV 都很顺利,这次出幺蛾子的是 OPPO。 OPPO 开放平台的网站用 Chrome 经常登不上去,登上去了各种页面打不开,控制台报错是 js 加载错误。耽搁了半天,所以这次最后提交的平台就是...

快讯

一张图:波罗的海指数保持稳定,小型船舶上涨抵消了海岬型船舶的疲软

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7月7日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报 1436 点,环比(较前值)持平,综合短期表格来看,最近11个BDI数据增长情况是:正增长2次,负增长8次,零增长是1次。其中,巴拿马型运费指数(BPI)报1531 点,较前值涨0.72%,海岬型运费指数(BCI)报1825 点,跌1.62%,超灵便型船运价指数(BSI)报1100 点,涨1.76%。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三大分项的最新720天走势图、十年走势图等详见汇通财经特制图表。 波罗的海交易所干散货海运指数周一保持不变,因为巴拿马型船和超灵便型船市场的上涨抵消了好望角型船市场运价的下跌。追踪好望角型船、巴拿马型船和超灵便型船运费的主要指数稳定在1,436点。好望角型船运价指数下跌30点,跌幅约1.6%,至1,825点。该合约连续第15个交易日下跌。海岬型船舶通常运输15万吨铁矿石和煤炭等货物,其日平均收益下降250美元,至15,132美元。铁矿石期货下跌,因市场对需求的担忧再度升温。美国总统特朗普周日表示,他即将敲定几项贸易协定,并将在7月9日之前通知其他国家提高关税税率,这些税率定于8月1日生效。巴拿马型船运价指数上涨11点,至1,531点,涨幅0.7%,创下去年9月25日以来的最高水平。巴拿马型船通常运载60,000-70,000吨煤炭或谷物,平均每日收益上涨94美元,至13,777美元。在小型船舶中,超灵便型船舶指数攀升至2024年11月6日以来的最高水平,上涨19点,至1,100点,涨幅1.8%。 转载自 一期货

风险情绪恶化,黄金跌至3310美元附近,白银维持在37美元下方

文章来源:汇通网 周一(7月7日),随着投资者对全球关税谈判的不确定性日益加剧做出反应,金融市场依旧紧张不安。尽管存在一定的避险买盘,但受获利了结和美元走强影响,黄金跌至3310美元附近,跌幅约0.8%。白银在36.50美元附近表现低迷,未能借助地缘政治担忧情绪实现上涨。目前,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于即将发布的关税政策公告以及美联储的讲话。黄金价格预测当前价格及背景黄金交易价格在3310美元附近,由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加剧,交易员态度谨慎,黄金价格持续回落。尽管仍存在一定的避险需求,但美元走强以及避险买家信心减弱,使黄金面临抛售压力。对全球贸易政策和货币政策收紧的担忧继续给黄金的短期前景带来压力。关键驱动因素地缘政治风险:贸易紧张局势和全球不确定性再次引发市场谨慎情绪,这为黄金提供了有限支撑,但由于没有重大冲突爆发,黄金走势缺乏方向。美国经济数据:强劲的劳动力市场数据和即将公布的通胀数据对美元形成支撑,抑制了黄金的上涨势头。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结果:美联储保持谨慎态度,未释放立即降息的信号;高收益率降低了黄金等非生息资产的吸引力。贸易政策:尽管关税问题一直令人担忧,但由于没有新的升级情况,风险资产和避险资产之间的资金流动呈现混合状态。货币政策:全球债券收益率上升以及美联储的观望态度在短期内限制了黄金的涨势。技术面展望(现货黄金日图 来源:易汇通)趋势:未能守住3375美元上方后,短期呈现看跌基调。阻力位:3335美元,3355美元,其次是3375美元和3400美元。支撑位:3300美元和3275美元。预测:黄金目前跌破3335美元,可能会进一步下探至3300美元;而如果避险需求再度升温,黄金可能回升至3355美元上方。市场情绪及催化剂市场情绪:由于缺乏明确的风险触发因素,交易员对黄金持谨慎态度,市场情绪中性偏空。美元走强限制了黄金的上行空间。催化剂:美国通胀数据、美联储官员讲话、债券收益率变化以及地缘政治动态。白银价格预测当前价格及背景白银维持在37.00美元下方,尽管全球市场避险情绪有所回升,但白银仍难以收复近期失地。虽然地缘政治紧张情绪和美元走弱提供了一定支撑,但工业需求担忧和持续的宏观不确定性抑制了白银的上涨势头。在投资者等待经济数据和央行评论给出更明确信号之际,白银盘中跌幅近1%。关键驱动因素地缘政治风险:市场对全球贸易和增长前景的担忧引发了一定的避险买盘,但不足以推动白银突破上行。美国经济数据:强劲的就业报告以及对本周通胀数据的预期引发了谨慎情绪,限制了白银的上行空间。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结果:美联储依据数据制定政策的立场以及对政策维持高位更久的预期,降低了投资者对白银等非生息金属的投资热情。贸易政策:对贸易协议和全球需求的持续担忧,短期内抑制了白银的工业吸引力。货币政策:高收益率和美元坚挺的背景继续对白银的短期前景构成压力。技术面展望(现货白银日图 来源:易汇通)趋势:从数月高点回落之后,短期呈现看跌态势。阻力位:37.00美元,其次是37.30美元和37.75美元。支撑位:36.20美元,随后是35.75美元和35.20美元。预测:白银可能会在35.75–37.00美元区间内盘整。若跌至36.20美元下方,可能会引发更深幅度的下跌;而若能持续突破37.00美元,可能会开启迈向37.75美元的通道。市场情绪及催化剂市场情绪:市场情绪喜忧参半;交易员在避险资金流动和需求担忧之间权衡。催化剂: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工业生产数据、美元走势以及全球增长预测。北京时间17:47,现货黄金报3308.83美元/盎司,跌幅0.84%。现货白银报36.576美元/盎司,跌幅0.90%。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