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7月 4日 上午7:38

【百人会百人谈】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张琳:合资2.0时代,我们在研发端追赶“中国速度”

新华财经上海7月3日电(记者 王鹤)从第一家汽车合资企业落地中国至今,中德汽车产业合作已走过四十年。如今,德国企业在华启动以研发本土化为核心的战略“转身”,期待用“德国质量+中国速度”开启“合资合作2.0时代”。

中德汽车产业合作表现出哪些新趋势?德国企业投资中国的成功故事将如何续写?中国车企出海欧洲如何走得更稳更广?

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近日举办的2025全球新能源汽车合作发展(上海)论坛间隙,新华财经记者与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首席代表兼总经理张琳展开深度对话。

新华财经:中德汽车产业合作近年表现出哪些新趋势、新方向?

张琳:这几年,无论是整车还是零部件,德系企业在华始终贯穿一个战略,那就是“在中国,为中国”。

研发的进一步本土化是这一时期最鲜明的特征,也是“合资合作2.0”时代,德资企业在华“转身”、追赶中国速度的重要举措。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今年一季度针对70家会员企业做了2025年调查问卷,虽然与中国市场的体量相比,70家这个数字微不足道,但已完整覆盖德国汽车几乎全部产业链,包括三家整车企业、一级供应商以及SME(中小微)企业。

调查结果显示,70%的企业表示将加大在华投入,其中超过78%的企业重点投资聚焦在研发领域,这是对华投资的新“点睛之笔”。

对德系整车企业来说,过去10年在新能源方面的产能投放已经完成,比如华晨宝马第三工厂,奔驰顺义工厂等,意味着德系企业未来若干年不会在产能端投放,因现有产能若充分利用已足够。

除了研发的进一步本土化,我们也看到中德在供应链端更深、更广的合作。如果说此前的供应链是“链式”,现在的供应链更像是供应“网”,我们不单与传统零部件企业合作,对很多优秀的中国初创公司,德国企业在其产品研发初期就给予了足够的支持、陪伴式成长。

此外,还有金融方面的举措。国内一些优秀的自动驾驶公司、芯片公司,德系企业不单是在产品研发端,还会在投资端、设立合资合作企业方面有很多举措。

不论是研发角度还是金融投资角度,德系企业都在进一步深化在中国的足迹。

新华财经:一边是中国车企加速走进欧洲,另一边是德国车企开启在华发展的2.0阶段,您对这两方企业有什么观察和思考?

张琳:德系企业入华40年,经历了挑战、犯过错,从这些错误中汲取的经验,是非常值得中方企业充分借鉴的。

德系在华发展这40年来,我们一直强调长期主义,只有坚持长期主义,才能坚持发展的战略定力。

中国车企这一波出海,相比十年、二十年前的出海,其意义、深度以及影响的范围之广,完全不一样。希望这次中国企业出海,也能秉持长期主义和战略定力,拿出足够的耐心在不同的市场,尤其在欧洲市场参与当地的发展。

消费者对产品,尤其是好的产品,一定是用脚来投票的。这一点,德系企业一直呈非常开放的合作和竞争状态。

再看德系车企在华的2.0时代。我们认为“中国速度”一定不是所谓的“卷”,也一定不是所谓的“996”加班,而是“新技术的快速迭代+产品端的快速应用”。

2.0时代,德系企业聚焦在把核心的研发,即从0到1过程的研发真正拿到中国来。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在产品的新技术迭代以及新产品推出上,既确保德国质量,又能追赶中国速度。比如博世、舍弗勒很多产品从0到1的过程是针对中国客户开发的,在中国研发成功,之后实现“在中国,为全球”。

这是2.0时代德系在华企业发展最大的转变,也是最重要的特点。

新华财经:欧盟电动汽车发展整体不及预期,为何会如此?为何放缓汽车电动化的步伐?

张琳:欧洲作为一个发达区域,对绿色环保的理念一直非常激进,过去若干年在绿色环保方面的政策,欧洲一直都标榜自己是全世界的领军区域。国内在政策端、产业发展端也充分借鉴了欧盟的很多政策和战略。

电动汽车在欧发展不及预期,有几方面的客观原因。

第一,充电基础设施的普及远远满足不了产业发展需求。反观中国,我们需要向中国学习和借鉴的经验非常多,其中之一是就是中国的充电基础设施发展非常快。

第二,欧洲高企的能源价格以及相应的人工成本,给电动车的普及带来一些阻碍。

第三,政策的连贯性。欧盟内部不同的国家对电动汽车的补贴和相应的鼓励措施能否做到始终连贯,这是欧盟面临的一大问题。

我们认为, 2035年的“禁燃令”大目标,欧盟政府希望能够尽可能坚持达成。但从产业发展端,从实际发展过程来看,产业所需要的这些必需品,是有一些不匹配的部分。

新华财经:中国车企正在加速出海欧洲,他们需要格外关注哪些问题?

张琳:长期主义+战略定力。

第一,是把欧洲当成一个消费市场,还是一个需要进入的终极市场?敬畏心的不同,取决于企业对在欧洲发展的战略是否能做到始终如一、坚守初心、贯彻实施直到最后落地。

第二,我想重点强调合规。今年3月末,我们拜访了中方在德国设立的很多研发中心,大家普遍反馈,到欧洲之后才意识到欧洲全生命周期的合规是多么严峻。这一堂课是中国企业需要快速补上的,在这么严苛的市场,若出现任何产品方面的问题,都可能被当地媒体或政府监管部门无限放大,对产品和品牌的毁灭性打击是非常严重的。

第三,是产品选择。德资企业如今已经意识到,产品在欧洲开发是针对欧洲客户的需求,直接拿到中国来可能会水土不服,中国品牌在中国的爆款产品是不是能够满足欧洲人的需求,需要在产品投放时重点思考,消费者的“口味”不同,接受度不同,哪一些产品才真正适合欧洲市场。(参与采写:刘子萌)

4dce894ef4e04c4fb88f8018b0191b30.png

【百人会百人谈】栏目由新华财经和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共同打造。

新华财经是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内容全面覆盖全球股市、汇市和债市等金融市场,提供权威、专业、全面的金融信息服务。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是中国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非官方和非营利性质的政策和学术研究会议平台,是政府人员,专家学者和行业人士自愿参加的产业交流平台,也是国家在汽车领域的第三方智库。

编辑:李一帆

声明:耀新财经为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耀新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文章转载自 新华财经

spot_img

热点

美国“大而美”法案引热议:贝森特力阻“报复性”税收,特朗普催促国会赶工!

随着美国政治舞台的持续升温,一项被誉为“大而美”的法案正在国会掀起波澜。这项综合性预算立法不仅涉及税收、医疗、边境安全和军事支出等多个领域,还可能对美国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产生深远影响。然而,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近日公开要求删除其中的“报复性”税收提案,引发了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前总统特朗普也在积极推动法案在7月4日独立日假期前通过,称其为“议程的最终编纂”。贝森特力阻“报复性”税收,华尔街松了一口气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周四(6月26日)的公开声明中,明确要求国会共和党人从预算法案中剔除一项针对外国投资者的“报复性税收”提案。这项被称为“899条款”的政策,允许对被认定为对美国公司征收“不公平”税项的国家实施最高20%的税收惩罚。这一提案一经曝光,便在华尔街引发了强烈震动。基金经理、风险投资公司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纷纷警告,这项税收政策可能严重扰乱全球金融市场,破坏跨境投资的稳定性。贝森特此举被认为是为稳定市场情绪而采取的果断行动。他指出,这一“报复性”税收不仅可能引发国际贸易伙伴的强烈反弹,还可能进一步加剧当前因特朗普高关税政策引发的市场不确定性。特朗普近年来一直推动对美国主要贸易伙伴征收高额关税,这一立场已让全球投资者倍感不安,而“899条款”的潜在实施无疑是雪上加霜。贝森特的干预为金融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但能否彻底移除该条款,仍需看国会内部的博弈结果。特朗普的“大而美”愿景:延长减税与增加债务这项综合预算法案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延长特朗普在2017年推出的减税政策。这项政策曾为美国企业和个人大幅降低了税收负担,深受共和党支持者欢迎。此外,法案还授权增加在边境安全和军事领域的巨额支出,以兑现特朗普在竞选期间的承诺。然而,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并非没有代价。根据初步估算,法案将使美国联邦政府高达36.2万亿美元的债务再增加约3万亿美元。特朗普对这项法案寄予厚望,称其为“我们议程的最终编纂”。在近期的一次活动中,他亲自为法案站台,敦促国会议员们加快推进立法进程,并表达了希望在7月4日独立日假期前完成立法的强烈愿望。特朗普的乐观态度与紧迫时间表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他对法案通过的迫切期待。然而,面对复杂的国会程序和党内分歧,这一目标是否能够实现,仍充满变数。参议院共和党人的困境:医疗条款与程序障碍尽管特朗普信心满满,参议院共和党人却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在法案的具体条款中,医疗保健相关内容尤为棘手。近日,一位无党派议事员裁定,法案中的几项医疗条款违反了共和党人试图援引的预算协调程序(reconciliation process)。这一程序允许共和党以简单多数通过法案,绕过民主党的反对。然而,议事员的裁定让法案的整体框架变得更加不确定。共和党人现在面临两难选择:要么修改法案,使其符合预算协调程序的严格要求;要么尝试推翻议事员的裁定,这在政治上可能引发更大的争议。目前,参议院共和党人尚未就周末可能的投票拿出最终的法案版本。党内意见的分歧,以及与民主党之间的对立,使得法案的推进之路布满荆棘。全球目光聚焦:法案成败关乎经济与外交这场围绕“大而美”法案的较量,不仅关乎美国国内的经济政策,也对全球金融市场和国际关系产生深远影响。贝森特对“报复性”税收的反对,缓解了华尔街的担忧,但也可能引发与特朗普政策主张的分歧。特朗普的高关税政策与“899条款”背后的逻辑一脉相承,旨在通过强硬手段保护美国经济利益。然而,这种单边主义做法可能进一步加剧与主要贸易伙伴的紧张关系。此外,法案中涉及的债务增加和军事支出扩张,也让外界对美国财政状况的可持续性提出质疑。在全球经济复苏仍不稳定的背景下,美国的任何政策变动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投资者、分析师以及国际观察家们正密切关注法案的进展,试图评估其对未来经济格局的影响。总结:前路未卜的“大而美”博弈美国国会围绕“大而美”法案的角力,正进入白热化阶段。贝森特的果断干预为金融市场带来了短暂的喘息,但“报复性”税收的去留仍悬而未决。特朗普对法案的全力推动,展现了他一贯的强硬风格,但参议院共和党人面临的程序障碍和党内分歧,让7月4日前通过法案的目标显得遥不可及。这场涉及税收、医疗、债务和国际贸易的复杂博弈,不仅将决定美国未来几年的经济走向,也可能重塑全球市场的格局。对美元影响分析短期来看,虽然贝森特要求删除“报复性”税收提案(899条款)缓解了华尔街对金融市场动荡的担忧,这一表态可能暂时支撑美元信心,减少因潜在贸易紧张导致的抛售压力。然而,特朗普推动的高关税政策和法案中新增约3万亿美元债务的计划,可能引发市场对美国财政赤字扩大的担忧。投资者可能因此减少对美元资产的需求,导致美元短期内面临下行压力,尤其是在法案细节尚未明朗的情况下,市场波动性可能加剧。 转载自 一期货

掘金港股医药新蓝海,港股通医疗ETF扬帆起航

来源:证券之星 ...

每日机构分析:6月27日

每日机构分析:6月27日 文章转载自 新华财经

快讯

新华财经早报:7月4日

新华财经早报:7月4日 文章转载自 新华财经

多空因素交织,市场博弈中的微妙平衡,油价窄幅震荡

周三(7月2日)亚洲时段,国际油价在窄幅区间内波动。美原油目前交投于65.42美元/桶附近,跌幅约0.05%;布伦特原油目前交投于67.09美元/桶附近,跌幅约0.14%。尽管价格小幅回落,但整体保持平稳,反映了市场在多重因素间的谨慎平衡。投资者正在密切关注主要产油国的供应计划、美元汇率的波动,以及美国经济数据的表现,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当前的油价格局。地缘政治缓和:中东局势不再是“炸弹”自从伊朗和以色列在持续12天的冲突后停止相互攻击以来,市场对中东地区石油供应中断的担忧显著减弱。中东作为全球重要的石油产区,其局势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油价剧烈波动。然而,自6月25日以来,布伦特原油价格一直在每桶69.05美元的高点与66.34美元的低点之间震荡,显示出市场对地缘政治风险的担忧已基本被消化。分析人士指出,除非中东地区再次爆发重大冲突,短期内地缘政治因素对油价的推动作用将较为有限。美国库存数据:意外增加引发压力根据美国石油协会(API)的数据,上周美国原油库存意外增加了68万桶。通常情况下,夏季是石油需求旺季,库存应呈现下降趋势,这一意外增加无疑为油价带来了下行压力。Phillip Nova资深市场分析师Priyanka Sachdeva表示,库存数据的意外表现与OPEC+可能增加供应的预期交织,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投资者正在等待美国能源信息署(EIA)于北京时间周三晚上22:30发布的官方库存数据,以进一步判断供需趋势。OPEC+增产计划:市场已提前“免疫”?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友(OPEC+)的动向始终是油价走势的风向标。据四位OPEC+消息人士透露,该组织计划在7月6日的会议上决定将日产量提高41.1万桶。这一增产计划在市场中早已传得沸沸扬扬,投资者似乎已提前消化了这一预期。Sachdeva分析称,OPEC+增产的消息短期内难以对市场造成新的冲击,但长期来看,供应增加可能对油价构成持续压力,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复苏前景仍不明朗的背景下。美元疲软:油价的“救命稻草”在众多利空因素中,美元汇率的走软为油价提供了一定支撑。,美元兑主要货币周二跌至三年半低点,周三仅温和反弹,仍处于低位。美元走弱通常会刺激以其他货币支付的买家增加石油需求,因为这降低了以美元计价的石油的实际购买成本。Sachdeva指出,在地缘政治风险减退、全球经济疑虑持续的背景下,美元疲软成为支撑油价上行的“唯一例外因素”。然而,这一支撑作用的持续性仍有待观察,因为美元走势受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影响较大。美联储政策与非农数据:油价的“风向标”市场对美国经济数据的关注从未停歇,尤其是即将于周四公布的美国非农就业数据。这份数据将直接影响市场对美联储下半年降息幅度和时机的预期。IG分析师Tony Sycamore表示,降息通常会刺激经济活动,从而提振石油需求。如果非农数据表现强劲,可能增强市场对美国经济复苏的信心,进而推高油价;反之,若数据疲软,可能进一步加剧市场对全球经济前景的担忧,拖累油价走势。总结:油价走势仍存变数综合来看,当前油价的平稳走势是多重因素博弈的结果。中东地缘政治风险的减弱、OPEC+增产预期的消化、美国库存数据的意外增加,以及美元汇率的走软,共同塑造了市场的复杂格局。短期内,油价可能继续在窄幅区间内震荡,投资者需密切关注EIA官方库存数据、非农就业数据以及OPEC+会议的最终决定。(布伦特原油主力合约日线图,来源:易汇通)北京时间15:27,布伦特原油主力合约现报67.08美元/桶。 转载自 一期货

普京与特朗普通话讨论乌克兰和中东等议题

普京与特朗普通话讨论乌克兰和中东等议题 文章转载自 新华财经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