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7月 3日 上午9:41

低通胀、强瑞郎夹击下瑞士央行如期降息至零利率 负利率时代将回归?

智通财经APP获悉,为应对通胀疲弱、瑞士法郎升值以及美国贸易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瑞士央行周四降息25个基点,将基准利率下调至0%,符合市场预期。这是瑞士央行自2024年3月开始降息以来的连续第六次降息。

数据显示,瑞士通胀率在5月跌至负值,为2021年以来首次。根据经济学家预测,瑞士2025年平均通胀率将仅为0.3%,2026年平均通胀率则为0.6%。瑞士央行行长Martin
Schlegel表示,低通胀和疲软的价格压力促使央行做出此次降息决定,央行将在9月决定下一步举措。

21.png

除了通胀疲软之外,强势的瑞郎也是推动瑞士央行降息的部分原因。自美国总统特朗普在4月初所谓的“解放日”宣布对贸易货币大规模加征关税之后,避险情绪驱动下大量资金流入瑞士法郎,自那以来瑞士法郎兑美元汇率上涨了8%以上。瑞士央行正竭力阻止资金流入瑞士法郎,原因在于瑞士法郎走强可能会压低瑞士国内通胀水平、并损害出口,这将不利于瑞士的经济增长。

瑞银经济学家Alessandro
Bee表示:“瑞士央行降息是因为瑞郎升值,以及在‘解放日’关税出台后瑞士的经济前景变得更加疲软。”“瑞士央行希望防止瑞郎进一步升值,这有助于瑞士出口商,并防止通胀进一步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瑞士央行基准利率降至零意味着回到2022年9月的水平——当时瑞士央行结束了长达七年的负利率政策。因此,市场开始讨论瑞士央行是否将再度实施负利率政策,尽管该政策在2014年至2022年实行期间并不受银行、储户和保险公司欢迎。对利率最敏感的两年期瑞士国债收益率仍处于负值区间,表明市场预计瑞士央行基准利率在未来几个月仍有可能跌破0%。

对此,Martin
Schlegel表示:“我们不会轻易做出实施负利率的决定。我们非常清楚,负利率对经济中的许多参与者都是一种挑战,比如储户、养老金基金等等。”他指出,房地产价格上涨是可能的副作用之一。

在基准情景中,瑞士央行预计未来几个季度全球经济增长将走弱。该央行称,全球经济前景仍面临高度不确定性,贸易壁垒可能进一步提高,从而导致全球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但也不能排除财政政策会比预期更有力地支持增长的可能性。

EFG高级经济学家GianLuigi
Mandruzzato表示,尽管瑞士5月通胀仅略微转负,但瑞郎升值的全面影响将在未来几个月显现。他认为,除非美国关税显著打击瑞士经济,瑞士央行可能会维持基准利率为在0%不变。他表示:“一切选项都仍在桌面上,包括负利率和外汇市场干预。但要动用这些工具,前提是经济前景出现进一步、实质性的恶化。”

通胀疲软及瑞郎升至让瑞士央行陷入了困境,让政策制定者不得不在令人头疼的负利率政策和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之间做出选择——瑞士央行干预外汇市场可能会引起美国的不满。在特朗普的首个总统任期内,美国曾将瑞士列为汇率操纵国。Martin
Schlegel在上个月表示,官员们与美国方面就外汇干预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会谈,但美国财政部上周仍将瑞士列入其重点关注的汇率政策经济体名单中。

J Safra Sarasin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卡Karsten
Junius表示:“瑞士央行的主要顾虑可能并不是避免被贴上‘汇率操纵者’的标签。不过,从政治层面看,保持谨慎、不显得急于再次实行负利率,依然是明智之举。”

spot_img

热点

欧盟崛起VS美国隐忧:美国资金为何疯狂涌向欧洲?

近年来,全球投资市场风云变幻,美国因贸易战不确定性引发投资者担忧,而欧洲凭借相对稳定的政策环境和基础设施投资热潮,逐渐成为全球资本的“新宠”。2025年,资金流向发生戏剧性转变,欧洲股票基金吸金超千亿美元,而美国市场则面临资金加速流出的窘境。究竟是什么推动了这股投资热潮?欧洲能否抓住机遇,巩固其吸引力?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这一现象。一、全球投资风向转变:从美国到欧洲美国市场的不确定性阴云近年来,美国市场的投资吸引力因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而蒙上阴影。特朗普反复无常的关税威胁、频繁更改的行政命令以及对总统权力的扩张尝试,让投资者对美国市场的稳定性产生疑虑。德国最大投资基金之一Deka首席投资官办公室负责人Christoph Witzke指出,美国原本以对资本市场友好的环境著称,但如今政治干预的增加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这种“随时可能发生干预”的氛围,让投资者开始重新审视美国市场的风险。欧洲市场的稳定吸引力相比之下,欧洲市场以其相对稳定的政策框架和持续推动的基础设施投资,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目光。欧洲央行总行长拉加德近期表示,市场力量和投资者的信心正在向欧洲倾斜。数据显示,2025年至今,流入欧洲股票基金的资金已超过1000亿美元,同比增长三倍,而美国市场同期资金流出规模则激增至870亿美元,较去年翻倍。这股资金流向的逆转,凸显了投资者对欧洲市场信心的显著增强。图:资金进出欧洲(左图)及美国(右图)股票型基金情形二、欧洲投资热潮的背后推手基础设施与国防支出的加码欧洲近年来在基础设施和国防领域的支出不断增加,为投资者提供了稳定的回报预期。无论是绿色能源项目还是国防科技的研发,欧洲各国政府和企业都在积极布局。例如,卢森堡氢能公司H2Apex的首席执行官Peter Roessner表示,尽管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导致其无法依赖美国供应商执行一项价值超2亿欧元的德国项目,但投资者对欧洲氢能市场的兴趣却在显著上升。他强调:“欧洲的框架条件虽然不完美,但相较于美国的绝对不确定性,欧洲市场更加稳定可预测。”这种稳定性吸引了包括本地和美国在内的众多投资者。德国:外资流入的“领头羊”作为欧盟经济的核心,德国在吸引外资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德国央行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前四个月,流入德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同比增长超过一倍,达到460亿欧元,创下2022年以来新高。与此同时,德国企业对美国的投资却呈现撤资趋势,4月份对外直接投资余额为负23.8亿欧元。这种资金流动的对比,反映了全球资本对欧洲市场信心的增强,以及对美国市场前景的谨慎态度。三、欧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市场人气的快速转变欧洲市场的吸引力正在快速升温。以西门子能源为例,其首席财务官Maria Ferraro表示,公司在最近一次美国路演中感受到市场情绪的明显变化。2025年,西门子能源股价已上涨84%,其五分之一以上的营业额来自美国,但投资者对欧洲项目的兴趣正在迅速增长。这种人气转变不仅改善了市场看法,也为欧盟经济振兴注入了动力。然而,专家警告,这种人气可能稍纵即逝,欧洲需要迅速行动以巩固投资者的信心。监管与执行的压力尽管欧洲市场展现出强劲吸引力,但其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首席执行官Stefan Wintels指出,当前的投资热潮为欧洲提供了宝贵机遇,但也伴随着风险。他警告说:“这种人气可能很快再次转变,欧洲必须利用当前势头,持续兑现支出承诺并完善监管框架。”私募股权公司Altor的合伙人Hajo Kroesche也表示,欧洲吸引资本的“机会之窗”不会永远敞开,政策制定者和企业需要加快行动步伐。中东投资者的浓厚兴趣德意志银行首席执行官Christian Sewing近期访问卡达、阿布达比和沙特阿拉伯时发现,中东投资者对欧洲和德国的兴趣尤为浓厚。他表示,这些投资者虽然不会在短期内迅速做出决策,但他们显然已注意到全球形势的变化,并将欧洲视为稳定的投资目的地。然而,Sewing也强调,欧洲需要保持长期的政策稳定性,以确保这些投资者的信心不会动摇。四、总结:欧洲的崛起与未来的考验在全球投资格局重塑的背景下,欧洲凭借稳定的政策环境和持续增长的基础设施投资,成为资金流入的热点地区。与此同时,美国市场因贸易战和政治不确定性导致资金加速流出,投资者信心受到冲击。然而,欧洲的吸引力并非没有风险,监管完善、政策执行以及兑现支出承诺的压力,都将成为考验欧洲能否持续吸引全球资本的关键。 转载自 一期货

快讯

新华全媒头条|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怎么建?——看北京如何“点数成金”

新华全媒头条|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怎么建?——看北京如何“点数成金” 文章转载自 新华财经

7月3日财经早餐:金价受益于APD数据爆冷提振美联储更早降息希望,美越达成贸易协议,聚焦非农数据

文章来源:汇通网 周四(北京时间7月3日),现货黄金交投于3355美元/盎司附近,金价周三上涨,因为弱于预期的就业数据引发了人们对美联储将较市场预期更早降息的希望,同时投资者也在等待即将发布的非农就业报告,以寻找有关货币政策的进一步线索;美原油交投于67.30美元/桶附近,美油周三上涨超3%,此前伊朗暂停与联合国核监督机构的合作,美国和越南达成贸易协议,但美国原油库存意外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油价涨幅。

棕榈油两连跌!3970林吉特关键位告破,空头已占上风?

周二(7月1日)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BMD)棕榈油主力合约FCPOc3今日延续跌势,9月合约收盘报3970林吉特/吨,跌幅0.4%,连续第二日收低。技术指标显示,布林带中轨位于3980林吉特附近,MACD柱状图仍处于负值区域,暗示短期动能偏弱。市场疲软主要受到豆油价格走低、原油市场波动以及林吉特走强的三重压制,而基本面缺乏明确指引进一步加剧了观望情绪。 跨市场联动压力显现新加坡经纪商Phillip Nova大宗商品策略师Darren Lim指出:“当前市场情绪谨慎,宏观不确定性叠加相关油脂品种的疲软表现,导致棕榈油难以获得独立上行动能。”具体来看,大连商品交易所豆油主力合约(DBYcv1)微跌0.03%,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油(BOcv1)同样下跌0.02%。尽管大连棕榈油合约(DCPcv1)小幅反弹0.29%,但国际豆棕价差收窄仍限制了棕榈油的替代需求空间。 原油市场的波动亦对棕榈油形成间接拖累。尽管OPEC+可能于8月增产的预期已被部分消化,但国际油价日内横盘整理,削弱了棕榈油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吸引力。此外,林吉特兑美元汇率今日升值0.33%,进一步抬高了以美元计价买家的采购成本。 印尼出口激增与价格政策调整印尼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5月该国毛棕榈油及精炼产品出口量同比激增53%,主要因价格优势刺激了主要进口国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印尼贸易部已将7月毛棕榈油(CPO)参考价格上调至877.89美元/吨,较6月的856.38美元/吨提高2.5%。这一政策调整可能短期内支撑印尼出口报价,但同时也可能加剧与马来西亚的出口竞争。...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