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7月 3日 下午4:44

美元走弱的深层逻辑

2025年第二季度结束,美元整体表现持续走软。《华尔街日报》指出,自4月初以来美元已累计下跌超过5%,而根据一些分析统计,自2月中旬起美元指数对一篮子主要货币的累计跌幅已达约12%。第三季度初,这一趋势依然延续,市场看空情绪浓厚,美元弱势格局初步确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引导美元持续下行的直接诱因来自于货币政策预期的再定价。CME FedWatch工具显示,市场对2025年美联储降息三次的预期已由一个月前的29%升至49%。其中,7月会议将利率下调至4.00%–4.25%区间的概率为21%,而9月降息的概率则高达75%。市场普遍认为,美国经济动能放缓、通胀走软与劳动力市场趋弱共同推动了这一变化。分析师指出,这种政策预期主导了近期美元的下行趋势。

政策不确定性升温,美元信心承压

除了利率路径的重新定价,政策不确定性和政治风险也成为美元压力的重要来源。4月,美国政府宣布新一轮广泛关税措施,尽管平均关税最终为13%,低于预期的20%,但市场对未来政策走向的担忧大幅加剧。当前90天的关税暂缓期将于7月9日到期,届时是否延续或升级措施将成为影响市场的重要变量。

与此同时,美联储内部在政策立场上分歧加大,主席鲍威尔虽在6月24日参议院听证会上重申独立性,并坚持“观望”策略,但市场对其面对政治压力能否维持中立立场仍存疑。总统特朗普不断施压要求更激进的降息路径,这种政策方向的不确定性已开始影响市场信心。分析师认为,若美联储的独立性遭到进一步质疑,将对美元构成持续负面影响。

投资银行调整预测,美元承压仍将持续

投资机构的预期调整反映了市场对政策未来路径的判断变化。高盛预测美联储将在2025年9月、10月和12月各降息25个基点,并在2026年继续降息两次,将终端利率降至3.00%–3.25%区间。其依据是关税通胀传导效应有限,而劳动力市场疲软将持续。花旗、瑞银与富国银行均持类似观点,其中瑞银更是预计今年累计降息100个基点。

分析师指出,货币政策的变化虽可短期缓解经济放缓压力,但也可能加剧美元的结构性下行风险。随着利差优势减弱,美元对全球资本的吸引力下降,尤其是在政策透明性与中长期增长前景受到质疑的背景下,市场开始重新审视对美元资产的配置策略。

结构性资金流向改变,美元核心优势动摇

除了短期政策因素,美元还面临更深层的结构性挑战。长期以来,美元的强势建立在“美国例外论”之上,即强劲的经济基本面、庞大的资本市场和科技领导地位。然而分析认为,当前美国财政赤字高企、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加剧、政治不确定性上升,这些因素正在侵蚀其全球吸引力。

在这种背景下,欧洲与日本资产受到更多国际资金青睐,因其估值合理、政策路径相对清晰且宏观环境趋稳。欧元兑美元汇率升至近四年高位,正体现出市场对欧洲中期增长前景的重新评估。分析师指出,这一结构性资金再分配过程可能是推动美元持续走弱的核心力量之一,尤其是在交易员寻求更具可预测性的配置标的时。

展望:美元中长期弱势格局或难扭转

尽管从技术面看,美元目前处于超卖状态,短期内存在反弹可能,但分析师普遍认为,中长期走势仍难以扭转。若美联储内部持续缺乏共识、政策传导机制遭遇信任赤字、或财政与贸易政策持续引发外资担忧,美元的弱势结构将延续至2026年甚至更久。

分析认为未来数月,几个关键变量将决定美元走势:其一,非农与通胀数据是否延续弱势;其二,鲍威尔是否能维持政策独立性;其三,7月关税是否升级;其四,全球资金是否持续流向欧洲与亚太市场。分析师认为,在当前复杂的宏观环境下,灵活应对与资产多元配置将成为应对美元波动的核心策略。

转载自 一期货

spot_img

热点

科技制造板块或将迎来配置窗口期!

来源:证券之星网站 ...

7月2日财经早餐:特朗普“大而美议案”在参议院通过,避险需求提振金价,鲍威尔保持灵活性

文章来源:汇通网 周三(北京时间7月2日),现货黄金交投于3340美元/盎司附近,金价周二上涨逾1%,投资者纷纷寻求避险资产,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大而美议案”在参议院获得通过,且7月9日的贸易关税暂停最后期限越来越近;美原油交投于65.42美元/桶附近,投资者消化积极的需求指标,同时在OPEC+会议决定该组织8月份的产量政策之前保持谨慎。

快讯

CBOT谷物逼近关键位:持仓剧变释放多空信号,玉米大豆小麦豆油豆粕走势如何破局?

周四(7月3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谷物期货市场在经历近期低位震荡后,呈现出温和反弹格局。受技术性买盘、节前仓位调整及市场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关税言论的乐观预期推动,玉米、大豆、小麦、豆油等主要品种周三(7月2日)普遍收涨,豆粕则表现相对平稳。市场情绪受到基本面消息、持仓变动及国际交易动态的综合驱动。美国中西部理想的作物生长天气继续为市场提供充足供应预期,但出口需求疲软及南美竞争压力限制了价格上行空间。本文将基于最新数据,剖析CBOT玉米、大豆、小麦、豆粕、豆油的持仓变动、市场情绪、基差动态及国际交易趋势,探讨其对期货价格的影响,并展望未来走势。根据汇通财经观察,海外交易商估算的结果显示:2025年7月2日当日,大宗商品基金:增加CBOT玉米投机性净多头;增加CBOT大豆投机性净多头;增加CBOT小麦投机性净多头;增加CBOT豆粕投机性净多头;增加CBOT豆油投机性净空头。最近5个交易日,大宗商品基金:增加CBOT玉米投机性净空头;增加CBOT大豆投机性净多头;CBOT小麦未平仓多头与未平仓空头相同;增加CBOT豆粕投机性净多头;增加CBOT豆油投机性净多头;最新30个交易日,大宗商品基金:增加CBOT玉米投机性净空头;增加CBOT大豆投机性净多头;增加CBOT小麦投机性净多头;增加CBOT豆粕投机性净空头;增加CBOT豆油投机性净多头。具体变动数据见图表。 玉米:投机性多头增持,短期反弹动能受限玉米期货在周三反弹,CBOT 9月玉米合约(CU25)收涨12美分,报4.18美元/蒲式耳,12月新作合约(CZ25)上涨11.5美分至4.33美元/蒲式耳。市场反弹主要源于技术性买盘和节前仓位调整,交易员指出,近期价格触及合约低点后吸引了抄底资金入场。然而,美国中西部持续的理想天气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条件,叠加巴西创纪录的第二季玉米收成预期,供应宽松的压力依然显著。基差方面,7月装运的CIF玉米驳船报价稳定在7月期货(CN25)上方71美分,8月装运报价为9月期货(CU25)上方82美分,显示现货市场交易活跃度有限,农户因价格低迷而惜售。FOB出口溢价小幅上行,7月装运溢价升至79美分,8月装运升至89美分,反映出一定的出口需求支撑,但整体需求疲软。 持仓变动显示,7月2日商品基金净买入15500手玉米期货合约,反映短期投机性净多头增加,市场情绪偏向谨慎乐观。然而,最近5个交易日基金转为净空头增持,30个交易日累计净空头头寸达64600手,表明中长期看空情绪仍占主导。这与美国农业部(USDA)数据相呼应,上周玉米出口销售仅为44.5万吨,远低于市场预期(70-140万吨),南美及东欧低价玉米对美国出口竞争力构成挑战。国际交易方面,突尼斯寻求25万吨饲料玉米,显示全球需求存在,但美国市场份额受限。 走势预测:短期内,玉米期货可能因技术性买盘和节前仓位调整维持低位震荡,但供需基本面偏空,叠加出口竞争压力,价格上行空间有限。关注USDA后续供需报告及南美产量数据对市场的影响。 大豆:市场情绪改善,出口预期提振价格大豆期货在周三显著上涨,CBOT 8月大豆合约(SQ25)收涨23.75美分至10.53美元/蒲式耳,11月新作合约(SX25)上涨20.75美分至10.48美元/蒲式耳。价格反弹受到多重因素推动:技术性买盘、豆油价格走强及市场对特朗普关税言论的乐观解读。交易员指出,特朗普计划周四访问艾奥瓦州,可能宣布与在贸易谈判上的进展,提振了市场对美国大豆出口的预期。基差方面,7月装运的CIF大豆驳船报价稳定在7月期货(SN25)上方76-77美分,8月装运报价为8月期货(SQ25)上方82美分,FOB出口溢价小幅上升,7月和8月装运分别报83美分和85美分,显示现货市场稳中趋坚。然而,USDA数据显示,上周大豆出口销售仅48.47万吨,低于预期(50-120万吨),反映出口需求尚未完全回暖。...

特朗普重磅宣布:美越贸易协议达成,越南商品面临20%关税新政!

文章来源:汇通网 在全球贸易格局风云变幻的当下,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抛出一枚重磅“贸易炸弹”。周三(7月2日),特朗普通过其社交平台Truth Social宣布,美国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正式达成一项新的贸易协议。这一协议不仅为越南出口商品设定了20%的关税门槛,还对通过越南转运的第三国商品加征高达40%的关税。与此同时,越南承诺对美国产品实施零关税政策,引发了全球市场和舆论的广泛关注。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