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马子卿
丨2025年5月15日 星期四丨
NO.1 央行等七部门:鼓励商业银行设立科技金融专门机构
日前,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七部门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建立银行信贷支持科技创新的专项机制。其中提到,鼓励商业银行设立科技金融专门机构,在科技资源密集的地区设立科技支行。
点评:科技金融新政加速产融协同布局。相关政策通过制度性安排引导信贷资源定向灌溉科技产业,既缓解中小企业轻资产融资困境,又为商业银行开拓战略级业务增长极。从市场传导路径看,科技资源密集区的基建配套需求可能激活,知识产权评估、风险补偿等配套服务产业链将迎来增量空间。金融体系与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或将重构科技产业估值逻辑,推动资本市场更精准识别技术转化的长期价值。
NO.2 央行:4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8%
5月14日,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7%,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8%,增速均较3月末时明显加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2%,还原地方债务置换影响后增速超过8%。
点评:金融总量数据增长既“稳”又“实”,体现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4月是传统的信贷“小月”,从前4个月的整体情况看,我国金融总量上行,融资价格下行,呵护宏观经济稳定运行。近期一揽子金融政策措施的推出,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将对实体经济有效需求的恢复起到积极作用。金融总量仍有望保持平稳增长,稳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
NO.3 中国结算启动2025年一季度异常账户核查
5 月14日,中国结算启动2025年第一季度异常账户核查工作。为落实证券账户实名制管理规定,防范和打击违法违规使用证券账户行为,中国结算已将一季度初步筛查的疑似异常账户情况下发至各券商。券商开展核查时,要通过多种方式摸底异常账户使用情况,针对异常应通过回访核实,并反馈核查结果。
点评:该举措要求券商通过多维方式核验异常账户,或推动券商优化合规流程,强化客户身份穿透管理功能。长期看,账户穿透式管理有助于提升市场透明度,降低系统性风险,为引入长线资金创造更规范的市场生态,推动A股向机构化、专业化投资模式转型。
NO.4 广州: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产业企业扩大直接融资渠道
《广州市关于促进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日前印发。其中提到,拓展丰富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产业企业通过上市、挂牌、发债等方式,扩大直接融资渠道。用好外汇管理政策,探索提升养老产业企业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支持养老产业企业在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模式下自主借用外债,进一步满足养老产业企业的跨境融资需求。鼓励地方金融组织立足自身职能,找准市场定位,为养老产业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支持。
点评:广州市出台养老金融新政,着力拓宽养老产业直接融资及跨境投融资渠道,为相关企业注入资本活力。政策支持下,具备上市潜力的养老服务机构及医疗健康企业或加速业务整合,增强产业链协同效应。跨境融资便利化或吸引境外资本布局养老赛道,提升金融开放度。地方金融机构需创新产品适配养老产业特性,推动保险、信托等板块服务升级。
NO.5 保险板块涨超5% 中国人保涨停
5月14日,截至收盘,保险板块(申万二级行业)涨超5.76%,中国人保涨停,中国太保涨8.5%,新华保险涨6.5%,中国人寿涨5.32%,中国平安涨4.25%。
点评:行业负债端持续改善,市场看好保险行业利差损风险逐步缓解。此外,在监管持续引导和险企主动性转型下,险企负债成本有望逐步下降,利差损压力也将有所缓解。资产端方面,预计未来伴随国内经济复苏,长端利率若企稳或修复上行,保险公司新增固收类投资收益率压力或将有所缓解。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