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7月 14日 下午6:25

2025年上半年港股承销排行榜发布 港股一级市场股权融资额同比大幅上升318%

港股恒生指数2025年上半年上涨21%,恒生科技指数涨幅达19%,港股作为亚洲核心枢纽,重新吸引国际资本加速布局中国资产。受二级市场的影响,港股股权融资市场也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上半年募资金额较去年同期增长318%。政策方面,港交所于5月正式推出“科企专线”,允许特专科技及生物科技企业以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请,构建全球最完整的硬科技企业上市支持体系。

Wind数据统计显示,2025年上半年港股一级市场股权融资(包含IPO与再融资)金额为2,50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融资金额598亿港元大幅上升318%。新股IPO市场,2025年上半年共有43家企业在主板成功IPO上市(未包含GEM转主板上市企业),较去年同期的30家上升43%;IPO募集金额为1,06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35亿大幅上升688%,其中最大IPO项目为宁德时代(3750.HK)H股上市募资金额为410亿港元。再融资市场,募集金额合计1,43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210%,最大两个再融资项目分别为比亚迪股份(1211.HK)435亿港元和小米集团(1810.HK)426亿港元。

从IPO承销保荐维度来看,中金公司以180.21亿港元的保荐规模位居IPO保荐规模榜榜首,承销数量13起;华泰金控以108.35亿港元位居第二,承销数量9起;美林以92.61亿港元紧随其后位列第三,承销数量2起。从再融资承销维度来看,高盛以262.44亿港元的再融资承销规模位列第一,承销数量3起;中金公司以180.93亿港元的承销规模位列第二,承销数量6起;摩根大通以146.92亿港元的承销规模位列第三,承销数量2起。

港股股权融资市场概览

1.1 股权融资规模趋势

2025年上半年港股一级市场股权融资总金额为2,50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融资金额598亿港元同比大幅上升318.61%。其中,IPO融资规模为1,06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688.56%;配售融资规模增长较为显著,共募集1,38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342.69%;供股融资规模为4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61.81%;代价发行融资规模为10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92.48%。

1.2 融资方式分布

从具体融资方式来看,2025年上半年IPO募资金额为1,067.13亿港元,占总募集资金的42.62%;配售募集金额为1,385.95亿港元,是份额最大的融资方式,占比达55.35%;供股募集金额为40.97亿港元,占比达1.64%;代价发行募资金额为9.97亿港元,占比达0.40%。

1.3 融资主体行业分布

从各行业融资金额来看,硬件设备、汽车与零配件和电气设备为募资前三的行业,募资金额分别为506、479和446亿港元。

从各行业融资事件数量来看,软件服务行业以发行22起位列第一,非银金融行业以发行21起位列第二名,医药生物行业以17起位列第三名。

首发篇

2.1 IPO发行数量趋势

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发行数量为43家,较去年同期的30家增加43.33%。

2.2 IPO融资规模趋势

2025年上半年IPO募集金额共1,06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35亿港元大幅上升688.56%。

2.3 IPO上市板块分布

从IPO上市板块来看,2025年上半年共43家企业在香港主板成功发行上市(未包含GEM转主板企业),无创业板上市公司。

2.4 IPO上市主体行业分布

从各行业IPO募资金额来看,IPO募资规模最高的行业为电气设备,募资总计426亿港元;其次为医药生物行业,募资金额为156亿港元;食品饮料位居第三,募资金额为113亿港元。

从各行业IPO发行数量来看,医药生物行业有6家企业IPO,位列第一;其次为医疗设备与服务行业,以4家企业IPO位列第二。

2.5 IPO融资金额 Top10

2025年上半年,IPO募资金额最高的公司是宁德时代,募集金额为410.06亿港元;恒瑞医药和海天味业分别以113.74亿港元和101.29亿港元的募集金额位列第二名和第三名。前十大IPO项目共募集872.82亿港元,占全部IPO募资总额的81.79%。

2.6 IPO融资金额区间统计

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融资金额在10亿港元以下的数量最多,高达26家,占到IPO总数的60.47%;其次是募资金额在10-20亿港元的区间,家数为9家。

再融资篇

3.1 增发融资趋势

2025年上半年,再融资募集总额为1,43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63亿港元大幅上升210.45%。再融资项目数量为224起,较去年同期的205起增长9.27%。

3.2 再融资主体行业分布

各行业再融资金额来看,再融资金额最高的行业是硬件设备,金额达491亿港元,主要来自小米集团-W的配售,融资规模约为426亿港元;汽车与零配件行业以475亿港元的募集金额排名第二,主要来自比亚迪股份的配售,融资规模为435亿港元;软件服务行业以98亿港元融资额位列第三。

从各行业再融资数量来看,非银金融行业的再融资项目数量为20起,位列第一;软件服务行业以19起位列第二;传媒行业以16起位列第三。

3.3 再融资项目融资Top10

再融资募集金额最高的企业是比亚迪股份,募资金额达435.09亿港元,占2025年上半年再融资总规模的30.28%;小米集团-W以426亿港元的募资规模位居第二;地平线机器人-W以47.19亿港元的募资规模位居第三。

机构篇

4.1 IPO保荐规模排行榜

中金公司以180.21亿港元的保荐规模位居榜首,承销数量13起;华泰金控以108.35亿港元的保荐规模位居第二,承销数量9起;美林以92.61亿港元的保荐规模位居第三,承销数量2起。

4.2 IPO保荐数量排行榜

中金公司作为保荐人角色参与了13家IPO,位居榜首;中信证券(香港)和华泰金控均以保荐了9家IPO,并列第二名;招银国际保荐了7家IPO,位居第三名。

4.3 IPO全球协调人排行榜

中金公司以全球协调人身份参与了20家IPO,位居全球协调人排行榜第一位;中信证券(香港)参与了15家IPO,位居第二位;招银国际以参与了12家IPO位列第三。

4.4 IPO账簿管理人排行榜

招银国际以账簿管理人身份参与了25家IPO,位列第一;建银国际、中银国际和中金公司参与了20家IPO,并列第二;中信证券(香港)和农银国际参与了17家IPO,并列第三。

4.5 IPO承销规模排行榜

从IPO承销金额来看,中金公司以192.37亿港元的承销金额稳居IPO承销榜榜首,承销家数为20家;华泰金控以112.09亿港元的承销金额位居第二,承销家数为12家。美林以92.61亿港元的承销金额紧随其后位居第三。

4.6 IPO承销家数排行榜

从IPO承销家数来看,招银国际以担任22家IPO承销商位列榜首;中金公司以担任20家IPO承销商位列第二;中信证券(香港)以担任18家IPO承销商位列第三。

4.7 再融资承销规模排行榜

高盛以262.44亿港元的再融资承销规模位列第一,承销数量3起;中金公司以180.93亿港元的承销规模位列第二,承销数量6起;摩根大通以146.92亿港元的承销规模位列第三,承销数量2起。

4.8 再融资承销数量排行榜

国泰君安(香港)以承销商身份参与了10起再融资事件,位列第一名;中信证券(香港)、中金公司和紫荆融资以参与了6起再融资事件,并列第二名;瑞银以参与了5起再融资事件,位列第三名。

发行中介篇

5.1 IPO核数师排名

安永参与了15家IPO,位列核数师排名中的首位;毕马威参与了11家IPO,位列第二;罗兵咸永道参与了7家IPO,位列第三。

5.2 IPO律师排名

IPO律师(含境内外业务)方面,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参与了18家IPO,位列第一;通商律师事务所参与了14家IPO,位列第二;君合律师事务所以参与了9家IPO,位列第三。

IPO 律师(境外业务)方面,高伟绅事务所以参与了8家 IPO,并列第一;达维和科律事务所以参与了6家 IPO,并列第二。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Wind万得”;智通财经编辑:徐文强。

spot_img

热点

快讯

原油交易提醒:全球贸易情绪不确定性或将再次推动油价向上走高,等待关键压力位置测试

国际油价周一继续攀升,但涨幅受限。布伦特原油期货上涨8美分至每桶70.44美元,延续上周五2.51%的涨势。美国WTI原油上涨5美分至68.50美元,前一交易日曾大涨2.82%。推动本轮上涨的主要动力来自市场对美国进一步加码制裁俄罗斯的预期。美国总统特朗普周日表示,将向乌克兰提供“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并将在周一就俄罗斯问题发表“重大声明”。“特朗普对俄罗斯总统未能推进和平进程感到不满,特别是近期俄方对乌克兰城市的持续轰炸加剧了这一立场。”美国国会方面,一项旨在通过经济手段迫使俄罗斯重返谈判桌的两党法案上周取得进展,若最终获特朗普支持,将可能对俄罗斯原油出口产生实质性影响。与此同时,欧洲联盟外交官表示,第十八轮对俄制裁即将达成一致,其中包括进一步下调俄油价格上限的提议。供需面的矛盾也在加剧。据市场调查显示,上周布伦特原油累计上涨3%,WTI涨幅为2.2%。国际能源署(IEA)指出,尽管表面上市场供需看似平衡,但由于夏季炼油高峰和电力需求上升,全球石油实际供应可能比预期更为紧张。“油市供应紧张的迹象比数字显示的更为显著。”——据IEA报告不过,沙特超额产量令多头信心受挫。据IEA数据,沙特6月产量达到980万桶/日,超过其OPEC+配额的937万桶/日。对此,沙特能源部周五回应称,该国已“完全遵守”自愿减产协议,并强调其6月市场原油供应量为935.2万桶/日,与配额保持一致。“沙特的原油供应量并未违反OPEC+减产共识。”——沙特能源部声明需求前景方面仍存变数。据ANZ银行分析师指出,市场正在等待亚洲大国即将公布的大宗商品初步贸易数据,以评估该国能源进口是否持续疲软。此外,美国与多个贸易伙伴之间的关税磋商也成为焦点。若谈判失败,可能对全球经济增速及能源需求构成打击。WTI原油在日线图上延续自上周低点反弹的走势,目前价格运行于68美元上方,重回5日与10日均线之上,显示短线多头力量增强。MACD指标呈现金叉初步放量,动能柱开始转为正值,预示价格有望挑战前期高位区域(69.50-70.20美元)。若突破该区间,将确认短期趋势反转,进一步目标将指向72美元一线。若回调,则关注66.80美元支撑位是否有效。编辑观点:目前油价受到地缘政治风险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双重拉扯。虽然潜在的美欧制裁可能会限制俄罗斯的石油供应并推高油价,但沙特的高产表现以及全球经济前景仍存疑云,这使得多头在当前价格水平上保持谨慎。从技术走势来看,若WTI能有效突破70美元关口,将进一步强化短期多头信心,叠加地缘局势消息催化,或推动油价进入新一轮上涨通道。 转载自 一期货

银价再创14年新高 仍有上涨空间

文章来源:汇通网 由于白银在上周末前经历了一次有意义的技术突破,它再次吸引了投资者的大量关注。上周早些时候,银价试图上破每盎司37美元,但涨势遭遇了强劲的抛售压力,但金价仍维持在每盎司36美元上方的健康支撑位。到上周四,投资者又在37美元的水平上大举买入,上周五的后续买盘将银价推高至每盎司38美元以上,当天涨幅3.84%,收于38.407美元。周一(7月14日)白银继续创出14年来39.04美元的新高。Blue Line Futures的首席市场策略师Philip Streible表示:“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技术突破。”Streible指出,白银正受益于金价和铜价的上涨。这种灰色金属既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货币资产,也被视为一种工业商品。上周,在特朗普总统出人意料地宣布对铜进口征收50%的关税后,铜价出现了历史上最大的单日涨幅,飙升了约13%。将铜带入美国的疯狂热潮推动Comex与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之间的溢价至前所未有的高位。Streible表示,他预计铜价上涨的部分动能将传导至银价。但推动银价上涨的不仅仅是铜价。他还指出,白银是最后一个出现重大突破的贵金属。过去七周,铂金价格几乎呈抛物线走势,逼近每盎司1500美元。铂金已从每盎司900美元以下的4月份低点上涨了66%。与此同时,今年大部分时间,白银一直在每盎司28美元至34美元之间交易。6月份,随着银价涨至每盎司36美元,投资者的兴趣开始回升。Streible说:“铂金一直在上涨,黄金持稳在3300美元上方,所以我们看到大举转向白银并不奇怪,轮到白银了。”从4月份的低点到上周五的高点,银价已经上涨了34%。Streible补充说,与黄金和铂金相比,白银仍有追赶的空间。这种新的势头已将金银比率推低至87.81,为1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展望未来,许多分析师仍极度看好白银,理由是工业需求强劲,且在供应持续短缺的情况下投资兴趣上升。上周四,白银协会(Silver Institute)报告称,2025年上半年,全球白银ETF的实物持有量增至11.3亿盎司,仅比2021年2月创下的12.1亿盎司峰值低7%。该机构指出:“2025年上半年净流入9500万盎司,白银ETP投资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总数,这种飙升反映出越来越看涨的价格预期。”在绿色能源转型和日益增长的太阳能应用的推动下,白银的工业需求依然强劲。今年的工业消费量预计将达到约6.774亿盎司,与2024年基本持平。FP Markets的首席分析师Aaron Hill表示,他预计银价将维持上行趋势,因为供应难以跟上需求。他说:“强劲的工业需求,尤其是来自像太阳能电池板和电动汽车生产等绿色技术的需求,这些需求在2024年创下了历史新高,以及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包括俄罗斯和墨西哥等主要采矿区持续的紧张局势,导致供应紧张,二者推动了这一势头。”今年6月,当银价跨过每盎司35美元时,道明证券(TD Securities)的大宗商品分析师表示,50美元已成为可行的目标。并补充称,银价上涨可能是唯一能够有效解决日益严重的供应短缺问题的必由之路。他们在上周四的一份报告中写道:“我们对LBMA白银自由流通量的估计目前处于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仅有约1.55亿盎司的白银可供自由购买,市场结构面临严峻挑战。白银的流动性幻觉告诉我们,市场只会通过某种形式的实物挤压来实现再平衡。”现货白银季线图 来源:易汇通北京时间7月14日13:05...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