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7月 5日 下午7:22

【高端访谈】以链长制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韧性——访山东烟台市政协主席、葡萄酒产业链链长于永信

暂无

新华财经济南7月5日电(记者贾云鹏)7月3日至5日,2025葡萄酒旅游大会在山东烟台举行。会议期间,山东烟台市政协主席、葡萄酒产业链链长于永信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经过百余年积淀和发展,烟台发展成为国内葡萄酒产业链最完整的产区。面对葡萄酒行业下行和处于深度调整期的影响,烟台以链式思维推动葡萄酒产业创新发展,通过一产强基、二产提质、三产增效,推动多产业融合、多业态叠加,通过链长制锻造可持续发展韧性,持续擦亮城市IP。

图片1.png

  图为山东烟台市政协主席、葡萄酒产业链链长于永信

烟台葡萄酒产业关键指标稳居国内首位

记者:烟台是中国现代葡萄酒工业发祥地、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葡萄酒城”。请介绍下烟台发展葡萄酒产业的底气何在。

于永信:1892年,爱国华侨张弼士在烟台创办葡萄酒酿酒企业张裕公司,开启了中国工业化酿造葡萄酒的先河。经过百余年发展,烟台葡萄酒产业形成了独特优势。

一是拥有中国最强产业的历史底蕴。经过133年的不懈努力,目前,烟台有葡萄酒生产企业204家,知名酒庄63个,产业链配套企业250多家,是中国葡萄酒配套企业数量最多、规模最大、门类最全、链条最完善的产区,全产业链年综合产值达500亿元,稳居全国首位。

二是拥有亚洲最优产区的自然优势。烟台地处北纬37度,满足优质葡萄酒生产所需要的阳光、沙砾、海洋“3S”法则,是中国唯一冬季不需对葡萄藤进行埋土防寒的优良产区。法国拉菲历经15年的严苛甄选,最终在烟台蓬莱投资建设了瓏岱酒庄,这也是拉菲目前在亚洲唯一的酒庄,决定性因素就在于对烟台风土的认可。

三是拥有世界最精产品的馥郁芬芳。百年发展历程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风韵,为烟台产区培育世界级精品酒款奠定了历史基础。近三年来,烟台葡萄酒累计获得国际大奖700余项,张裕白兰地等产品的品质标准被国际公认,彰显出“中国酿造”的全球竞争力。

记者:经过百余年积淀和发展,烟台葡萄酒产业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果?

于永信:从产业定位看,烟台是中国现代葡萄酒工业发源地、亚洲唯一“国际葡萄·葡萄酒城”、中国白兰地之都,近年来先后获得多项国际国内权威认证,是中国葡萄酒产业中唯一集多重顶级荣誉于一身的产区。

从产业实力看,2024年,烟台市葡萄酒规上企业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1%,销售收入、利润等核心指标连续多年稳居各大产区首位;“烟台葡萄酒”品牌价值达862.31亿元。

从国际影响力看,烟台率先加入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是中国首个获得“全球葡萄酒旅游目的地”称号的城市。1987年,烟台荣膺“国际葡萄·葡萄酒城”称号,成为迄今为止亚洲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确立了烟台作为“亚洲葡萄酒坐标”的地位。

链长制淬炼葡萄酒产业韧性

记者:近年来全球葡萄酒市场低迷,烟台将链长制作为产业突围的重要抓手。请介绍下烟台推行葡萄酒产业链链长制的情况。

于永信:2021年,烟台市启动实施重点产业链“链长制”,葡萄酒作为烟台的城市名片,被列入16条重点产业链之一重点打造。

一是加强战略规划和顶层引领,烟台市委出台《关于促进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产业起势“设计图”;市人大颁布《产区保护条例》,提供法治保障“压舱石”,烟台成为首个开展产区立法保护的地级市;市政府印发《“链长制”实施方案和产区建设方案》,绘就链式发展“施工图”;市政协创设省级“葡萄酒产业·界别同心汇”,形成产业发展“推进器”。

二是系统构建发展支撑体系,设立市级产业专项资金,连年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推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4条措施,持续优化链式运转机制,深度整合“政产智金用”要素资源,确立12345总体工作思路,政策措施“硬支撑”和体制机制“软环境”协同发力,保障产业发展的“四梁八柱”更加稳固。

记者:烟台葡萄酒产业链链长制实施三年多时间,取得了哪些效果?

于永信:葡萄酒产业贯穿一二三产业,我们以链式思维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多产业融合、多业态叠加,矢志不渝锻造可持续发展韧性,一条贯通种植、酿造、品鉴、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等一二三产的全产业链条日益清晰,有效对冲行业下行和深度调整的影响。

一产强基。我们坚守“3S”风土优势,持续创建高标准优质基地和优质示范园,酿酒葡萄规范化标准化基地达98%,形成了蓬莱区“一带三谷”、黄渤海新区柳林河谷、莱山区瀑拉谷三大重点子产区。张裕获评葡萄酒领域首家“产品碳足迹认证”企业,高品质酿酒原料关口得到有效守护。

二产提质。依托国家级葡萄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0余处科研平台,推动酿造工艺优化,推广应用智能装备,引导企业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同时,支持配套产业蓬勃发展,举办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认定10户“配套产业链领军企业”,蒸馏、脱醇等智能设备国产化替代进程加快,烟台成为“中国葡萄酒产业配套中心”。

三产增效。深度挖掘葡萄酒历史文化,成立葡萄酒文旅产业发展联盟,加强酒庄、景区、旅行社、餐饮酒店等产业链企业紧密协作,葡萄酒产业加速与文化、旅游、农业、教育等多领域融合,形成“产区即景区、酒庄即景点”的发展格局。烟台葡萄酒文旅从单一的酒庄参观,迭代升级为层次丰富、特色鲜明的文旅体验矩阵,年接待游客突破300万人次。

持续擦亮“烟台·让世界微醺”城市IP

记者:葡萄酒是世界认识烟台、了解烟台的靓丽名片。烟台是如何推动“烟台葡萄酒”从产业品牌升级为“让世界微醺”的城市IP的?

于永信:烟台市葡萄酒产业链内外并重、协同联动,从三方面全力推动烟台葡萄酒“出圈出彩”。

一是构建沉浸式体验矩阵,高标准打造“一园一圈一线”葡萄酒城市会客厅。“一园”即改造提升张裕1892旧址公园,计划连通滨海广场,形成独具特色的烟台葡萄酒1892海岸;“一圈”即围绕朝阳街区,增设“微醺驿站”,孵化“微醺烟台”文创店,打造“微醺烟台”最佳打卡地,让市民游客“走得进、看得见、亲身体验”;“一线”即沿烟台山至东炮台海岸线,复制推广“微醺驿站”“微醺烟台”文创店等消费体验场景5处以上,让市民及游客在观海游玩时随时随地可看可感微醺元素。

二是推动葡萄酒文化“破圈”,高水平做强文化软实力。支持张裕酒文化博物馆、大德葡萄酒文化博物馆等发挥主阵地作用,开展葡萄酒文化公益推广活动20场次以上;加快烟台葡萄酒文化主题活动成果转化,启动文创、征文、书画、摄影等作品公益巡展。

三是推动葡萄酒国内外融合,扩大“酒城”朋友圈。近年来,烟台通过承办国际峰会、开展产区交流等措施,持续深化与全球葡萄酒主产区的合作互动。同时,我们将以此次葡萄酒旅游大会为契机,推动中国葡萄酒文化继续走向世界,让世界通过葡萄酒读懂烟台的微醺魅力。

 

编辑:马萌伟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文章转载自 新华财经

spot_img

热点

纪要暗示新宽松路径,强势欧元或提前引来降息?

6月欧洲央行会议纪要透露出令人瞩目的新信息:尽管整体政策仍被形容为“处于良好位置”,但“通胀目标下穿”成为核心讨论点。多数成员对未来18个月通胀可能持续低于2%这一中期目标表达了担忧,反映出对欧元区通胀惯性不足的隐忧。从纪要看,这不仅仅是对数据的短期波动解释,而是关于货币政策框架是否需要更大灵活性的讨论。分析认为若欧洲央行采纳“价格水平目标制”,允许通胀在未来阶段补偿性回升,“短期下穿”将不至于引发过度政策反应。当前体制下,政策层仍倾向于认为,只要劳动力市场未现明显恶化,低通胀风险总体可控。不过,分析师认为,能源价格波动和欧元走强所带来的外生性因素,可能让“暂时性”低通胀演变为更持久现象。政策立场分歧:中性利率已是宽松?纪要中对货币政策立场的表述同样耐人寻味。尽管过去一年欧洲央行已连续七次降息,最近一次再次下调三大关键利率25个基点,内部却仍在讨论当前利率水平是否处于“中性”。部分成员认为,利率已接近或低于中性水平,意味着实质性宽松已在进行,尤其是在银行信贷调查显示放贷回暖的背景下。值得玩味的是,行长拉加德曾公开质疑“中性利率”的可操作性,然而纪要中成员间的技术分歧表明,市场参与者不能仅仅依据发布会措辞来预判利率路径。分析师提醒,未来利率走向将更多受制于欧洲央行内部对“中性”定义的反复博弈,尤其在经济和信贷数据向好之时,内部对继续放松的阻力或将增大。少数派阻力与市场预期的双向影响尽管“几乎所有成员”支持首席经济学家连恩提出的最新降息建议,但仍有“少数成员”提出异议,指出近期通胀下修更多来自能源及汇率变化,未必反映需求疲弱的基本面。这样的少数声音虽不足以扭转整体政策,但意味着决策层对未来是否继续降息,存在潜在节奏和幅度上的变数。更关键的是,纪要确认宏观预测依赖于市场利率预期本身,形成了“预期影响预测,预测再影响预期”的循环。分析师指出,政策与市场之间的这种动态博弈,使得央行在指引路径时更需谨防预期失调,尤其在预期已计入未来50个基点的进一步宽松背景下,任何意外的经济数据或外部冲击都可能迫使政策调整提前或加大力度。强势欧元的双刃剑效应欧元在6月会议后持续走强,纪要也坦承这一点对欧洲央行来说构成新的挑战。强势欧元不仅削弱出口竞争力,相当于对经济征收“隐形关税”,更通过输入性价格影响压低通胀,令原已偏弱的通胀更易“下穿”。分析师认为,虽然能源价格和汇率属于外生变量,但其对物价路径的传导效应却不容小觑。一旦强势欧元持续,欧洲央行或不得不加大宽松幅度以对冲其对物价的抑制作用。尤其在贸易局势尚未明显恶化之际,若汇率继续走强,单次降息可能难以稳住预期,进一步宽松或将在9月窗口出现。展望:降息窗口与政策分水岭综合纪要可见分析认为,欧洲央行当前处于关键的政策转折点。一方面,结构性低通胀和强势欧元正在为进一步降息积聚条件;另一方面,内部的分歧、信贷回暖及劳动力市场韧性又制约了过快放松的空间。分析师预计,若届时未有新的财政刺激对经济形成有力支撑,9月可能成为下一次关键降息时点,且宽松幅度可能取决于汇率及贸易状况的演变。纪要释放出的信号是明确的:欧洲央行对目标通胀是否可容忍“下穿”尚未达成一致,而政策框架是否需要转向更灵活的价格水平目标制,亦将在未来成为理事会内部重要争论点。短期内,汇率走势、信贷环境与市场预期间的微妙平衡,将决定欧洲央行在下半年是否继续加码宽松,为欧元区经济提供更多缓冲。 转载自 一期货

快讯

特朗普“大而美”法案引爆热议:短期救急财政危机,长期却埋下债务炸弹!

近年来,美国财政问题一直是全球经济关注的焦点。特朗普政府最新通过的税收和支出法案(“大而美”法案),短期内成功避免了政府债务违约的危机,但其对未来财政健康的影响却引发了广泛争议。这项法案不仅延长了2017年的减税政策,还大幅增加了边境安全和军事开支,同时削减了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的预算,给美国长期债务问题蒙上了一层阴影。法案背景:应对债务上限与财政压力避免违约的紧急之举周四(7月3日),美国国会通过了特朗普提出的减税和支出法案,成功避免了政府因债务上限问题而可能出现的违约危机。美国当前的债务总额已高达36.1万亿美元,预计在今年夏天晚些时候将触及借贷上限。为了应对这一迫在眉睫的“X日”(即财政部无力偿还所有债务的日期,预计可能在8月底或9月初到来),法案将债务上限提高了5万亿美元。这一举措暂时缓解了市场对美国债务违约的担忧,为政府争取了更多时间来处理财政问题。法案的诞生与政治博弈这项法案由众议院的共和党议员主导通过,体现了特朗普政府一贯的经济政策倾向。法案不仅延续了2017年减税政策的核心内容,还增加了对边境安全和军事领域的巨额投资,同时对医疗保险(Medicare)和医疗补助(Medicaid)进行了大幅削减。尽管这些措施在短期内获得了通过,但其长期后果却引发了经济学家和投资者的激烈争论。法案内容详解:减税与支出的双刃剑减税政策:刺激经济还是加剧赤字?法案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延长2017年的减税政策,并为企业提供设备购买和研发成本的税收优惠。根据国会预算办公室的估算,这项减税措施将在未来10年内使税收收入减少4.5万亿美元。支持者认为,减税将刺激企业投资和经济增长,为市场注入活力。然而,批评者指出,如此大规模的税收减免将进一步扩大财政赤字,给本已高企的美国债务增添压力。支出调整:军事优先,医疗承压在支出方面,法案大幅增加了边境安全和军事开支,旨在加强国家安全和基础设施建设。然而,为了平衡预算,法案对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的拨款进行了1.1万亿美元的削减,预计将导致1090万人失去联邦医疗保险。这一决定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议,尤其是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备受关注。债务上限的暂时解围通过将债务上限提高5万亿美元,法案为政府提供了更大的财政灵活性,避免了短期内的违约风险。然而,这一举措仅仅是将问题推迟,而非彻底解决。分析人士预计,新增债务将在未来10年内使美国总债务增加3.4万亿美元,进一步加剧财政健康的恶化。市场反应与长期风险美债收益率的波动与债券市场压力法案通过后,市场对美国财政状况的担忧迅速反映在债券市场上。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在周四大幅至逾一周高位,部分原因正是投资者对财政赤字和债务增加的忧虑。Wellington Management的宏观策略师Mike Medeiros指出,法案加剧了市场对持续财政赤字和高债务水平的担忧,同时可能推高通胀压力。贝莱德(BlackRock)也警告称,外国投资者对美国国债的需求正在减弱,每周发行5000亿美元债券的市场可能面临更高的借贷成本。“债券卫士”的警告National Alliance Capital Markets的国际固定收益部门主管Andrew Brenner将当前市场的反应归因于“债券卫士”的行动。这些投资者通过推高政府借贷成本来惩罚不可持续的财政政策。Brenner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债券市场希望看到更大幅度的赤字削减,而特朗普政府和国会的措施显然未能满足这一期待。经济刺激与风险并存尽管法案可能在短期内通过减税和支出刺激经济增长,Wellington Management的固定收益投资组合经理Campe Goodman预计,该法案将使2026年的经济增长率提高0.5%。然而,他同时警告,市场对借贷成本上升的长期风险过于乐观。F.L....

全球贸易担忧情绪再起,美元兑加元持续走低,谨防向下加速

非农数据提振有限,美元走势反转下行。美国6月非农就业新增14.7万人,高于预期的11万人,但分项数据显示私人部门仅新增7.4万人,远低于5月的13.7万人及三个月平均的11.5万人,令市场对美国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保持怀疑。据市场调查显示,美联储副主席Michelle Bowman及多位官员表示,若私人部门持续疲软,劳动市场风险将上升,美联储或考虑最早在7月底会议上调整利率政策。美元指数(DXY)回落至97.00以下,几乎回吐了非农公布后的所有涨幅。 这令美元兑加元出现连续下行,汇价重测1.3570,目标指向八个月低点1.3540。加拿大元表现弱于多数主要货币,因贸易担忧情绪上升。虽然美元走软为加元带来短期支撑,但加元兑日元、欧元等货币却处于弱势地位。据货币对热力图显示,加元日内兑日元贬值达0.32%,为表现最差货币之一。加元的主要风险在于7月9日即将到来的美方关税决定。特朗普已表态,将向尚未与美方完成贸易协议的国家发送正式函件,标明新一轮关税税率,加拿大或首当其冲。此举若成真,将打击加拿大出口前景,并拖累加元进一步走弱。技术图形显示,USD/CAD每次上行尝试都在20日指数移动均线(EMA)附近受阻,显示市场趋势偏空。14日相对强弱指数(RSI)已跌破40.00,暗示空头动能增强。下方关键支撑位位于1.3540(6月16日低点),若有效跌破,将打开进一步下行空间,目标位可能指向1.3500心理关口及1.3420的去年9月25日低点。上行方面,若汇价重返5月29日高点1.3820之上,才能打开回升通道,进一步目标为1.3920及1.4000。不过在当前基本面偏空背景下,这一情形短期内实现的概率不高。一位多伦多的外汇分析师表示:“在当前美元走弱、加元承压的双重背景下,USD/CAD出现了‘伪弱势中的更弱者’态势,若无贸易利好,加元恐难独善其身。”编辑观点:虽然美元短期因非农数据获得支撑,但私人部门就业疲弱及财政问题持续对美元形成压制。而加元虽被动获益,却也面临来自贸易方面的巨大压力。若下周美国正式宣布对加拿大加征新关税,USD/CAD可能先跌后涨,技术性反弹机会也随之出现。关注1.3540一线的表现,是否守住该位将决定中期趋势方向。 转载自 一期货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