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7月 5日 上午10:59

崔东树:1-5月我国进口汽车数量同比下降33% 进口车萎缩压力仍较大

智通财经APP获悉,崔东树发文称,2025年1-5月进口汽车18万辆,同比下降33%,这是近期少见的1-5月巨大下滑。其中5月进口车4.7万台,同比下滑25%,环比4月增9%。在2014年进口车达到143万辆峰值后下行,2016-2017年进口增速稍有企稳改善,2018年以来至今持续下滑。2024年进口规模持续锐减,全年进口仅有70万辆,同比下降12%。目前进口车持续萎缩压力仍较大。

5月进口车下滑压力仍较大。2025年5月进口最高的前10国家是:日本21247辆、德国10148辆、斯洛伐克6689辆、英国3618辆、美国3130辆、瑞典455辆、奥地利319辆、匈牙利293辆、韩国139辆、意大利128辆,其中本期较同期增量增大的前五个是:斯洛伐克2372辆、日本966辆、韩国88辆、西班牙79辆、芬兰72辆。

2025年1-5月进口车最高的是日本70037辆、德国41676辆、斯洛伐克25833辆、美国18848辆、英国14734辆、瑞典3185辆、墨西哥1882辆、奥地利1309辆、匈牙利753辆、韩国589辆,其中本期较同期增量增大的前五个是:斯洛伐克2015辆、芬兰264辆、西班牙149辆、比利时102辆、越南34辆。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不断强大,电动化转型改变了市场需求结构,燃油车需求持续萎缩,进口燃油车需求也出现明显下降。中国自美国进口车近几年快速下滑,从2017年的28万台的进口规模,到2024年下降到10.9万台,下滑幅度较大。2025年1~5月份,进口美国车辆降到18849台。同比下降48%的水平,而且5月份仍在持续下滑。随着国际关系的不断复杂,还是要未雨绸缪建立更多的复杂的进口模式,维持进口车合理规模,保障国际供给链的安全。

一、中国汽车进口总体走势

1、汽车进口增速特征

在2014年进口车达到143万辆峰值后下行,2016-2017年进口增速稍有企稳改善,2018年以来至今持续下滑。2023年进口规模锐减,全年进口仅有80万辆,同比下降10%。2024年进口规模持续锐减,全年进口仅有70万辆,同比下降12%。目前2025年1-5月进口汽车18万辆,同比下降33%,进口车持续萎缩压力较大。

2025年1-5月进口汽车18万辆,同比下降33%,这是近期少见的1-5月巨大下滑。其中5月进口车4.7万台,同比下滑25%,环比4月增9%。2024年汽车进口70万辆,同比下降12%。随着国产车的崛起和国际品牌本土化加速,近几年汽车进口持续低迷,进口车持续3年负增长,如果熨平波动,则是连续7年的负增长。

近期国际关系复杂,2025年进口车规模波动大,去年透支的影响在今年年初仍有体现。

2、整车进口月度走势

2024年上半年呈现正常季节走势,尤其6-8月进口恢复较好。随着进口加关税的预期落空,9-11月剧烈下滑,高端消费压力较大,很多经销商等待加税的去库存。年初的进口下滑幅度惊人,主要也是观望今年的降价情况,随着关税战的影响,进口车有加税风险,2月后进口有所企稳。

3、汽车整车进口结构特征

2017-2019年的进口车市都是相对稳定的。2022年以来各类车型全面下滑。传统的卡车2023年进口较多,目前快速回落明显。2025年1-5月乘用车的进口小于需求,进口量还会恢复。

今年汽车进口结构中的乘用车占到98%的绝对主力地位,如果包含轻卡中的皮卡,则乘用车数量占比更高。今年进口车全面下行,潮玩类需求也不太好。

乘用车中2025年1-5月进口轿车占比47%;进口四驱SUV进口占比27%;而新能源车的未列名机动车进口占比1%。2025年的商用车进口表现一般,尤其是轻卡进口下滑较大,但牵引车和中卡等均不强。近期的进口皮卡也很弱。

4、新能源汽车整车进口结构特征

近几年进口新能源乘用车实现持续高增长,2024年出现剧烈下滑。2025年1-5月进口纯电动的乘用降81%;插混降64%,进口新能源乘用车表现较弱。

乘用车的传统燃料进口车市场下滑较大,卡车中柴油车占比回升,而汽油货车的占比下降,与牵引车需求相关。

2025年的高端汽油皮卡进口表现缓慢。近期国内新能源商用车市场表现相对较强,进口纯电动皮卡车市场也表现相对较差。

2024年进口乘用车新能源进口占比达到3%,2025年1-5月进口新能源车占比下降到2%,纯电动较去年有小幅下降,燃油乘用车仍是绝对主力。货车中的汽油车比例仍是较高的,但柴油车提升较好。

5、乘用车整车进口排量结构特征

乘用车的进口车型排量集中于2升以下汽油车型,去年3-4升抗跌能力较好,今年2.5-3升较好。

乘用车的进口车型排量原本集中于2升以下汽油车型,2025年1-5月占比整个汽油车的进口量56%的比例,较去年增加3个点。

高端大排量车型下降的稍慢。近几年的2.5升-3升的大排量进口车销量下降慢,占比提升。由于国内市场的车型主要2升以下,因此进口的2.5升-3升的有较小竞争压力。

二、汽车进口市场格局

1、分国别进口特征

中国乘用车的进口国别仍以日本、德国、斯洛伐克、英国、美国为核心,近期斯洛伐克进口增长较大,美国进口压力加大。

2、整车进口月度走势

5月进口车下滑压力仍较大。2025年5月进口最高的前10国家是:日本21247辆、德国10148辆、斯洛伐克6689辆、英国3618辆、美国3130辆、瑞典455辆、奥地利319辆、匈牙利293辆、韩国139辆、意大利128辆,其中本期较同期增量增大的前五个是:斯洛伐克2372辆、日本966辆、韩国88辆、西班牙79辆、芬兰72辆。

2025年1-5月进口车最高的是日本70037辆、德国41676辆、斯洛伐克25833辆、美国18848辆、英国14734辆、瑞典3185辆、墨西哥1882辆、奥地利1309辆、匈牙利753辆、韩国589辆,其中本期较同期增量增大的前五个是:斯洛伐克2015辆、芬兰264辆、西班牙149辆、比利时102辆、越南34辆。

3、新能源汽车整车进口国家特征

2019年前新能源车的进口数量较大,但2021年特斯拉国产导致的纯电动下滑的幅度较大。

2021年纯电动车受到特斯拉国产的影响而下降较大,但2022-2023年新能源的发展很好,让更多企业进口新能源。

2024年国产车竞争力较强,进口主力国家的新能源车进口下滑一半。2025年的进口新能源乘用车压力进一步加大,欧洲进口新能源还有一点销量。

三、汽车市场销量格局

1、进口车总体销量

前几年的进口车在5月均保持近7万辆的较高销量,但今年进口车销量走势剧烈下滑,5月进口车零售仅有4.7万台,春节因素导致1月需求不旺,3-5月恢复缓慢,未来进口可能更为谨慎。

由于中国自主车企强大,进口车销量表现持续走差,也弱于国内国产豪华车市走势。2021年进口车销量达到94万辆,相对于2020年销量下滑6%。

2022年进口车的销量84万辆,同比2021年大幅低10%,也相对弱于国产车的表现。2023年终于恢复正增长,达到91万辆,增8%。

2024年进口车交强险数据为80万辆,同比下降12%。由于2024年初高基数的影响,今年1-5月进口车零售23万辆的下滑30%的压力较大,5月下降到28%,未来压力仍大。

2、进口车品牌特征

过去几年进口超豪华车持续增长,但2023年以来出现较大的下滑,2024年加速下滑,2025年1-5月下滑仍较强。法拉利的走势很强。宾利和劳斯莱斯表现较坚挺,虽然连续下滑,但仍在相对高位销量。玛莎的走势总体低迷,超豪华总体走弱,体现超高端消费群体的购买力暂时放缓,但高端法拉利2025年1-5月表现很不错。

目前进口车主要靠豪华车的需求支撑,非豪华进口车剧烈萎缩。进口车中的主力进口豪华车占比大幅增长。2025年的雷克萨斯的进口零售表现不错。宝马、奥迪、路虎的表现总体较强,保时捷的近期表现偏弱。

合资品牌进口车快速萎缩,丰田与大众、斯巴鲁等部分品牌进口车萎缩剧烈。

3、进口超豪华车品牌区域变化特征

进口车市场的需求总体偏弱,天津超越上海成为超豪华第一。上海、深圳、北京与成都等传统富裕地区的进口超豪华车市场压力较大。新能源车对超豪华的影响不大,有钱的要体现地位,法拉利等表现仍是很好。由于超豪华的高端商务与身份特征,市场的需求总体不佳。

4、豪华车区域变化特征

总体国产与进口豪华车市场的需求总体偏弱,其中上海、深圳、北京、重庆等传统富裕地区的豪华车市场压力较大。今年的苏州和上海等表现一般。

spot_img

热点

市场担忧美国减税法案将引发财政危机,金价周线有望收涨近2%

文章来源:汇通网 周五(7月4日)亚欧时段,现货黄金小幅上涨,目前交投于3338美元/盎司附近,涨幅约0.37%,周线可望录得近2%的可观增长。推动这一波金价上涨的背后,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推动的大规模减税和支出法案在国会顺利通过,引发市场对美国财政状况的担忧。与此同时,美元指数的持续走软进一步为黄金价格的上涨提供了助力。黄金作为传统避险资产,仍不断受到逢低买盘的支撑。

快讯

随着关税重新成为焦点,风险偏好情绪逐渐消退

周五(7月4日),在美国庆祝独立日之际,投资者正消化过去24小时的市场动态。关键的就业报告带来多重惊喜:非农就业人数增至14.7万人,高于11万人的预期;失业率意外降至4.1%。另一方面,平均时薪小幅回落至3.7%,创一年新低,与ISM服务业PMI调查中“支付价格”分项的变动幅度一致。与此同时,经过三个多月的谈判、审议和幕后施压,众议院以4票优势通过了参议院批准的“美丽大法案”。尽管少数共和党众议员对医疗补助削减表示不满,但仅两人投票反对该法案,该法案还将债务上限提高了5万亿美元。这份获批的法案已送往白宫,美国总统特朗普定于当地时间今日签署。这对美联储意味着什么?特朗普对强劲的就业数据和预算法案的通过直言不讳,他的社交媒体账号充斥着夸张的标题。然而,一系列利好消息,即薪资增长带来的通胀压力下降,同时劳动力市场保持健康,在短期内让美联储的工作稍显轻松。经济数据未显疲软,很可能会削弱美联储的鸽派言论,缓解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内部的紧张情绪,更重要的是,减轻7月降息的压力。市场已迅速调整预期,就业数据公布前7月降息的概率为21%,如今降至仅5%。特朗普或许会很快重启对鲍威尔的激烈言辞和指责,但数据支撑了美联储当前的立场。因此,多数FOMC委员目前可以静观其变,关注关税方面的动态,为9月会议制定策略。周四的逆转是否完成?与预算法案未对市场造成明显影响不同,美国经济数据的公布立即产生了冲击。美元全面大幅走强,非农数据公布后,欧元兑美元下跌约一个大点(即1美分)。美国股指攀升至历史新高,比特币再次触及11万美元。然而,这些走势未能持续,部分原因是特朗普迅速将焦点转向关税问题。欧元兑美元盘中略低于1.18,股市已逐渐回吐昨日相当一部分涨幅。由于美国股市和债市因独立日休市,今日市场很可能波动较小。关税问题成焦点关税问题可能彻底打破今日预期的平静。7月2日美国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后,协议数量翻倍至两项,美国政府正将重心转向关税。周五,至少10个国家将收到“关税信函”,其中详细列出将于8月1日实施的贸易限制措施。此外,美国财政部长隔夜表示,至少100个国家很快将面临至少10%的对等税收。 转载自 一期货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