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5月 23日 上午5:20

特朗普关税风暴席卷全球:市场哀鸿遍野,避险货币狂飙

在全球经济衰退阴云密布之际,美国总统特朗普全面加征关税的冲击波持续发酵,引发市场剧烈震荡。周一(4月7日),投资者疯狂涌入日元和瑞郎等避险货币,同时大肆抛售风险敏感的澳元,全球金融市场陷入一片低迷。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避险资产成最大赢家

随着亚洲股市和美股期货全线暴跌,市场对经济深度衰退的担忧不断升温,甚至押注美联储可能最早于5月启动降息。日元和瑞郎成为本轮避险潮的核心受益者——美元兑日元一度暴跌1.39%至144.81,目前交投于146.10附近,跌幅约0.5%;瑞郎一度飙升逾1.8%,报1美元兑0.8450瑞郎,延续了上周2.3%的强劲涨势。Spectra Markets总裁Brent Donnelly指出:”抛售美元/日元已成为交易美国衰退预期的替代方案,同时反映了美债收益率的颓势。”与此同时,黄金和政府债券也因避险需求激增而受到追捧。

风险货币惨遭血洗

与避险资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风险货币集体崩盘。澳元一度暴跌1.8%至0.5932美元,触及五年新低,目前交投于0.6006附近,跌幅约0.6%;纽元一度下挫1.32%至0.5519美元,为近两个月新低,也是近两年半第二低点,目前交投于0.5569附近,跌幅约0.45%。IG分析师Tony Sycamore警告称:”市场恶化速度超出预期,若政策没有回调,我们将面临流动性危机。”特朗普关税政策已导致美股市值蒸发近6万亿美元,但他仍坚称”有时必须吞下苦药”,否认故意制造市场动荡。

美联储降息预期飙升

尽管美元传统上属于避险资产,但在贸易战升级和美国经济前景黯淡的双重打击下,其吸引力显著减弱。美元指数徘徊于102.74,跌幅约0.14%,上周累计下跌1%。欧元探底回升,目前小幅上涨0.18%至1.0976美元,英镑则微跌0.1%,目前交投于1.2869附近,早些时候曾下跌0.43%至1.2822,为近一个月新低。澳洲国民银行分析师Rodrigo Catril表示:”作为贸易战震中,美元正遭遇资本外流,投资者急于分散美国资产风险。”目前期货市场疯狂押注美联储年内降息超100个基点,5月降息概率已飙升至55%,远超此前”按兵不动”的预期。不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仍持谨慎态度,称”确定政策应对为时尚早”。

这场由特朗普关税引发的金融风暴仍在持续升级,市场恐慌情绪与政策不确定性相互交织,全球投资者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需要密切关注国际贸易局势变化和全球股市表现。

北京时间16:30,美元兑日元现报146.10/11。

转载自 一期货

spot_img

热点

紧急解读:棕榈油这波“反杀”行情,哪些数据才是真核心?

周四(4月10日),棕榈油市场迎来一波久违的反弹行情,马来西亚棕榈油期货在连日低迷后强势上扬。基准6月合约FCPOc3在 Bursa Malaysia 交易所收盘时上涨53林吉特,涨幅1.28%,报每吨4201林吉特(约合940.66美元)。这一涨势不仅抹平了前一交易日的跌幅,还直接受到大连市场上竞品油价格走强以及马来西亚棕榈油委员会(MPOB)最新库存数据的双重提振。市场背景中,全球植物油价格竞争加剧,而本周以来特朗普关税言论引发的避险情绪一度令油脂市场承压,此番反弹无疑为交易者提供了新的关注点。本轮价格回升的动能,首先源于大连商品交易所的联动效应。大连豆油主力合约DBYcv1当日上涨0.84%,棕榈油合约DCPcv1更是攀升1.37%,为马来西亚棕榈油提供了明显的外部支撑。一名吉隆坡的交易员早间分析指出:“期货走势直接受到竞品油上涨的带动,而MPOB的出口数据将成为后续行情的风向标。”与此同时,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豆油价格BOcv1却小幅下跌0.24%,显示出全球植物油市场分化加剧的迹象。作为全球植物油市场的重要一员,棕榈油价格历来与竞品油走势高度相关,此次大连市场的强势表现无疑为马盘注入了信心。更关键的变化来自基本面。MPOB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马来西亚3月末棕榈油库存升至156万吨,较2月增加3.52%,为六个月来首次回升。这一库存增长主要源于生产端的快速恢复和进口量的激增,尽管节庆需求强劲,但未能完全消化供应端的压力。生产方面,3月棕榈油产量较上月显著提升,部分原因是天气条件改善推动了油棕树的单产回升。而进口的意外增加则可能与市场提前备货有关,尤其是在全球宏观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与此同时,出口数据也传来利好:独立检验机构AmSpec Agri Malaysia报告称,4月1日至10日马来西亚棕榈油产品出口量达30.11万吨,同比增长52.8%;另一家货运调查机构Intertek Testing Services则统计为32.32万吨,增幅29.3%。出口的强劲表现为库存压力提供了部分缓解,但能否持续仍需观察。然而,市场并非全然乐观。原油价格周四下跌近3%,受到特朗普关税政策反复以及全球经济前景不明朗的拖累。油价走弱直接削减了棕榈油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吸引力,这对依赖能源市场联动的中长线交易者来说是个不小的警讯。一位业内人士直言:“原油要是继续跌,棕榈油的盘面支撑就得打个问号,生物燃料这一块的需求预期会直接缩水。”此外,林吉特汇率当日升值0.6%,对美元报价更强,这使得以外币结算的买家面临更高的采购成本,可能在短期内抑制海外需求。回溯历史,今年以来棕榈油价格在供需两端的博弈中起伏不断。年初时,市场预期厄尔尼诺带来的干旱会削减产量,6月合约一度冲高至4500林吉特上方。但进入3月后,天气好转叠加需求预期下调,价格逐步回落至4000林吉特附近。此次库存数据打破了连续五个月的去库趋势,叠加出口回暖,行情逻辑正在从“供应紧缩”转向“供需再平衡”。相比之下,本周初的低点4148林吉特已成近期底部,周四的反弹则显示市场对新数据的消化能力依然较强。多名分析师的观点进一步勾勒出当前局势的复杂性。吉隆坡那位交易员强调:“MPOB出口数据是接下来的关键。如果4月下旬还能保持30万吨以上的出口量,库存压力就不会那么刺眼,6月合约可能在4200-4300林吉特区间站稳。”另一家知名机构的分析则指出,库存上升是短期扰动,长线看全球植物油需求仍在扩张,尤其是东南亚和印度的食用油消费仍有潜力。短期内,大连市场的竞品油走势仍是马盘的重要参照,若豆油和棕榈油合约继续走强,FCPOc3的上行动能有望延续。展望后市,6月合约的盘面走势将在短期内围绕4200林吉特展开拉锯。若出口数据继续亮眼,且大连市场保持强势,价格可能上探4300林吉特甚至更高。但需警惕油价下行和汇率波动的双重掣肘,若原油跌势加剧,或林吉特进一步升值,盘面可能回吐部分涨幅,测试4150林吉特的支撑。长线来看,全球植物油消费的结构性增长仍为棕榈油提供底气,但当前库存拐点的出现意味着供需格局已悄然生变。 转载自 一期货

快讯

一张图:波罗的海指数因船舶运费上涨而创下14周新高

最新数据显示,2025/03/08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报 1424 点,创2024/11/27以来新高水平,较前值涨1.71%,且为连续第3天上涨。其中,巴拿马型运费指数(BPI)报1014 点,较前值涨1.91%,海岬型运费指数(BCI)报2478 点,涨2.31%,超灵便型船运价指数(BSI)报864 点,持平。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三大分项的最新720天走势图、十年走势图等详见汇通财经特制图表。 波罗的海交易所干散货海运指数(用于监测运输干散货商品的船舶运费)周一升至超过14周的新高,这得益于好望角型船和巴拿马型船运费的上涨。衡量好望角型船、巴拿马型船和超灵便型船运费的主要指数连续第三个交易日上涨,上涨24点,至1,424点,创去年1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海岬型船运价指数上涨56点,至2,478点。上周上涨逾33%。海岬型船舶通常运输15万吨货物,例如铁矿石和煤炭,其平均日收益增加了470美元,达到20,554美元。由于对美国关税的谨慎态度以及中国承诺今年削减粗钢产量给需求前景蒙上阴影,铁矿石期货价格下跌。巴拿马型船运价指数上涨19点,至1,014点。巴拿马型船通常运载6万至7万吨煤或谷物,平均日收益增加171美元,至9,122美元。在小型船舶中,超灵便型船运价指数保持不变,为864点。 转载自 一期货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