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7月 19日 上午12:14

深刻把握、主动适应形势变化——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述评之二

新华财经北京7月18日电(记者姜琳、樊曦、刘夏村)“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近日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就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城市工作面临的形势作出重大判断。

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深刻把握这一历史方位,主动适应这一重大形势变化,以新担当新作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把握历史方位,锚定城市工作新坐标

7月11日,山东宁津县东方花园小区里,工人忙着调试刚装好的第61部电梯。老旧小区一台台加装的电梯,极大提高了出行便利性,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

全国累计开工改造老旧小区28万个、惠及居民4800万户,更新地下管网约50万公里,打造口袋公园4万余个……近年来,我国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步伐,城市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功能品质明显提升。

经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我国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人民群众诉求更加多样,城市短板亟待补齐。

城镇化率从2012年53.1%上升到2024年67%,城镇人口由7.2亿增加到9.4亿,19个城市群承载全国75%的人口,贡献了85%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近1.1万公里。

从国际经验和一般规律看,城镇化率30%至70%是城镇化快速发展区间。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后期,城市发展的内在逻辑也在发生深刻变化。

以往在快速、增量发展时期形成的土地、财政、金融等体制机制,难以适应未来稳定、存量发展时期的需要。同时,伴随着少子化、老龄化趋势,城镇人口增量将逐步转向平台期,需要培育城市发展新动能。

“必须锚定新坐标,深刻把握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取向,更有针对性地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说。

遵循重要原则,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

“怎么看”决定“怎么办”。

转变城市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更加注重集约高效;转变城市发展动力,更加注重特色发展;转变城市工作重心,更加注重治理投入;转变城市工作方法,更加注重统筹协调。

会议深化对城市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五个转变”“五个更加”重要原则。“这既是适应形势变化的题中之义,也是实现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的方法指引,是未来做好城市工作的辩证法。”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郑德高说。

城市的核心是人。

“我们推行的是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政策研究部主任鲍家伟说,要着眼于满足人的生产生活需求,推动城市更好建设发展,让百姓在城市里面生活得更加便利、更加舒适,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强。

转变发展方式,是提高城市发展质量的关键。

雄安新区,坚持“起步即高标准”,将多种服务功能在同一用地内集约建设、共建共享,形成“一站式集成布局”;上海,扎实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在紧凑的空间里腾挪,“见缝插绿”建设口袋公园……

新起点上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必须在优化城市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上下更大功夫,在提升资源集约利用上花更大力气,以推进城市更新行动为重要抓手,促使“硬件”设施和“软件”实力双提升。

城市工作涵盖方方面面,复杂性不言而喻。坚持好“五个转变”“五个更加”重要原则,就能不断提升城市工作的科学性、主动性,赢得城市发展的优势和未来。

聚焦重点任务,展现城市建设新作为

着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着力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着力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着力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着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着力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

会议以“一个优化、六个建设”,清晰勾勒出新时代城市工作“施工图”。七方面重点任务与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紧密呼应,既着眼当下突出问题,又谋划长远发展,需系统把握、全面落实。

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至关重要。

在上海交通大学住房与城乡建设研究中心主任陈杰看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各地要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主动融入区域协调发展大局,在抱团式发展基础上错位发展。

改革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

机器人身着环卫服,配合人工完成清洁任务;城市智治平台实时监测,对暴雨等灾害提前6小时预警……7月15日,杭州市余杭区发布首批城市机会场景“双清单”,聚焦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等加快新技术应用。

“各地加快完善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全面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深化管理机制、治理模式改革,让城市更智慧、更安全。”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管理监督局局长张强说。

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城市之进,不在一朝一夕的跃升,而在一以贯之的坚持。以系统观念谋全局、以人民立场定航向,因地制宜、真抓实干,定能不断开创现代化城市建设新局面。

 

编辑:幸骊莎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文章转载自 新华财经

spot_img

热点

美联储决策将被“数据+特朗普”夹击?本周见分晓

2025年夏季,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凭借关税言论搅动全球市场情绪。他近日威胁将自8月1日起对来自欧盟与墨西哥的进口商品征收30%的高额关税,并强调若对方采取报复措施,将引发更严厉的税负回应。尽管措辞强硬,但市场对此反应却显得异常冷静。部分分析指出,这种“言重而行轻”的政策路径已在过往多次展演,被交易员总结为“TACO交易”(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模式。历史上,特朗普在关键关税决策节点屡次延后措施。例如今年4月曾宣布对多国实施“对等关税”,但最终连续两次延期执行,至今仍未真正落地。由此,市场逐步形成一种路径依赖,即即便关税政策声势浩大,实际落地力度却有限。然而,分析警告,若此次“威胁”变成“执行”,市场可能遭遇风险定价的突发错位,尤其在流动性边际收紧、通胀与增长前景分化的背景下,结构性调整风险不容忽视。CPI数据揭示通胀是否重燃7月15日,美国即将公布6月CPI数据,市场尤其聚焦核心CPI的表现。预测数据显示,同比增幅可能从前月的0.1%跳升至0.3%。这将是判断通胀是否步入新一轮上行周期的关键节点。尽管当前美国加权平均关税水平已显著提升,但整体通胀并未全面爆发,部分原因在于企业和零售商通过提前进口、压缩利润等方式对冲成本压力。不过,这种“内吸型”缓冲机制终将面临极限。一旦核心CPI持续走高,将大幅强化市场对美联储再次收紧政策的预期,从而在汇率层面提振美元,并进一步推高美国实际利率水平。分析指出,通胀与政策路径的互动将成为未来数月金融资产波动的主轴。英国通胀结构性粘性难解英国6月CPI数据将于7月16日公布,核心CPI此前已连续两个月维持在3.5%的高位,远高于英国央行设定的2%通胀目标。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高通胀并未伴随明显的经济增长,反映出英国经济正面临典型的“滞胀”格局。分析认为,此次数据若进一步走高至4%附近,可能强化加息预期,对英镑构成支撑;但若意外回落至3%以下,则缓解政策压力,同时也可能令市场重新评估英国经济基本面疲弱的风险。PPI数据暴露供给端通胀积压同样在7月16日,美国将公布6月PPI数据。尽管该数据对市场短期反应的驱动力不如CPI,但其对美联储关注的PCE指标存在前导关系。上月核心PPI同比已高达3%,大幅超过联储的2%目标区间。若6月数据延续上行趋势,可能说明企业已难以继续吸收关税带来的成本压力,转而通过提价传导至消费端。分析认为,PPI上行将为通胀持续性提供更多实证支持,加大政策制定者维持紧缩立场的压力。在当前外部不确定性与内部通胀并存的背景下,供给侧通胀压力尤其值得警惕。零售销售数据决定经济动能7月17日,美国将发布6月零售销售数据。尽管5月整体零售销售环比下降0.9%,但控制组数据上涨0.4%,表明核心消费活跃度仍在维持。6月数据预期为持平(0%),若实际表现低于预期,或反映出消费信心与动能的下滑,对经济增长预期构成压制。当前市场对“软着陆”的预期仍占主流,但若消费数据接连走弱,将对这一预期形成反向冲击。分析认为,控制组表现将决定市场是否继续押注经济韧性,或开始为增长乏力定价。消费者信心释放情绪信号7月18日,美国密歇根大学将公布7月初步消费者信心指数。6月该指数从50反弹至60.7,主要受益于油价稳定与就业市场相对稳健。当前市场预期该指数将进一步小幅上扬,延续反弹态势。不过,消费者信心作为“软数据”在解释实际消费行为方面存在一定滞后,其主要作用在于反映情绪面与市场预期的边际变化。分析指出,若指数意外回落,可能成为短期内市场波动的“情绪触发器”,尤其在宏观数据不确定性显著上升之际。政策表态主导短期方向虽然本周宏观数据密集,包括CPI、PPI、零售销售与消费者信心指数,但分析认为,相较具体数据本身,特朗普的政策表态才是影响市场行为的决定性因素。过去数轮“TACO交易”已使市场逐渐麻痹,一旦政策落地力度超出预期,交易员可能面临定价体系的再构重估。当前阶段交易员更关注政策风险而非短期经济数据本身,尤其在全球通胀路径不确定、央行政策分歧加大的环境下,政策的“突发性”将成为金融市场新的主变量。 转载自 一期货

快讯

7月18日美市更新支撑阻力:18品种支撑阻力(金银铂钯原油天然气铜及十大货币对)

文章来源:汇通网 7月18日美市更新的黄金、白银、铂金、钯金、原油、天然气、铜(商品)以及:美元指数、欧元、英镑、日元、瑞郎、澳元、加元、纽元(热门货币对)的支撑阻力位一览。

期货公司观点汇总一张图:7月18日有色系(铜、锌、铝、镍、锡等)

期货公司观点汇总一张图:7月18日有色系(铜、锌、铝、镍、锡等)。更多详见本文的汇通财经特制图。铜:短端内外库存持续累库,并无显著利多推动,价格表现偏弱,现货成交相对有限,铜价仍陷震荡格局;锌:矿端宽松、冶炼复产,需求淡季转弱,库存低位累库;铝:铝锭累库持续性有待观察,沪铝及铝合金预计震荡,关注沪铝累库持续性;镍:镍供需过剩格局维持,全球库存高企,镍价维持偏弱趋势,短期多空交织,关注底部支撑;锡:需求淡季,空单继续持有,上方压力大于下方支撑,小幅回落。本图表由汇通财经特制及汇总,版权所有。 转载自 一期货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