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7月 18日 上午7:25

中央定调城市发展方向 城市更新、房地产发展站上新起点

新华财经上海7月17日电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于7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在业内专家看来,此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明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城市发展逐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城市更新”写入总体要求,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等成为城市工作重点任务。这些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会产生直接影响,各项重点任务不断落实也将为企业参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机会。

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

厦门大学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赵燕菁向记者表示,此次会议最大的亮点在于中央做出的一个重要判断——“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这意味着存量已经超过增量,存量提质增效成为城市增长的主要方向。未来所有的城市政策将会围绕这一判断做出根本性转变。此次会议部署的城市工作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几乎都是针对存量而不是增量,体现了“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取向。

会议提出,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大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表示,此次会议在总体要求中强调要“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表明城市更新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明显提升。

“此次会议将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对城市更新的重视程度,也有利于放大城市更新在稳投资、扩内需方面的作用,未来相关部门有望落地更多配套政策,地方政府也将深入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城市更新模式。在此过程中,政府有望完善相关举措,鼓励多元主体参与,政策加持将为企业参与城市更新释放新机遇。”陈文静说。

在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看来,总体目标的提出旨在告别外延式土地开发,让房地产发展模式更加侧重于内涵式发展。他表示:一是城市各片区内部空间、功能、服务等调整或完善,改进效率,比如调整建筑物或土地用途、低效或零星土地资源盘活和整合、原有空间植入新业态(比如文旅)等,即通过更新释放存量空间,这是城市建设的宝贵增量;二是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旧商业或工业区赋能,补齐安全、公共设施等短板,降低居住消费成本,提升居住消费欲望和潜力,房地产转向存量盘活,房企转向服务业。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表示,对于房地产业来说,内涵式发展的重点是“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这一表述延续了房地产调控的政策主线,并在实施路径上更强调供需双向改革。用“双轨制”重构住房供给结构,商品房建设需“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同时以需定建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一方面强化供给端优化,在改造过程中同步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提升城市空间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城市更新会对房地产需求端形成刺激,并通过货币化安置等手段直接增加购房需求。

拉开新一轮城市治理和高质量发展大幕

此次会议部署了城市工作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其中在着力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方面,会议提出,精心培育创新生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不断取得突破;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城市动能,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充分发挥城市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枢纽作用。

张波认为,此次会议将“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列为重点任务,也是在原有基础上强调高品质的重要性。一方面“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是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房地产也将从规模扩张转向品质竞争,头部房企加速布局绿色科技;另一方面,推进商品住房销售制度改革,优化预售资金监管,这些举措旨在降低交付风险、提升住房品质。

“此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有一句分量非常重的表述,即‘充分发挥城市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枢纽作用’。”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这意味着各地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中,要重视城市的功能和作用,既要把城市作为宜居生活的重要载体,也要充分认识到城市功能对经济稳增长的积极作用,让城市的功能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有较好的结合。

严跃进表示,双循环体系最为关键的就是要把握要素和市场。从要素角度看,要将城市的各项资源进行统筹。尤其是此次提及的人口、产业、城镇、交通等要素,各地应统筹好此类要素,高质量做好城市发展的各项工作。

“此次会议拉开了新一轮城市治理和高质量发展的大幕,对房地产行业长短期发展都是利好。短期来看,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从过往经验来看,城市更新往往能够带动房价的止跌回稳,在高品质好房子的产品引领下,新房市场有望温和复苏。从长期来看,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实力增强,居民收入水平上升,是支撑房价长期稳定的基础。”同策研究院联席院长宋红卫说。

 

编辑:尹杨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文章转载自 新华财经

spot_img

热点

快讯

美零售数据突袭引爆美元冲锋,黄金闪崩1%,美联储降息时间表遭空袭!

文章来源:汇通网 周四(7月17日),北京时间20:30,美国商务部和劳工部相继公布了6月零售销售、初请失业金人数以及进出口物价指数等关键经济数据,引发市场广泛关注。6月零售销售环比增长0.6%,显著超出市场预期的0.1%,一扫5月下跌0.9%的阴霾;核心零售销售(剔除汽车、汽油、建材和餐饮)增长0.5%,也好于预期的0.3%。与此同时,截至7月12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降至22.1万,低于市场预期的23.5万,显示劳动力市场韧性犹存。进出口物价指数方面,6月进口物价指数月率仅上涨0.1%,不及预期的0.3%,而出口物价指数月率上涨0.5%,反映出外部价格压力有所分化。数据公布后,美元指数短线上涨约18点,触及98.9550;美债收益率延续升势,10年期美债收益率攀升3.6个基点至4.491%;美股股指期货小幅走高,但贵金属市场承压,现货黄金日内跌幅达1.04%,报3312.63美元/盎司。这些数据为市场提供了新的线索,但也带来了关于通胀、降息预期和经济前景的复杂解读。

日元对强势美元小幅回升,但前景仍不明朗

周四(7月17日)亚洲时段,日元在触及日内低点后对普遍走强的美元小幅回升,但实质性反弹仍显乏力,美元兑日元目前交投于148.40附近,此前曾触及148.65。市场普遍预期日本央行(BoJ)年内将放弃加息,这是本月以来日元持续表现疲软的关键因素。本周四早间公布的数据强化了这一预期——日本6月贸易顺差规模低于预期。此外,经济增长放缓、实际工资下降、通胀压力减弱迹象以及国内政治不确定性,都可能使日本央行的政策正常化进程复杂化。这些因素叠加整体向好的风险情绪,正在削弱日元的避险属性。而美元方面,由于市场预期美联储(Fed)将推迟降息,美元汇率回升至6月23日以来高位,进一步推动美元/日元汇率上行。加息预期减弱叠加政治风险 日元空头仍占主导日本政府周四早间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贸易顺差为1531亿日元,较上月6386亿日元的逆差显著改善。但由于出口连续第二个月下滑,该数据仍低于3539亿日元的预期值。在海外需求疲软(尤其是最大出口市场中国)及美国关税持续影响下,日本6月出口同比下滑0.5%。进口则继5月下降7.7%后明显改善,同比增长0.2%(预期为下降1.6%),显示内需出现复苏迹象。最新民调显示,执政联盟(自民党与公明党)可能在7月20日的参议院选举中失去多数席位。若成真,日本的财政和政治风险将进一步上升,在美日贸易谈判陷入僵局之际使贸易协商更趋复杂。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已向日本等20多个贸易伙伴发出关税通知——由于谈判停滞,日本所有输美商品将面临25%关税。加之实际工资下降和通胀降温迹象,日本央行短期内将保持谨慎立场。市场现已普遍预期日本央行年内不会加息。同时,由于特朗普政府加征进口关税的影响开始传导至消费价格,交易员也在下调对美联储立即降息的预期。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周三警告称,关税对经济的冲击才刚刚显现。他同时表示,当前适度紧缩的货币政策正合适,可让央行在采取下一步行动前继续观察经济走势。达拉斯联储主席洛根则指出,美联储可能需要维持利率不变更长时间以确保通胀受控。她强调关税加征可能引发通胀压力,美联储需要看到持续的低通胀数据才能确信政策见效。特朗普虽否认有关其计划撤换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媒体报道,承认此举可能扰乱市场,但仍表示希望鲍威尔辞职,并再次批评美联储维持高利率的政策。交易员正关注即将公布的美国零售销售、周度初请失业金人数和费城联储制造业指数等数据。此外,在日本周五公布全国CPI数据前,FOMC重要成员的讲话也将影响美元/日元走势。技术分析:美元/日元回调或现买入机会从技术面看,美元/日元周三在100小时均线上方展现韧性,后续反弹走势有利于多头,目前100均线支撑在147.87附近,汇价交投于148.41附近。技术指标稳居正面区域且未达超买水平,表明汇价上行阻力最小。因此,汇率很可能再次上探149.00关口,并测试隔夜高点149.15-149.20区域,甚至有望自3月下旬以来首次冲击150.00心理关口。下行方面,148.00整数位目前构成亚洲时段前的初步支撑,更下方147.70区域接近100小时均线。若跌破该均线,汇价或下探147.00下方水平。持续抛售可能使市场转向看空,推动汇价跌向146.60中间支撑,继而测试146.20区域、146.00关口及当前位于145.80附近的100日均线支撑位。北京时间13:30,美元兑日元现报148.40/41。 转载自 一期货
spot_imgspot_img